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何以实现新跨越?干部,何以打造过硬作风?市民,何以提高自身素质?浙江绍兴给出一个答案:学习!
“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活动正在绍兴全面铺开。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这样的一种路径设计,使清新学风从党政机关吹向社区、学校、农村、企业,为一座城市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
重学——解决“为何学”及“谁来学”问题
“绍兴干部爱学习”——这是古城绍兴的知名文化品牌。
“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学的思想困惑。”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说,要让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一座善于学习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希望的城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发展中勇立潮头。他亲自担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理论中心组带头执行学习制度,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自我加压,引入督学机制,构筑起“绍兴模式”的基石。
在构筑“学习型党组织”大厦过程中,绍兴着眼“学习型党员”这样的“细胞”建设。
“法宝”是一系列严谨的“促学、考学”机制“。以每周一晚固定学习日制度为例,包括一系列的自学、研讨、考勤请假等考核,全是动真格的。”市机关一位干部深有体会。
面对“务虚”的集体学习,如何克服“走过场”的心理?“软任务”如何用足“硬措施”?绍兴市完善制度,涵括学习、督促、考核等多个层面,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以考核环节为例,结合部门(单位)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知识考试制度,专门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自身建设考评细则中单列分值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单位)评选等级重要依据。
2010年5月20日,绍兴市电力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率先实施“旁听制”,中心组成员之外,市委宣传部、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和网民代表、媒体记者代表等“局外人”当起了“考官”。
当前,绍兴市级部门党委(党组、工委)中心组学习均已对外开放。“学习会探讨的是便民,改进的是作风,促进的是工作。”绍兴漓铁集团职工章坤英,旁听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学习会后深有感触。
同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也在企业、学校、社区、农村深入开展。“学习是企业进步的起点,学习是产业创新的基础。”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每年斥资600万元,打造万丰经理人商学院在线等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网络专业管理课程750多门,企业也从传统产业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投资等领域,被纳入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行列。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的学习制度,绍兴实现了学习“硬约束”和“软任务”的有效结合,达到了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的效果。党员干部对学习型党组织内涵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普遍认识到“学习型党组织”是对“党组织学习”的一种超越,从以前的“领导提倡学习”和“组织要我学习”转变为“全党自觉学习”和“我要自觉学习”。
乐学——解决“怎么学”及“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不是负担与付出,而是快乐和收获。
自2007年以来,诸暨建立“人文大讲堂”、“理论大讲堂”、“经济大讲堂”三大课堂,几十位名家先后登台讲学,场场爆满。2010年4月23日,诗人外交家李肇星来到诸暨,为当地党政人员演讲《中外民间交流》。一名学员在博客中记载:“演讲诙谐幽默、旁征博引,阵阵掌声中,只让人觉得时间太短。”
同样,绍兴市级层面有“绍兴论坛”、“夜学讲坛”;县(市)级层面有“鉴湖大讲坛”、“虞舜论坛”、“剡溪论坛”、“天姥讲坛”;部门系统有“青年论坛”、“经贸讲坛”、“大明讲堂”。
“品位高雅,内涵丰富,一票难求”是群众对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坛”的公认,其影响已超越校园,成
为绍兴市民心中的文化品牌。该校党委书记王建华坦言:“不担心没人听,担心的是人太多。”
除了外请的名家,绍兴还有一支本土名师队伍。浙江富润集团的赵林中,2010年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党的报告员”,这位惯用朴实又富含哲理语言的企业家的宣讲经验在全市推广。目前,绍兴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活跃着570多个各类宣讲团和报告团。绍兴还评出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基层党校、十佳理论大众化实例和十佳微型党课等。
绍兴接轨社会思潮,顺应发展需要,注重硬任务用软方法。2009年4月,绍兴市工商局党委中心组学习首次尝试“触网”,网民可观看在线直播并互动交流。之后,教育、电力、劳动等单位陆续跟进,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最多的一次直播活动访问量突破370万人次。通过群众与干部面对面交流,绍兴有效破解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探索出一条理论学习新路。
