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是中国围龙屋之乡,其中侨乡村是当地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之一。尽管该村拥有丰富的围龙屋资源,近几年的保护工作也初见成效,但在围屋的保育和旅游开发上还存在所有权与开发权矛盾、旅游资源整合不足和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等问题。带着相关问题调研团队访问香港,发现香港在古建筑保育开发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其运用以地换地、创意开发、与社会组织合作和文化品牌传播等经验能为解决古围屋村落的保护开发问题提供启发。
关键词:客家 围龙屋 梅州 侨乡村 香港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61-02
围龙屋是岭南地区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式,由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南迁定居赣、粤、闽等地而建,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其作为岭南典型客家民居,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和云南“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合称为我国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世界客都”梅州市是岭南地区客家围龙屋资源最丰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现存各式古围屋建筑两万余座,其中大部分有数百年历史。梅州市辖下的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则被誉为“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保留着梅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落。然而,尽管侨乡村拥有如此丰厚而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资源,却至今未曾受到应有的关注,村内古建筑也尚未得到有效的保育和开发。而且据调查,类似侨乡村的情况在梅州地区并不少见。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在2011年至2012年间多次到梅州市梅县、大埔县、兴宁市及香港等地进行调研,考察侨乡村客家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结合香港文物保育的实践经验,为以侨乡村为代表的岭南客家围龙屋的保育开发探寻可行策略。
1 围屋资源丰富
侨乡村位于梅县南口镇南部,是有500多年建村史的华侨之乡。该村距梅县新城中心17 km,距省会广州约350 km,205国道从村西口经过,距天汕高速梅州西出口约10 km。全村占地1.5 km2,分为寺前、高田村、塘肚村三个自然村,村内650多户共约2800人。据村委会介绍,现留守村民大部分为老人、小孩和妇女,主要以务农维生。
这个貌似平凡的粤东小村之所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是因为她拥有丰富的客家围龙屋资源,保留着梅州地区迄今为止最密集、样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落。
据统计,侨乡村内保存着116座风格各异的客家古围屋建筑,其中客家围龙屋就有38座。村内围屋样式以杠横堂式、“九厅十八井”、杠式为主,迄今形态与结构保持较为完整。村内围龙屋大体分属三个建造时期:早期以明嘉靖年间的老祖屋为代表,是客家人大家庭聚居的大型集合式住宅,如老祖屋、兰馨堂等;过渡时期以清中叶的上新屋为代表;后期以清代末年的“南华又庐”等华侨屋为代表,由当地华侨回乡买地所建。其中有“十厅九井”之称的南华又庐在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调查,村内南华又庐、德馨堂、承德堂、兰馨堂等现状保存较好,屋檐雕花等清晰可见,古韵尤在,是村内重点景点;伟新庐、绳贻楼等少数几座围屋则经过外墙粉刷等较大规模整修;谢屋、潘氏上新屋、荣阳楼、东华庐、荫华庐、南华庐等都保存较为完整,但仍为民用。
2 保育初见成效
作为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侨乡村已被当地政府纳入保育开发计划的范畴,经过几年经营已初见部分成效。
第一,重点遗产得到初步保育。在侨乡村保存下来的众多古建筑中,个别重点围龙屋已得到初步保育。省级重点文物南华又庐由侨乡村潘氏十六世祖潘祥初始建于光绪三十年,历时18年建成。据该屋第三代传人潘正昌介绍,该建筑占地1万多平方米,共118个房间,建设所用的建材皆来自海外。由于南华又庐极具建筑特色、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当地政府和居民都把它作为地方代表性古建筑进行推广和宣传。加之围龙屋所有者潘氏子孙常年负责出资对其进行修葺维护,使该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除南华又庐外,双围龙屋德馨堂、兰馨堂和伟新庐的保存维护也较完好,大都开放给游客游览,并被影视剧组租用作电影场景。
