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自然把握自然。但是,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基于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人们就创建了“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的、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的一个典范。是先人的一种创举。
  一.物理模型的特点
  l.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2.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再现了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所以,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想模型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了以后才被认可,才有可能发展为理论。
  二.物理模型的主要功能
  1.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从中较为方便地得出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可以对模型讨论的结果稍加修正,即可用于实际事物的分析和研究。
  3.有助于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认识,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人类的目的。
  三.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具体、形象、鲜明,突出了事物间的主要矛盾。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解题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把复杂隐含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1.建立模型概念,理解概念实质。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的、理性的。建立概念模型实际上是撇开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以及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认清事物的本质,利用理想化的概念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质点、刚体、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等。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时,很难把握其实质,而建立概念模型则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
  2.认清条件模型,突出主要矛盾。条件模型就是将已知的物理条件模型化,舍去条件中的次要因素,抓住条件中的主要因素,为问题的讨论和求解起到搭桥铺路、化难为易的作用。
  3.构造过程模型,建立物理图景。过程模型就是将物理过程模型化,将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经过分解、简化、抽象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物理过程。例如,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先将问题简化为下列两个过程:第一,质点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质点在竖直方向仅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4.转换物理模型,深入理解模型。通过对理想化模型的研究,可以完全避开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思维中直接与研究对象的本质接触,能既快又准地了解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五.使用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适用的。建立物理模型,可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现实世界中,有许多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960万千米)比地球半径(约6370千米)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但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各点的转动半径不同,地球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
  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物理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三中)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惊异的思维灵动,精彩的思维火花,瞬间即逝的生成美丽不失为教学中的亮点,让人为之慨叹,雀跃。面对精妙的生成,也常常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教学思考:绚丽思维花朵的绽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课堂精彩的教师提问,是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的恰当释放,是思维相互撞击产生的美丽,是大语文观的演绎,更是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一语文新课标理念的精确诠释。  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本册书的人物
期刊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因此教学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正确、合理地实施。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学没有原则,出现了不按照教学原则教学等不正确的现象。因此在对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在对原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原则的修正基础上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提出了以下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几项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为教育总目标服务原则  任何科目的教育都要为教育总目标
期刊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把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和创造等认知活动中的数学思维凸显出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就是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地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和创造,真正参与到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期刊
美术讲究“点、线、面”,实施美术新课程也应讲究“点、线、面”。正确认识美术教学的“点”(美术学科特点)、“线”(学习兴趣、美术“双基”两条主线)、“面”(审美、综合、创新三大块面),摆正他们与美术教学的关系,是提高美术新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明确一个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美术教育是建立在美术学科基础上的以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或获取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育门类,美术技能作为美
期刊
新课标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一.问题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练习的研究做的不够,教学中的练习往往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盲目多练  目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倾向,是依赖各种练习册,搞题海战术,放弃了课本,丢掉了基础知识;机械地重复多练,认为练的次数越多,做题量越大,质量就会越高。这种“
期刊
例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搞好例题的教学工作。例题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精心筛选出来的典型范例,是学生掌握双基的重要来源,它既是不见面的老师,又是学生书写的样板,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纽带,处理好例题的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例题的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认真研讨例题和习题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一.用人文关怀来点燃数学情感  “教学其实是人的教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更应是师生、生生互动有效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引导和学生
期刊
【原作】  夜静更深孰正忙?园林街巷起宫商。路为线谱星为曲,舞动红霞万户窗。 光辉事业心尤净,春光总利他人骋。壮矣大地美化师,瑶镜金轮亦钦敬!  近三年多来,在中华诗词网和诗词文学等大型网络上,一直活跃着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有近百首诗作获得好评,今年十月,在《中国诗词文学网》举办的《国庆赞元戎》的竞赛中,又一举获得金奖。这位诗家就是利川市团堡镇中心学校的教育干部曾春鸿先生(笔名巴山流云)。  曾春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好的导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上好每节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不尽人意。本人听过许多老师的体育课,发现大多数体育老师在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平铺直叙(或称直接导入):“本课学习的内容一是×××,二是×××”;“本课的任务:一是×××,二是 ×××”等等。缺少对学生体育意识、
期刊
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认知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环境情感因素的激发和创造;教学力求在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因而产生了情境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等等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这里主要谈一谈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及其优越性  合作——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确定的目标,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