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资格“国考”对数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并依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提出了重新建构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
教师资格实行“国考”,考试的范围、条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师资格的取得由“知识本位”向“知识能力并重”的转变。数学教学论作为数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的现状
在我国,数学教学论课程大致经历了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三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论主要包括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及数学教学本质的重新认识、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等;学习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分析等;教学论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按照知识模块分类的教学问题。师范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明确数学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 三个教学法的基本问题,相应的也就回答了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堂教学“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问题。这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赋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
二、数学教学论课程面临的挑战
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主要针对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由于“国考”制度前,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行双轨制,即师范生实行自然资格,直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非师范生实行法定资格,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1] 因而,师范生不需要参加专门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只需要获得相应的学分,通过普通话考试,即可申请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属于“各自为政”意义下的“省考”,各地考试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其依据是教育部人事司和考试中心2002年共同制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2]以往省考的笔试主要考查两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训练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一些基本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对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作用仅相当于教师岗前培训,与教师资格获取考试关系并不是太大。
实行教师资格“国考”以后,由于师范生同样要参加全国统考,包括笔试和面试,考试内容和方式与非师范生一样。大大降低了师范生的身份优势,与非师范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3]同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考试范围远远超过原来的考试科目“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不论对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和作用凸显,必须在课程内容的结构和体系上进行重构。
三、初中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
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新建构,必须秉承师范生培养由学科化、理论化、学术化向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转型的理念。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教育部教师[2013]9号)和《中小学教師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教师资格“国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具体科目包括《综合素质》,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中学教师考试加试科目。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教学技能。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三,根据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由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四个模块组成,主要考查应试者数学专业领域的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试卷结构上看,学科知识占41%,课程知识占18%,教学知识占8%,教学技能占33%。从近年来各省考试真题来看,试题类型稳定在单选题、简答题、解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六种题型。显然,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任务应当是: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全面梳理相关数学学科知识,系统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教学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教的基本素养,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教学技能。鉴于此,我们认为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要打破原来“三论”结构,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构:
模块一:数学学科知识
主要知识点: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
教学时数:28-30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查漏补缺。学习宜用粗线条,教学重点放在全面梳理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数学课程各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熟悉其中包含的数学解题方法和蕴含的数学思想,了解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上位影响作用。难点是高等数学数学知识,应加强与专业基础课程协调配合。
模块二:数学课程知识
主要知识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
教学时数:10-12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文献阅读。学习的重点放在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文献阅读,课堂中以问题研讨方式使学生熟悉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并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结构和教材编排体系和特点。
模块三:数学教学知识
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论,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组织。 教学时数:10-12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网络学习。学习重点是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主要学习理论,学会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心理分析,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知道常用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式,了解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同类型及结构。
模块四:教学技能
主要知识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时数:18+36课时(理论学习18,技能训练36)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训练,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主要是熟悉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理论,会根据数学各知识模块的不同特点备课、上课、评课。能够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建学生数学学习新模式。技能训练通过不同形式达到面试标准。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处在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数学教学论作为数学教育专业師范生必修课程,必须首先考虑学生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这是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条件。建议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采用周课时4+2的形式,4课时理论学习,为笔试做准备,2课时教学实践,为面试做准备。这样大三学生就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若不能通过,大四时还可以再考,会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对于其他有志于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类学生,可作为选修课来学习。本文仅对如何发挥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在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中作用提出建议,学生要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对学生而言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既需要相关课程的协调与配合,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本研究也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项目资助在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闫建璋, 郭赟嘉. 从双轨走向单轨: 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应然路向[J]. 当代教师教育,2013(2): 16.
[2]冯加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发展三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6(2):108
[3] 晏 燕.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的改革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9):130-131
作者简介:
王喜红(1965-),男,宁夏固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教学论。白龙(1966-),男,宁夏固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教学论。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NXSFYB1776)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
教师资格实行“国考”,考试的范围、条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师资格的取得由“知识本位”向“知识能力并重”的转变。数学教学论作为数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的现状
在我国,数学教学论课程大致经历了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三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论主要包括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及数学教学本质的重新认识、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等;学习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分析等;教学论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按照知识模块分类的教学问题。师范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明确数学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 三个教学法的基本问题,相应的也就回答了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堂教学“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问题。这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赋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
二、数学教学论课程面临的挑战
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主要针对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由于“国考”制度前,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行双轨制,即师范生实行自然资格,直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非师范生实行法定资格,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1] 因而,师范生不需要参加专门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只需要获得相应的学分,通过普通话考试,即可申请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属于“各自为政”意义下的“省考”,各地考试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其依据是教育部人事司和考试中心2002年共同制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2]以往省考的笔试主要考查两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训练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一些基本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对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作用仅相当于教师岗前培训,与教师资格获取考试关系并不是太大。
实行教师资格“国考”以后,由于师范生同样要参加全国统考,包括笔试和面试,考试内容和方式与非师范生一样。大大降低了师范生的身份优势,与非师范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3]同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考试范围远远超过原来的考试科目“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不论对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数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和作用凸显,必须在课程内容的结构和体系上进行重构。
三、初中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
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新建构,必须秉承师范生培养由学科化、理论化、学术化向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转型的理念。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教育部教师[2013]9号)和《中小学教師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教师资格“国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具体科目包括《综合素质》,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中学教师考试加试科目。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教学技能。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三,根据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由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四个模块组成,主要考查应试者数学专业领域的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试卷结构上看,学科知识占41%,课程知识占18%,教学知识占8%,教学技能占33%。从近年来各省考试真题来看,试题类型稳定在单选题、简答题、解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六种题型。显然,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任务应当是: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全面梳理相关数学学科知识,系统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教学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教的基本素养,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教学技能。鉴于此,我们认为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要打破原来“三论”结构,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构:
模块一:数学学科知识
主要知识点: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
教学时数:28-30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查漏补缺。学习宜用粗线条,教学重点放在全面梳理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数学课程各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熟悉其中包含的数学解题方法和蕴含的数学思想,了解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上位影响作用。难点是高等数学数学知识,应加强与专业基础课程协调配合。
模块二:数学课程知识
主要知识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
教学时数:10-12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文献阅读。学习的重点放在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文献阅读,课堂中以问题研讨方式使学生熟悉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并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结构和教材编排体系和特点。
模块三:数学教学知识
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论,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组织。 教学时数:10-12课时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自学,问题研讨,网络学习。学习重点是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主要学习理论,学会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心理分析,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知道常用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式,了解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同类型及结构。
模块四:教学技能
主要知识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时数:18+36课时(理论学习18,技能训练36)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课后训练,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主要是熟悉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理论,会根据数学各知识模块的不同特点备课、上课、评课。能够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建学生数学学习新模式。技能训练通过不同形式达到面试标准。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处在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数学教学论作为数学教育专业師范生必修课程,必须首先考虑学生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这是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条件。建议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采用周课时4+2的形式,4课时理论学习,为笔试做准备,2课时教学实践,为面试做准备。这样大三学生就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若不能通过,大四时还可以再考,会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对于其他有志于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类学生,可作为选修课来学习。本文仅对如何发挥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在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中作用提出建议,学生要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对学生而言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既需要相关课程的协调与配合,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本研究也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项目资助在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闫建璋, 郭赟嘉. 从双轨走向单轨: 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应然路向[J]. 当代教师教育,2013(2): 16.
[2]冯加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发展三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6(2):108
[3] 晏 燕.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的改革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9):130-131
作者简介:
王喜红(1965-),男,宁夏固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教学论。白龙(1966-),男,宁夏固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教学论。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NXSFYB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