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关于作文教学个性化概念的界定,我的理解是: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情”是文章的血液,无论哪一种文体都不能离开一个“情”字。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常常会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就从如何迎合阅卷老师出发,教学生如何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说或写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不能表达不符合大众口味的情感。于是,孩子们学着几近统一的教材,教师、编者用统一的“模板”来阐释课文,学生学会了我们读解文章的“套路”,从而变得思维一致,说话、写作也惊人地一致。见到农田,一定“充满丰收的喜悦”;参观游览,必定联想到“锦绣河山”;写家乡,必定感慨“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写教师就只有“夜半窗口亮着的灯光”;写升旗,必定写上“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 有些教师为了严格训练学生的语言,不惜一切代价,对学生从词句到修辞逻辑都进行同一模式的训练,甚至连语气、语调都必须符合教师的意图。于是,学生的作文语言从此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情感、人格,在潜移默化中早就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个性精神,变得越来越虚假起来,不敢说真话,不会说真话,缺乏人文精神、个性意识,成为了“高尚情操”、“政治思想”的“木乃伊”。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哪怕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解读莎翁作品时才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珍惜学生对文章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给学生一个不同的发展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个性化写作,特别是语言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就是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让个性化语言在阅读中萌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只要多读就自然会写了。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训练的机会,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章语言、形象的碰撞,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这些体验和敏感一经积淀,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积累起深厚的语言底蕴。而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学习运用。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品味鉴赏课文及其它课外读物,真正含英咀华,求取其中真经。
除了阅读书本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的教室”,让学生养成阅读“无字的生活”的习惯,强调“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习惯,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平时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种种经历,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我们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并从社会这个舞台中发现生活源泉,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人跟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主题,借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让个性化语言在自由表达中闪现
个性化的语言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自由表达”。要让学生勇于使用自己的语言,袒露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只有让语言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缘,语言才会焕发出独特的光芒,舍此则无他。
1、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进行即兴讲演。鼓励学生抓住一个话题发表一下看法,或像《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些电视形式,口头简述当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见闻并进行点评。这样,抓住学生平时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优势,使他们的个性化语言得以较大限度的发挥。许多学生平时不敢或不善于在人前讲话,但为了显示自己不弱于别人,也能流畅、生动、落落大方地表达。
2、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还可以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不把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这既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空间,又给了学生一个说话的余地,个性化语言很容易释放。
三、以老师个性化的追求来张扬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指导出个性化的学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有一千张课表,一千个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千种教法。教师应该具有不满现状的创新意识,不盲目照搬、盲目屈从,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困境,眼光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作文教学上。教师不但要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思想,而且要善于解开学生的思想束缚、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解除形式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束缚,为负重前行、举步唯艰的课堂教学松绑,让学生将写作视为在生活中表白内心、与人沟通的需要和人在言语上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需求。我们要允许学生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甚至对他们一些出格的言论都应该用一种爱护的、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应该过分苛求、过分理性地脱离他们的年龄、身心、情感发展特征去规范他们。这样才跟“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的理念相吻合,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会被抹杀,才能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的语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摘下语言的伪圣面具,还学生语言以天然的色彩,让方法指导思维,让思维驾御文字,让文字张扬个性,让学生在“我手写我心”的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翅膀。这样,学生的作文语言才会变得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像学生的面庞一样具有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语言,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一定会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迎来灿烂的艳阳天。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哪怕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解读莎翁作品时才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珍惜学生对文章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给学生一个不同的发展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个性化写作,特别是语言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就是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让个性化语言在阅读中萌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只要多读就自然会写了。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训练的机会,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章语言、形象的碰撞,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这些体验和敏感一经积淀,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积累起深厚的语言底蕴。而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学习运用。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品味鉴赏课文及其它课外读物,真正含英咀华,求取其中真经。
除了阅读书本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的教室”,让学生养成阅读“无字的生活”的习惯,强调“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习惯,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平时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种种经历,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我们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并从社会这个舞台中发现生活源泉,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人跟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主题,借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让个性化语言在自由表达中闪现
个性化的语言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自由表达”。要让学生勇于使用自己的语言,袒露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只有让语言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缘,语言才会焕发出独特的光芒,舍此则无他。
1、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进行即兴讲演。鼓励学生抓住一个话题发表一下看法,或像《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些电视形式,口头简述当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见闻并进行点评。这样,抓住学生平时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优势,使他们的个性化语言得以较大限度的发挥。许多学生平时不敢或不善于在人前讲话,但为了显示自己不弱于别人,也能流畅、生动、落落大方地表达。
2、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还可以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不把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这既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空间,又给了学生一个说话的余地,个性化语言很容易释放。
三、以老师个性化的追求来张扬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指导出个性化的学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有一千张课表,一千个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千种教法。教师应该具有不满现状的创新意识,不盲目照搬、盲目屈从,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困境,眼光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作文教学上。教师不但要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思想,而且要善于解开学生的思想束缚、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解除形式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束缚,为负重前行、举步唯艰的课堂教学松绑,让学生将写作视为在生活中表白内心、与人沟通的需要和人在言语上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需求。我们要允许学生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甚至对他们一些出格的言论都应该用一种爱护的、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应该过分苛求、过分理性地脱离他们的年龄、身心、情感发展特征去规范他们。这样才跟“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的理念相吻合,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会被抹杀,才能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的语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摘下语言的伪圣面具,还学生语言以天然的色彩,让方法指导思维,让思维驾御文字,让文字张扬个性,让学生在“我手写我心”的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翅膀。这样,学生的作文语言才会变得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像学生的面庞一样具有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语言,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一定会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迎来灿烂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