第二,以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规划初步形成。据了解,梅州市政府一直较关注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特别是客家围龙屋资源的开发。2007年,梅县县委、县政府为开发侨乡村的旅游资源而制定的《侨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三期规划,目标是将其打造成集吃、住、行为一体的旅游专业村,并计划于2012年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9年,梅州市启动将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从各县区上报的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建筑为候选项目,其中侨乡村榜上有名,目前申报项目仍在进行中。2012年初,梅州市政府明确提出“一园两特带动一精”的产业发展战略,即推动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区和特色宜居城乡、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明确将特色客家文化与旅游结合,这为侨乡村客家围龙屋的保育与开发提供更为优良的政策平台。
第三,保育开发初见成效。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侨乡村近几年对围龙屋和村内环境进行的有序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侨乡村村委会用门票收入、集资等方式对南华又庐、德馨堂等重要景点进行保护和利用,吸引游客观光。市、县、镇相关部门也投入了6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如拓宽村道维修路桥,整治超过3公里长的河道,栽种1000多棵柳树绿化河堤并修建沿河游客步道,建设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并在景点附近设置中英文旅游地图及各种旅游标识。2012年,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艺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寻找广东最美古村落”评选活动中,侨乡村入榜前30个入围名单,向世界文化遗产又迈进了一步。
3 存在问题突出 尽管侨乡村拥有丰富的客家围龙屋旅游文化资源,但当地围龙屋的保育开发为何一直进展缓慢?根据调查发现,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首先,围龙屋所有权与开发权的矛盾影响了保育机制的形成与运作。调查发现,围龙屋保育开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业主多、所有权复杂、政府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关系难以梳理,结果导致围龙屋的正常保育机制难以形成,有序开发更是纸上谈兵。以当地最著名的围龙屋南华又庐为例,据潘正昌透露,尽管政府在2002年已把南华又庐列为省级保护文物,但下拨的维护经费一直较少,以致其保育开发无法正常开展。几年前,当地镇政府曾计划租用南华又庐用于旅游开发,但由于潘家内部意见不一最终没有达成协议,政府此后几乎没再参与南华又庐的修缮工作。目前,南华又庐每年收取门票费大约1万元,由南华又庐第三代传人管理,基本全数用于房屋修葺。事实上,维护修缮的实际支出远超过这笔收入,如2010年一次修葺就达10万元,超支部分则由潘氏家族承担。也正因此,虽然梅州市政府早在2007年已推出开发侨乡村的《侨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完成规划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尚未展开。
其次,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力度不足降低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作为以客家围屋为主题的旅游专业村,村内除南华又庐作为民俗展示馆外,其他绝大部分围龙屋只用于民居,并未受到妥善的整理规划,商业开发更无从谈起。而且,即使潘氏族人开放南华又庐向游客收取门票也是为了修缮维护祖屋,并没有配合周边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意向。而其他同样历史久远的围龙屋则因为维修资金紧缺导致年久失修,墙体大范围剥落,屋顶瓦片残缺,古韵风貌难以完全保留。由于政府层面对围龙屋的维护比较尴尬,因此当地围龙屋的保护和旅游资源整合目前仅停留在个别零星活动的阶段,文化旅游配套开发尚未启动,村内除一家小超市外几乎无其它商铺和旅社,游客进村产生的旅游观光消费几乎为零。
再次,缺乏有效的传播观念和手段。尽管侨乡村拥有较丰富的客家围屋旅游文化资源,但由于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限制了围龙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散。尽管市、县旅游部门为宣传侨乡村围龙屋也有所作为,如制作印刷有关侨乡村以及梅县其他重要景点的宣传单,但从品牌传播角度看,政府对侨乡村围龙屋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比较不足,更未把旅游文化提高到地方品牌的高度进行宣传。相比同是梅州市的雁洋镇叶帅故居、雁南飞风景区,侨乡村在市县级媒体机构的报道率比较低,对外知名度也不高。据调查,广州本地的旅行社有关梅州的旅行路线大都集中在雁洋镇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叶帅故居等,外界公众对侨乡村围龙屋的了解非常有限,侨乡村围龙屋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景点仍处于待开发阶段。
4 香港经验启发
