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生命的守土抗争之歌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通过以天空为家园的“鸟”来呐喊抗战和抒情,既暗示了作者的漂泊者身份和诗人角色,同时也喊出了抗战时期最响亮的口号——“抗战动员到最后一人”;诗歌通过三个“这”字的排比运用和反复强调,喊出了“抗战已经刻不容缓”的时代最强音;“鸟”为了抗战,最后连羽毛都腐烂在土里,则写出了“为了抗战而毫无保留乃至竭尽生命”的彻底奉献精神。本诗既充满象征色彩,同时又非常能写时代之实。
  关键词:艾青 《我爱这土地》 抗战守土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作品写于1938年的抗战背景之中,当时艾青正在湖南漂泊。这首诗的主题,是抗战守土,并不复杂,意象也就“鸟”“土地”“河流”“风”“林间”“黎明”“羽毛”“泪水”这么几个,似乎解读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在长期习惯于从社会学角度对作品进行宏观分析的解读中,这首诗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多东西可讲,因此,现有的能看到的解读,要么是对作品进行天马行空式的附会解读,如有研究者将作品中的“鸟”与古诗词中的鸟的意象联系起来分析后得出结论,说这只“鸟”是“乌鸦”;要么就是大量引入艾青其他的抗战守土主题的诗歌如《北方》《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再次证实一下《我爱这土地》的抗战守土主题了事。偶尔能看到一些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的解读,也普遍流于浅层次的思考,不太关注这些意象背后所隐藏的诗人的审美意图,目前很少看到从审美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比较好的细读分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作为本诗的第一句,是值得我们格外重视的一句。已经有人在解读时注意到这首诗第一句中的“假如”二字,认为这种基于假定的诗人的自我想象,在中国现代新诗中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从艺术表达的角度看,这种解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里的“假如”,并不仅仅限于诗人假定性自我想象的艺术表达的需要,而是和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有关。也有人在解读中注意到:“诗人在诗的第一句就用了一个‘假如’来自比鸟儿,鸟儿这个意象的选择非常独特,作者没有选择老虎,没有选择老鹰,也没有选择树木,而用了‘鸟’这个意象。鸟带给人的感觉是自由的,是柔弱的,鸟儿属于深林,属于天空。鸟儿歌唱带给人的是美好的感觉,而如果选择老虎咆哮则是给人害怕的感觉,且老鹰是不会歌唱的。树木扎根于土壤,与大地连为一体,树给人的感觉是安稳的、粗壮的、牢固的。所以只有选择鸟这种柔弱的生物用‘嘶哑’的喉咙、用生命来歌唱才更有一种‘杜鹃啼血’的悲壮感,而且鸟相对于树来说是更加独立的个体,它可以飞在高空俯视大地,看到中华大地正在经受的一切。”这种分析比前一种分析进了一步,而且确实是朝着文本细读与审美分析的方向在努力,但其解释却仍然稍嫌乏力,与本诗的文本本身有出入。没错,鸟确实“属于天空”,但是,说鸟是“柔弱”的生物,恐怕就有点臆断了。虽然分析者用“老鹰不会歌唱”来说明诗中的这只“鸟”不是猛禽,但查遍生物学的书籍,恐怕也查不到猛禽类的鸟就一定不会歌唱一说。因此,诗中的这只“鸟”就一定是“柔弱的生物”一说不一定成立。同时,说到“鸟”的悲歌的时候,确实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杜鹃啼血”。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诗人为什么不直接把诗的第一句写成“假如我是一只杜鹃”呢?这位解读者的不足,在于没能准确把握全诗的基调并不是柔弱的哀伤情绪,而是高昂的悲愤的抗争情绪——“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等,恐怕都很难以和“柔弱”与“杜鹃啼血”的凄切感形成审美上的艺术统一。也有人从“自由”的角度来解释本诗为什么选一只鸟来歌颂土地,但是,云比鸟更自由啊,而且云化成雨还会直接落到土地上呢,土地是云的最后归宿,那为什么诗人不选云来歌颂土地啊?所以,以上各家的分析,都很难经得起仔细的推敲。
