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计算能力渐进性培养的尝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生计算能力渐进性培养作了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习惯;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基本性和重要性。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挺聪明,平时学习也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不错,但是,往往做题的时候,就出现差错。我认真做了统计分析,很多出错的学生,其实错误都是很轻微的,符号弄错,某个数字抄错,忘记进位或者退位,数位对不齐等等,思考这些出错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口诀不过关导致的不会计算,而是学生的态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纵观整个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正确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的渐进性培养,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有效的尝试。
  一、注重培养正确的计算习惯
  我们都知道,认真细致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细工出巧匠”是必定的。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性,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认真细致的时效性不长。这一点,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忽略,对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学生不能粗暴对待。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慢慢行养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必备稿纸;第二,一看二想三计算;第三,核对;第四,验算。必备稿纸就不用多说了,计算的三部曲却是非常重要,在计算习惯的培养中处于关键作用。拿到一道计算题,要看清数字和计算符号,有没有括号,数字和符号不弄错,计算才有可能正确。看清楚了,认真想一想,先计算哪一步?能不能运用公式进行简便运算?想清楚了,才可以计算。计算完成还要认真核对原题,主要核对数字和运算符号有没有看错抄错。最后运用正确的验算方法验算。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初始阶段,这些步骤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培养成为习惯,学生就可以工整地书写,周全思考,不会遗漏细节,减少可能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先从习惯上夯实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为今后提高学生和计算能力的长足发展奠基。
  二、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基石
  良好的口算计算能力,能对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有质的提升。我习惯在数学课的课堂实践中,充分使用讲课前3分钟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培养是渐进性的,首先是训练正确,然后是训练速度,每次出若干口算题,最初是单一性的计算,渐渐混合加减乘除的口算题,甚至一些多步骤口算题,这些具体的进程要看整个班级学生的普遍性的口算能力去使用。
  在方式上,可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训练,班级学生在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后,也可以使用分组竞速的方式训练。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激发了兴趣,口算能力的训练的效果才有质的的提升。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应把口算教学与整个教学紧密融合。例如:一些混合运算题,必须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口算方法,具体分析哪一步可以口算,能口算的就要尽量要求学生口算。这样长期下去,就能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
  三、估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绿叶”
  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比不高,很多老师往往忽视。但是估算能力在生活当中的使用却具有普遍性,它是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碰撞的产物,也是计算能力培养的组成部分。
  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上估算来进行计算,所以我们首先使学生明白估算的强大作用,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作为教学素材来进行估算学习,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估算教学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教师还要在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充分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有意地对学生进行估算训练。这样寓学于生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估算的能力得到渐进性提高。
  四、笔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关键
  笔算能力是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例如,我在任教三年级数学的时候,在教學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内容的时候,在计算当中有3个学生特别容易计算错误,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忘了进位或写错数位等等这些错误,特别是第二步乘积的对位问题,更容易出错。分析这一问题,我发现还是计算的习惯没有养成。我在班里开展利用每天一次的专项计算训练,来锻炼学生的笔算能力。训练时间为平时的3倍,那是提高训练强度了。训练任务是完成5道笔算题。在计算训练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计算中,贯彻执行“一看二想三计算,再核对,后验算”的计算步骤,学生们在20分钟内完成。这样的训练前几次的效果不明显,但随着训练的深入,很明显地发现,这几个学生的笔算能力有了较快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样惊人的效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和快乐。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除了正确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良好的计算习惯。
  通过上述尝试和实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渐进性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5).
  [2] 张振淑.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综合计算能力[J]. 小作家选刊2016(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校园内的工作实际,论述实施生态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从生态校园、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探索学校如何回归教育本源,突出教育的本质,彰显生态文化。  【关键词】生态教育;校园文化;德育;课堂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话说的是树木的大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话说的是树人的至理。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应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
【摘要】课堂辩论,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课堂辩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课堂辩论;语文核心素质;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专注于学生的应试学习,注重学生的读写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摘要】父母养育孩子的工作可谓是人的成年时期最具有挑战性、最复杂的工作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作为家长应该用“绣花”的精神去陪伴孩子。陪伴就是给孩子心灵空间提供温度和能量,陪伴教育要做到心中有图、精耕细作、慢条斯理、切切实实和持之以恒,确保读懂孩子心灵,提供周到服务,陪伴健康成长,为孩子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中有图;精耕细作;慢条斯理;切切实实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喜欢坐在奶奶的
女性作为男性的一个对立性。古往今来,纵中横外,就有无数女性在无数文人笔下呈现出了光辉、有价值的一面。西施、貂禅、王昭君、杨贵妃的动人之美;孟姜女,白娘子、祝英台的泣人之情:武则天,李师师的惊人之才;陈圆圆、杜十娘的感人之志;还有与世皆知的朱莉叶、茶花女,等等,这所有的女性无不让我们肃然起敬。然而,当关于女性这份评判宗卷摆在钱钟书先生面前时,这位“高傲的评家”在其作品《围城》中一扫女性的全部光明,用
【摘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尚处在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孩子操作学具,手脑结合,在实践操作中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
【摘要】写好作文是小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如何激发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如何采取系统、有效的方法夯实学生习作基本功?笔者借鉴著名教育专家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尝试在中年级作文片段教学中应用全新的教学资源——微视频(微课件),开展“作文基础单项训练”。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习写作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
本报讯 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9月2日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可以预测的是,未来更多权属类的资产可以在一个快捷的平台上进行交易。  他表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性在现代社会已变得非常模糊。在直接融资方面,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正在推动资本市场变革。资本市场历史发展脉絡就是通过让一些风险不断分散,让越来越高风险的项目可以得到融资。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口。教学是一门艺术,靠强制性逼迫学生识字必定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孩子们爱观察、爱表达 ,教师可引导他们从“看
【摘要】核心素养大旗高举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针对以往课堂的不足,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追求向学生素养发展的落实转变,教学活动向生活化、社会化新型课堂转变,学生定位向研究者转变,评价学生向发展性引导转变。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活力和魅力,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转变  面对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浪
2018年10月10日,广东省中小学陈泽群名师工作室团队,观摩了金平区初中历史黄森水工作室成员林梓洁老师举办的区公开课《感受身边的历史》。该节公开课同时也是省、区工作室参与的汕头市《“浸入式”历史综合实践教学行动研究》项目的展示活动之一。  历史可以唱吗?历史可以触碰么?历史可以丈量么?金园实验中学林梓洁老师与八年级(15)班的孩子们一起,用一堂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动课告诉我们:可以!  “让我脚步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