带着侨乡村围龙屋保育开发的有关问题,笔者到香港等地进行调研,发现香港在文物保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或能为侨乡村的围龙屋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第一,以地换地解决所有权与开发权的矛盾。据调查,香港496幢历史建筑中约有40%为私人物业,其保育和开发同样面临着所有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但香港政府却用以地换地的方式巧妙地平衡了两者间的利益关系,使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育开发。以香港岛湾仔的大屋景贤里为例。2007年,该大屋业主开始清拆重建这栋具有80年历史的旧建筑。香港政府得知消息后即邀请专家对建筑物进行文物古迹的鉴定评级,在与业主商讨保留建筑而无果的情况下,政府以一幅与该建筑面积相同的土地与业主进行“以地换地”交易并获得景贤里的所有权。此后,政府对景贤里进行定期维护,还不定期举行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开放日和围绕各种历史文化主题的展览。在香港文物保护部门的悉心保护下,景贤里还是著名影视拍摄场地,为香港影视产业发展作过不少贡献。景贤里的成功案例表明,以地换地政策使香港政府在执行古建筑保育开发的过程中既做到依法保护私人财产,又使珍贵的古建筑得到合理开发。
第二,以创意开发、丰富古建筑的文化功能。在对古建筑进行活化更新方面,香港政府则强调根据文物原有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通过各种创意挖掘和丰富古建筑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功能,由此提高古建筑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素质。香港最古老的客家围村之一的三栋屋活化更新案例就是其中代表。三栋屋原是荃湾一条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村,在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并重修成博物馆对外开放。修缮后的“三栋屋博物馆”矗立在原址之上,其背后还加建了一个风格和谐的客家文化展览馆。现在,三栋屋承担着保存、推广和教育的多重功能:以博物馆形式维护保留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向海内外游客推广香港的历史和古建文化,作为教育媒介向学生和市民传承本土历史文化知识。在香港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前北九龙裁判法院大楼翻新活化为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香港分校,大屿山岛大澳渔村的旧警署改造为大澳文物精品酒店等。
第三,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运作古建筑活化项目。善于运用社会力量、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发古建筑是香港古建保育开发的一大特点。为更好地保存开发古建筑,香港发展局提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该计划以招标形式向社会组织征集租用建筑物的服务营运建议书,由专职的咨询委员会负责审议。在预计租用项目能自负盈亏的前提下,成功申请的机构会获得政府提供的一站式咨询服务和数量不等的拨款资助,以保障其保育计划顺利施行。租用期内,运营机构的活动受到专业委员会监督,租赁期满后,专业委员会还会对活化效果进行评估。香港目前有多个古建筑实施了这个计划,如著名的中区警署建筑群就由香港赛马会运营。在古建筑保育开发中引入社会组织的营运模式,注入商业管理元素,既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和运营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和提升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四,面向公众的文化品牌传播。在努力保留古建筑资源的同时,香港政府还注重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古建筑文化的传播。近十年来,香港政府和相关组织致力发展本土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的开发、包装和宣传。如香港政府康文署专门设立了一个宣传文物保育的平台—— 文物探知馆,定期展出香港的文物建筑专题和最新考古发现,并经常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工作坊、导赏活动等以促进公众对香港文物的认知。而且,香港政府几乎在每一项古建活化项目中都注重向公众传播的因素。如景贤里的保育活化项目评审既有公众参与投票,又有市民免费参观,有效提高社会公众对古建筑的认知度。再者,香港政府对旅游历史文化的宣传手段丰富多样,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和宣传小册子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形成强大的聚合力,共同向公众推介香港这个既有现代文明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国际都会。
