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耀眼的名单。山本耀司、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Alexis Mabille、张永和、黄永松、马可、Mark Werts、朝戈等设计大师、建筑大师、艺术家和美学专家、品牌专家,同时还有顶尖的中国服装企业家。他们于3月29日至30日集聚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如意·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这意味着中国服装业于品牌的认识进入新阶段,产业发展开启务实创新之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开幕致辞中谈到: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塑造,归根结底是建立战略的高度和集成智慧并形成有序的行动。脚步走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看到:眼光看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走过二十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便是这样一处中国服装产业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重要策源地。我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在根源上寻求品牌发展的“心法”,在策略上探索品牌提升的“技法”。
“在美学力演变为生产力的世界里,商人,要成为艺人,艺人,则要成为一个匠人。唯有以美学为根基去设计自身的商业伦理,念念不敢忘,才有真回响。这也是我们对中国服装论坛、对中国服装人的一份诚挚期许。”
2015年,中国服装论坛整整迎来了它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它有点像中国服装产业上下求索之路中的一个“伴读者”,亦步亦趋,观潮解码。但它于中国服装行业的角色,又不仅仅是“伴”那般简单,用更精准一点的词来形容,它更像是一个“耕读者”。在布衣针线的朗朗乾坤之间,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汇聚了中国最优秀服装行业人的行动实验室。企业家、学者、艺术家……他们共同构筑起一片思想的天空晴耕,雨读,发现,建树,战略,谋同;战术,交锋。群贤毕至,不亦乐乎——所以,如果对发声者在这二十年间的各种知行思践进行扫描梳理,无疑将得到一本宝贵的中国服装行业的进化论。它也许还未曾老成到成为各种发展模式的“标准样板间”,却足以担当起一本汇聚中国服装行业各种亮点、热点、兴奋点的“维基百科书”。这,或许也是在林林总总的论坛、学术会议和时尚大趴之间,中国服装论坛对获取自身存在感当仁不让的一种表达。
而我最想说的,是在这二十年间漫长的进化中,它最文艺的一面,也就是,它在商言商,商道之外的茶画诗意。
首先,对于一个服装行业论坛来说,它应该文艺吗?这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走走、停停地观读过这个论坛很多年,亦听过对它的不同评价。喜欢的人,望穿秋水般期盼这年度的思想饕餮,置身席间,亦觉字字珠玑,一语惊醒梦中人。而亦有离席的人,他们中许多是为解惑排难的药方配剂而来,抑或为交换名人名片的商机而来。这本无可厚非,助力于聚焦有质量的社交圈,达成资源的互动,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论坛应尽的责任。但,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个论坛的文艺情怀。他们会有些许怀疑艺术大家来这里传道的美学与价值观。形而上地仰望星空,当真可以化解当下挥之不去的顽疾吗?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一个论坛的功能进行无边际的神化,更犯不着期待它给你立竿见影的革命性突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当一个论坛滤除掉了它自身的文化气质,即使置身于纯粹的商业真空里,亦幻化不出一个包治百病的理想模型。在我看来,中国服装论坛最与众不同,也是最动人的地方,恰恰是它对于服装美学心存观照、化虚为实的一份“执念”。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由制造业向创意设计型时尚行业的进化,这样的一份“执念”,将会成为纠偏产业行为方式的一个动念——“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所谓“闲主”,并非日日空想弃田不耕,而是在中国服装行业未来的世界里,眼明心亮,一叶知秋,能解得题,更能解得万物之风情的“贤主”。这个“贤主”,能将一份美学的心境融入到自身的产品设计之中,融入到回归产品本身的朴素本质之间,能勤习普适规律性的审美技法,能尊重美学背后那一份道法自然,能让越来越稀缺的原料材质,不是沦落为仓库里积压的产能,而真的是于你,于我,于他,皆顺得这衣衫一丝一缕之间的前世今生,皆听得这物质表皮之下的弦外之音,皆解得创作者在灯下描摹,蹙眉舒眉的用苦良心。这,才算得上不枉为、不辜负。
去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上,有一位嘉宾叫叶放,这位在园林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人的身体是风水的根本,不管是阴阳,还是五行,都能在身体得到印证。服装是根据人的风水,建立的最基本的和谐。有一个古代的士大夫,甚至穿出了一日三服,以用不同颜色和样式来应天和时:早晨跟朋友喝茶,他穿了一件白袍,身上绣的荷花,蓓蕾初绽;到了中午,赴宴之时,这身白袍上的服装已经换成了盛开的花朵,满身荷香:到了晚上听戏的时候,又换了,白袍上的荷花已经凋零了。
“一日三服”,这是对服装美学的一种践行,更是对诗情画意的一种表达和讲究。当穿着衣服的人和做着衣服的人,皆能对这种种“应天和时的美”如此这般的“讲究”,而非马马虎虎的生搬硬套、粗制滥造地“将就”,我们还用得着担心我们的服装行业日落西山、萎靡不振吗?
