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将环境教育进行好,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的环境意识,在生活中多观察,不断寻找环境教育的素材,在历史课堂中多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是反映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直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历史教学的进行与环境教育密不可分。
过去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自己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环境意识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的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的开发大自然,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发森林。草地退化,沙漠扩大,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的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污染,一级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形势下,出现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整个公众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著名学者吴泽顺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全面发展,即经济发展要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谋求社会的整体进步,揭示人与社会之间或人与人关系上的协调的必要性;二是自然持续发展,即当前必须要考虑自然系统支持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两方面涉及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这是历史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了多次的环境教育,成功的将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的深思,吸取先人在处理人与社会和环境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和提高他们促进国家、民族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培育他们关爱自然、关爱环境、关爱地球、关爱他人、关爱人类的自觉性,开阔他们以自然为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襟,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素质道德情感,使其不至于掉入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全然不顾自然环境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陷阱,从而为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成长为拥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做好准备。
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教师是否有环境意识是最重要的。其次,教师结合课改理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是关键。
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主题。我在教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以生物的事实具体描写了野生动、植物驯化和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及农、牧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得到一个结论:在人类的劳动创造中,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认识到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然后教师结合现实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人类能改变环境,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通过这个环境教育的进行,使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总之,环境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将环境教育进行好,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的环境意识,在生活中多观察,不断寻找环境教育的素材,在历史课堂中多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是反映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直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历史教学的进行与环境教育密不可分。
过去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自己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环境意识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的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的开发大自然,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发森林。草地退化,沙漠扩大,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的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污染,一级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形势下,出现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整个公众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著名学者吴泽顺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全面发展,即经济发展要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谋求社会的整体进步,揭示人与社会之间或人与人关系上的协调的必要性;二是自然持续发展,即当前必须要考虑自然系统支持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两方面涉及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这是历史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了多次的环境教育,成功的将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的深思,吸取先人在处理人与社会和环境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和提高他们促进国家、民族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培育他们关爱自然、关爱环境、关爱地球、关爱他人、关爱人类的自觉性,开阔他们以自然为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襟,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素质道德情感,使其不至于掉入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全然不顾自然环境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陷阱,从而为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成长为拥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做好准备。
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教师是否有环境意识是最重要的。其次,教师结合课改理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是关键。
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主题。我在教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以生物的事实具体描写了野生动、植物驯化和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及农、牧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得到一个结论:在人类的劳动创造中,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认识到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然后教师结合现实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人类能改变环境,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通过这个环境教育的进行,使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总之,环境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将环境教育进行好,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的环境意识,在生活中多观察,不断寻找环境教育的素材,在历史课堂中多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