  其实,“假如我是一只鸟”这句诗,已经清楚地在说明:“我不是鸟”。或者更进一步,把“我”这个个体放大一下,即“我们不是鸟”。既然“我”(我们)不是鸟,诗人为什么又要选鸟来歌唱大地呢?因为鸟虽然属于天空,鸟也确实爱自由,但鸟的食物来源却离不开大地。表面上鸟是大地的背叛者,但事实上离开了大地,鸟是无法生存的。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解读为什么诗的首句是“假如我是一只鸟”,就相对容易一些了。因为和主要在地上活动的动物相比,鸟是最不眷恋土地的,鸟眷恋的是天空,在歌颂土地的所有歌者当中,鸟只会是最后一位歌颂土地的生物。鸟,作为歌颂土地的最不可能的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都歌颂我们多灾多难的土地并呐喊抗争了,那么不是鸟的“我”(我们)呢?是不是更应该比鸟热爱和歌颂我们的土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难道连一只“鸟”都不如吗?所以,我们可以说,本首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抗战动员到最后一人”的时代氛围和气势。连生活在天空的生物“鸟”都动员起来了,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抗战守土?当然,作为一首抒情诗,这只“鸟”也必然会带有诗人的个体化色彩,同时,它作为一个诗歌意象,也是可供我们在阅读时做一番联想的。艾青被胡风称为“吹着芦笛的诗人”,不仅因为他的诗的欧罗巴风格较为浓厚,而且还因为他的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常带有“漂泊者”的色彩。由此推演,欧罗巴风格的艾青笔下的这只“鸟”,肯定不可能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悲伤凄切的“杜鹃”,更不能指实为中国传统诗词中时有出现的“乌鸦”,而只能看作是泛指,从意象本身的暗示上也可以把它解读为“漂泊者”。而一旦把“鸟”所包含的诗人个体抒情者色彩通过联想而解读为“漂泊者”,即可延伸出两种可能:1.游子(漂泊者)恋故土。借“鸟”来歌唱土地,即借游子(漂泊者)来歌颂故乡,联系起艾青当时正在异乡湖南漂泊,这也解释得通。2.如果尊重艾青的欧罗巴风格,则似乎应该把这个“漂泊者”看成是欧罗巴风的游子——波西米亚人——对故土相对不那么眷恋的游子。作者用一个不那么眷恋故土的游子来歌颂故土,那么,其他人是不是更应该歌颂我们的故土?守土抗战“动员到最后一人”的意思也很明显。后一种联想,和“鸟”作为本体而未做延伸性联想时与土地的关系,比较相似。本文认为,从联想和符合诗人性格与本诗诗风的角度考虑,后一种理解,会更加可取。   接下来我们看诗的第二句,“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一词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意思就是哪怕生活在天空中的“鸟”(或者是不恋故土的漂泊者),也有责任歌颂土地、呐喊抗战。这暗示着,作为国民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抗战守土的责任,“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嘶哑的喉咙”,表明“我”这只鸟不是才刚开始唱,而是唱很久了,时延很长;同时,也表明唱得声嘶力竭,非常卖力,这才会“嘶哑”。整句诗的意思是:哪怕歌颂土地唱到声嘶力竭了,“我”也还有责任继续唱。这在强调为了抗战而全力以赴、不留半点余力的同时,也为后面“我死了”埋下了伏笔——歌唱力竭而死。“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其实包含着三层审美意味:1.守土抗战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2.守土抗战有持久性,时延会很长,是“持久战”,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必须做出付出一切代价的准备。3.抗战必须竭尽全力。声嘶力竭(嘶哑)地歌唱,奠定了全诗的审美基调,那就是:激昂、高亢、壮烈。在现有的解读中,大家普遍只注重本诗主题内涵的分析,而很少去真正关注本诗激昂、高亢、壮烈的审美基调,以致很容易出现各种分析误区,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本诗的开首两句,点明了守土抗战“动员到最后一人”的主题,接下来的“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三句诗,作为“鸟”所歌唱的对象,则用渲染的手法进一步明示主题,并把第二句诗奠定的“激昂、高亢、壮烈”的审美基调进行了推进。“土地”“河流”“风”,是“我”这只鸟的生存环境,“暴风雨所打击”“激怒的风”,则说明这种生存环境可以用“恶劣”二字来形容,整体性地喻示着我国的土地正处于山河破碎——被外来侵略者侵凌的恶劣生态。“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一方面喻示着我们的国土正在被外族侵凌,所以,作者用“这”字来强化,特指当下,但同时,这句诗也可以喻示我国多灾多难的历史。当然,后一层意思,要从下一句的“永远”“无止息”这两个词中去解读。否则,要是这前一句缺乏对我国多灾多难的历史的喻示,“永远”“无止息”之所指就会落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必须注意文中前后之间的关联的,一首诗中的任何一句诗,都和其他诗句是有关联的,不能单独去解读,这种前后之间的联系,是我们解读作品时的重要抓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如前述,“这”字特指当下,“永远”却包含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两者之间,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它喻示着:守土抗战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既是我们的历史(我国有无数的守土抗战的历史),也是当下(抗日),同时也是未来(抗战可能在未来持续较久,同时未来也不排除国土还会受外族的侵略)。