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课堂教学对教育者或是被教育者来说都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得以实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和探索方向,要实施素质教育,改变教育思想观念是关键,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而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依据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属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三体”观。
1 课堂教学思想上的“整体观”
我们之所以提出课堂教学思想上的“整体观”,这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属性所决定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全面性”,应当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一是使所有受教育者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国民素质的最优发展。这种“全面性”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在教学思想上确立“整体观”。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性”的两个方面的含义,课堂教学思想的“整体观”自然的也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把全部学生看成是一个整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①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应试教育下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尺度,改变“英才教育”的模式。要认识到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并无严格的界限,那种把全体学生堆成一个“金字塔”的做法无疑是低效率的,认识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因势利导,所有的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② 要为全班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教育”或“赏识教育”。素质教育下的课堂并非只是“三尺讲台”,而应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教师应使用激励机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③为使全体学生都能“各得其所”,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通过“因材施教”,充分开发每位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与才能;通过“分层教学”并允许不同层次学生的上下流动,从而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利用“整体”的教育功能达到“人人成才”的目的。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也就是说,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时,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情感素质和身体技能素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象“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重视认知目标而忽视其它各类目标。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教育的“功能性目标”,更要用形成性目标来保证学生获得道德、审美、价值规范、情感态度等基本素质。从80年代的世界教育运动中,也可以反映出这样一个趋势。例如法国教育界曾有人提出,现代教育目标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外,还必须加上“学会如何生存”和“学会如何形成”。美国有人提出在“3R”(读写算)之后还应加上第4R(责任心或人际关系)。我们在近些年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忽视其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带来的学生道德滑坡、人格失调、心理障碍以至思想混乱的后果,不能不说是同没有突出素质的“整体性”这一点有关。
当然,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这并不排斥有重点的发展个性,也不排斥在一个整体中各人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决不能被理解为均匀发展和划一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社会主义者从来不认为每个人都应成为拉斐尔,他们努力争取让每一个有拉斐尔才能的人都有顺利发展的可能性。”
2 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交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无视学生的存在。一位教师走上讲台,面对几十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上45分钟,这种情况现在虽已不多见,但是在教师的潜意识中没有学生存在者有之,教师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者有之。这些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点——点”式单向性交流,教师的讲等同于“讲解”、“灌输”,学生的学也被固化为“听讲”、“记忆”。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交流则具有立体性特征。所谓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它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即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静态的交流,又有动态的交流,并且这种交流又能引发课堂教学的连锁反应。它与应试教育下单向的课堂交流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其一,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教师讲授,学生思考;一 人提问,大家讨论;一人回答,大家评价。同时教师还可恰当运用卡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多渠道化;其二,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交流,促使学生动员多种感官参与交流活动,这样,学生间便能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其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交流,便于形成师生之间畅通的反馈渠道,促使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因而学生乐于参加,积极性高。学生通过参与交流,不仅在“乐学”中掌握了学科知识,而且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质也充分地得到发展和培养。当然在立体的课堂交流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离开这一原则,而仅仅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作些表面文章,学生只是被动发言、讨论、搞活动,也不是我们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交流。
3 课堂教学对象上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要有学生的参与;教学内容必须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教育功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走向预定的目的地。否则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站在这样的高度看问题,便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我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与“主导”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地位、作用、关系的高度概括,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框架的基本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结合,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前提。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行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导下产生的。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环境下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实践证明,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迭加起来的反馈效果要远远超出单纯认知因素的反馈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形成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师生在融洽愉悦、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做到教师的巧设疑问与学生积极解疑的相结合。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诱导和鼓励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地解疑。从而在教学中形成教师的”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与学生的”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紧密结合”的思维训练主线。
再次,注重教师的学法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有效手段。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提倡学法指导:先秦时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学记》曾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启发诱导,鼓励自学而不勉强推动,指导学习门径而不盲求通达;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凡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主导”和“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90年代乃至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改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所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立体观”,仅是笔者对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所作的一些肤浅的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以期能引起同行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和探索方向,要实施素质教育,改变教育思想观念是关键,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而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依据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属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三体”观。
