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省、贵阳市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在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大贵阳特大城市、培育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城市群。本文以城镇化效率为切入点,从经济、人口和社会角度研究贵阳市城镇化效率。
关键词:贵阳市 人口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由于城镇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人口非农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转变,我们将城镇化具体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率采用全市市辖区非农人口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经济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表示;于对社会城镇化的描述较为抽象,在数据的获取和定量化上有一定的困难,难以找到一个具有绝对代表性的指标,由于该指标主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由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方式变化为各种生活用品来自市场购买,因此本文的社会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具体计算取值方法是采用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为了更好地说明贵阳市城镇化的状态,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对比的参照物。为此,我们将使用同样的计算标准计算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这五个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率,然后加以对比,以更好地说明贵阳城镇化的状态。
一、人口城镇化
一般计算城镇化率的方法,是使用人口城镇化率来代表城镇化率,在计算中是用城镇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例如《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的2012年贵阳市城镇化率70.53%,就是使用2012年贵阳市城镇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得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工作重点的转变,用这一方法计算城镇化率就略显不足了。
因此,本文在计算人口城镇化率的时候,使用“市区非农人口”比上“年末总人口”来计算,人口城镇化率采用全市市辖区非农人口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当然,更精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使用城镇非农人口比上年末总人口来计算,但是由于缺乏城镇非农人口的统计数据,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市区非农人口。贵阳的年末总人口和市区非农人口数据来源于《贵阳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其中,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2年各卷中未给出“市区非农人口”这一统计数据,因此2009、2010和2012年的人口城镇化率我们使用市辖区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表示。
由此得到西部五市1999—2011年人口城镇化率,如表1所示。
·可见,在西部五市中,1999—2011年贵阳的人口是最少的,但在人口城镇化率方面,贵阳的城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其中1999年到2008年贵阳的人口城镇化率一直处于五市的第一位,2009年到2011年居第二位。但从表和图中也可以看出,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增加了4%、13.93%、7.22%、3.38%和7.7%,贵阳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加速度明显比不上西安、成都和重庆,只是和昆明持平而已,贵阳在人口城镇化方面的领先地位正在被其他四个城市赶超。
二、经济城镇化
与人口城镇化中强调就业的非农化相对应,经济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集聚的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济城镇化强调的就是产业的非农化。因此我们在衡量经济城镇化水平的时候,使用市辖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市辖区GDP的比重之和来表示经济城镇化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12年各卷。
可见,从1998年到2011年,贵阳的经济城镇化率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五市中从1998年的排名第四上升的2011年的排名第三并且只与排名第二的成都相差0.67%,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经济城镇化率分别增加了3.23%、2.56%、1.54%、1.2%和4.1%,贵阳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三、社会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强调城镇化是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镇中,纳入城镇的生活组织中,进而城镇生活方式不斷改变和强化。强调城镇化是指农村居民在城镇能够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引导农村地区的群众从旧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市文明。本文的社会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具体计算取值方法是采用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源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其中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卷和2004卷未给出相应的统计数据,因此2000年和2003年的社会城镇化率未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
可见,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在1999年就处于五市中的第二名,到2011年依旧处于第二名。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在89%附近出现小幅波动最后不升反降,2011年比1999年下降了0.17%。反观其余四个城市,其社会城镇化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安总体上保持第一名的优势并有4.14%的提升,其余三个城市减少了与贵阳的差距,成都、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分别提升了14.60%、3.78%和37.75%,上升势头明显。
四、结语
本文算了贵阳、成都、西安、重庆和昆明五个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城镇化率和社会城镇化率,以五个城市的数据给贵阳市的城镇化水平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更好地了解贵阳的城镇化水平。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经济城镇化方面,贵阳的经济城镇化率排名上升,增速处于较高水平;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排名未变,但增速为负,落后于其他四个城市,贵阳的人口城镇化率排名下降,增速为正,落后于西安、成都和重庆三个城市。
参考文献:
[1]乔小勇.“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的变迁过程:1978~2011年[J],改革,2014/04.
[2]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4.
[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
[4]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07.
[5]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贵州数字日报网,http://epaper.gywb.cn/gyrb/html/2013-03/29/content_336254.htm.
