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不幸于一身的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成功塑造的典型形象。
  鲁迅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从初到鲁镇的“顺着眼”,到再到鲁镇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到讲阿毛故事时的“直着眼睛”,到捐门槛后的“眼光也分外有神”,到四婶依然阻止她祭祀后的“眼睛窈陷下去”,到“我”遇着时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的眼睛,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于此,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祥林嫂,看到了她悲惨的命运轨迹。
  那么,祥林嫂的死到底和哪些人有关呢?
  一、四叔和四婶
  本已遭受亡夫丧子的打击,寄希望于通过捐门槛来改变自身的处境,但是,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的祥林嫂坦然地去拿准备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时,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使其精神彻底崩溃,这种打击甚至影响到她作为女佣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常常忘却了去淘米”,“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鲁家绝然地将祥林嫂逐处鲁家,断绝其生存来源,使其沦为乞丐,最终惨死雪夜。
  “你放着罢,祥林嫂!”的背后是四叔所说的“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四老爷的态度与看法究其根本是祥林嫂违背了封建社会妇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贞洁观,践踏了夫权。
  回头再来看四老爷的出场,无论是其身份(讲理学的老监生),还是其行为(骂新党,骂康有为),包括其书房摆设(弥漫着浓厚的理学气息的陈抟老祖写的“寿”字,一边已脱落的对联,字典),都体现出四老爷是一个以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的坚决的捍卫者。
  对待祥林嫂,从初次来到鲁镇的“皱了皱眉”,到她婆婆叫她回去时“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到再次来到鲁镇“照例皱眉”、“暗暗地告诫四婶”,到祥林嫂死后“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有着悲惨遭遇的祥林嫂,四叔表现得如此的自私、冷酷,而且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的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了死地。
  四叔是鲁镇大户人家的当家人,他在鲁镇最有说话的权利,他的思想就是权威。而鲁镇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有着特殊遭际的祥林嫂必然会被握有实权的、封建思想浓厚的鲁四老爷所不容。
  所以,鲁四老爷,这个言语不多、笔墨铺排不是很多的人,决定着祥林嫂的命运,他是祥林嫂悲剧的元凶。
  二、婆婆和大伯
  婆婆是祥林嫂不幸的罪魁祸首。
  祥林嫂真正的不幸从嫁给贺老六开始,所以两次到鲁镇,尽管四叔照例皱眉,但在祭祀上对祥林嫂已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根本还是在于祥林嫂没能从一而终,违背了封建社会妇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贞洁观。而这一切都是严厉的婆婆造成的。假如没有她的强迫,也许祥林嫂会一直在鲁四老爷家过那种满足的生活,她的命运轨迹也许没有这么悲惨。但是严厉的婆婆改变了一切。
  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亡夫丧子之后的祥林嫂,被大伯赶出了家门,迫使她再次到达鲁镇做工来维持生计,悲剧又得以在鲁镇这个典型环境中上演了。
  婆婆和大伯何以有这些权力?因为在封建秩序中,夫为妻纲,一旦丧夫丧子,妇女的身家性命将掌握在夫家人的手里。所以作为家族代表的婆婆和大伯有这些权力。
  三、以柳妈为代表的鲁镇的人们
  柳妈和祥林嫂同属于受压迫的阶层,“打皱的脸”,“干枯的小眼睛”在她的脸上我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她给祥林嫂出了捐门槛的主意,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但柳妈以封建迷信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不但不会产生任何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
  祥林嫂死后,短工淡然的一句“还不是穷死的”;丧夫失子后,人们叫她的音调和先前很不同:阿毛的故事,起初曾赢得些许同情,日子一久,时间便腐蚀了这份浅薄的同情,不久竟成了人们满足个人心理所需的谈资,后又居然成了嘲笑、挖苦祥林嫂的材料;甚至额角的伤痕,也成了人们奚落的内容。
  祥林嫂失望于愚昧冷漠的人群里。一切依旧的鲁镇,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在人们的眼里,死了丈夫祥林,她是祥林嫂;嫁了贺老六,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她仍是祥林嫂——一辈子都是“祥林”的人。“三从四德”“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封建毒素充斥了当时社会各个角落,浸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许多深受其害的普通群众的心灵深处。封建统治造成了国民的愚昧和冷漠。他们甚至还无形中成了帮凶,有意无意地将祥林嫂往绝路上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病态社会中人们麻木的精神状态。众人都在咀嚼赏鉴她的悲哀,面对这样愚昧冷漠的群众,祥林嫂再次感到人生的凄凉,内心的苦痛又不断增加,悲剧的发生成了必然。
其他文献