“群众的热情说明这种学习模式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永杰指出,通过“触网”,不仅向老百姓打开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窗户,还拓宽了政府部门调查研究、听取民意的渠道,有利于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决策。
用学——解决“学习要求”及“学习质量”问题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区域竞争挑战,绍兴每年组织高规格的学习考察,以先发地区为榜样,大胆改革、勇于突破,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要向先进学,拉高工作标杆。”绍兴工业主战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以往是项目找土地,现在是土地找项目,“因为只有提高门槛,才能引进真正的好项目。”
学习,不仅助力绍兴制定发展战略,也为推进面上工作奠定基础。
“绍兴老百姓到杭州看病可以直接刷医保卡了,而促成‘一卡通’这件民生大事,离不开前段时间从基层学习中得到的启发。”绍兴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基层学习交流中,我们掌握了老百姓在看病问题上的几个
最集中的需求,从而推出了这件利民实事。发展的好项目从哪里来?从学习先进中来,从创新理念中来。绍兴市经贸委的“经贸课堂”议题涵盖纺织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等工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打造学习型城市”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绍兴人熟悉——它体现了管理层城市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视角的转移,即从注重外在的、物化的范畴转向注重内在的、灵魂的、深层的城市发展战略。绍兴有组织地制定规章、创造环境、搭建载体,深入实施《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使学习真正融入市民血液,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发展动力和文化品牌。2010年3月5日,《绍兴理论》数字电视平台正式开播,看似枯燥的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和全民理论普及工作与新媒体接轨,并开辟专门频道,在浙江全省还属首例。
最新调查显示:绍兴96%的党员经常通过媒介获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83%的党员家中订有党报或杂志,57%的党员每月至少逛一次书店并购书,15%的党员正在接受在职教育或二次学历考试。
当前,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绍兴,正向着“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进发。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网络体系,将帮助绍兴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张少义)
“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活动正在绍兴全面铺开。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这样的一种路径设计,使清新学风从党政机关吹向社区、学校、农村、企业,为一座城市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
重学——解决“为何学”及“谁来学”问题
“绍兴干部爱学习”——这是古城绍兴的知名文化品牌。
“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学的思想困惑。”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说,要让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一座善于学习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希望的城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发展中勇立潮头。他亲自担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理论中心组带头执行学习制度,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自我加压,引入督学机制,构筑起“绍兴模式”的基石。
在构筑“学习型党组织”大厦过程中,绍兴着眼“学习型党员”这样的“细胞”建设。
“法宝”是一系列严谨的“促学、考学”机制“。以每周一晚固定学习日制度为例,包括一系列的自学、研讨、考勤请假等考核,全是动真格的。”市机关一位干部深有体会。
面对“务虚”的集体学习,如何克服“走过场”的心理?“软任务”如何用足“硬措施”?绍兴市完善制度,涵括学习、督促、考核等多个层面,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以考核环节为例,结合部门(单位)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知识考试制度,专门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自身建设考评细则中单列分值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单位)评选等级重要依据。
2010年5月20日,绍兴市电力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率先实施“旁听制”,中心组成员之外,市委宣传部、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和网民代表、媒体记者代表等“局外人”当起了“考官”。
当前,绍兴市级部门党委(党组、工委)中心组学习均已对外开放。“学习会探讨的是便民,改进的是作风,促进的是工作。”绍兴漓铁集团职工章坤英,旁听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学习会后深有感触。
