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年,当福鼎白茶在北方市场开始升温的时候,不少南方茶商都冷眼观之:福鼎市的白茶产量,即便再火,市场价值就这么大,难道还能炒出一片天?
2018年,福鼎白茶茶青价格再创新高,随之而起的是政和、建阳等白茶产地跟进,名气渐起;就连云南白茶、湖南白茶白茶等这些非福建系白茶也开始崭露头角……市场需求剧增,带来了产量增长,白茶成为全国性茶类已经成为事实,形成了“全国皆白”的局面。然而,中国白茶源于福建,福建白茶几乎可以等同于中国白茶,除了福鼎作为中国白茶一级产区的龙头地位,福建全产区的白茶发展机会在哪里?
1
地理保护与合理定价
有人觉得2017年的白茶贵,以至于观望了快整年,期盼着2018年白茶价格能够降低一些,但白茶持续受热,价格只涨不跌。
白茶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白茶的总体產量是有限的,即使大范围的扩种,茶树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白茶的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好茶供不应求的现状,加上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也使消费者和采购商对核心产区的优质白茶追求越来越强烈。
另外,荒野白茶这两年也成为了茶友的心头好。因茶树都长得比较高,比起普通白茶,荒野茶喝起来别具特色,有人认为香气更足,汤色更透亮,回甘和耐泡性会也更好一些。不论“山头茶”、荒野茶的稀缺,造成市场上小范围的追捧,但它们都不是主流。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兴华表示,好茶不分山头,不靠稀缺度来评判,只要符合种植标准,有规范的工艺生产,有同样的功效,是“福鼎白茶”地理标志的茶,都是好茶。
虽然受市场影响,有少部分茶商开始开发福鼎白茶的特色细分领域,但就整体而言,白茶还不算奢侈的茶类。今年,福鼎政府和龙头企业普遍达成了共识,在福鼎白茶的价格上涨幅整体控制在20%-30%之间。为了征求民意,在陈兴华的提议下,政府组织了多次座谈,投票商议福鼎白茶的价格涨幅,65家代表企业中有57家表示赞成。尽管市场需求造成的提价趋势更加强烈,在政府和大中型茶企的带动下,有助于保证福鼎白茶的价格合理化。
2
优势互补促行业健康发展
受白茶整体价格不断上扬的驱动,除了传统产区福鼎、政在扩大生产以外,其他产区如寿宁、柘荣、建瓯甚至武夷山都纷推出白茶,“福建白茶”的概念呼之欲出。今年,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也十分应景,决定评选“中国白茶十强企业”,福建各地的白茶也能借此机会提高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促进中国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繁荣。
除了产业规模提升之外,福建白茶产区在白茶生产、推介的政策举措上各有特色,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在建立科学、高标准生态茶园的目标上十分一致,近年也争相加大当地白茶品牌的曝光度,到省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叶推介活动等。
陈兴华作为福鼎白茶十几年来品牌建设的领头人,在白茶推广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他认为,白茶在全国茶叶市场占有率仅有1%左右,而福建是公认历史上最早产白茶的地区,如果福建白茶产区能够抱团联合起来,特别是福鼎、政和两大白茶产区,如果能一同联手带头扛起“福建白茶”的旗帜,树立正宗、权威的标杆,形成优势互补,对突出福建白茶的区域优势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8月,政和县委领导带队前往福鼎进行考察访问,就白茶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和学习,陈兴华对福建白茶共同繁荣之策也有了初步的设想:在对外宣传推介的方式上既可以强强联手,又能以“产业扶贫”带动福建其他小产区的发展。
3
借势而上把蛋糕做大
在过去的40年间尤其是过去的20年间,中国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从茶园面积到饮茶人口,都到达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茶产业在带动乡村振兴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各产茶区政府的扶持与茶业从业者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福建的白茶产区,不少地区的居民都因茶脱贫致富,化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
而紧随福鼎白茶其后的政和白茶,近几年势头攀升,在大同的发展思路下,也坚持自己的特色,比如“茶竹旅”拳头产业互补发展。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介绍,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茶与竹产业,成为政和当今的三大重要抓手。当地龙头企业,依托风景名胜区佛子山(国家级)、洞宫山(升级)及念山、稠岭梯田、古廊桥等自然人文景观。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围绕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加工、农家乐观光游、民俗文化等内容,打造集科普、文教、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茶文化观光园。
谈及福建白茶的整个大概念,黄书记表示,福鼎和政和的白茶各有特色,近些年福鼎白茶为白茶的推广做出了很多贡献,对于福建白茶来说是值得尊敬,也是值得学习,政和白茶的发展,也需要借势而上,结合自身优势,为白茶市场的发展而努力。
不论将来“福建白茶”如何发展,把控白茶品质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和重中之重。正如陈兴华所说: “做茶要有底线,不论什么地方的白茶,做好质量,是为白茶市场的兴旺添砖加瓦。假冒产地、生产不自律的做法,则会成为整个行业的害群之马,不仅坑害消费者,更搅乱了市场秩序,阻碍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8年,福鼎白茶茶青价格再创新高,随之而起的是政和、建阳等白茶产地跟进,名气渐起;就连云南白茶、湖南白茶白茶等这些非福建系白茶也开始崭露头角……市场需求剧增,带来了产量增长,白茶成为全国性茶类已经成为事实,形成了“全国皆白”的局面。然而,中国白茶源于福建,福建白茶几乎可以等同于中国白茶,除了福鼎作为中国白茶一级产区的龙头地位,福建全产区的白茶发展机会在哪里?
