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喝茶为何要加盐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茶学上最为重要的经典。其中第四章“四之器”,讲述的是唐代饮茶所需的器具。在茶圣陆羽看来,这些器具都必不可少。正所谓“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但时过境迁,很多器具都已淡出了现代人的茶台。甚至于我们完全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鹾簋,就属于这一类。
《茶经·四之器》中记载: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这里所说的“鹾簋”,是用来存放盐花的容器。为了方便取盐,旁边还配了竹制的工具“揭”。可是问题来了,喝茶需要加盐么?
唐代的時候,喝茶确实需要加盐。《茶经·五之煮》中记载: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
由此可见,这盐不仅要加,而且还很讲究时机。要在水第一次沸腾之时,把鹾簋中的盐花加进去。后面陆羽还补充了一句,意思是加盐的量也要控制好。加得太多,也会夺了茶味。
茶中加盐,倒不是古人的任性之举。细细分析,其中确实有合理性。很多人认为,盐的作用就是使食物变咸。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盐对于提鲜有着神奇的功效。生活中,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肉与盐一起烹调时,便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味精的味道。因为烧肉时,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与盐里面的钠离子相互作用,就生成了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而茶中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在茶中加盐,便会发生上述的化学反应了。
同时,盐还是一种消化酶的激活剂。比如我们吃馒头,干嚼的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尝出甜味。可是如果你吃上一口咸菜再嚼馒头,甜味很快就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馒头和榨菜是“绝配”的原因。其实在做西红柿炒鸡蛋时,盐的重要性甚至大过糖。这道菜虽然是酸甜口儿,但是盐却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即使放再多的糖,最后起锅时也要点上些盐调味。因此,民间才有了“无盐不甜”的说法。台湾地区吃杨桃、芭乐等水果时要沾盐,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盐还能有效地祛除原料中的异味。加盐之后,食物的口味更加纯正。如烹调苦瓜时,切好后加少量盐腌渍一下,滤去盐水后再炒,可减少苦涩的味道。新鲜的鱼放在盐水里洗一洗,也可有效除去泥腥味。因此,盐不仅是调味品,在处理食材时也经常会
用到。
唐代制茶工艺不甚成熟,茶汤中苦涩度较高。这样一来,盐就成了茶不可或缺的伴侣。
茶器最需讲卫生
现代人选择餐馆,有两个核心标准:一个是口味不错,另一个是干净卫生。饮茶之道,也是如此。
一方面,茶要品质优异;另一方面,茶器也要一尘不染。对于口感的追求,可谓是古已有之,毕竟这是最直观易懂的。可对于卫生的要求,则一直比较模糊。直到现代医学出现之后,人们才真正知道很多病症都是由于饮食不洁而引起的。对于餐具的清洁,也才有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陆羽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的饮茶器具。其中就有好几样属于洁具,最为重要的,就是“巾”。书中记载说:
巾,以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茶圣陆羽说的明白,这“巾”专门用来“洁诸器”。这里的“诸器”,指的自然就是茶器了。
“巾”所用的絁布,就是一种粗绸。从材质上讲并不名贵,但却非常实用。众所周知,真正的绸缎吸水性并不好,也不适合用来做清洁之用。反而是粗绸或是棉布,更适合参与到一线劳动之中。陆羽是要拿“巾”干活而不是摆设,自然就要以实用性为出发点了。
《茶经》中“巾”的性质,有点类似于今日茶席之中的茶巾。可在用途上,细究起来又不尽相同。茶席之中的茶巾,多用于台面的清洁与打理。在注水或是分茶时,滴漏的茶汤也都用茶巾擦拭。
至于《茶经》中的“巾”,则是用来清洁茶器的。一块“巾”是不够用的,因此陆羽特意嘱咐说要“作二枚,互用之”。需要准备双份的,在《茶经·四之器》中还只有“巾”一种。
在《茶经·九之略》中,陆羽又给茶器做了减法。他列举了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省去的茶器。细看之下,我们发现“巾”竟然在不可省略的名单之中。显然,陆羽对于茶器的清洁十分重视。不管在什么环境之下,茶器都应保持清洁的状态。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我们到饭店吃饭,也需要洁净的餐具。细究起来,茶器也是餐具的一种。虽然它艺术价值高了,但也不应脱离其本质属性。既然是餐具,那干净卫生就应该是硬性的要求。陆羽生活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代,已经意识到要专门准备“巾”去清洁茶器了,他所倡导的这种对待茶器的态度,至今仍有实
