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习作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怕作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网络视频,有选择地下载、运用有趣的视频,让视频为习作架桥铺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网络视频 情境对话 编写故事
“指导学生写作文真累啊!”这是中年级的语文老师辛苦指导后的感叹。
而视频资料在作文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架桥铺路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习作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与语言文学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巧用视频,指导观察,写好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需要的有关语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手段就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把习作素材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器官,去感觉,去体会,去积累,去想象,为动笔习作积累生动有趣的素材。
因此,我下载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视频《快乐猪学爬树》,指导学生写好对话,进而编写童话故事。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我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练习对话、编写童话。
1. 指导掌握对话的提示语写法
指导中年级的学生写好童话前,教师必须先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描写具体了,对话描写生动了,童话故事才能生动形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先出示两个对话片段,让学生辨析异同点以及哪一句写得好。
片段一:兔先生问:“猪大哥,你在干什么?”
猪大哥说:“我在练习爬树。”
片段二:
兔先生恰巧路过,看到猪大哥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关心地问:“猪大哥,你在干什么?”
“我在练习爬树,这是我想学的本领。”猪摸着屁股,忍着痛说
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发现两段对话的描写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提示语的描写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语气,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学生通过观察,就清楚明了地了解提示语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有的在句子的中间,有的放在说话内容的前面,有的在说话内容的后面,而有的直接写对话内容,没有点明提示语。让学生掌握四种对话格式——推车式(提示语在前)、拉车式(提示语在后)、扁担式(提示语在中间)、无提示语。感受到提示语位置变化的艺术美,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就是死板。
2. 指导写对话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习作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在文章中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本次习作指导,我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了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提示语位置变了,什么也要变?(符号)”
紧接着,我让学生进行给“对话描写片段”填写标点符号的训练,通过给“对话片段”加上符号,让学生掌握提示语位置变化特点以及符号的正确使用:
山羊老师点点头 又问 谁再来补充一些预防踩踏事件的措施呢
我来 我来 动物们争先恐后地说
万一有人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 小兔亮开嗓门回答 同时大声呼救
学生通过给对话内容加上标点符号的练习,了解到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符号要紧跟着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好提示语要注意:“分段写,位置变,符号变。能正确运用双引号、冒号”
3. 展开想象,指导描写对话
我们老师运用网络视频手段,指导学生观看了动画片,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描写对话片段的兴趣。把观看视频与指导写童话有机结合起来,能降低习作的难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训练,就能提高我们的指导实效。
4. 指导展开想象,练习写好童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有习作灵感,有素材可写,我就充分利用网络下载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脑视频《快乐猪学爬树》,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动起笔来,开始了有创新性的童话编写。
二、巧用视频,展开想象,对话心灵
新课标对于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在习作指导课上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的同时,又积累习作素材,一举两得。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有目的地让视频处于“静音”的状态。学生观看时发现网络视频没有声音,纷纷七嘴八舌。“老师,电脑坏了,没有声音了。”“老师,我们听不见声音。”
我故意神秘地说:“今天,我就要考验同学们的想象力,今天就让你们当一回编剧,想象动画片中的恐龙会说些什么话,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们就是编剧、导演,你们给动画片中的人物配上语言。”
这下,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全神贯注地观看录像,一边观看,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生怕漏过一个细节。
观看完录像后,我先让学生简练描述动画片的内容:“恐龙拿着麦克风,把音箱的音量开到最大,开始唱起自己最拿手的《天籁之声》。它唱得那么投入,那么高亢,一个个音符像一阵阵可怕的雷声骚扰着十里内外的居民,严重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可它浑然不知,仍然自我陶醉。”
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片中人物的对话内容,并进行具体的指导。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有效地利用视频资料,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教师自己要有素材积累意识,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语言素材和生活素材,使习作成为学生与语言文字的心灵对话,才能写出富有童趣和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键词】网络视频 情境对话 编写故事
“指导学生写作文真累啊!”这是中年级的语文老师辛苦指导后的感叹。
而视频资料在作文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架桥铺路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习作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与语言文学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巧用视频,指导观察,写好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需要的有关语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手段就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把习作素材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器官,去感觉,去体会,去积累,去想象,为动笔习作积累生动有趣的素材。
因此,我下载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视频《快乐猪学爬树》,指导学生写好对话,进而编写童话故事。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我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练习对话、编写童话。
1. 指导掌握对话的提示语写法
指导中年级的学生写好童话前,教师必须先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描写具体了,对话描写生动了,童话故事才能生动形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先出示两个对话片段,让学生辨析异同点以及哪一句写得好。
片段一:兔先生问:“猪大哥,你在干什么?”
猪大哥说:“我在练习爬树。”
片段二:
兔先生恰巧路过,看到猪大哥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关心地问:“猪大哥,你在干什么?”
“我在练习爬树,这是我想学的本领。”猪摸着屁股,忍着痛说
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发现两段对话的描写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提示语的描写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语气,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学生通过观察,就清楚明了地了解提示语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有的在句子的中间,有的放在说话内容的前面,有的在说话内容的后面,而有的直接写对话内容,没有点明提示语。让学生掌握四种对话格式——推车式(提示语在前)、拉车式(提示语在后)、扁担式(提示语在中间)、无提示语。感受到提示语位置变化的艺术美,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就是死板。
2. 指导写对话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习作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在文章中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本次习作指导,我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了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提示语位置变了,什么也要变?(符号)”
紧接着,我让学生进行给“对话描写片段”填写标点符号的训练,通过给“对话片段”加上符号,让学生掌握提示语位置变化特点以及符号的正确使用:
山羊老师点点头 又问 谁再来补充一些预防踩踏事件的措施呢
我来 我来 动物们争先恐后地说
万一有人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 小兔亮开嗓门回答 同时大声呼救
学生通过给对话内容加上标点符号的练习,了解到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符号要紧跟着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好提示语要注意:“分段写,位置变,符号变。能正确运用双引号、冒号”
3. 展开想象,指导描写对话
我们老师运用网络视频手段,指导学生观看了动画片,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描写对话片段的兴趣。把观看视频与指导写童话有机结合起来,能降低习作的难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训练,就能提高我们的指导实效。
4. 指导展开想象,练习写好童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有习作灵感,有素材可写,我就充分利用网络下载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脑视频《快乐猪学爬树》,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动起笔来,开始了有创新性的童话编写。
二、巧用视频,展开想象,对话心灵
新课标对于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在习作指导课上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的同时,又积累习作素材,一举两得。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有目的地让视频处于“静音”的状态。学生观看时发现网络视频没有声音,纷纷七嘴八舌。“老师,电脑坏了,没有声音了。”“老师,我们听不见声音。”
我故意神秘地说:“今天,我就要考验同学们的想象力,今天就让你们当一回编剧,想象动画片中的恐龙会说些什么话,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们就是编剧、导演,你们给动画片中的人物配上语言。”
这下,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全神贯注地观看录像,一边观看,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生怕漏过一个细节。
观看完录像后,我先让学生简练描述动画片的内容:“恐龙拿着麦克风,把音箱的音量开到最大,开始唱起自己最拿手的《天籁之声》。它唱得那么投入,那么高亢,一个个音符像一阵阵可怕的雷声骚扰着十里内外的居民,严重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可它浑然不知,仍然自我陶醉。”
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片中人物的对话内容,并进行具体的指导。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有效地利用视频资料,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教师自己要有素材积累意识,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语言素材和生活素材,使习作成为学生与语言文字的心灵对话,才能写出富有童趣和真情实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