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的《苕溪鱼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也是抱着欣赏和学习的态度来教这首词的。我的主要教学创意是:文本品读,阅读教学的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文本的理解为基础,必须以文本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样一些策略来凸现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
一、抓住文本的关节点进行深入的品读
解读文本,某种意义上如同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窽,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其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抓住文本的关节点,就是“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窽,因其固然”,能够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首词小序中的“兼怀子由”,点示了写作缘由,是关键词。纵观全词,“怀子由”的内容在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写月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直抒胸臆。
接下去,引导学生回到关键词“兼怀子由”,“兼”字说明作者写这首词除了“怀子由”外,还有其他目的,并且是超过“怀子由”的更重要的目的。这样自然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品读。在这一环节中,我范读全词,有意漏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试图从此句品析入手悟出作者的深意。为了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我以言语诱导:“难道就是作者发起痴来的问天和渴望上天最后又不想上天吗?难道这种近乎无病呻吟的感情能超过对弟弟的思念吗?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那么请大家结合词的写作背景重读词的上阕,能否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深意是什么?”终于,学生在悟读中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苏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矛盾。
最后,我小结追问:“这首词的情感难道只停留在怀子由和叹人生的层面上吗?哪一句让词的境界一步跨到了旷达的境界?”这样自然切换到学生深入品读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过诵读赏析、体验写段等教学活动,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命不可能长久,长久的是美好的情感,灿烂的文化,还有深刻的思想”,“我们应该珍惜亲情、友谊,热爱人生”……这些课堂的“生成”,一切都植根于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思维之花在文本的原野之上盛开。
二、通过有效地诵读走向文本的内部世界
刘天成在《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中说:“朗读是最有效益的记忆、领悟和审美途径。”教学设计中,我预设的诵读目标是:字正腔圆的读,有板有眼的读,有情有味的读。课堂上的朗读活动大致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范读。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听清节奏和重音。这一环节,学生是通过听觉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是表层的个别的感觉,属于感性认识。课中亲自示范,要求学生听读感受情味。这种听读仍然是感性的,但因为有了对文意的初步解读赏析,所以能够较好的引领学生深入领悟这首词的内涵,同时推动教学的进程。
2.第二类是学生自由朗读。在听完范读和师生关于朗读技巧的评说以后,学生投入到了自由朗读活动中。蒋仲仁先生说:“读的人把文章朗读出来,使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候,读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基本能够做到“字正腔圆的读”“有板有眼的读”。品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白作者之所以埋怨月儿,是因为思念亲人的情感太真太深。我试着让学生读出来,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传达出了一种“怨恨”的情感。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句时,学生在理解这些句子升华了作者的情感,把词的意境推到了旷达的境界之后,用高昂的语调,适中的语速,读出了豪迈,读出了达观。以上这些朗读,是非常有效的理解性朗读。
3.第三类是学生吟读。教学中,我预设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尾声吟读或吟诵这首词。因为我以为古诗词的教学,吟诵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教学中,学生和着《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一起吟读全词,基本达到了“有情有味的读”的目标。我想,如果在熟练准确的背诵前提下,指导学生去吟诵这首词,会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让阅读知识为文本服务
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若一味把阅读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显得陈旧;若一味地“感知”“探究”“品味”“体验”,而淡化相关的阅读知识,则又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我觉得,阅读教学中阅读知识不可缺少,它能充分为文本服务。本课中涉及的阅读知识很多,如诗词的诵读技巧、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等。
关于诵读技巧,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学生在初次听多媒体范读之后,即使是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这首词的诵读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是精讲点拨。有效地把握课文的逻辑重音,能加深课文的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课文中应该重读的词语:“几时”“青天”“我欲”“又恐”“弄清影”“转”“低”“照”“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长久”“千里”等。在节奏方面,除读出标点符号的停顿之外,“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的停顿非常关键,把握好这些朗读技巧,对深入理解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析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到整首词表达了作者由怀念亲人感叹人生的忧郁苦闷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情怀。应该说基本达到了三维目标,可以不提表现手法的概念。但是,如果通过阅读知识固定学生的感觉,深化学生的理解,其教学效果是特别显著的。因此,我及时小结:苏轼对月怀人,感叹人生,表现自己乐观的情怀和旷达的胸襟,这是一种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总之,文本的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样一些策略来凸现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