际意义。
但在今天,爱茶人对待茶器卫生的态度也有差别。有些人可能是手懒,最终弄得茶器上满是茶垢;还有些人,是故意要让茶垢布满茶器,还美其名曰“养器”。这种陋习,在紫砂壶中最为严重。
看起来,《茶经》给我们留下的智慧,仍可成为当代茶文化的重要养分。
饮茶为何要趁热
中国人吃菜,讲究一定要趁热。也只有这样,每口吃起来才能保证滋味的丰富与活跃。这在川菜中叫做“一烫当三鲜”。当然,这个定律适用于各大菜系甚至家常小炒。怪不得家里老人总是催着小辈们趁热多吃呢。
古人饮茶如同吃菜,也有趁热饮用的传统。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记载:
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圣陆羽认为,热量使茶的“精英”聚拢。如果放凉了,精英消散的茶汤也就索然无味了。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饮茶生活中仍然适用。
首先,茶汤中苦涩味的强弱,与汤温的高低成反比。换句话说,温度高时苦涩味在感受上不会那么强烈。所以,苦涩味强的茶一定要趁热喝。当然,茶中苦涩感也分为两种:一种为茶本身的品种特性,那属于正常的味道。这样的自然苦涩感,其感受部位是偏于上颚。另一种苦涩感,是由于选料不精或制作不佳而产生的。这种苦涩的感受部位则是集中在喉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锁喉”。自然的苦涩感很容易转化而消失,而后者则迟迟难以消散。 至于甘味,往往出现在苦味之后。所以《茶经》中也说,茶有“啜苦咽甘”的特性。现代茶学中,称之为回甘或是喉韵。甘味与苦味不同,要在温度稍降后更为清晰。所以在趁热喝茶时,甘味往往不易察觉。多泡几道,苦涩味转弱,这时茶汤温度降低,甘味反而更容易显现出来。
其次,茶汤的温度高时,香气会比较活泼。所以,如果是想闻茶香,一定要趁热。但由于组成茶香的成分过于复杂,情况就会变得不那么绝对。有些茶香在高温时挥发得最旺盛,或者说表现得更讨喜。也有些茶香则要在温度稍降后,才能有良好的表现。所以闻香可分为热冷两次去感受。
陆羽撰写《茶经》的年代,茶的类型非常单一。所以,单说趁热饮用也无可厚非。如今,中国茶有六大类数千品种之多,茶汤的最佳温度,也就要分别讨论了。如冻顶、铁观音、水仙等乌龙茶,要在茶汤稍微烫口时饮用。可是东方美人、白毫银针、白牡丹等茶,则要等到茶汤温度稍微下降后饮用最佳。
饮茶之道,适口为珍。茶汤烫与不烫,也要关照个人口味了。
泡茶之水讲究多
茶圣陆羽,对于水可以说十分重视。《茶经·五之煮》中着重讲了用水之道。其中“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论点,至今常被人引用。现代人能接触到的水,大致有这样几种:天上水、地下水和表层水。
古代文人喜欢收集雨水或雪水烹茶,谓之“天水”。《红楼梦》中,妙玉用自藏的“天水”为大家泡茶的桥段,可说是家喻户晓。但以如今的自然条件来说,这种水与茶的缘分已尽。
未被污染的地下水,悬浮物含量低,透明度高。但同时,在地层渗透过程中,因溶入了较多的矿物质,使其硬度偏大。细分起来,深度在1—15米的地下水称浅层水。15米以下的水,则统称为深层水。浅层水,一般较容易受到污染,水质较差。深层水,水质一般不错,可选为泡茶。
至于表层水,则包括泉水、江水、河水和湖水等。这些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较容易受污染,情况较为复杂。《茶经》中特意说明“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强调的也是尽量避开人类活动的污染。
还有一种水,茶圣陆羽没喝过,那就是自来水。自来水一般属于硬水或暂时性硬水。经过水厂净化和消毒处理,可符合饮用标准。但要注意,用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往往会有较多的氯离子,气味不佳。同时会使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影响汤色。这也就是自来水泡茶,色香味都要大打折扣的原因了。
当然,自来水毕竟是我们今天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水。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自来水泡茶的口感。第一,将自来水储存于水缸或水桶中,静放24小时,待氯气自行挥发消失,即可煮沸泡茶。第二,适当延长自来水煮沸的时间,可使钙、镁、铁、铝离子沉淀,又能释放水中的氯气。第三,采用净水器,达到净化水质
的目的。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泡茶时水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茶学上最为重要的经典。其中第四章“四之器”,讲述的是唐代饮茶所需的器具。在茶圣陆羽看来,这些器具都必不可少。正所谓“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但时过境迁,很多器具都已淡出了现代人的茶台。甚至于我们完全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鹾簋,就属于这一类。
《茶经·四之器》中记载: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这里所说的“鹾簋”,是用来存放盐花的容器。为了方便取盐,旁边还配了竹制的工具“揭”。可是问题来了,喝茶需要加盐么?