※基金项目:本文是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贵阳市城镇化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
关键词:贵阳市 人口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由于城镇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人口非农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转变,我们将城镇化具体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率采用全市市辖区非农人口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经济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表示;于对社会城镇化的描述较为抽象,在数据的获取和定量化上有一定的困难,难以找到一个具有绝对代表性的指标,由于该指标主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由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方式变化为各种生活用品来自市场购买,因此本文的社会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具体计算取值方法是采用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为了更好地说明贵阳市城镇化的状态,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对比的参照物。为此,我们将使用同样的计算标准计算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这五个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率,然后加以对比,以更好地说明贵阳城镇化的状态。
一、人口城镇化
一般计算城镇化率的方法,是使用人口城镇化率来代表城镇化率,在计算中是用城镇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例如《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的2012年贵阳市城镇化率70.53%,就是使用2012年贵阳市城镇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得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工作重点的转变,用这一方法计算城镇化率就略显不足了。
因此,本文在计算人口城镇化率的时候,使用“市区非农人口”比上“年末总人口”来计算,人口城镇化率采用全市市辖区非农人口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当然,更精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使用城镇非农人口比上年末总人口来计算,但是由于缺乏城镇非农人口的统计数据,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市区非农人口。贵阳的年末总人口和市区非农人口数据来源于《贵阳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其中,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2年各卷中未给出“市区非农人口”这一统计数据,因此2009、2010和2012年的人口城镇化率我们使用市辖区人口除以年末总人口表示。
由此得到西部五市1999—2011年人口城镇化率,如表1所示。
·可见,在西部五市中,1999—2011年贵阳的人口是最少的,但在人口城镇化率方面,贵阳的城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其中1999年到2008年贵阳的人口城镇化率一直处于五市的第一位,2009年到2011年居第二位。但从表和图中也可以看出,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增加了4%、13.93%、7.22%、3.38%和7.7%,贵阳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加速度明显比不上西安、成都和重庆,只是和昆明持平而已,贵阳在人口城镇化方面的领先地位正在被其他四个城市赶超。
二、经济城镇化
与人口城镇化中强调就业的非农化相对应,经济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集聚的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济城镇化强调的就是产业的非农化。因此我们在衡量经济城镇化水平的时候,使用市辖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市辖区GDP的比重之和来表示经济城镇化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12年各卷。
可见,从1998年到2011年,贵阳的经济城镇化率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五市中从1998年的排名第四上升的2011年的排名第三并且只与排名第二的成都相差0.67%,贵阳、成都、西安、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经济城镇化率分别增加了3.23%、2.56%、1.54%、1.2%和4.1%,贵阳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三、社会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强调城镇化是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镇中,纳入城镇的生活组织中,进而城镇生活方式不斷改变和强化。强调城镇化是指农村居民在城镇能够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引导农村地区的群众从旧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市文明。本文的社会城镇化率采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具体计算取值方法是采用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源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各卷。其中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卷和2004卷未给出相应的统计数据,因此2000年和2003年的社会城镇化率未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
可见,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在1999年就处于五市中的第二名,到2011年依旧处于第二名。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在89%附近出现小幅波动最后不升反降,2011年比1999年下降了0.17%。反观其余四个城市,其社会城镇化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安总体上保持第一名的优势并有4.14%的提升,其余三个城市减少了与贵阳的差距,成都、昆明和重庆2011年较1999年分别提升了14.60%、3.78%和37.75%,上升势头明显。
四、结语
本文算了贵阳、成都、西安、重庆和昆明五个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城镇化率和社会城镇化率,以五个城市的数据给贵阳市的城镇化水平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更好地了解贵阳的城镇化水平。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经济城镇化方面,贵阳的经济城镇化率排名上升,增速处于较高水平;贵阳的社会城镇化率排名未变,但增速为负,落后于其他四个城市,贵阳的人口城镇化率排名下降,增速为正,落后于西安、成都和重庆三个城市。
参考文献:
[1]乔小勇.“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的变迁过程:1978~2011年[J],改革,2014/04.
[2]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4.
[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
[4]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07.
[5]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贵州数字日报网,http://epaper.gywb.cn/gyrb/html/2013-03/29/content_336254.htm.
※基金项目:本文是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贵阳市城镇化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