尽管以侨乡村的规模和实力简单模仿香港的古建筑保育经验并不现实,但香港的实践却可以为侨乡村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开发提供某些启发。侨乡村可在梳理好围龙屋所有权和开发权的前提下盘活丰富的建筑资源,依托客家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挖掘和丰富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政府和民间的力量结合起来,向公众展现和推广独特的客家文化产品,从而刺激当地的旅游文化消费。
关键词:客家 围龙屋 梅州 侨乡村 香港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61-02
围龙屋是岭南地区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式,由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南迁定居赣、粤、闽等地而建,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其作为岭南典型客家民居,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和云南“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合称为我国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世界客都”梅州市是岭南地区客家围龙屋资源最丰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现存各式古围屋建筑两万余座,其中大部分有数百年历史。梅州市辖下的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则被誉为“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保留着梅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落。然而,尽管侨乡村拥有如此丰厚而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资源,却至今未曾受到应有的关注,村内古建筑也尚未得到有效的保育和开发。而且据调查,类似侨乡村的情况在梅州地区并不少见。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在2011年至2012年间多次到梅州市梅县、大埔县、兴宁市及香港等地进行调研,考察侨乡村客家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结合香港文物保育的实践经验,为以侨乡村为代表的岭南客家围龙屋的保育开发探寻可行策略。
1 围屋资源丰富
侨乡村位于梅县南口镇南部,是有500多年建村史的华侨之乡。该村距梅县新城中心17 km,距省会广州约350 km,205国道从村西口经过,距天汕高速梅州西出口约10 km。全村占地1.5 km2,分为寺前、高田村、塘肚村三个自然村,村内650多户共约2800人。据村委会介绍,现留守村民大部分为老人、小孩和妇女,主要以务农维生。
这个貌似平凡的粤东小村之所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是因为她拥有丰富的客家围龙屋资源,保留着梅州地区迄今为止最密集、样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建筑群落。
据统计,侨乡村内保存着116座风格各异的客家古围屋建筑,其中客家围龙屋就有38座。村内围屋样式以杠横堂式、“九厅十八井”、杠式为主,迄今形态与结构保持较为完整。村内围龙屋大体分属三个建造时期:早期以明嘉靖年间的老祖屋为代表,是客家人大家庭聚居的大型集合式住宅,如老祖屋、兰馨堂等;过渡时期以清中叶的上新屋为代表;后期以清代末年的“南华又庐”等华侨屋为代表,由当地华侨回乡买地所建。其中有“十厅九井”之称的南华又庐在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调查,村内南华又庐、德馨堂、承德堂、兰馨堂等现状保存较好,屋檐雕花等清晰可见,古韵尤在,是村内重点景点;伟新庐、绳贻楼等少数几座围屋则经过外墙粉刷等较大规模整修;谢屋、潘氏上新屋、荣阳楼、东华庐、荫华庐、南华庐等都保存较为完整,但仍为民用。
2 保育初见成效
作为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侨乡村已被当地政府纳入保育开发计划的范畴,经过几年经营已初见部分成效。
第一,重点遗产得到初步保育。在侨乡村保存下来的众多古建筑中,个别重点围龙屋已得到初步保育。省级重点文物南华又庐由侨乡村潘氏十六世祖潘祥初始建于光绪三十年,历时18年建成。据该屋第三代传人潘正昌介绍,该建筑占地1万多平方米,共118个房间,建设所用的建材皆来自海外。由于南华又庐极具建筑特色、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当地政府和居民都把它作为地方代表性古建筑进行推广和宣传。加之围龙屋所有者潘氏子孙常年负责出资对其进行修葺维护,使该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除南华又庐外,双围龙屋德馨堂、兰馨堂和伟新庐的保存维护也较完好,大都开放给游客游览,并被影视剧组租用作电影场景。
第二,以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规划初步形成。据了解,梅州市政府一直较关注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特别是客家围龙屋资源的开发。2007年,梅县县委、县政府为开发侨乡村的旅游资源而制定的《侨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三期规划,目标是将其打造成集吃、住、行为一体的旅游专业村,并计划于2012年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9年,梅州市启动将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从各县区上报的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建筑为候选项目,其中侨乡村榜上有名,目前申报项目仍在进行中。2012年初,梅州市政府明确提出“一园两特带动一精”的产业发展战略,即推动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区和特色宜居城乡、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明确将特色客家文化与旅游结合,这为侨乡村客家围龙屋的保育与开发提供更为优良的政策平台。
