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凤头”:扣题点题引下文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l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的头开得好,自然就越写越顺,读者也爱看,头若开得不好,写时定会步步为艰,读者就会不满意。正因为开头重要,所以写文章的人没有不注意开头的。
  先说一个例子——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足足酝酿了四年,可是动笔时,却怎么也开不好头。
  他苦恼极了。
  一天,他走进大儿子的屋子,看见大儿子正在读普希金的小说。托尔斯泰拿过书,随便翻翻。他的目光停留在《宾客齐集在别墅中》这个片段上,那里的开头写的是:“节日的前夕客人们开始到齐了”。托尔斯泰念了一遍,带着敬佩的感情说:“普希金总是这样直截了当的接触问题。换另外一个人,一定会开始先描写客人、房间,而他却是一下子就进入了情节。文章就应该这样写!”
  说完,他赶紧回到书房,在稿纸上写道:“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
  后来,苏联研究托尔斯泰的专家都称颂这个开头,认为这个开头是情节的“钮结”,它使后面的事件迅速的展开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一定要用心思。开头的话要能抓住人,有吸引力,要引人入胜。开头就是开门,就是那么一下子引人登堂入室。这样读者才能非看下去不可。一句话,作文开头要具有扣题、点题、引下文之功效。
  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风格来选择恰当、合适的形式,还要切合主题,不落俗套。下面以教材中课文的开头为例,讲解几种。
  (一)交代式。这种方式用在记叙文的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有关信息。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第一段:“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里的详细交代,为下文事件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埋下了伏笔。再如,《伟大的悲剧》开头:“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开篇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回忆式。初中学生写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叙述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所以,采用回忆式开头就很白然,易于使自己写作时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也有助于将读者引入故事中。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师》,这些大作家的作品都是这样开头的。
  如《最后一课》的开头:“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开篇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不用功学习的淘气孩子刻画了出来。很自然的引出了下文。
  (三)渲染式。渲染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它能抒发情感,突出旨意。
  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突出“盼”,足见望春心切。借用“东风”报讯,宣告春天到来,充满喜悦。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情感在开篇就渲染了起来。续读下去,春天的美丽之景,喜春的浓浓之情,不感染读者吗?再如,《 登上地球之巅》开头:“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这里点明了时间,并由景物描写来衬托登山的难以想象的难度,为下文写队员们登上顶峰作铺垫。
  (四)开门见山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对考场作文来说,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直入文题的、“不蔓不枝”的开头,一定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使阅卷人对你的作文留下极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这种开头,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极常见,俯首可拾。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再如,《蝉》的开头:“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开篇就紧扣标题,写知知不休的蝉鸣声让人心烦,引出下文。
  (五)悬念式。喜新、厌旧、好奇是人的天性。如何能一眼便牢牢地吸引住读者是重中之重。设悬念、勾眼球,是一法。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以开门见山,突如其来之势,吸引读者去解开疑团:作者为什么要停住脚步?停住脚步要干什么?
  (六)抒情式。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再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好的作文开头技法决非仅此几种,以上只是抛砖引玉,举例而已。如果同学们熟练掌握并能结合文题恰当选用一种开头技法,让“明眸善睐”,赢取读者欣赏,一定会对作文质量的提高裨益良多。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
期刊
教学班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作为它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责任尤其重大。由于班主任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面对的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接触的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心理状态不同、情绪波动性大、性格及品行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学生,这也就决定了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  一、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
期刊
“没有预习好的课不能上”,这是高效课堂明文规定的。那么作为语文学科,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呢?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读提示”  读单元内容说明,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读导学案。  读单元内容说明,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三维目标、学习重、难点等。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学习重、难点等。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了解课文学
期刊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阅读不仅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提高素质。下面是我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1、让学生多阅读,建立图书角,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图书,看后写出
期刊
所谓人文素养,简单讲就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人文精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应该具有必备的学识、风度、工作态度等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谈吐儒雅而不俗气、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古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口语教学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所以语文教师平时应该注重修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不
期刊
又是一个早晨,但隐隐约约地感到窗外透出的光亮有些与平日不同。拉开窗帘,推开窗户,一股浓重的雾气扑面而来,雾,初夏难得一见的晨雾!  伫立窗前,但见雾气随着清凉的晨风浓烟般地搅天弥漫,直觉告诉我:能见度绝不超过五米!对面商铺那惹眼的招牌已经淹没在沉沉雾气里,行人模糊得只剩下一些绰绰的影子,偶尔驶来的机动车大亮雾灯也不得不放慢脚步,身后留下一条瞬起瞬灭的“隧道”。可近窗的那棵香樟树与桂花树依然清晰可辨
期刊
阅读是需要一种定力的。这种定力,必然建立在阅读内容带给阅读者首次的信息刺激。这种刺激的结果,要么是读者因为感兴趣而持续、深度的读下去,要么是不感兴趣走马观花草草浏览。  语文文本的教学,显然不应该是学生仅仅浏览的内容。巧抓文本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技巧和必然。  那么,怎样巧抓文本的切入点呢?  一、 发掘标题内涵切入法。  文章标题高度精炼的文字背后,往往涵盖了以下信息:主要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实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一、高中语文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语文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
期刊
在流光溢彩的唐诗天空,也许有很多人都忽视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小诗,毕竟没有燕许大手笔的劲健,没有李白、杜甫的才情,没有白居易的针砭时弊。可是,她却一枝幽艳,别有韵味,实在是不容易啊!  平淡中有至味  本诗只有二十个字,但却涵盖了叙事诗的要求:人物、情节、环境、内容。其秘密何在呢?就在于诗人贾岛独具匠心的运用问答体——写答而暗写问,寓问于答。  首句“松下问童子”,虽省略了“我”,即寻隐者
期刊
教育,家校双方缺一不可,那就决定了家长、学生、教师必须构建一个良性而稳固的“铁三角”,才能使教育得以稳步实施,使学生逐渐成长。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作为“铁三角”中重要的一点,身为老师,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交流,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就是应该明确“位置”,才能让沟通顺畅。  一、明确自身位置,建立良好形象  教师和家长的每一次见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