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342名本科护生。结果: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总均分为4.12±0.49,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生类型、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结论: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仅为中等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多元文化理念融入护理教学,提高本科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关键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Using the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342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Results: The mean of the students'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score was 4.12±0.49.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student type, age, reasons for choosing nursing major, interests in nursing major, internship experiences, and self-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only moderate, which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ir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Keyword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多元文化護理由美国护理学家M. 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要求护士在提供服务时考虑到病人的文化、种族、价值观等差异[1],也就是基于病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提供有意义的、有益的和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要求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时,能够提供文化适应性护理。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需要具备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本研究以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为对象,评估其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360名,其中普通本科1-6班每班30例,共180例,专升本7-9班每班60例,共180例。以能正确理解问卷内容且自愿接受调查者为纳入标准,排除已经参加过预调查者。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研究工具:1. 一般资料问卷:经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自行设计而成,内容包括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2. 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许尔善编制,包括5个维度(文化认知、文化态度、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互动)、4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计为1-5分),所有条目均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越好,该量表专家总体权威系数0.79,总量表与分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0.958[3]。本研究预调查显示总量表与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5~0.938。
资料收集:问卷发放前向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目的与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向其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数据处理:Excel软件双人录入,SPSS21.0 软件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二、结果
342名本科护生中,男24人,女318人;年龄20~24岁,平均21.67±0.98岁;普通本科护生167人,专升本护生175人;汉族275人,少数民族67人;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66人,一般地区276人;无宗教信仰327人,有宗教信仰15人;高中阶段为文科生131人,理科生211人;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为调剂32人,他人建议60人,父母建议104人,自己决定146人;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为不感兴趣26人,一般213人,比较感兴趣90人,非常感兴趣13人;没有通过CET-4为246人,通过CET-4为96人;在大学期间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189人,担任过学生干部153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175人,无毕业实习经历167人;无假期见习经历27人,有假期见习经历315人;无外地就医经历263人,有外地就医经历79人;无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243人,有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99人;无出国旅游经历322人,有出国旅游经历20人;无出国学习经历333人,有出国学习经历9人;没有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87人,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255人;没有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114人,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228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为较差22人,一般215人,好105人。 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文化态度均分4.35±0.62,文化认知均分4.28±0.60,文化互动均分4.18±0.58,文化技能均分4.18±0.61,文化知识均分3.98±0.56,文化能力总均分4.12±0.49。
以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专升本、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有过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见表1。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总均分为4.12±0.49,经百分制转换后为78.00±12.25分,仅为中等水平,与钱嘉璐等[4-6]的研究结果一致,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文化态度(4.35±0.62)、文化认知(4.28±0.60)、文化互动(4.18±0.58)、文化技能(4.18±0.61)、文化知识(3.98±0.56)。
影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主要因素包括:
1. 护生类型: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可能是专升本护生专科实习阶段已经接触过临床,积累了一定的护理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经验,在后来本科学习阶段更能主动考虑病人的文化背景。
2. 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自己决定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可能因为这类护生对护理专業有较高认可度,更愿意去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3. 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有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7]。
4. 是否有过毕业实习经历: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历过实习的护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比未实习的学生高[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5. 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依赖于良好的护患沟通,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往往在与人沟通方面更加积极,更加能够考虑满足不同患者的文化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护生类型、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等因素影响。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1. 针对普通本科护生与专升本护生的特点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本研究显示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专升本护生在大三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后,通常参照普通本科护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所学课程与普通本科护生一样,其特点是在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前已基本学完护理学专业课程,且有实习经历,尽管理论基础稍弱,但是实践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很强,实习中接触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机会多,培养了他们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普通本科护生的特点是大一大二对于医学基础课与护理学基础课的学习较为扎实,但是缺乏见习实习经历。因此,在大三阶段,建议教师在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班教学,专升本护生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强化、临床思维、文化护理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普通本科护生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多提供其实验课学习、临床见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护理能力。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兴趣:本研究显示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以及对护理专业越感兴趣的护生,其文化护理能力得分越高,所以建议通过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来提高护生专业兴趣,深化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护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护理的本质,体会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价值,正确看待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价值观,从而增强护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其文化护理能力。
3. 丰富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途径:本研究显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首先,建议学校加强护生在实习阶段的文化护理能力培养;其次,护生在校期间,学校也可以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MOOC等)指导护生主动获得多元文化知识;再次,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为护生提供国内外交流项目,在多途径实践中积累多元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护理能力,有留学生资源的学校还可以尝试外籍留学生志愿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教学方式。
4. 多渠道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本研究显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有关护患交流的选修课、必修课,让护生全面的学习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同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接触多元文化患者的机会,指导护生认识护患沟通在多元文化护理和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护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文化护理能力。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本研究只在昆明医科大学大学三年级本科护生中展开,建议今后扩大抽样范围,评估各年级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精细化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与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Leininger M.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are with the eth-non-nursing research method[J]. Transcultural Nursing, 1997,8(2):32-52.
[2]Leininger M. Transcultural Nursing: concepts, theor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2nd ed)[M].New York:McGraw-Hill, 1995:1.
[3]许尔善.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量表的初步研制[D].南华大学,2016.
[4]吴媛媛.本科护生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和关爱能力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南华大学,2017.
[5]钱嘉璐,张姮.315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05):37-40.
