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头戏,几乎每一位诗人都有山水诗作品。翻开《唐诗三百首》或《千家诗》,绝大部分诗歌当中都有关于风景的描述:提起李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提起杜甫,我们就会吟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提起王维,我们也会想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对大自然的描述和赞美是中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个
部分。
因此,我们写作时就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学到技巧。尤其是韩愈的山水诗,更是提高风景写作技能的宝典。
以文为诗:韩愈的山水诗更适合效仿
诗歌的语言是跳跃式的,讲求灵感的衔接,而不讲求画面的连接;讲求神合,而不讲求形合。山水诗也是如此,画面之间并不是完全对接的,很多时候都留有空白,是一幅心灵上的路线图。例如王维的《观猎》,本来的主场面在“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輕”,笔法忽然一改,到了“新丰市”“细柳营”,在这一处停留没多久,又“回看射雕处”,目光到了天际线。
然而,文无定法,诗也无定法,一些敢于突破的文学大家能另辟蹊径,开辟出新的文学园地。例如韩愈,他用写散文甚至记叙文的路子去写诗,照样写得诗意盎然。这种写法,严格来说,就是“以文为诗”。
撇开“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功能,我们且从写作的角度来学习一下韩愈的山水诗,看他怎么将诗情画意与严格的散文布局结合起来,最明显的莫过于他的《山石》。这是韩愈游惠林寺时写的作品,全诗布局很严谨,一五一十地按照时间顺序和旅行路线来写。
先看时间顺序。通读全诗,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的时间路线图,从“黄昏”开始,到“夜深”“清月出岭”,一宿之后,便是“天明”,时间线索很清晰,算得上是一篇严格的游记文章。
再看旅游路线。第一站是古寺,在古寺吃晚饭,住宿,黄昏见蝙蝠,观壁画,晚上看月亮,静卧;第二天一大早登山,观景,见落叶在溪,古树十围,体会凉风吹衣的爽快,最后升华主题,感叹人生重在悠闲自由,何必受世俗拘束。
时空上的布局,秩序井然,不讲究跳跃,似乎和诗的调性不搭配。然而,这却是一首千年传颂的好诗,奥秘何在?就在于剪切画面的时候,韩愈没有记流水账,而是有选择性,有侧重性,甚至有意无意地对画面有所加工。
我们看韩愈是如何剪切和加工画面的。
妙手剪裁:风景也是可以选择和加工的
写风景切忌流水账,一股脑儿全部记下来,不是累死,就是枯燥死。而且,写风景的时候要长个心眼,不能风景是啥样,你就记成啥样,在不失实的情况下,要注入自己的感情,甚至可以加工和变形。
韩愈游惠林寺,因为是黄昏时候到的,所以光线昏暗,而在昏暗当中,一切变得神秘而荒凉,这一印象让他对自己所写的主调做了一个选择,要写出古寺的荒芜、神秘、野性。因此,他舍弃了精美的佛像、繁复的梁柱,而是着笔于黑暗中的蝙蝠、模糊的壁画,阴森森的有点像恐怖电影,而这种色调和古寺的“古”很搭配。然而,与陈旧古老的建筑物相搭配的是植物的野艳和野蛮生长,大片叶子的芭蕉,硕大的栀子,建筑物的苍凉,植被的丛生,正好形成古幽的氛围。
很可能韩愈当时到寺庙的时候,环境不全是这样的,但是画面必须有主调,元素必须有取舍,韩愈一横心,干脆剪裁出一幅幽暗神奇的古寺图。
既然如此裁图,干脆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于是,这种荒芜体现在卧具和晚餐上,“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座荒芜的古庙,满墙依稀的壁画,纷飞的蝙蝠,干脆连所住所食也是如此荒凉
粗糙。
到了晚上,荒芜苍凉感继续蔓延,荒凉到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只有那冷冷的月光,冷冷地照耀着寺庙和客人。