“悲愤的河流”,一方面喻示着当下我国国土被侵凌的恶劣环境,另一方面也喻示着我们守土抗战时沸腾的血液——连河流都悲愤沸腾了,我们的血液还能保持冷静不沸腾吗?联系起作者创作此诗时正在湖南,我们也可以说,“悲愤的河流”,可能包含着屈原为爱国守土,愤而投江自尽的故事。虽然这种解读可能越出了诗外,但是,作此解读似乎也无不妥,因为本诗在后面也写到“然后我死了”,和屈子一样,是为守土而悲愤,为守土尽忠而死。解读到这里的时候,这句诗,似乎写成“永远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就行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汹涌着”这三个字后面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呢?这三个字一加上,马上就延伸出三层含义:1.我们的悲愤。这层含义强调的是我们对侵略者的愤怒,也包含着对苦难中国的不争气之激愤。2.我们的河流。这层含义强调山河大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因此,守土抗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3.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层含义更多的是喻示着我们守土抗争时沸腾的血液就像河流的悲愤汹涌一样。如果能在解读时稍加仔细分析,上面这三层意思其实是不难发现的,作者加上“我們的”三个字,目的是使诗歌的表意层次更加丰富,从一首短诗的角度来说,如何做到用尽量少的字数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涵,是诗人的一个重要追求。不过,还不止于此,如果把这三句诗当成一个整体来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三个字,是作用于这三句诗的整体的,这三句诗也可以写成“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我们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我们的激怒的风”。但如果在一首短诗中这样去写,显然会略嫌重复和过于啰唆,不仅浪费文字,诗的气息也会不够紧凑,会破坏这三句诗连在一起的疾风苦雨的情感气势。因此,诗人把“我们的”三个字放在这句诗的中间,“我们的”三字就可以起到承上修饰上一句诗承下修饰下一句诗的互文效果。因此,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句诗中,其实还包含着两层意思:这是我们的土地,所以守土是我们无可推托的责任;“我们的”情感,就像暴风雨一样,不可阻遏。同时,作为下一句诗的“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其含义的层次也得到了丰富。这句诗,首先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受侵凌的中国土地就像狂乱的风一样环境恶劣,让“我”这只在空中飞翔的“鸟”备受摧残,所以“我”有责任去拯救我们的国土。其次也包含着,我们反抗侵略、拯救国土的情感就像狂暴的风一样不可止息。“这”字强调的是当下。“无止息”强调的是时延很长,喻示着我们的国土持续受着侵凌,侵略者步步进逼;同时也具有“我们的”抗争的激情发自内心,不可遏制、不可止息的意思。“吹刮”一词呈现的是一种力度,既指敌人侵略之猛,也指我们的抗战守土激情之猛。“激怒”一词,既象征着敌人的侵略像暴风一样狂烈,也象征着我们的抗战守土激情像暴风一样狂烈。“我们”一词以一当三地使用,不仅增加了诗的意蕴层次,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和啰唆。但是,为什么这三句诗都用“这”字开头呢?为什么诗人不省略“这”字?如前所述,“这”是指当下,重复使用“这”,强化了当下的意味。为什么要强化“当下”,而且反复强调三次呢?显然,诗人是想通过对“这”的连用,来达到表达当下情势有多么危急的效果。其背后的意味是:在当下这么危急的民族存亡关头,动员每一位国民抗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可见,在本诗中,哪一个词可以以一当三地省略使用,哪一个词必须反复重申借以强调,都是从审美表达的需要出发的,并不是随手偶然写下的。   如果说这三句诗是一种“放”,是渲染,那么,接下来的这句诗“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收”,同时也是一种衬托和对比。这句诗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艺术表达上,都和前面几句诗一样高妙无比。