一、教师应该责无旁贷    1.备课要活。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像我们平常说的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努力去追求一种新鲜别致的美;而且要备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点,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   2.教法要活。正如世界上没有一张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每篇课文也都有
期刊
《红楼梦》被称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它的魅力穿越时空长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证明着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地位。为它而诞生的红学组织名目繁多,内容庞杂。读《红楼梦》让人感觉亦真亦幻,浮想联翩,其中优美的诗句,形形色色的人物,七行八作的事件,高雅的诗词,粗俗的脏话,真是应有尽有。这些无一不证明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细致的洞察力。尤其是小说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
期刊
一、课前三五分钟,提供说话训练    每节课前,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训练。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说话的兴趣,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说话训练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身边周围的学习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上下学路上的情景,也可以是家中的趣事等等。有时也可以是新课导入的话题讨论,或是对旧课的复习回顾,或讲名人故事,或说说读后感言,即生活处处有话题。通过这项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
期刊
一、从学生的人格出发,带着尊重和平等到学生中去    班主任与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的独立人格,班主任应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接受你的教育。班主任是学生人格和自尊的直接的保护者。班主任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氛围,把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语文课标改变了历年来教学大纲的很多提法,增加了不少文学名篇和古诗文阅读篇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涵盖文、史、哲、音乐、绘画、建筑,融儒、释、道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课本的内容连冰山一角都谈不上,其覆盖面极为有限。这些限制中除了文本本身以为,当然还有多种因素制约。尤其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在一时之间很难有所改观,目前然以高考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
期刊
一、更新观念,冲破思想牢笼    1.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教学思维。传统的应试教育,把语文知识的教学推向高峰,教师用全部把教材嚼烂,用分析的手术刀把一篇篇文章支解,同时教师死死抱住教科书的内容教参中的答案,不敢雷池半步,这样,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教材不是教条,标准不是“套子”,我们追求的是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传统教育的弊端
期刊
首先,正确引导学生去了解、认识自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钢筋水泥建筑物的鳞次栉比,没有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农村有广袤的土地,有青的山绿的水,有蓝天白云,鸡鸭成群,黄牛耕地,白鹭相伴。文章的灵感来自现实,而大自然正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学生尽管长期与这些动植物打交道,但他们的认知是直观的,学生们是好奇懵懂的,针对农村学生的这种特点,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
期刊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这里就自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为例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1.正确,有针对性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
期刊
思维和探究都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不仅能够启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知识、开拓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培养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掌握其思维方式、接收能力,便于教师灵活掌控课堂,检测教育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必须讲究艺术。怎样才能让课堂提问达到理想效果,具有艺术性呢?  一、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问”就问在点子上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联系学生的
期刊
一、导入    爱因斯坦曾留下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W=X+Y+Z”。爱因斯坦说:“X代表艰苦的努力,Y代表方法正确,Z代表少说废话。”当然,公式中的X、Y、Z,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解读“成功”吧。   (学生自由回答)  很好。大家对同一个公式作出不同的解读,不仅表现出独特的认识,也体现了创新的精神,实在可贵!其实,刚才同学们的不同解读,就是围绕话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