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克服思想政治课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师应进行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课的探索,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政治课教育目标。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从教学理念看,学习是很费力气的事情,许多难关有待学生自己去闯,许多暗藏着的学习障碍要靠学生自己去克服
1.2从教学方法看,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1.3从信息传递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单向、偏向,较多的是教师和少部分积极发言者之间的交流,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机会多,大部分则表现机会少,久而久之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1.4从评价体系看,我们一直把政治课看成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课程,把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其深刻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分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认识,近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及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验工作。
2课题实验的理论初探
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把教学因素与活动因素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在增进兴趣的条件下,较自然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正确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社会化,使之身心获得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小学进入初中,这对孩子们来说跨越的是一个不小的台阶,小学生活有着强烈的集体生活体验,小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幼儿园的模式,是与游戏密切相连的。到了初中,学科增加了,内容加深了,节奏变快了,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给正处于心理、生理发生激变的初中生带来很多不适应。因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利于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快速有机的衔接,体现“九义”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3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
3.1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指通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一个个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出疑问、引起思考、引导创新,最终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3.2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基本程序
3.2.1每学期授新课之前,全班同学自由分组,每组4--5人,推选召集人一名。
3.2.2小组成员共同浏览全册教材,确定活动课题,分工协作,將课题内容演化成一个个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活动。
3.2.3正式授课时学生用30分钟左右时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3.2.4剩余15分钟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通过今天的活动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在那些方面感到困惑?”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深化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完成教学目标。
3.2.5课后由每组推选的一名代表组成的评估团,对课堂活动的策划组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中心环节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的有效开展既离不开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班集体的讨论参评。小组成员面临的学习任务只有在通过各自的独立思考和齐心协力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同时小组学习的结果还要靠班级这个大集体来检验。综上所述个人自学是基础,小组活动是关键,组际交流是提高。
3.3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保障途径
3.3.1教师作用应更突出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运用并不是使教师变的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不再唱独角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导学:如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明确重点难点,解答自学困惑,提供活动建议,引导质疑和争论;协调关系:如培训召集人,使之成为组织者和带头者,处理好小组内(召集人和组员,学优生和学困生)和小组间(课题选择,讨论评价)的关系;及时总结:?如每次活动结束后在听取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对教学内容作科学归纳和小结。
3.3.2评价体系应更激励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构筑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可见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评价观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成功,不管步子快慢,只要在走;不管力气大小,只要在使;不管能力高低,只要在干,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而今天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平等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这样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无形当中也解放了他们的头脑,为达到教育的最佳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能真正的理解,真心的爱护,热情的鼓励,及时的赞赏,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产生向更广阔的知识海域遨游的强烈渴望,我们的教育就往往能事半功倍。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从教学理念看,学习是很费力气的事情,许多难关有待学生自己去闯,许多暗藏着的学习障碍要靠学生自己去克服
1.2从教学方法看,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1.3从信息传递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单向、偏向,较多的是教师和少部分积极发言者之间的交流,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机会多,大部分则表现机会少,久而久之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1.4从评价体系看,我们一直把政治课看成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课程,把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其深刻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分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认识,近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及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验工作。
2课题实验的理论初探
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把教学因素与活动因素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在增进兴趣的条件下,较自然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正确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社会化,使之身心获得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小学进入初中,这对孩子们来说跨越的是一个不小的台阶,小学生活有着强烈的集体生活体验,小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幼儿园的模式,是与游戏密切相连的。到了初中,学科增加了,内容加深了,节奏变快了,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给正处于心理、生理发生激变的初中生带来很多不适应。因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利于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快速有机的衔接,体现“九义”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3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
3.1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指通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一个个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出疑问、引起思考、引导创新,最终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3.2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基本程序
3.2.1每学期授新课之前,全班同学自由分组,每组4--5人,推选召集人一名。
3.2.2小组成员共同浏览全册教材,确定活动课题,分工协作,將课题内容演化成一个个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活动。
3.2.3正式授课时学生用30分钟左右时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3.2.4剩余15分钟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通过今天的活动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在那些方面感到困惑?”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深化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完成教学目标。
3.2.5课后由每组推选的一名代表组成的评估团,对课堂活动的策划组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中心环节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的有效开展既离不开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班集体的讨论参评。小组成员面临的学习任务只有在通过各自的独立思考和齐心协力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同时小组学习的结果还要靠班级这个大集体来检验。综上所述个人自学是基础,小组活动是关键,组际交流是提高。
3.3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保障途径
3.3.1教师作用应更突出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运用并不是使教师变的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不再唱独角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导学:如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明确重点难点,解答自学困惑,提供活动建议,引导质疑和争论;协调关系:如培训召集人,使之成为组织者和带头者,处理好小组内(召集人和组员,学优生和学困生)和小组间(课题选择,讨论评价)的关系;及时总结:?如每次活动结束后在听取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对教学内容作科学归纳和小结。
3.3.2评价体系应更激励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构筑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可见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评价观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成功,不管步子快慢,只要在走;不管力气大小,只要在使;不管能力高低,只要在干,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而今天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平等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这样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无形当中也解放了他们的头脑,为达到教育的最佳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能真正的理解,真心的爱护,热情的鼓励,及时的赞赏,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产生向更广阔的知识海域遨游的强烈渴望,我们的教育就往往能事半功倍。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