“林问”这个意象,既和前面三句诗的“土地”“河流”“风”相承接,共同构成了“鸟”的生存空间;同时,它又和前三个意象构成了对比:如前所述,“土地”“河流”“风”都是“鸟”为生存而搏斗的恶劣环境,而“林问”却是“鸟”栖息的地方,它对于“鸟”来说,喻示着安宁和美好。“温柔”一词,和前面的疾风苦雨构成了鲜明对比,也喻示着安宁和美好;“黎明”是承前面的疾风苦雨的暗夜而来的,与前者构成鲜明的对比,暗夜虽然是“鸟”在林间休息的时间,但也是各处吃鸟的野兽在林间出没的时间,是“鸟”最容易受天敌伤害的时间,因此,“黎明”意味着“鸟”回归安全,也喻示着安宁和美好。前面写中国国土处于疾风苦雨中的三句诗中,虽然没有明言是处于黑夜,但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句诗倒推过去,则无疑暗示了前者代表着黑夜。这是一种“不写而写”的高妙手法。“林间”“温柔”“黎明”在喻示上,都指向安宁和美好,喻示着激烈的守土抗争之后的胜利和美好,三个词同一所指,起到了很好的“收”的效果。九九归一,为守土所做的所有的狂暴的抗争,都是为了“安宁美好”这个“一”。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句诗后面用省略号呢?这实际上喻示着,抗战胜利后,安宁和美好说不尽。当然,抗战要想获得胜利,要想把侵凌者赶出国土,让国土重回安宁和美好,就得付出牺牲。所以,诗的下一句是“——然后我死了”,为抗战守土而死,死得其所。作者在这句诗前用一破折号,是表示承上转折,因为前一句说得如此温柔美好,作为后一句的本句却是“死”,这里破折号的使用,消除了前后句之间的突兀感。并且,这个破折号,也有启下的意味,表示一种意愿:“我”愿意死得鞠躬尽瘁,“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了抗战守土,“我”不仅愿意流尽最后一滴血,连羽毛也愿意贡献给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土,这是作为“鸟”的“我”的最后的奉献,不为自己留一丝一毫。这句诗表达的是抒情主人公“我”巨大无比的决心、意志和奉献意愿。
  诗的最后两句,是卒章显志的写法,直接亮明主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连以天空为家的最不眷恋土地的“鸟”都每天含着泪水唱着抗战守土之歌,说明“我”这只“鸟”对国土家园的爱有多么深沉。“常含”“深沉”两词,都是带有较强力度感的词,对彰显本诗激昂、高亢、壮烈的审美基调,起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作用。最后的这个省略号,则表达了“我”对国土家园的爱绵绵不尽、永不灭绝,抗战守土的决心和意志不可止息。
  作为一位来自越文化区浙东金华的诗人,作为一位成名于狱中的诗人,作为一位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诗人,越人勾践那种“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决心和意志,决定了艾青审美口味的先天遗传。旧《浙江通志》云:“浙東多山,故刚劲而邻于亢。”明代文化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江南诸省·浙江》中指出:“浙东俗敦朴,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重节概。”这种文化遗传,让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抗争的“节概”之气,诗风刚劲而高亢。同时,狱中的磨难与中国的多灾多难更是磨砺和铸就了生性“节概”的艾青的意志品格,让他的诗歌总是带上一种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意志。如果要评抗战诗谁写得最好,那第一肯定非艾青莫属。据传,20世纪40年代抗战最艰难的时刻,连国民党军队中稍有文化的军人都人手一册艾青的诗歌,原因何在?因为艾青的诗歌高亢、激昂,充满竭尽生命的抗争和歌唱。因此,我们可以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称为“竭尽生命的守土抗争之歌”。
  对于文学经典的好的解读,必须做到解透和解通每一句、每个词、每个字,而且不能只着眼于字面意义,而必须清楚它背后的象征和隐喻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其他文献
徐继曾先生(1921—1989),著名翻译家、辞书家。他生前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并继周培源、魏建功、王竹溪、唐有祺之后,出任九三学社北京大学主任委员。他一生致力于教学、翻译、辞书编纂事业,主要译著有法国卢梭的《漫步遐想录》、柏格森的《笑——论滑稽的意义》、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朗松的《朗诵文论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第二卷《斯万之