1
地理保护与合理定价
有人觉得2017年的白茶贵,以至于观望了快整年,期盼着2018年白茶价格能够降低一些,但白茶持续受热,价格只涨不跌。
白茶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白茶的总体產量是有限的,即使大范围的扩种,茶树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白茶的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好茶供不应求的现状,加上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也使消费者和采购商对核心产区的优质白茶追求越来越强烈。
另外,荒野白茶这两年也成为了茶友的心头好。因茶树都长得比较高,比起普通白茶,荒野茶喝起来别具特色,有人认为香气更足,汤色更透亮,回甘和耐泡性会也更好一些。不论“山头茶”、荒野茶的稀缺,造成市场上小范围的追捧,但它们都不是主流。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兴华表示,好茶不分山头,不靠稀缺度来评判,只要符合种植标准,有规范的工艺生产,有同样的功效,是“福鼎白茶”地理标志的茶,都是好茶。
虽然受市场影响,有少部分茶商开始开发福鼎白茶的特色细分领域,但就整体而言,白茶还不算奢侈的茶类。今年,福鼎政府和龙头企业普遍达成了共识,在福鼎白茶的价格上涨幅整体控制在20%-30%之间。为了征求民意,在陈兴华的提议下,政府组织了多次座谈,投票商议福鼎白茶的价格涨幅,65家代表企业中有57家表示赞成。尽管市场需求造成的提价趋势更加强烈,在政府和大中型茶企的带动下,有助于保证福鼎白茶的价格合理化。
2
优势互补促行业健康发展
受白茶整体价格不断上扬的驱动,除了传统产区福鼎、政在扩大生产以外,其他产区如寿宁、柘荣、建瓯甚至武夷山都纷推出白茶,“福建白茶”的概念呼之欲出。今年,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也十分应景,决定评选“中国白茶十强企业”,福建各地的白茶也能借此机会提高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促进中国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繁荣。
除了产业规模提升之外,福建白茶产区在白茶生产、推介的政策举措上各有特色,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在建立科学、高标准生态茶园的目标上十分一致,近年也争相加大当地白茶品牌的曝光度,到省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叶推介活动等。
陈兴华作为福鼎白茶十几年来品牌建设的领头人,在白茶推广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他认为,白茶在全国茶叶市场占有率仅有1%左右,而福建是公认历史上最早产白茶的地区,如果福建白茶产区能够抱团联合起来,特别是福鼎、政和两大白茶产区,如果能一同联手带头扛起“福建白茶”的旗帜,树立正宗、权威的标杆,形成优势互补,对突出福建白茶的区域优势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8月,政和县委领导带队前往福鼎进行考察访问,就白茶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和学习,陈兴华对福建白茶共同繁荣之策也有了初步的设想:在对外宣传推介的方式上既可以强强联手,又能以“产业扶贫”带动福建其他小产区的发展。
3
借势而上把蛋糕做大
在过去的40年间尤其是过去的20年间,中国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从茶园面积到饮茶人口,都到达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茶产业在带动乡村振兴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各产茶区政府的扶持与茶业从业者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福建的白茶产区,不少地区的居民都因茶脱贫致富,化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
而紧随福鼎白茶其后的政和白茶,近几年势头攀升,在大同的发展思路下,也坚持自己的特色,比如“茶竹旅”拳头产业互补发展。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介绍,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茶与竹产业,成为政和当今的三大重要抓手。当地龙头企业,依托风景名胜区佛子山(国家级)、洞宫山(升级)及念山、稠岭梯田、古廊桥等自然人文景观。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围绕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加工、农家乐观光游、民俗文化等内容,打造集科普、文教、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茶文化观光园。
谈及福建白茶的整个大概念,黄书记表示,福鼎和政和的白茶各有特色,近些年福鼎白茶为白茶的推广做出了很多贡献,对于福建白茶来说是值得尊敬,也是值得学习,政和白茶的发展,也需要借势而上,结合自身优势,为白茶市场的发展而努力。
不论将来“福建白茶”如何发展,把控白茶品质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和重中之重。正如陈兴华所说: “做茶要有底线,不论什么地方的白茶,做好质量,是为白茶市场的兴旺添砖加瓦。假冒产地、生产不自律的做法,则会成为整个行业的害群之马,不仅坑害消费者,更搅乱了市场秩序,阻碍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