唐代的時候,喝茶确实需要加盐。《茶经·五之煮》中记载: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
由此可见,这盐不仅要加,而且还很讲究时机。要在水第一次沸腾之时,把鹾簋中的盐花加进去。后面陆羽还补充了一句,意思是加盐的量也要控制好。加得太多,也会夺了茶味。
茶中加盐,倒不是古人的任性之举。细细分析,其中确实有合理性。很多人认为,盐的作用就是使食物变咸。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盐对于提鲜有着神奇的功效。生活中,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肉与盐一起烹调时,便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味精的味道。因为烧肉时,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与盐里面的钠离子相互作用,就生成了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而茶中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在茶中加盐,便会发生上述的化学反应了。
同时,盐还是一种消化酶的激活剂。比如我们吃馒头,干嚼的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尝出甜味。可是如果你吃上一口咸菜再嚼馒头,甜味很快就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馒头和榨菜是“绝配”的原因。其实在做西红柿炒鸡蛋时,盐的重要性甚至大过糖。这道菜虽然是酸甜口儿,但是盐却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即使放再多的糖,最后起锅时也要点上些盐调味。因此,民间才有了“无盐不甜”的说法。台湾地区吃杨桃、芭乐等水果时要沾盐,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盐还能有效地祛除原料中的异味。加盐之后,食物的口味更加纯正。如烹调苦瓜时,切好后加少量盐腌渍一下,滤去盐水后再炒,可减少苦涩的味道。新鲜的鱼放在盐水里洗一洗,也可有效除去泥腥味。因此,盐不仅是调味品,在处理食材时也经常会
用到。
唐代制茶工艺不甚成熟,茶汤中苦涩度较高。这样一来,盐就成了茶不可或缺的伴侣。
茶器最需讲卫生
现代人选择餐馆,有两个核心标准:一个是口味不错,另一个是干净卫生。饮茶之道,也是如此。
一方面,茶要品质优异;另一方面,茶器也要一尘不染。对于口感的追求,可谓是古已有之,毕竟这是最直观易懂的。可对于卫生的要求,则一直比较模糊。直到现代医学出现之后,人们才真正知道很多病症都是由于饮食不洁而引起的。对于餐具的清洁,也才有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陆羽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的饮茶器具。其中就有好几样属于洁具,最为重要的,就是“巾”。书中记载说:
巾,以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茶圣陆羽说的明白,这“巾”专门用来“洁诸器”。这里的“诸器”,指的自然就是茶器了。
“巾”所用的絁布,就是一种粗绸。从材质上讲并不名贵,但却非常实用。众所周知,真正的绸缎吸水性并不好,也不适合用来做清洁之用。反而是粗绸或是棉布,更适合参与到一线劳动之中。陆羽是要拿“巾”干活而不是摆设,自然就要以实用性为出发点了。
《茶经》中“巾”的性质,有点类似于今日茶席之中的茶巾。可在用途上,细究起来又不尽相同。茶席之中的茶巾,多用于台面的清洁与打理。在注水或是分茶时,滴漏的茶汤也都用茶巾擦拭。
至于《茶经》中的“巾”,则是用来清洁茶器的。一块“巾”是不够用的,因此陆羽特意嘱咐说要“作二枚,互用之”。需要准备双份的,在《茶经·四之器》中还只有“巾”一种。
在《茶经·九之略》中,陆羽又给茶器做了减法。他列举了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省去的茶器。细看之下,我们发现“巾”竟然在不可省略的名单之中。显然,陆羽对于茶器的清洁十分重视。不管在什么环境之下,茶器都应保持清洁的状态。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我们到饭店吃饭,也需要洁净的餐具。细究起来,茶器也是餐具的一种。虽然它艺术价值高了,但也不应脱离其本质属性。既然是餐具,那干净卫生就应该是硬性的要求。陆羽生活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代,已经意识到要专门准备“巾”去清洁茶器了,他所倡导的这种对待茶器的态度,至今仍有实