[6]黄艳彬,谢艺璇,钟俊,等.384名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01):45-49.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关键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0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Using the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342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Results: The mean of the students'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score was 4.12±0.49.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student type, age, reasons for choosing nursing major, interests in nursing major, internship experiences, and self-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only moderate, which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ir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Keyword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ulticultural nursing compet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多元文化護理由美国护理学家M. 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要求护士在提供服务时考虑到病人的文化、种族、价值观等差异[1],也就是基于病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提供有意义的、有益的和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要求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时,能够提供文化适应性护理。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需要具备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本研究以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为对象,评估其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360名,其中普通本科1-6班每班30例,共180例,专升本7-9班每班60例,共180例。以能正确理解问卷内容且自愿接受调查者为纳入标准,排除已经参加过预调查者。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研究工具:1. 一般资料问卷:经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自行设计而成,内容包括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2. 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许尔善编制,包括5个维度(文化认知、文化态度、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互动)、4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计为1-5分),所有条目均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越好,该量表专家总体权威系数0.79,总量表与分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0.958[3]。本研究预调查显示总量表与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5~0.938。
资料收集:问卷发放前向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目的与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向其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数据处理:Excel软件双人录入,SPSS21.0 软件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二、结果
342名本科护生中,男24人,女318人;年龄20~24岁,平均21.67±0.98岁;普通本科护生167人,专升本护生175人;汉族275人,少数民族67人;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66人,一般地区276人;无宗教信仰327人,有宗教信仰15人;高中阶段为文科生131人,理科生211人;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为调剂32人,他人建议60人,父母建议104人,自己决定146人;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为不感兴趣26人,一般213人,比较感兴趣90人,非常感兴趣13人;没有通过CET-4为246人,通过CET-4为96人;在大学期间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189人,担任过学生干部153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175人,无毕业实习经历167人;无假期见习经历27人,有假期见习经历315人;无外地就医经历263人,有外地就医经历79人;无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243人,有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99人;无出国旅游经历322人,有出国旅游经历20人;无出国学习经历333人,有出国学习经历9人;没有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87人,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255人;没有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114人,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228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为较差22人,一般215人,好105人。 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文化态度均分4.35±0.62,文化认知均分4.28±0.60,文化互动均分4.18±0.58,文化技能均分4.18±0.61,文化知识均分3.98±0.56,文化能力总均分4.12±0.49。
以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专升本、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有过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见表1。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总均分为4.12±0.49,经百分制转换后为78.00±12.25分,仅为中等水平,与钱嘉璐等[4-6]的研究结果一致,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文化态度(4.35±0.62)、文化认知(4.28±0.60)、文化互动(4.18±0.58)、文化技能(4.18±0.61)、文化知识(3.98±0.56)。
影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主要因素包括:
1. 护生类型: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可能是专升本护生专科实习阶段已经接触过临床,积累了一定的护理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经验,在后来本科学习阶段更能主动考虑病人的文化背景。
2. 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自己决定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可能因为这类护生对护理专業有较高认可度,更愿意去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3. 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有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7]。
4. 是否有过毕业实习经历: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历过实习的护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比未实习的学生高[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5. 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依赖于良好的护患沟通,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往往在与人沟通方面更加积极,更加能够考虑满足不同患者的文化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护生类型、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等因素影响。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1. 针对普通本科护生与专升本护生的特点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本研究显示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专升本护生在大三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后,通常参照普通本科护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所学课程与普通本科护生一样,其特点是在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前已基本学完护理学专业课程,且有实习经历,尽管理论基础稍弱,但是实践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很强,实习中接触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机会多,培养了他们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普通本科护生的特点是大一大二对于医学基础课与护理学基础课的学习较为扎实,但是缺乏见习实习经历。因此,在大三阶段,建议教师在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班教学,专升本护生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强化、临床思维、文化护理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普通本科护生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多提供其实验课学习、临床见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护理能力。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兴趣:本研究显示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以及对护理专业越感兴趣的护生,其文化护理能力得分越高,所以建议通过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来提高护生专业兴趣,深化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护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护理的本质,体会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价值,正确看待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价值观,从而增强护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其文化护理能力。
3. 丰富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途径:本研究显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首先,建议学校加强护生在实习阶段的文化护理能力培养;其次,护生在校期间,学校也可以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MOOC等)指导护生主动获得多元文化知识;再次,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为护生提供国内外交流项目,在多途径实践中积累多元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护理能力,有留学生资源的学校还可以尝试外籍留学生志愿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教学方式。
4. 多渠道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本研究显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有关护患交流的选修课、必修课,让护生全面的学习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同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接触多元文化患者的机会,指导护生认识护患沟通在多元文化护理和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护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文化护理能力。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本研究只在昆明医科大学大学三年级本科护生中展开,建议今后扩大抽样范围,评估各年级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精细化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与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Leininger M.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are with the eth-non-nursing research method[J]. Transcultural Nursing, 1997,8(2):32-52.
[2]Leininger M. Transcultural Nursing: concepts, theor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2nd ed)[M].New York:McGraw-Hill, 1995:1.
[3]许尔善.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量表的初步研制[D].南华大学,2016.
[4]吴媛媛.本科护生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和关爱能力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南华大学,2017.
[5]钱嘉璐,张姮.315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05):37-40.
[6]黄艳彬,谢艺璇,钟俊,等.384名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01):45-49.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