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用眼睛欣赏美丽春天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心灵描绘一个更美的春天;当你在林中快乐地散步并随意捡些树叶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轮椅赛跑,用脚趾画画;当你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纵情欢唱的时候,可知道一个人昂扬的斗志就是一首最雄壮动听的歌;当你有梦想去追求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早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便是特教大学生。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想关注这样一个群体。
6200万,这也许是几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但在中国,它仅仅只是残疾人数的总和。中国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这里关注的,只是残疾人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残疾大学生们。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或是专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教育学院里。
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校园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特教大学生们匆匆来去,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或打着手势。阳光沐浴在他们脸上,自信平和的微笑美丽了冬天的校园。
我们很多人可能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毕业后的求职又会怎样?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在他们如花的笑容下,是否藏着一颗孤独、敏感而自尊的心?
除了他们之外,全国6200万残疾人群体中,又有多少人能幸运地踏进象牙塔学习深造呢?我国的特殊教育状况又如何呢?
让我们带着疑问和渴望走近他们,走进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日常生活篇:
他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样因为诸多不便而很封闭。其实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早晨6:20起床,吃早饭,上课,午饭,下午上课或自由活动,晚自习后回寝。
虽然他们的生活区与普通学生的生活区隔着一条川流不息的马路,但他们中的好多人还是来到马路对面品尝各种菜肴,有时邻近长春理工大学校园里也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去品尝那里的小吃,大有吃尽天下美食之势。他们也经常结伴去逛街、郊游。平日里上下楼梯、打水、洗衣服自己全部都应对得井井有条。另外,体育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常玩台球和门球,有时还跳绳、下棋。
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中也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体饮杯”主持人大赛中蟾宫折桂的余锦,辩论赛中舌战群儒的城明帅,歌手大赛中倾情演绎《天亮了》的唐洪波,参加心语协会的郑卫锋、江朝阳、武啸远……等。校园生活因他们而丰富多彩,别有一番情趣。
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完满,但他们坚持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态度,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记得这样两幅场景:一是在特教学院前进行的聋哑人拔河比赛。当裁判的红布棍甩动,比赛开始了,参赛者憋红了脸,助威者们有的敲着大鼓,有的大幅度打着“加油”的手势;二是学院举行的义务作画和按摩活动。特教女生三下两下便把一幅脸部肖像勾勒得惟妙惟肖。
自信就是生命,投入就是生活。这就是特教生们的精神写照。
随着采访的深入,发现他们对人生的理解更深刻,他们的心情总是很乐观,他们是践行主义者……也许是因为完满的缺失,才成就了他们诸多优点。我想起了余杰的一句话:“也许光明的定义只有在黑暗中生活了一辈子的海伦凯勒才能真正给出。”
也许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值得同情。但特教大学生们并没有怜悯自己,他们都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的避风港。
学习篇:夜的尽头是心的黎明
特教生们的学习课程大致分为:大一、大二公共课(如英语、语文、法律基础、计算机)占很大部分,专业课并不多。大三专业课和公共课各占一半,大四、大五基本上都是专业课,课余时间相对减少。课程较松的大一、大二的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课外兴趣。大一新生郑卫锋告诉我,他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常看些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红与黑》;还读了一些社会经济类方面的书。针灸推拿班的唐洪波能用英语跟外教毫无障碍地交流。这固然得益于他眼睛失明之前已在华中理工大学就读了半年多,但更主要在于过去的三年中他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经常去外语学院听英语专业的精读课、外教口语课,也经常主动和外籍教师交谈。勤奋好学不仅仅使得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使他和很多外教成了好朋友。
大四、大五专业课多了,专业技能也逐步掌握了,有些同学开始利用自己所学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勤工俭学,另一方面也学以致用,巩固理论知识。
