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采取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应与实际情境相关联,可以覆盖若干条内容要求或教科书的若干章节,围绕问题,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关联性更加突出。问题式导学案为区域地理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 本节课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对导学案进行了改编,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问题设置更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采取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应与实际情境相关联,可以覆盖若干条内容要求或教科书的若干章节,围绕问题,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关联性更加突出。问题式导学案为区域地理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
本节课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对导学案进行了改编,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问题设置更加明确西北地區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及考查方式。由于每一个题都是精心设计,题和题之间又有着内部的关联,问题式导学案下的课堂教学要比传统的“八股式”教学效果好得多。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一线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纵观历年高考政治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构建知识网络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要突出主干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能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这有助于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能将知识有序存储起来,在需要调用时能从头脑中快速提取。更重要的是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文本材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中隐性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以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鉴于此,我们可以参照如下顺序来丰富教学内容。 一、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 课程标准是教学内容完成标准的依据,规定了考试考查知识的范围,其中以形象动词“简述、了解、知道、探讨”等明确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明确了教学三维目标与以往内容相比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创新。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 一、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课程的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
选择题是政治高考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卷中有12题,共48分,占了单科近一半的分数,这块成绩的稳定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不容小觑。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有多种方法,本文所谈的小题练主要从选择题课堂训练角度进行分析。 一、小题练与目标激励法 在政治高考的选择题课堂训练中引入目标激励法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礼记·中庸》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研究表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构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时要讲究策略,要体现问题的学科性、思维性、科学性,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与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创设历史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分析史料和图表,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近年来,随着教育界
有史学家曾说过:“一分史料一分货,十分史料十分货,没有史料不出货。”可见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史料,还原历史细节,可以增加历史的感染力,提升教学的魅力,也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课外史料,将课外史料和历史教材进行有效融合,是我们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为例,浅谈课外史料与高中历史教材的有效融合。
一、想得更宽——联系时代背景宏观思考历史问题 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查是高考基本的历史思维。2012年各地高考中出现比较多的是要求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的试题,这种试题考查考生的两种能力:一种是静态考查考生对某一时期某一国家国内、国际背景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另一种是动态考查考生对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发展脉络和主要历史事件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例1】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B卷第38题第(3)小题
高三总复习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总结,也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关键。作为高三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应遵循相关备考策略。这些备考策略简要概括为“十个维度”:精心研读课标,深刻领悟考纲,准确把握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反复琢磨真题,科学指导审题,有效掌握方法,充分重视时政,及时进行精练,反思、完善、落实。教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上述“十个维度”,并将其渗透、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这样会有效提高课堂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中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教师面对一成不变的教材体系和案例材料,如果仍以学生手中的教材为唯一的教学依据,在教学中很难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笔者在本文从人文地理的性质出发,结合目前高中人文地理不同版本教材的案例和实际学情,对课本和生活中
一、设计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在其著作《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中对新时期的历史课程曾这样定位。1.历史课程理应着眼健全的公民养成。2.历史课程理应着眼公民的行动能力。3.历史课程理应对公民的历史文化素养提供具有创建性的帮助。以此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素养的培养成为关键。首先通过现实社会中中日网民的言论表现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场地震带来的思考:历史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