期刊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画论,对于当时及后世的文人画发展影响深远。在书法领域,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大家”;在绘画方面,有《古木怪石图》(《枯木竹石图》)卷(与文同的《墨竹图》卷合为一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另有《潇湘竹石图》卷,为邓拓旧藏。苏轼善画墨竹,乃是师从文同,都属文人画的范畴。  一  苏轼的画论,或许可以看作是文人画意识的集中体现,其价值取向之鲜明,
期刊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
期刊
和谐的班级管理是洋溢在师生脸上教学相长的创造与快乐,是学生对班级的一种眷恋和依赖,是留存在学生心中永远的财富和幸福。  ——题记  和谐能产生美,和谐能产生动力、提高效率,因此和谐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对于我们这些班主任来说,要取得教育的成功,就要在班级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班级管理模式。而要在班级内建立和谐的管理模式就要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班级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三个方面做起。我认为建
期刊
《清兵卫与葫芦》语言简练、活泼、自然,是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追求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位非常主观的作家和父亲决裂的情绪记录。  出走与回应——天性的呼唤  后人对志贺直哉的敬佩,除却这位“白桦派”代表作家被日本尊为“小说之神”的小说成就之外,基本上源于两个理由:一是反战,反军国主义;二是他终身追求并坚守的独立意识。  其实第一条源于第二条。志贺直哉是名副其实的贵族世家富二代,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优越性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课改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大量的课例表明:对理念的理解和真正的落实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很多数教师还只能把对理念的理解停在口头,留在表面,没有能够把对新课程的理解真正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课程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
期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康的来历,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小康生活水平。  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出我国从古代到近代都不能实现小康的原因,通过与小康标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出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通过与小康的量化标准进
期刊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于初升高选拔考试过程中未进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入学时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社会经验欠缺,对经济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文化课基础薄弱,多属于初中阶段的后进生。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没有一点基础,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学习兴趣不高。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学习
期刊
【摘 要】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也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惑,我个人觉得应该向其他学科一样,德育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人的责任心所在,如果他们只是机械的学到一些知识,而在品德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熏陶或者恰恰相反,那么我们的教育适得其反。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德育教育是各育之首。  【关键词】思维和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