长春大学有盲文阅览室,那里藏书丰富,并引进了盲文软件,使得大家平时学习不再限于课桌和书本,计算机也成为一种常用工具。他们从网上下载资料、聊天。99届的特教男生毕业后合办了一个网站,运行情况良好。还有一些学生想看的书没有盲文版,于是录制磁带也成了他们的学习手段之一。令人敬佩的是,大量的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近些年来,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医学),英语学习便成了他们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考入学校时,并没有考英语,现在一切从头开始,难度何其大!上周我在与一个老乡聊天时,一个全盲的男生江朝阳正在聚精会神地读英语。听说我是英语专业的,他便迫不及待要我教他几个音标的读法,还恳请我有空的时候教他英语,他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
“上帝赐予我一个缺陷的世界,我却用心将它填满。知识,让我更加勇敢。”
求职篇: 准备好了吗
2003年,我国共有212万大学生毕业,比去年的145万增加了67万,而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将继续。在无数大学生为就业焦头烂额时,特教生的就业情况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为此,记者走访了十几位特教同学。
来自河北的周恒同学说:“在人们的印象中,残疾人总是弱者,尤其是生活无法自理,必须有人照顾,还谈何工作呢?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的确有极小部分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但其他大部分人不但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
来自成都的张平同学说:“别人可能都认为我们特教生不好找工作,事实上我们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比如学针灸推拿的特教生们,虽然视力不行,但在其他方面就比视力正常人敏锐得多,推拿技术更为熟练。而且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知识面广、接受力强、学新东西快,更有利于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将越来越重视,这一行的市场潜力还非常非常大,我们的待遇也比较好,收入也不错。如果自己有些资金,可以开个小诊所。我们就有三个师兄在学校旁边开了个盲人健康按摩中心,生意很不错。我们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专业主要是中医、音乐、艺术设计等。音乐、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可能稍微要少一点。音乐专业的同学可以去国家残疾人艺术团,各地区残疾人艺术团以及其他艺术机构。”
来自广东的林旭同学说:“事实上我们的就业门路还是比较广。首先,就体力劳动来说,只要我们不是肢残、失明,几乎所有正常人能做的我们也都能做。其次,除了本专业外,还应发展其他爱好。有些人视力不好,但嗓音很好,可以做一个主持人、播音员;有些人爱好写作,可以做编辑、作家、自由撰稿人;有些人爱好网络,可以编程、做网站。每次学校文艺汇演、运动会等等各项活动中,总能看到我们的身影,第八届校园歌手大赛我们学院的谢娟和郑林伟就拿了一等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素质。第一,要掌握求职技巧,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第二,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练好内功。第三,要多了解一些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特别在自己创业时期。第四,可以往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发展,可以尝试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也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悲观,认为身体健康的同学尚找不到工作,特教生就更难了。还有一些同学自尊心较强,比较敏感,怕受到歧视。来自山东的朱小川同学说:“我感到就业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压力大,位置少。”来自江西的唐松燕同学说:“一些用人单位怕我们不容易沟通,造成员工之间的隔阂。其实,我们都和正常人一样,有一颗平常的心,渴望了解,渴望沟通。我们并不需要同情,我们只不过比常人多一点困难多一点障碍而已,跟我们沟通的时候,可以在纸上写,也可以打手语。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能吃苦,工作勤奋,珍惜每一次机会。”
如此看来,特教生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好,只要他们熟练掌握过硬的技能,就能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
爱情篇:
我总不能忘记一位残疾阿姨幸福的笑容。
在学校旁边一家商场里有位残疾阿姨,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残疾人,在商店附近开了一家钟表修理铺,两个人每天一起上下班,有时候已经上中学的孩子接他们一起回家,他们的生活虽有遗憾但依然不失幸福和甜美。我们的特教生是怎样面对这美好的爱情呢?
晓雪(中文专业):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神圣的感情。残疾人也同样渴望爱情。我是个渴望爱情的女孩,可是在爱的路上做了逃兵。两年前在来校的路上,我认识了一位老乡,个子不高,很黑,大家都叫他黑哥。回到学校后,他常常来找我,一起打乒乓球,踢足球,逛公园,逛商场。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只是我不能说话,只能打一些简单的手势。为了能更深入地交流,他竟去学了手语。
有一天,他突然发来一则短信:“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吗?”
我问:“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他有一刻的迟疑:“能更深入一点吗?”
