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老腿先衰,树老根先枯”,双腿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而下蹲运动就是保养双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腿部肌肉的一大利器。
会蹲的人老得慢
专家说,蹲起5分钟相当于行走1小时,并且还有以下5个好处:
1.增强肌肉力量
下蹲需要胸背部及腰腹部肌肉甚至上肢用力,重复活动可增强大脑对身体的控制,降低摔倒风险。
2.提高骨关节灵活性
适当的蹲起活动可以增加髋、膝关节的活动,巩固膝关节稳定度,延缓关节老化。
3.预防心血管疾病
下蹲可以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抗衰老
下蹲促进血液循环,气血流畅,可以抗衰老哦。
5.放松减压
简单的运动可以放松精神,减轻压力。
蹲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下蹲的正确姿势应该是:站立时,双腿应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外,膝关节垂线不超过前脚尖,臀部向后如同坐板凳,全程挺腰抬头收腹,不能有含胸夹膝的动作,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
全蹲
全蹲对臀大肌刺激最大,对腰腿韧带拉伸较强,对踝、膝、髋关节的影响较大。
这种方式适合久坐的人作为间歇锻炼,但应注意保持一定的下蹲速度,如每分钟20~30次,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半蹲
大腿高于膝盖水平角度为半蹲,对大腿和臀部肌肉影响较大。
深蹲
大腿低于膝盖水平角度为深蹲,腿上用劲儿较大。深蹲通常适合中青年人在久站或久坐后,感觉劳累时练習。
靠墙蹲
下蹲时,如膝盖超过脚尖,会给膝盖带来较大压力,但膝不过脚尖的下蹲姿势并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全蹲时。此时,背靠墙蹲就成为最佳选择,可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有些人不适合“下蹲”
锻炼时,绝大部分人应以深蹲为主,半蹲和全蹲为辅。需要提醒的是,下蹲时下得要慢,起得要快,否则易损坏膝关节。
在接近蹲下的最低位置时,最好再放慢速度,这样能更好锻炼腿部肌肉。
下蹲的节奏和运动量以每次活动之后有气喘,脉搏跳动120~140次/分钟为宜。运动重在量力增减,循序渐进。
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关节有问题的人不宜做下蹲运动。老人或体弱者可先采用半蹲或“1/4”蹲,膝关节弯曲角度依个人身体状况和感受而定。
会蹲的人老得慢
专家说,蹲起5分钟相当于行走1小时,并且还有以下5个好处:
1.增强肌肉力量
下蹲需要胸背部及腰腹部肌肉甚至上肢用力,重复活动可增强大脑对身体的控制,降低摔倒风险。
2.提高骨关节灵活性
适当的蹲起活动可以增加髋、膝关节的活动,巩固膝关节稳定度,延缓关节老化。
3.预防心血管疾病
下蹲可以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抗衰老
下蹲促进血液循环,气血流畅,可以抗衰老哦。
5.放松减压
简单的运动可以放松精神,减轻压力。
蹲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下蹲的正确姿势应该是:站立时,双腿应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外,膝关节垂线不超过前脚尖,臀部向后如同坐板凳,全程挺腰抬头收腹,不能有含胸夹膝的动作,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
全蹲
全蹲对臀大肌刺激最大,对腰腿韧带拉伸较强,对踝、膝、髋关节的影响较大。
这种方式适合久坐的人作为间歇锻炼,但应注意保持一定的下蹲速度,如每分钟20~30次,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半蹲
大腿高于膝盖水平角度为半蹲,对大腿和臀部肌肉影响较大。
深蹲
大腿低于膝盖水平角度为深蹲,腿上用劲儿较大。深蹲通常适合中青年人在久站或久坐后,感觉劳累时练習。
靠墙蹲
下蹲时,如膝盖超过脚尖,会给膝盖带来较大压力,但膝不过脚尖的下蹲姿势并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全蹲时。此时,背靠墙蹲就成为最佳选择,可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有些人不适合“下蹲”
锻炼时,绝大部分人应以深蹲为主,半蹲和全蹲为辅。需要提醒的是,下蹲时下得要慢,起得要快,否则易损坏膝关节。
在接近蹲下的最低位置时,最好再放慢速度,这样能更好锻炼腿部肌肉。
下蹲的节奏和运动量以每次活动之后有气喘,脉搏跳动120~140次/分钟为宜。运动重在量力增减,循序渐进。
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关节有问题的人不宜做下蹲运动。老人或体弱者可先采用半蹲或“1/4”蹲,膝关节弯曲角度依个人身体状况和感受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