1 课堂教学思想上的“整体观”
我们之所以提出课堂教学思想上的“整体观”,这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属性所决定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全面性”,应当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一是使所有受教育者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国民素质的最优发展。这种“全面性”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在教学思想上确立“整体观”。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性”的两个方面的含义,课堂教学思想的“整体观”自然的也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把全部学生看成是一个整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①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应试教育下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尺度,改变“英才教育”的模式。要认识到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并无严格的界限,那种把全体学生堆成一个“金字塔”的做法无疑是低效率的,认识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因势利导,所有的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② 要为全班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教育”或“赏识教育”。素质教育下的课堂并非只是“三尺讲台”,而应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教师应使用激励机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③为使全体学生都能“各得其所”,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通过“因材施教”,充分开发每位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与才能;通过“分层教学”并允许不同层次学生的上下流动,从而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利用“整体”的教育功能达到“人人成才”的目的。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也就是说,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时,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情感素质和身体技能素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象“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重视认知目标而忽视其它各类目标。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教育的“功能性目标”,更要用形成性目标来保证学生获得道德、审美、价值规范、情感态度等基本素质。从80年代的世界教育运动中,也可以反映出这样一个趋势。例如法国教育界曾有人提出,现代教育目标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外,还必须加上“学会如何生存”和“学会如何形成”。美国有人提出在“3R”(读写算)之后还应加上第4R(责任心或人际关系)。我们在近些年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忽视其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带来的学生道德滑坡、人格失调、心理障碍以至思想混乱的后果,不能不说是同没有突出素质的“整体性”这一点有关。
当然,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这并不排斥有重点的发展个性,也不排斥在一个整体中各人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决不能被理解为均匀发展和划一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社会主义者从来不认为每个人都应成为拉斐尔,他们努力争取让每一个有拉斐尔才能的人都有顺利发展的可能性。”
2 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交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无视学生的存在。一位教师走上讲台,面对几十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上45分钟,这种情况现在虽已不多见,但是在教师的潜意识中没有学生存在者有之,教师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者有之。这些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点——点”式单向性交流,教师的讲等同于“讲解”、“灌输”,学生的学也被固化为“听讲”、“记忆”。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交流则具有立体性特征。所谓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它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即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静态的交流,又有动态的交流,并且这种交流又能引发课堂教学的连锁反应。它与应试教育下单向的课堂交流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其一,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教师讲授,学生思考;一 人提问,大家讨论;一人回答,大家评价。同时教师还可恰当运用卡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多渠道化;其二,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交流,促使学生动员多种感官参与交流活动,这样,学生间便能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其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交流,便于形成师生之间畅通的反馈渠道,促使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课堂教学交流上的“立体观”,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因而学生乐于参加,积极性高。学生通过参与交流,不仅在“乐学”中掌握了学科知识,而且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质也充分地得到发展和培养。当然在立体的课堂交流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离开这一原则,而仅仅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作些表面文章,学生只是被动发言、讨论、搞活动,也不是我们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交流。
3 课堂教学对象上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要有学生的参与;教学内容必须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教育功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走向预定的目的地。否则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站在这样的高度看问题,便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我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与“主导”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地位、作用、关系的高度概括,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框架的基本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结合,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前提。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行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导下产生的。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环境下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实践证明,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迭加起来的反馈效果要远远超出单纯认知因素的反馈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形成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师生在融洽愉悦、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做到教师的巧设疑问与学生积极解疑的相结合。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诱导和鼓励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地解疑。从而在教学中形成教师的”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与学生的”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紧密结合”的思维训练主线。
再次,注重教师的学法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有效手段。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提倡学法指导:先秦时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学记》曾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启发诱导,鼓励自学而不勉强推动,指导学习门径而不盲求通达;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凡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主导”和“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90年代乃至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改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所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立体观”,仅是笔者对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所作的一些肤浅的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以期能引起同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