一、抓住文本的关节点进行深入的品读
解读文本,某种意义上如同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窽,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其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抓住文本的关节点,就是“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窽,因其固然”,能够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首词小序中的“兼怀子由”,点示了写作缘由,是关键词。纵观全词,“怀子由”的内容在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写月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直抒胸臆。
接下去,引导学生回到关键词“兼怀子由”,“兼”字说明作者写这首词除了“怀子由”外,还有其他目的,并且是超过“怀子由”的更重要的目的。这样自然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品读。在这一环节中,我范读全词,有意漏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试图从此句品析入手悟出作者的深意。为了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我以言语诱导:“难道就是作者发起痴来的问天和渴望上天最后又不想上天吗?难道这种近乎无病呻吟的感情能超过对弟弟的思念吗?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那么请大家结合词的写作背景重读词的上阕,能否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深意是什么?”终于,学生在悟读中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苏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矛盾。
最后,我小结追问:“这首词的情感难道只停留在怀子由和叹人生的层面上吗?哪一句让词的境界一步跨到了旷达的境界?”这样自然切换到学生深入品读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过诵读赏析、体验写段等教学活动,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命不可能长久,长久的是美好的情感,灿烂的文化,还有深刻的思想”,“我们应该珍惜亲情、友谊,热爱人生”……这些课堂的“生成”,一切都植根于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思维之花在文本的原野之上盛开。
二、通过有效地诵读走向文本的内部世界
刘天成在《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中说:“朗读是最有效益的记忆、领悟和审美途径。”教学设计中,我预设的诵读目标是:字正腔圆的读,有板有眼的读,有情有味的读。课堂上的朗读活动大致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范读。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听清节奏和重音。这一环节,学生是通过听觉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是表层的个别的感觉,属于感性认识。课中亲自示范,要求学生听读感受情味。这种听读仍然是感性的,但因为有了对文意的初步解读赏析,所以能够较好的引领学生深入领悟这首词的内涵,同时推动教学的进程。
2.第二类是学生自由朗读。在听完范读和师生关于朗读技巧的评说以后,学生投入到了自由朗读活动中。蒋仲仁先生说:“读的人把文章朗读出来,使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候,读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基本能够做到“字正腔圆的读”“有板有眼的读”。品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白作者之所以埋怨月儿,是因为思念亲人的情感太真太深。我试着让学生读出来,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传达出了一种“怨恨”的情感。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句时,学生在理解这些句子升华了作者的情感,把词的意境推到了旷达的境界之后,用高昂的语调,适中的语速,读出了豪迈,读出了达观。以上这些朗读,是非常有效的理解性朗读。
3.第三类是学生吟读。教学中,我预设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尾声吟读或吟诵这首词。因为我以为古诗词的教学,吟诵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教学中,学生和着《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一起吟读全词,基本达到了“有情有味的读”的目标。我想,如果在熟练准确的背诵前提下,指导学生去吟诵这首词,会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让阅读知识为文本服务
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若一味把阅读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显得陈旧;若一味地“感知”“探究”“品味”“体验”,而淡化相关的阅读知识,则又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我觉得,阅读教学中阅读知识不可缺少,它能充分为文本服务。本课中涉及的阅读知识很多,如诗词的诵读技巧、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等。
关于诵读技巧,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学生在初次听多媒体范读之后,即使是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这首词的诵读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是精讲点拨。有效地把握课文的逻辑重音,能加深课文的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课文中应该重读的词语:“几时”“青天”“我欲”“又恐”“弄清影”“转”“低”“照”“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长久”“千里”等。在节奏方面,除读出标点符号的停顿之外,“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的停顿非常关键,把握好这些朗读技巧,对深入理解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析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到整首词表达了作者由怀念亲人感叹人生的忧郁苦闷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情怀。应该说基本达到了三维目标,可以不提表现手法的概念。但是,如果通过阅读知识固定学生的感觉,深化学生的理解,其教学效果是特别显著的。因此,我及时小结:苏轼对月怀人,感叹人生,表现自己乐观的情怀和旷达的胸襟,这是一种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总之,文本的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