我踌躇了。情人节那天,刚起床就看到一则新的短信:我爱你。是黑哥发来的。
虽然和他在一起很快乐,多么希望在我无声的世界里,一直有他的相伴。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选择了逃离,换了手机号码,只留下了他在一次足球比赛上的录像带。
因为不自信,做了爱情的逃兵。
林兄(计算机专业):
我今年24岁了,很幸福,有个好女孩愿意陪我一生一世。18岁那年中专毕业,找了一份好工作,也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女孩。很快,我们便相恋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20岁的一天,一场车祸使我永远失去了左腿。当我明白是怎么回事时,禁不住抱头痛哭。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家人,面对女友,面对以后的生活。家里并不富裕,残酷事实和今后的艰难处境,使得父亲不住地叹气,母亲也哭成了泪人,女友一直陪在我身边。我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女友:“咱们分手吧,你是个好女孩,我不能拖累你一生。”没想到,她擦干泪水:“笨蛋,我的家就在这里,你叫我怎么走?”就这样,女友留了下来,成为了我的妻子。她很贤惠,什么事都照顾着我。为了找份好一点的工作,她又鼓励我考大学深造。现在虽然在学校,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在网上交流。我们已经有了小宝宝,小家伙已经会叫爸爸了。每次想起这些,一种家的温馨就包围了我。现在我很幸福,也很珍惜这份家的感觉。
许建勋(行政学专业):
爱情不仅仅只是油盐酱醋茶,还应是心灵上的相契相随。很多残疾人找对象都想找一个健全人,找不到宁愿不结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生活不便,应该找一个健全人照顾。实际上,这种思想已经落伍了。找个伴侣为了照顾自己没错,但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慰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残疾人提供的方便越来越多,现代家政服务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在生活上基本能照顾自己,就不必非要找一个健全人作对象,即使对方也是残疾人,只要两情相悦,为什么不走进婚姻的殿堂呢?以我自己为例,我身高只有1.58米,即使穿着高跟鞋也比一般的女孩矮一大截,要想找一个高挑、轻盈的女孩这一生基本上是不可能,找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女孩有什么不好。我记得一位女作家曾经说过:“我的丈夫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适合我的。”我很欣赏这句话。我也可以这样说,我的妻子也许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但却是最适合我的。
残疾人上大学难,呼唤特殊教育制
-记我国大学特殊教育现状
湖南省教委2001年的一份资料表明,去年该省残疾考生报考人数为213人,上线考生135人,录取128人,录取比率94.7%,比1999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并且录取的学校都不是很理想,大部分残疾考生都被降格录取。相信其他各省的情况也大致一样。
事实上,我国残疾人群远远不止高考那几个考生,在我国6200万残疾群体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到2‰,远远低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占全体国民1%的比率。据近期报道,海南省一残疾青年因其父母懵懂无知,竟然20岁才开始上小学!
残疾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弱势群体,无论生活、求学,还是求职,比普通人都面临更多的困难,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
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给人以智慧!
但是现在的特殊教育力量特别是大学特殊教育还非常薄弱,很多残疾青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残疾生的特殊教育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一方面,很多残疾生朋友们还不知道有专门招收残疾生的高等院校,都往一般普通高校挤,而一般普通高校又因为不便管理或者难以提供相应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不予录取,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明文规定: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残疾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生。但还是有很多残疾生朋友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规模较小,数量也少,且分布不均。我国现仅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三所残疾人高等院校,而且招生规模不大,并且只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本科层次。
很多专家认为,国家应该将特殊教育这一块专门划出来,筹建一批专门适用残疾生的高等院校,拨出一笔经费专门用于残疾生的培养,并根据他们的各自特殊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方式。残疾生上学难,呼唤特殊教育机制,呼唤发展特殊教育,特别是大学特殊教育。
据报道,湖南长沙市政府早在两年前已向省政府递交报告,希望在浏阳师范的基础上申办长沙特殊教育学院。这一决定已经成为现实。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得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其生存能力,得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信和自立的精神,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特殊教育不仅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对残疾子女的就学问题缺乏关心甚至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认为残疾子女上学没有多大作用,只不过在浪费钱财,他们只想让子女不饿着、不冻到将就过一生,这也是造成残疾人受教育比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这种想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侵犯了子女的合法权益。
再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大,收费一般也较高,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绝大多数专业学制5年,学费一般在5000一10000元/学年之间。这无疑也拒绝了一些贫困残疾子弟入学。这需要政府给以重视和扶持。据近期《天津日报》报道:天津残疾人上大学可领取教育助学金。这对于那些优秀的贫困残疾子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残疾人上学难,特别是上大学难,这一现象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关注并早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