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存在是对立统一的,既然存在优秀学生,那也必然存在后进学生。后进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后进生的产生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绝大多数后进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不到位,造成了他们自身的许多弱点。后进生一般组织观念淡薄,生活散漫 ,学习马虎,自卑感很强,对学习、工作甚至生活缺乏信心;但另一方面,他们恰好处于青春期,喜欢盲目模仿,拉帮结伙,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班集体甚至给学校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管理与教育,对于学生本人的前途,对于班风、学风的建设乃至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后进生的管理与教育的对策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后进生,特别是男生,他们往往思想活跃,自以为是,不服老师的管理,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往往十分偏激固执。所以,教师在后进生面前,绝对不能以软弱者的面孔出现,否则,以后的上课纪律就难以维持。对于后进生,教师对他们应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以必要的恰当的约束。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一经发现,应及时纠正,决不姑息放纵,要把错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不主张“师道尊严”,但我们应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以亲近,但又不可冒犯,使学生心里有一种模模糊糊的畏惧感。
二
教师要严而有度,把对学生的严格与宽容化为一体,粗暴的训斥,过于频繁的批评,公开场合不顾面子,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理直气和,言传身教。训话也要讲究艺术效果。训话不能过频,不能不分巨细,不能时间过长。在训话当中,应本着循循善诱、爱护学生的思想,不能因发怒而大骂学生,以泄心头之气,更不能有污辱学生人格的言行。要知道,学生要彻底根除自己的不良习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对学生的“严”并非像孙悟空除妖一样,一棍子狠打下去,就算完事儿。我们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家访、个别交谈、翻阅学生材料等途径,了解学生的过去情况,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其家庭状况,还要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通过全面了解、分析后,再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和不良习气,进行教育和帮助。
“严”并非教师什么都说了算,教师的“严”要合情合理,要充分地尊重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知识和阅历的日渐丰富,后进生已经觉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因此,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渴望得到人格的尊重,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和正当要求。
三
教师在“严”的同时,又要“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他们受到许多的挫折,走过许多的弯路,比起成绩好的同学来,他们可能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们需要老师伸出温暖的手拉自己一把,需要的是老师善意而严肃的批评、热情而适时的帮助,决不是冷嘲热讽。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不能动辄罚站、停课、叫家长,甚至拳脚相加,若这样肯定会使他们丧失进取的信心,产生逆反的心理。
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师爱”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亲切、可以信赖,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嫌弃就意味着对学生教育的放弃。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学生摒弃旧我的环境,就意味着教育的终止!
四
那么教师该如何用“师严”和“师爱”去教育与塑造后进生呢?我想途径有二:(1)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2)努力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扬其长补其短。
提高兴趣,首先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后进生成绩普遍较差,基础薄弱,所以上进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后进生普遍有被动懒惰的习性,有贪玩、意志力弱的不足,但是,他们到一个新的环境,遇到新的老师,受到新而深的思想教育后,会产生一种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念头。然而,俗话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于旧习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学生这种上进思想会出现反复现象,作为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耐心地进行教育,要“严”、“爱”结合,用“严”去抑制学生的不良习惯,用“爱”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会直接导致其学习兴趣的衰落。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与其基础有关,还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关。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机模糊,教师要弥补后进生上述两个因素的不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要照顾后进生的胃口,善于启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努力求新求活,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教师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不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不起来。所以我们要革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浓重的感情与艺术氛围熏陶学生,加强情感教育。同时,对于后进生也应考虑教学内容不能太难,作业量不能太大,考试不能太频繁。
