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拉辛与莎士比亚》成书于19世纪20年代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当时的法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大革命、共和国和拿破仑第一帝国的洗礼。法国经济已经踏上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列车,去而复返的封建王朝统治因而更加令人窒息。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极力扭转却难挡其没落之势。这样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阶级,自然不会给文坛带来任何新鲜的力量。他们在文艺上仍顽强固守古典主义的领地,企图借以封建全盛时期的文艺来掩饰其没落之势,并以此压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文学。这种新古典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极端的形式主义。
关键词:司汤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当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宣传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是现在、过去和将来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固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司汤达对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论调进行了深入批判,他论证了古典主义戏剧是迎合宫廷趣味的产物,已经脱离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首先司汤达从时代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制约性阐述了他的论点。古典主义审美趣味是符合17世纪王朝兴盛的时代的,但这并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审美观点和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既没有永恒的审美趣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以此为基础,司汤达阐明了他眼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司汤达将一切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而把一切机械模仿脱离时代的作品看作是“古典主义”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关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定义是颇为独特的:“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才可能产生最大的快感。”①因此,文艺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当代生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是司汤达文艺观的理论基础。
三、司汤达对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对比阐述
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通过一个例子对他提出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古罗马时代的纪念碑上的士兵的雕象装饰着戴盔、执剑、持盾等兵器,这些兵器是当时作战时使用着的,因此是“浪漫主义”的,因为它描写了时代的真实事物。路易十四时代的凯旋门上也出现了手执盾牌的士兵,而当时大炮已经投入使用,士兵作战不再带盾牌了。因此,“路易十四的雕刻家是古典主义者,他们在他们的凯旋门的浮雕上表现的形象,与当时的事物无共同之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提到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他这里,“古典主义”代表了一种虚假,而“浪漫主义”代表了一种反应时代的真实。他认为能否反映时代状况,是否真实决定着文学创作的价值。司汤达指出“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②从这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是他时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戏剧反映的是16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社会,而拉辛也是他所属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再现了路易十四的宫廷和当时的风尚。但是如果时至今日仍然固守拉辛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观点,那就是机械的“古典主义者”了。司汤达认为如果拉辛生活在这个时代,他肯定不会用1670年那样的方式来写作,他肯定会写出适应这个时代需要的作品。 司汤达把莎士比亚和拉辛的戏剧加以比较,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产生幻想”,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真实性。拉辛的剧作由于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当下显得“虚文伪饰,矫揉造作”,缺乏自然性和真实性。而古典主义模仿者把这种虚伪矫饰的东西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美学法则,最终只会导致其创作离时代、离真实越来越远。司汤达提出害怕莎士比亚的并非拉辛,而是那些古典主义模仿者。
总的来说,司汤达认为文学应该就像一面镜子,一面能映射出时代变化与现实生活的镜子。当然这个观点并非起源于司汤达,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主张文学的任务就是“模仿”自然,并把此看成是美的条件,而司汤达则是更紧密的把文学与时代联在了一起。这样的见解在其后来长篇小说《红与黑》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小说好象一面镜子,摆在大路上。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则是路上的泥沼。”③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司汤达的文艺观,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文学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
《拉辛与莎士比亚》也只是当时司汤达参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一个小册子,在当时反响甚微。不过后人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作品,其中阐述很多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原则,尤其是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美学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当然司汤达并没有提出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不能算是特别重要的美学家和理论家,但是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文学理论原则,仍然是很值得探讨的,尤其是对研究西方美学的发展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潮的产生、发展,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 释:
①②司汤达.拉辛和莎士比亚.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8.
③司汤达.红与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解读莎士比亚戏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高鹤佳.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3).
〔3〕居斯塔夫·朗松,许光华.司汤达.文艺理论研究,1984,(01).
〔4〕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柳鸣九.法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彭立勋.西方美学名著引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7〕徐知免.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读书,1980,(02).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徐阳)
关键词:司汤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当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宣传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是现在、过去和将来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固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司汤达对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论调进行了深入批判,他论证了古典主义戏剧是迎合宫廷趣味的产物,已经脱离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首先司汤达从时代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制约性阐述了他的论点。古典主义审美趣味是符合17世纪王朝兴盛的时代的,但这并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审美观点和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既没有永恒的审美趣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以此为基础,司汤达阐明了他眼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司汤达将一切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而把一切机械模仿脱离时代的作品看作是“古典主义”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关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定义是颇为独特的:“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才可能产生最大的快感。”①因此,文艺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当代生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是司汤达文艺观的理论基础。
三、司汤达对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对比阐述
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通过一个例子对他提出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古罗马时代的纪念碑上的士兵的雕象装饰着戴盔、执剑、持盾等兵器,这些兵器是当时作战时使用着的,因此是“浪漫主义”的,因为它描写了时代的真实事物。路易十四时代的凯旋门上也出现了手执盾牌的士兵,而当时大炮已经投入使用,士兵作战不再带盾牌了。因此,“路易十四的雕刻家是古典主义者,他们在他们的凯旋门的浮雕上表现的形象,与当时的事物无共同之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提到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他这里,“古典主义”代表了一种虚假,而“浪漫主义”代表了一种反应时代的真实。他认为能否反映时代状况,是否真实决定着文学创作的价值。司汤达指出“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②从这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是他时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戏剧反映的是16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社会,而拉辛也是他所属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再现了路易十四的宫廷和当时的风尚。但是如果时至今日仍然固守拉辛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观点,那就是机械的“古典主义者”了。司汤达认为如果拉辛生活在这个时代,他肯定不会用1670年那样的方式来写作,他肯定会写出适应这个时代需要的作品。 司汤达把莎士比亚和拉辛的戏剧加以比较,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产生幻想”,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真实性。拉辛的剧作由于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当下显得“虚文伪饰,矫揉造作”,缺乏自然性和真实性。而古典主义模仿者把这种虚伪矫饰的东西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美学法则,最终只会导致其创作离时代、离真实越来越远。司汤达提出害怕莎士比亚的并非拉辛,而是那些古典主义模仿者。
总的来说,司汤达认为文学应该就像一面镜子,一面能映射出时代变化与现实生活的镜子。当然这个观点并非起源于司汤达,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主张文学的任务就是“模仿”自然,并把此看成是美的条件,而司汤达则是更紧密的把文学与时代联在了一起。这样的见解在其后来长篇小说《红与黑》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小说好象一面镜子,摆在大路上。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则是路上的泥沼。”③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司汤达的文艺观,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文学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
《拉辛与莎士比亚》也只是当时司汤达参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一个小册子,在当时反响甚微。不过后人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作品,其中阐述很多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原则,尤其是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美学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当然司汤达并没有提出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不能算是特别重要的美学家和理论家,但是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文学理论原则,仍然是很值得探讨的,尤其是对研究西方美学的发展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潮的产生、发展,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 释:
①②司汤达.拉辛和莎士比亚.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8.
③司汤达.红与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解读莎士比亚戏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高鹤佳.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3).
〔3〕居斯塔夫·朗松,许光华.司汤达.文艺理论研究,1984,(01).
〔4〕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柳鸣九.法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彭立勋.西方美学名著引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7〕徐知免.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读书,1980,(02).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