这也是一个公平的法则:“你若善待善解善用这万物之美,你必能获得万物之恩赐。”——在美学力演变为生产力的世界里,商人,要成为艺人:艺人,则要成为一个匠人。唯有以美学为根基去设计自身的商业伦理,念念不敢忘,才有真回响。这也是我们对中国服装论坛、对中国服装人的一份诚挚期许。
唐顾况《茶赋》里说
饮茶可以“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膳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中国服装论坛的角色,应该成为服装商业战役中登高望远处的一部“望远镜”,一张困顿时知道援兵在哪里、得意时知道领地该往哪里扩张的“地图”。与此同时,和过度添加的心灵鸡汤不同,它更应当成为服装人细细品味、去膳腻、涤昏昧、蕴藉隽永的一杯茶。为茶,皆要历经特殊的淬炼与吐露。而茶画诗意,才是中国服装行业走出血汗工厂,坐看云卷云舒的优雅明天。想必,这也是作为“耕读者”,中国服装论坛的一个美好夙愿吧。
“在美学力演变为生产力的世界里,商人,要成为艺人,艺人,则要成为一个匠人。唯有以美学为根基去设计自身的商业伦理,念念不敢忘,才有真回响。这也是我们对中国服装论坛、对中国服装人的一份诚挚期许。”
2015年,中国服装论坛整整迎来了它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它有点像中国服装产业上下求索之路中的一个“伴读者”,亦步亦趋,观潮解码。但它于中国服装行业的角色,又不仅仅是“伴”那般简单,用更精准一点的词来形容,它更像是一个“耕读者”。在布衣针线的朗朗乾坤之间,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汇聚了中国最优秀服装行业人的行动实验室。企业家、学者、艺术家……他们共同构筑起一片思想的天空晴耕,雨读,发现,建树,战略,谋同;战术,交锋。群贤毕至,不亦乐乎——所以,如果对发声者在这二十年间的各种知行思践进行扫描梳理,无疑将得到一本宝贵的中国服装行业的进化论。它也许还未曾老成到成为各种发展模式的“标准样板间”,却足以担当起一本汇聚中国服装行业各种亮点、热点、兴奋点的“维基百科书”。这,或许也是在林林总总的论坛、学术会议和时尚大趴之间,中国服装论坛对获取自身存在感当仁不让的一种表达。
而我最想说的,是在这二十年间漫长的进化中,它最文艺的一面,也就是,它在商言商,商道之外的茶画诗意。
首先,对于一个服装行业论坛来说,它应该文艺吗?这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走走、停停地观读过这个论坛很多年,亦听过对它的不同评价。喜欢的人,望穿秋水般期盼这年度的思想饕餮,置身席间,亦觉字字珠玑,一语惊醒梦中人。而亦有离席的人,他们中许多是为解惑排难的药方配剂而来,抑或为交换名人名片的商机而来。这本无可厚非,助力于聚焦有质量的社交圈,达成资源的互动,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论坛应尽的责任。但,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个论坛的文艺情怀。他们会有些许怀疑艺术大家来这里传道的美学与价值观。形而上地仰望星空,当真可以化解当下挥之不去的顽疾吗?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一个论坛的功能进行无边际的神化,更犯不着期待它给你立竿见影的革命性突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当一个论坛滤除掉了它自身的文化气质,即使置身于纯粹的商业真空里,亦幻化不出一个包治百病的理想模型。在我看来,中国服装论坛最与众不同,也是最动人的地方,恰恰是它对于服装美学心存观照、化虚为实的一份“执念”。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由制造业向创意设计型时尚行业的进化,这样的一份“执念”,将会成为纠偏产业行为方式的一个动念——“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所谓“闲主”,并非日日空想弃田不耕,而是在中国服装行业未来的世界里,眼明心亮,一叶知秋,能解得题,更能解得万物之风情的“贤主”。这个“贤主”,能将一份美学的心境融入到自身的产品设计之中,融入到回归产品本身的朴素本质之间,能勤习普适规律性的审美技法,能尊重美学背后那一份道法自然,能让越来越稀缺的原料材质,不是沦落为仓库里积压的产能,而真的是于你,于我,于他,皆顺得这衣衫一丝一缕之间的前世今生,皆听得这物质表皮之下的弦外之音,皆解得创作者在灯下描摹,蹙眉舒眉的用苦良心。这,才算得上不枉为、不辜负。
去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上,有一位嘉宾叫叶放,这位在园林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人的身体是风水的根本,不管是阴阳,还是五行,都能在身体得到印证。服装是根据人的风水,建立的最基本的和谐。有一个古代的士大夫,甚至穿出了一日三服,以用不同颜色和样式来应天和时:早晨跟朋友喝茶,他穿了一件白袍,身上绣的荷花,蓓蕾初绽;到了中午,赴宴之时,这身白袍上的服装已经换成了盛开的花朵,满身荷香:到了晚上听戏的时候,又换了,白袍上的荷花已经凋零了。
“一日三服”,这是对服装美学的一种践行,更是对诗情画意的一种表达和讲究。当穿着衣服的人和做着衣服的人,皆能对这种种“应天和时的美”如此这般的“讲究”,而非马马虎虎的生搬硬套、粗制滥造地“将就”,我们还用得着担心我们的服装行业日落西山、萎靡不振吗?
这也是一个公平的法则:“你若善待善解善用这万物之美,你必能获得万物之恩赐。”——在美学力演变为生产力的世界里,商人,要成为艺人:艺人,则要成为一个匠人。唯有以美学为根基去设计自身的商业伦理,念念不敢忘,才有真回响。这也是我们对中国服装论坛、对中国服装人的一份诚挚期许。
唐顾况《茶赋》里说
饮茶可以“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膳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中国服装论坛的角色,应该成为服装商业战役中登高望远处的一部“望远镜”,一张困顿时知道援兵在哪里、得意时知道领地该往哪里扩张的“地图”。与此同时,和过度添加的心灵鸡汤不同,它更应当成为服装人细细品味、去膳腻、涤昏昧、蕴藉隽永的一杯茶。为茶,皆要历经特殊的淬炼与吐露。而茶画诗意,才是中国服装行业走出血汗工厂,坐看云卷云舒的优雅明天。想必,这也是作为“耕读者”,中国服装论坛的一个美好夙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