第三,保育开发初见成效。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侨乡村近几年对围龙屋和村内环境进行的有序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侨乡村村委会用门票收入、集资等方式对南华又庐、德馨堂等重要景点进行保护和利用,吸引游客观光。市、县、镇相关部门也投入了6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如拓宽村道维修路桥,整治超过3公里长的河道,栽种1000多棵柳树绿化河堤并修建沿河游客步道,建设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并在景点附近设置中英文旅游地图及各种旅游标识。2012年,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艺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寻找广东最美古村落”评选活动中,侨乡村入榜前30个入围名单,向世界文化遗产又迈进了一步。
3 存在问题突出 尽管侨乡村拥有丰富的客家围龙屋旅游文化资源,但当地围龙屋的保育开发为何一直进展缓慢?根据调查发现,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首先,围龙屋所有权与开发权的矛盾影响了保育机制的形成与运作。调查发现,围龙屋保育开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业主多、所有权复杂、政府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关系难以梳理,结果导致围龙屋的正常保育机制难以形成,有序开发更是纸上谈兵。以当地最著名的围龙屋南华又庐为例,据潘正昌透露,尽管政府在2002年已把南华又庐列为省级保护文物,但下拨的维护经费一直较少,以致其保育开发无法正常开展。几年前,当地镇政府曾计划租用南华又庐用于旅游开发,但由于潘家内部意见不一最终没有达成协议,政府此后几乎没再参与南华又庐的修缮工作。目前,南华又庐每年收取门票费大约1万元,由南华又庐第三代传人管理,基本全数用于房屋修葺。事实上,维护修缮的实际支出远超过这笔收入,如2010年一次修葺就达10万元,超支部分则由潘氏家族承担。也正因此,虽然梅州市政府早在2007年已推出开发侨乡村的《侨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完成规划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尚未展开。
其次,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力度不足降低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作为以客家围屋为主题的旅游专业村,村内除南华又庐作为民俗展示馆外,其他绝大部分围龙屋只用于民居,并未受到妥善的整理规划,商业开发更无从谈起。而且,即使潘氏族人开放南华又庐向游客收取门票也是为了修缮维护祖屋,并没有配合周边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意向。而其他同样历史久远的围龙屋则因为维修资金紧缺导致年久失修,墙体大范围剥落,屋顶瓦片残缺,古韵风貌难以完全保留。由于政府层面对围龙屋的维护比较尴尬,因此当地围龙屋的保护和旅游资源整合目前仅停留在个别零星活动的阶段,文化旅游配套开发尚未启动,村内除一家小超市外几乎无其它商铺和旅社,游客进村产生的旅游观光消费几乎为零。
再次,缺乏有效的传播观念和手段。尽管侨乡村拥有较丰富的客家围屋旅游文化资源,但由于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限制了围龙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散。尽管市、县旅游部门为宣传侨乡村围龙屋也有所作为,如制作印刷有关侨乡村以及梅县其他重要景点的宣传单,但从品牌传播角度看,政府对侨乡村围龙屋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比较不足,更未把旅游文化提高到地方品牌的高度进行宣传。相比同是梅州市的雁洋镇叶帅故居、雁南飞风景区,侨乡村在市县级媒体机构的报道率比较低,对外知名度也不高。据调查,广州本地的旅行社有关梅州的旅行路线大都集中在雁洋镇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叶帅故居等,外界公众对侨乡村围龙屋的了解非常有限,侨乡村围龙屋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景点仍处于待开发阶段。
4 香港经验启发