和古幽的情趣相搭配的,是野趣,往往那些颓旧苍老的建筑物,诸如古庙破村才和大自然的景物相协调。因此第二天,韩愈又展现了周边的野趣。“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深山无路,迷迷茫茫走在云雾当中,这种感觉其实和“黄昏到寺蝙蝠飞”“以火来照所见稀”的感觉是一样的。再如“时见松枥皆十围”,粗壮的古树和古庙,正好是对应的。
诗歌开头的神秘气氛,一直延续到了自然景色上。高明的诗人抓住了这一共同点,或者说,高明的韩愈始终将情感判断放在古老苍凉、神秘幽静上,其他的特点都舍弃掉了。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韩愈在游山的时候,看到的景物绝对不止他笔下所描述的这些,但是,前一天晚上夜宿古寺的苍凉情调、昏暗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第二天选择画面,就必须有意按照这个基调去剪裁,哪怕错过其他的美景。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而文章有自己的规律,可供表现的精彩有很多,但你只能表现其中的一面,韩愈就是如此操作的。
很多人在读韩愈的《山石》时,没有想到古寺和野趣的前后照应。在情调上的无缝对接,也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启发:设置一个色调笼罩全篇
韩愈的一些山水诗,循着记叙文的路线走,有分明的时间线索,有严格的空间线索,但并不等于走流水路线,而是对画面进行剪裁和加工,因此并不影响它的诗情画意。
风景是多元的,人的观察视角是相对单一的,而人们的阅读审美情趣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我的选择是有限的。要写好一篇生动有趣的风景散文或者游记,就必须在这多元的材料当中进行剪裁,这注定了我们的叙述角度不能面面俱到,有什么办法呢?可以学习韩愈的《山石》。(原诗为: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在按照时空路线推移时,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后面的一切跟着主色调走,符合主色调的留下,不符合的舍去。韩愈以头一天黄昏看到的神秘古寺为主色调,第二天在一幅幅画面中选出与古寺情调相吻合的画面,不吻合的忽略掉,吻合的重点描绘和刻画。因此,看上去走的是按部就班的路线图,其实都已经过了精挑细选。
这是我们读《山石》时必须留心的。
(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2月16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拟)
部分。
因此,我们写作时就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学到技巧。尤其是韩愈的山水诗,更是提高风景写作技能的宝典。
以文为诗:韩愈的山水诗更适合效仿
诗歌的语言是跳跃式的,讲求灵感的衔接,而不讲求画面的连接;讲求神合,而不讲求形合。山水诗也是如此,画面之间并不是完全对接的,很多时候都留有空白,是一幅心灵上的路线图。例如王维的《观猎》,本来的主场面在“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輕”,笔法忽然一改,到了“新丰市”“细柳营”,在这一处停留没多久,又“回看射雕处”,目光到了天际线。
然而,文无定法,诗也无定法,一些敢于突破的文学大家能另辟蹊径,开辟出新的文学园地。例如韩愈,他用写散文甚至记叙文的路子去写诗,照样写得诗意盎然。这种写法,严格来说,就是“以文为诗”。
撇开“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功能,我们且从写作的角度来学习一下韩愈的山水诗,看他怎么将诗情画意与严格的散文布局结合起来,最明显的莫过于他的《山石》。这是韩愈游惠林寺时写的作品,全诗布局很严谨,一五一十地按照时间顺序和旅行路线来写。
先看时间顺序。通读全诗,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的时间路线图,从“黄昏”开始,到“夜深”“清月出岭”,一宿之后,便是“天明”,时间线索很清晰,算得上是一篇严格的游记文章。
再看旅游路线。第一站是古寺,在古寺吃晚饭,住宿,黄昏见蝙蝠,观壁画,晚上看月亮,静卧;第二天一大早登山,观景,见落叶在溪,古树十围,体会凉风吹衣的爽快,最后升华主题,感叹人生重在悠闲自由,何必受世俗拘束。
