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是多媒体的课堂,是信息技术的课堂。信息技术与初 中化学教学中的整合是现代教育模式是:大脑的扩容、空间的改变、工具的改进、操作的改变、交流的更新。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整合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以下是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可以不断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化学的第一堂课,我不会直接教给学生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而是通过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播放一张食盐的图片,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在:“到超市我们如何从种类繁多的食盐中来选择我们需要的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就会讨论起来,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如,我们的化学课几乎新授课之前我都要放一小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些趣闻或故事,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时,播放视频“意大利死狗洞”和于谦的“石灰吟”;在讲燃料和热量时,视频播放“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等,这样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立即从下课的放松状态进入上课状态引入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激情、激发求知欲的好效果,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
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里,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下倾斜,为什么,如果错误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氧气收集完后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错误,则后果如何?这些错误的操作因为具有危险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是无法演示的。通常的做法是,老师告诉学生答案,出现冷凝水回流,试管爆炸的现象。这是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上述实验,弥补了老师和学生不易直接进行实验,而通过老师语言描述也难以到位的不足。 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的否则会导致的后果、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溶液中,老师都会强调后果的严重性,但学生机械地记忆,印象肯定不深。模拟这类不可能做的实验,省时省力,几个动画画面就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是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变抽象为直观
以教师的经验,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一般会成为学生化学成绩分出的优劣的分水岭,若学生在这一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存在不可解决的疑惑,则会对以后学习——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反应实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主要知识形成理解上的障碍。那么我们在讲《分子和原子》时用多媒体做出一段动画效果:把氧化汞粉末加热,分解成为很多的氧微粒和汞微粒;每两个氧微粒结合一个氧分子,很多这样的氧分子积聚成氧气;很多汞微粒积聚成金属汞。这一段不足一分钟的动画即可说明很多问题: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粒子;物质可由分子构成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段视频学生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及化学变化的本质。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课中,由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或感知构成原子的微粒,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分子式”》一节,该课件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间插入了由flash软件制做的动画,将枯燥的知识变为形象生动而风趣的漫画形式,使学生在笑声中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式的概念、写法、读法和意义的掌握,即提高了学生的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模拟有毒有害的实验
例如,课本中《一氧化碳的性质》中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和高炉炼铁的实验,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无法完成,这时可以模拟有毒物质的毒性实验,如把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在一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模拟一氧化碳毒性实验,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 FLASH 等动画软件就可制作形象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接受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知识点的总结和整合
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 例如进行O2、H2、CO2 实验室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制成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
学生可以随时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
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如在《爱护水资源》一课中,我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方式不限,形式不限,搜集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资料,上课时,我把课堂交给学生,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大家。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并且在活动中,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改善环境的方法建议,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国际主人翁意识。同样的方法我還运用到课本中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在活动中同学们自己学到了许多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知识。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的代替我们的实验教学,但他可以辅助我们的日常教学,多媒体教学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改善、提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高等教育出版1997年
3、许乃英、黄慧《课堂电化教学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李凤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 第12期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可以不断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化学的第一堂课,我不会直接教给学生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而是通过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播放一张食盐的图片,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在:“到超市我们如何从种类繁多的食盐中来选择我们需要的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就会讨论起来,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如,我们的化学课几乎新授课之前我都要放一小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些趣闻或故事,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时,播放视频“意大利死狗洞”和于谦的“石灰吟”;在讲燃料和热量时,视频播放“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等,这样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立即从下课的放松状态进入上课状态引入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激情、激发求知欲的好效果,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
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里,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下倾斜,为什么,如果错误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氧气收集完后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错误,则后果如何?这些错误的操作因为具有危险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是无法演示的。通常的做法是,老师告诉学生答案,出现冷凝水回流,试管爆炸的现象。这是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上述实验,弥补了老师和学生不易直接进行实验,而通过老师语言描述也难以到位的不足。 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的否则会导致的后果、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溶液中,老师都会强调后果的严重性,但学生机械地记忆,印象肯定不深。模拟这类不可能做的实验,省时省力,几个动画画面就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是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变抽象为直观
以教师的经验,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一般会成为学生化学成绩分出的优劣的分水岭,若学生在这一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存在不可解决的疑惑,则会对以后学习——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反应实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主要知识形成理解上的障碍。那么我们在讲《分子和原子》时用多媒体做出一段动画效果:把氧化汞粉末加热,分解成为很多的氧微粒和汞微粒;每两个氧微粒结合一个氧分子,很多这样的氧分子积聚成氧气;很多汞微粒积聚成金属汞。这一段不足一分钟的动画即可说明很多问题: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粒子;物质可由分子构成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段视频学生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及化学变化的本质。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课中,由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或感知构成原子的微粒,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分子式”》一节,该课件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间插入了由flash软件制做的动画,将枯燥的知识变为形象生动而风趣的漫画形式,使学生在笑声中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式的概念、写法、读法和意义的掌握,即提高了学生的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模拟有毒有害的实验
例如,课本中《一氧化碳的性质》中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和高炉炼铁的实验,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无法完成,这时可以模拟有毒物质的毒性实验,如把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在一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模拟一氧化碳毒性实验,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 FLASH 等动画软件就可制作形象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接受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知识点的总结和整合
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 例如进行O2、H2、CO2 实验室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制成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
学生可以随时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
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如在《爱护水资源》一课中,我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方式不限,形式不限,搜集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资料,上课时,我把课堂交给学生,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大家。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并且在活动中,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改善环境的方法建议,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国际主人翁意识。同样的方法我還运用到课本中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在活动中同学们自己学到了许多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知识。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的代替我们的实验教学,但他可以辅助我们的日常教学,多媒体教学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改善、提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高等教育出版1997年
3、许乃英、黄慧《课堂电化教学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李凤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