带着侨乡村围龙屋保育开发的有关问题,笔者到香港等地进行调研,发现香港在文物保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或能为侨乡村的围龙屋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第一,以地换地解决所有权与开发权的矛盾。据调查,香港496幢历史建筑中约有40%为私人物业,其保育和开发同样面临着所有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但香港政府却用以地换地的方式巧妙地平衡了两者间的利益关系,使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育开发。以香港岛湾仔的大屋景贤里为例。2007年,该大屋业主开始清拆重建这栋具有80年历史的旧建筑。香港政府得知消息后即邀请专家对建筑物进行文物古迹的鉴定评级,在与业主商讨保留建筑而无果的情况下,政府以一幅与该建筑面积相同的土地与业主进行“以地换地”交易并获得景贤里的所有权。此后,政府对景贤里进行定期维护,还不定期举行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开放日和围绕各种历史文化主题的展览。在香港文物保护部门的悉心保护下,景贤里还是著名影视拍摄场地,为香港影视产业发展作过不少贡献。景贤里的成功案例表明,以地换地政策使香港政府在执行古建筑保育开发的过程中既做到依法保护私人财产,又使珍贵的古建筑得到合理开发。
第二,以创意开发、丰富古建筑的文化功能。在对古建筑进行活化更新方面,香港政府则强调根据文物原有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通过各种创意挖掘和丰富古建筑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功能,由此提高古建筑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素质。香港最古老的客家围村之一的三栋屋活化更新案例就是其中代表。三栋屋原是荃湾一条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村,在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并重修成博物馆对外开放。修缮后的“三栋屋博物馆”矗立在原址之上,其背后还加建了一个风格和谐的客家文化展览馆。现在,三栋屋承担着保存、推广和教育的多重功能:以博物馆形式维护保留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向海内外游客推广香港的历史和古建文化,作为教育媒介向学生和市民传承本土历史文化知识。在香港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前北九龙裁判法院大楼翻新活化为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香港分校,大屿山岛大澳渔村的旧警署改造为大澳文物精品酒店等。
第三,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运作古建筑活化项目。善于运用社会力量、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发古建筑是香港古建保育开发的一大特点。为更好地保存开发古建筑,香港发展局提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该计划以招标形式向社会组织征集租用建筑物的服务营运建议书,由专职的咨询委员会负责审议。在预计租用项目能自负盈亏的前提下,成功申请的机构会获得政府提供的一站式咨询服务和数量不等的拨款资助,以保障其保育计划顺利施行。租用期内,运营机构的活动受到专业委员会监督,租赁期满后,专业委员会还会对活化效果进行评估。香港目前有多个古建筑实施了这个计划,如著名的中区警署建筑群就由香港赛马会运营。在古建筑保育开发中引入社会组织的营运模式,注入商业管理元素,既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和运营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和提升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四,面向公众的文化品牌传播。在努力保留古建筑资源的同时,香港政府还注重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古建筑文化的传播。近十年来,香港政府和相关组织致力发展本土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的开发、包装和宣传。如香港政府康文署专门设立了一个宣传文物保育的平台—— 文物探知馆,定期展出香港的文物建筑专题和最新考古发现,并经常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工作坊、导赏活动等以促进公众对香港文物的认知。而且,香港政府几乎在每一项古建活化项目中都注重向公众传播的因素。如景贤里的保育活化项目评审既有公众参与投票,又有市民免费参观,有效提高社会公众对古建筑的认知度。再者,香港政府对旅游历史文化的宣传手段丰富多样,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和宣传小册子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形成强大的聚合力,共同向公众推介香港这个既有现代文明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国际都会。
尽管以侨乡村的规模和实力简单模仿香港的古建筑保育经验并不现实,但香港的实践却可以为侨乡村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开发提供某些启发。侨乡村可在梳理好围龙屋所有权和开发权的前提下盘活丰富的建筑资源,依托客家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挖掘和丰富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政府和民间的力量结合起来,向公众展现和推广独特的客家文化产品,从而刺激当地的旅游文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