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与汉语拼音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
  开学初,我就拼音教学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情况进行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但都或多或少的能拼读。这说明现代的儿童在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必将泯灭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使他们觉得学习是索然无味的事。
  新的课程标准编排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现了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具体体现如下:1、综合性:它的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不仅在教字母,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2、科学性:它改变以往陈旧的先教6个单韵母,再教声母、韵母、音节,最后教整体认读音节的编排体例,大胆地、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课文中,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认识、分辨,从中发现规律,养成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3、时代性:拼音内容的安排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4、开放性: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有老师自主教学创造的空间,又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说话、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表现,去探索,去参加自由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实际和新教材编排思想与体例,我努力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师乐上拼音课,学生爱上拼音课。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认为,人至少有8种不同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也称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也称人际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能不断受先天或后天的影响,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是在发掘并引领这些智能的发展。我尝试着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从语言到视觉再到音乐等等,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一、联系生活,发展语言智能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如果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为儿童创设一种语言环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例如,在教“m”这个音节时,我请三个孩子上台来站在一块组成“m”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像个城门”;有的说:“像两个桥洞”;甚至有一个孩子还用这样两句非常精彩的话来概括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像商店的门,我要进去吃麦当劳。”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发展孩子的语言智慧。
  另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也能极大地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教“zhi”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请孩子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个音节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因为在教“zi”时,我就是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带领他们学习的,因此,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被他们编了出来。有一个孩子这样讲道:“zh是妈妈,i是孩子,有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上街,可孩子不听话,到处乱跑,走丢了。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妈妈,小i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听了这样充满童趣的故事,我惊异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力。作为孩子,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那么,在我们低段教学中何不利用这个特点作为我们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策略和依据,来促进学生语言智慧的发展和提高呢?
  
  二、色彩记忆,发展视觉空间智能
  
  低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整体认读音节、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字母和音节涂色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我想,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三、儿歌串连,发展音乐智能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规范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有的是传统的儿歌。例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有的是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的儿歌,例如在教“ei”这个复韵母时,我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如,在教“d、t、n、l”四个声母时,由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影响了学生,课后,学生聚在一起,认真动脑筋,给“小兔追马图”配上了一首有联系的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
  
  四、游戏活动,发展身体运动智能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字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表现力,只要教师善于引领、挖掘,孩子的肢体运作智慧就会得到非常完美的体现。又例如,在区分“u-ü”这对形近韵母时,我建议孩子们用两个小拳头来代替ü头上的两点。当我读到“u”时,孩子们的手就不动;当我读到“ü”时,他们就把小拳头举在头顶上,这种练习形式儿童非常喜欢。我在课堂上还开展“找朋友”、“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运作智慧,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愉快。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碰到过一些障碍和影响,这些障碍和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拼音本身的障碍。如形近的声母、韵母较多,给学生的分辨带来了困难。“b”和“d”、“p”和“q”,仅半圆的位置不同而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的本音之间又毫无本质联系。又如声母的发音难以弄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2、方言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我在教学生发“n”和“l”时,有些学生总也分不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并不全是学生口舌不灵,更有可能是来自于“听觉障碍”。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们所在环境里不甚标准的发音影响,造成他们脑海里“先入为主”的思想。3、教师自身水平的障碍。全班几十个学生条件、能力各有差异,如何让他们在学习完成后又学有所得,确实是我今后需努力的方向。4、家庭环境影响。毕竟孩子每天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仅是课堂。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的时间较多,如何发动尽可能多的力量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的家庭携起手来,共同积极、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课堂成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园地。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沈致隆著: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作者单位:558000贵州省都匀市小围寨办事处王家司小学)
其他文献
几千年前,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和无能为力。而是不亡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有为而为之,是应出自事物之自然,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化而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是其工作重点之一。什么是学生地归属感呢?培养学生地归属感有何作用呢?怎样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本文逐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班集体 归属感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建设者,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工作应细致入微,把班级的组织管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应晓之以理,
期刊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是不是不管学生怎样表达,如何表现,教师都应予以激励和赏识呢?我认为,激励有“尺”,赏识有“度”,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的思想。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了教育要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了“成功教育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赏识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健康成长”的理念便趋于流行。这一先进教育理念使教师们乃至家长们帮助了许多后
期刊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随着课堂教学的这样一些新变化, “管、卡、压”的传统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
期刊
因特网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本文仅从网络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进行了革新,它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方式,注重交互性,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地获取知识的途径,能提供大量的图片和录像,能迅速得到大量复杂运算的结果,使学习者养成了只看图不看文字、不会拼音不会写字、不愿动笔计算的毛病,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思想的僵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新课标》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引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多媒体技术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
期刊
一、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教育观念将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启迪。新理念要求老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变要求学生“齐步走”为因材施教,起到“服务”、“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教师要坚决纠正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管教式”的教育作风,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操作、独立思考。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有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操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教学中从美读着手,通过“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形体,形乎动静”(荀子语)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承担着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重任,是学生的领路人。  有学校教育就有学业不良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普通班级中学生有的迷惑彷徨,有的沉醉于游戏、网吧中或其它非正常娱乐中,迷失方向,而不顺其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相当一部分教师为此头疼不已,显得“无能为力”了。  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
期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之母;而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和树立。学生有了自信心,才敢于自主地进行口语交际。我曾经对本校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