后进生也并非方方面面都落后,一无是处,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一些长处和优点,如有些学生有文体特长,有些学生兴趣广泛,有些学生很讲义气等,作为教师要以充分的“爱”,悉心观察,尽量去捕捉、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施展长处,发挥优势,以此树立其信心,改善其言行,优化其品质,逐步将后进生引向正途。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寓严,才能抑制后进生的不良习惯,增强其自控力和自信心;只有在教学中,用“师爱”去理解后进生的心理和需求,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努力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引导,鼓励其发扬优点,摒弃旧我,才能塑造好后进生的新形象。
(浙江省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一
后进生,特别是男生,他们往往思想活跃,自以为是,不服老师的管理,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往往十分偏激固执。所以,教师在后进生面前,绝对不能以软弱者的面孔出现,否则,以后的上课纪律就难以维持。对于后进生,教师对他们应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以必要的恰当的约束。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一经发现,应及时纠正,决不姑息放纵,要把错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不主张“师道尊严”,但我们应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以亲近,但又不可冒犯,使学生心里有一种模模糊糊的畏惧感。
二
教师要严而有度,把对学生的严格与宽容化为一体,粗暴的训斥,过于频繁的批评,公开场合不顾面子,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理直气和,言传身教。训话也要讲究艺术效果。训话不能过频,不能不分巨细,不能时间过长。在训话当中,应本着循循善诱、爱护学生的思想,不能因发怒而大骂学生,以泄心头之气,更不能有污辱学生人格的言行。要知道,学生要彻底根除自己的不良习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对学生的“严”并非像孙悟空除妖一样,一棍子狠打下去,就算完事儿。我们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家访、个别交谈、翻阅学生材料等途径,了解学生的过去情况,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其家庭状况,还要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通过全面了解、分析后,再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和不良习气,进行教育和帮助。
“严”并非教师什么都说了算,教师的“严”要合情合理,要充分地尊重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知识和阅历的日渐丰富,后进生已经觉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因此,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渴望得到人格的尊重,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和正当要求。
三
教师在“严”的同时,又要“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他们受到许多的挫折,走过许多的弯路,比起成绩好的同学来,他们可能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们需要老师伸出温暖的手拉自己一把,需要的是老师善意而严肃的批评、热情而适时的帮助,决不是冷嘲热讽。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不能动辄罚站、停课、叫家长,甚至拳脚相加,若这样肯定会使他们丧失进取的信心,产生逆反的心理。
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师爱”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亲切、可以信赖,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嫌弃就意味着对学生教育的放弃。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学生摒弃旧我的环境,就意味着教育的终止!
四
那么教师该如何用“师严”和“师爱”去教育与塑造后进生呢?我想途径有二:(1)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2)努力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扬其长补其短。
提高兴趣,首先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后进生成绩普遍较差,基础薄弱,所以上进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后进生普遍有被动懒惰的习性,有贪玩、意志力弱的不足,但是,他们到一个新的环境,遇到新的老师,受到新而深的思想教育后,会产生一种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念头。然而,俗话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于旧习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学生这种上进思想会出现反复现象,作为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耐心地进行教育,要“严”、“爱”结合,用“严”去抑制学生的不良习惯,用“爱”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会直接导致其学习兴趣的衰落。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与其基础有关,还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关。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机模糊,教师要弥补后进生上述两个因素的不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要照顾后进生的胃口,善于启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努力求新求活,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教师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不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不起来。所以我们要革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浓重的感情与艺术氛围熏陶学生,加强情感教育。同时,对于后进生也应考虑教学内容不能太难,作业量不能太大,考试不能太频繁。
后进生也并非方方面面都落后,一无是处,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一些长处和优点,如有些学生有文体特长,有些学生兴趣广泛,有些学生很讲义气等,作为教师要以充分的“爱”,悉心观察,尽量去捕捉、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施展长处,发挥优势,以此树立其信心,改善其言行,优化其品质,逐步将后进生引向正途。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寓严,才能抑制后进生的不良习惯,增强其自控力和自信心;只有在教学中,用“师爱”去理解后进生的心理和需求,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努力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引导,鼓励其发扬优点,摒弃旧我,才能塑造好后进生的新形象。
(浙江省黄岩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