同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也在企业、学校、社区、农村深入开展。“学习是企业进步的起点,学习是产业创新的基础。”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每年斥资600万元,打造万丰经理人商学院在线等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网络专业管理课程750多门,企业也从传统产业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投资等领域,被纳入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行列。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的学习制度,绍兴实现了学习“硬约束”和“软任务”的有效结合,达到了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的效果。党员干部对学习型党组织内涵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普遍认识到“学习型党组织”是对“党组织学习”的一种超越,从以前的“领导提倡学习”和“组织要我学习”转变为“全党自觉学习”和“我要自觉学习”。
乐学——解决“怎么学”及“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不是负担与付出,而是快乐和收获。
自2007年以来,诸暨建立“人文大讲堂”、“理论大讲堂”、“经济大讲堂”三大课堂,几十位名家先后登台讲学,场场爆满。2010年4月23日,诗人外交家李肇星来到诸暨,为当地党政人员演讲《中外民间交流》。一名学员在博客中记载:“演讲诙谐幽默、旁征博引,阵阵掌声中,只让人觉得时间太短。”
同样,绍兴市级层面有“绍兴论坛”、“夜学讲坛”;县(市)级层面有“鉴湖大讲坛”、“虞舜论坛”、“剡溪论坛”、“天姥讲坛”;部门系统有“青年论坛”、“经贸讲坛”、“大明讲堂”。
“品位高雅,内涵丰富,一票难求”是群众对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坛”的公认,其影响已超越校园,成
为绍兴市民心中的文化品牌。该校党委书记王建华坦言:“不担心没人听,担心的是人太多。”
除了外请的名家,绍兴还有一支本土名师队伍。浙江富润集团的赵林中,2010年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党的报告员”,这位惯用朴实又富含哲理语言的企业家的宣讲经验在全市推广。目前,绍兴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活跃着570多个各类宣讲团和报告团。绍兴还评出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基层党校、十佳理论大众化实例和十佳微型党课等。
绍兴接轨社会思潮,顺应发展需要,注重硬任务用软方法。2009年4月,绍兴市工商局党委中心组学习首次尝试“触网”,网民可观看在线直播并互动交流。之后,教育、电力、劳动等单位陆续跟进,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最多的一次直播活动访问量突破370万人次。通过群众与干部面对面交流,绍兴有效破解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探索出一条理论学习新路。
“群众的热情说明这种学习模式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永杰指出,通过“触网”,不仅向老百姓打开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窗户,还拓宽了政府部门调查研究、听取民意的渠道,有利于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决策。
用学——解决“学习要求”及“学习质量”问题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区域竞争挑战,绍兴每年组织高规格的学习考察,以先发地区为榜样,大胆改革、勇于突破,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要向先进学,拉高工作标杆。”绍兴工业主战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以往是项目找土地,现在是土地找项目,“因为只有提高门槛,才能引进真正的好项目。”
学习,不仅助力绍兴制定发展战略,也为推进面上工作奠定基础。
“绍兴老百姓到杭州看病可以直接刷医保卡了,而促成‘一卡通’这件民生大事,离不开前段时间从基层学习中得到的启发。”绍兴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基层学习交流中,我们掌握了老百姓在看病问题上的几个
最集中的需求,从而推出了这件利民实事。发展的好项目从哪里来?从学习先进中来,从创新理念中来。绍兴市经贸委的“经贸课堂”议题涵盖纺织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等工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打造学习型城市”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绍兴人熟悉——它体现了管理层城市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视角的转移,即从注重外在的、物化的范畴转向注重内在的、灵魂的、深层的城市发展战略。绍兴有组织地制定规章、创造环境、搭建载体,深入实施《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使学习真正融入市民血液,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发展动力和文化品牌。2010年3月5日,《绍兴理论》数字电视平台正式开播,看似枯燥的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和全民理论普及工作与新媒体接轨,并开辟专门频道,在浙江全省还属首例。
最新调查显示:绍兴96%的党员经常通过媒介获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83%的党员家中订有党报或杂志,57%的党员每月至少逛一次书店并购书,15%的党员正在接受在职教育或二次学历考试。
当前,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绍兴,正向着“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进发。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网络体系,将帮助绍兴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