时空上的布局,秩序井然,不讲究跳跃,似乎和诗的调性不搭配。然而,这却是一首千年传颂的好诗,奥秘何在?就在于剪切画面的时候,韩愈没有记流水账,而是有选择性,有侧重性,甚至有意无意地对画面有所加工。
我们看韩愈是如何剪切和加工画面的。
妙手剪裁:风景也是可以选择和加工的
写风景切忌流水账,一股脑儿全部记下来,不是累死,就是枯燥死。而且,写风景的时候要长个心眼,不能风景是啥样,你就记成啥样,在不失实的情况下,要注入自己的感情,甚至可以加工和变形。
韩愈游惠林寺,因为是黄昏时候到的,所以光线昏暗,而在昏暗当中,一切变得神秘而荒凉,这一印象让他对自己所写的主调做了一个选择,要写出古寺的荒芜、神秘、野性。因此,他舍弃了精美的佛像、繁复的梁柱,而是着笔于黑暗中的蝙蝠、模糊的壁画,阴森森的有点像恐怖电影,而这种色调和古寺的“古”很搭配。然而,与陈旧古老的建筑物相搭配的是植物的野艳和野蛮生长,大片叶子的芭蕉,硕大的栀子,建筑物的苍凉,植被的丛生,正好形成古幽的氛围。
很可能韩愈当时到寺庙的时候,环境不全是这样的,但是画面必须有主调,元素必须有取舍,韩愈一横心,干脆剪裁出一幅幽暗神奇的古寺图。
既然如此裁图,干脆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于是,这种荒芜体现在卧具和晚餐上,“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座荒芜的古庙,满墙依稀的壁画,纷飞的蝙蝠,干脆连所住所食也是如此荒凉
粗糙。
到了晚上,荒芜苍凉感继续蔓延,荒凉到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只有那冷冷的月光,冷冷地照耀着寺庙和客人。
和古幽的情趣相搭配的,是野趣,往往那些颓旧苍老的建筑物,诸如古庙破村才和大自然的景物相协调。因此第二天,韩愈又展现了周边的野趣。“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深山无路,迷迷茫茫走在云雾当中,这种感觉其实和“黄昏到寺蝙蝠飞”“以火来照所见稀”的感觉是一样的。再如“时见松枥皆十围”,粗壮的古树和古庙,正好是对应的。
诗歌开头的神秘气氛,一直延续到了自然景色上。高明的诗人抓住了这一共同点,或者说,高明的韩愈始终将情感判断放在古老苍凉、神秘幽静上,其他的特点都舍弃掉了。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韩愈在游山的时候,看到的景物绝对不止他笔下所描述的这些,但是,前一天晚上夜宿古寺的苍凉情调、昏暗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第二天选择画面,就必须有意按照这个基调去剪裁,哪怕错过其他的美景。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而文章有自己的规律,可供表现的精彩有很多,但你只能表现其中的一面,韩愈就是如此操作的。
很多人在读韩愈的《山石》时,没有想到古寺和野趣的前后照应。在情调上的无缝对接,也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启发:设置一个色调笼罩全篇
韩愈的一些山水诗,循着记叙文的路线走,有分明的时间线索,有严格的空间线索,但并不等于走流水路线,而是对画面进行剪裁和加工,因此并不影响它的诗情画意。
风景是多元的,人的观察视角是相对单一的,而人们的阅读审美情趣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我的选择是有限的。要写好一篇生动有趣的风景散文或者游记,就必须在这多元的材料当中进行剪裁,这注定了我们的叙述角度不能面面俱到,有什么办法呢?可以学习韩愈的《山石》。(原诗为: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在按照时空路线推移时,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后面的一切跟着主色调走,符合主色调的留下,不符合的舍去。韩愈以头一天黄昏看到的神秘古寺为主色调,第二天在一幅幅画面中选出与古寺情调相吻合的画面,不吻合的忽略掉,吻合的重点描绘和刻画。因此,看上去走的是按部就班的路线图,其实都已经过了精挑细选。
这是我们读《山石》时必须留心的。
(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2月16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