际意义。
但在今天,爱茶人对待茶器卫生的态度也有差别。有些人可能是手懒,最终弄得茶器上满是茶垢;还有些人,是故意要让茶垢布满茶器,还美其名曰“养器”。这种陋习,在紫砂壶中最为严重。
看起来,《茶经》给我们留下的智慧,仍可成为当代茶文化的重要养分。
饮茶为何要趁热
中国人吃菜,讲究一定要趁热。也只有这样,每口吃起来才能保证滋味的丰富与活跃。这在川菜中叫做“一烫当三鲜”。当然,这个定律适用于各大菜系甚至家常小炒。怪不得家里老人总是催着小辈们趁热多吃呢。
古人饮茶如同吃菜,也有趁热饮用的传统。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记载:
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圣陆羽认为,热量使茶的“精英”聚拢。如果放凉了,精英消散的茶汤也就索然无味了。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饮茶生活中仍然适用。
首先,茶汤中苦涩味的强弱,与汤温的高低成反比。换句话说,温度高时苦涩味在感受上不会那么强烈。所以,苦涩味强的茶一定要趁热喝。当然,茶中苦涩感也分为两种:一种为茶本身的品种特性,那属于正常的味道。这样的自然苦涩感,其感受部位是偏于上颚。另一种苦涩感,是由于选料不精或制作不佳而产生的。这种苦涩的感受部位则是集中在喉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锁喉”。自然的苦涩感很容易转化而消失,而后者则迟迟难以消散。 至于甘味,往往出现在苦味之后。所以《茶经》中也说,茶有“啜苦咽甘”的特性。现代茶学中,称之为回甘或是喉韵。甘味与苦味不同,要在温度稍降后更为清晰。所以在趁热喝茶时,甘味往往不易察觉。多泡几道,苦涩味转弱,这时茶汤温度降低,甘味反而更容易显现出来。
其次,茶汤的温度高时,香气会比较活泼。所以,如果是想闻茶香,一定要趁热。但由于组成茶香的成分过于复杂,情况就会变得不那么绝对。有些茶香在高温时挥发得最旺盛,或者说表现得更讨喜。也有些茶香则要在温度稍降后,才能有良好的表现。所以闻香可分为热冷两次去感受。
陆羽撰写《茶经》的年代,茶的类型非常单一。所以,单说趁热饮用也无可厚非。如今,中国茶有六大类数千品种之多,茶汤的最佳温度,也就要分别讨论了。如冻顶、铁观音、水仙等乌龙茶,要在茶汤稍微烫口时饮用。可是东方美人、白毫银针、白牡丹等茶,则要等到茶汤温度稍微下降后饮用最佳。
饮茶之道,适口为珍。茶汤烫与不烫,也要关照个人口味了。
泡茶之水讲究多
茶圣陆羽,对于水可以说十分重视。《茶经·五之煮》中着重讲了用水之道。其中“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论点,至今常被人引用。现代人能接触到的水,大致有这样几种:天上水、地下水和表层水。
古代文人喜欢收集雨水或雪水烹茶,谓之“天水”。《红楼梦》中,妙玉用自藏的“天水”为大家泡茶的桥段,可说是家喻户晓。但以如今的自然条件来说,这种水与茶的缘分已尽。
未被污染的地下水,悬浮物含量低,透明度高。但同时,在地层渗透过程中,因溶入了较多的矿物质,使其硬度偏大。细分起来,深度在1—15米的地下水称浅层水。15米以下的水,则统称为深层水。浅层水,一般较容易受到污染,水质较差。深层水,水质一般不错,可选为泡茶。
至于表层水,则包括泉水、江水、河水和湖水等。这些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较容易受污染,情况较为复杂。《茶经》中特意说明“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强调的也是尽量避开人类活动的污染。
还有一种水,茶圣陆羽没喝过,那就是自来水。自来水一般属于硬水或暂时性硬水。经过水厂净化和消毒处理,可符合饮用标准。但要注意,用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往往会有较多的氯离子,气味不佳。同时会使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影响汤色。这也就是自来水泡茶,色香味都要大打折扣的原因了。
当然,自来水毕竟是我们今天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水。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自来水泡茶的口感。第一,将自来水储存于水缸或水桶中,静放24小时,待氯气自行挥发消失,即可煮沸泡茶。第二,适当延长自来水煮沸的时间,可使钙、镁、铁、铝离子沉淀,又能释放水中的氯气。第三,采用净水器,达到净化水质
的目的。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泡茶时水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