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目前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素质教育中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管理
一、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的提高人的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已经醒了多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大学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素质教育自80年代中在基础教育被广泛倡导,并被逐步引入进大学教育中来。这其中除了一些课题性研究外,大部分的探索是散户型的。这种探索大体而言,存在如下基本问题:
1、对于素质培养价值的泛化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提出时,其针对面是“应试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是否存在,这一点与基础教育没有大区别,大学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应试教育,典型的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考试和“考研”。所以大学也要搞素质教育。从针对的其它问题来看,如学生的自理能力差,道德责任心差,文明礼貌差。大学教育中问题不只是这一些,涉及到专业结构,观念导向等,因此大学素质教育还针对专业划分过窄,文化淘冶过弱,功利导向过重和共性约束过多的问题,而这中心被认为是文化陶冶过弱的问题。[4]毫无疑问,就目前的研究状态来看,人们还很难看出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在目标设定上与基础教育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此,这种泛化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2、素质培养模式的范式
从素质概念的初始含义,我们知道缺乏某种素质,那么向某方面发展就不可能。这在特殊能力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有些素质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前提,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是发展,而不是造就或形成素质。素质作为个体自身的主体条件,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或成就时,有些素质,如坚韧的毅力和意志、自信、乐观精神等等,是可以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这些素质可以归结为教育培养目标,是因为由于教育的作用而使之从无到有,或者使之改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成立的。但对有些素质而言,教育不能从无到有产生出来,它所能做的事只是提供已存在的素质发展和展现的条件、机遇而已。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涉及素质培养,也要涉及促进发展。人天然具有从本能向理智再向理性发展的天赋,促进这一发展或展现这种天赋,是高等教育古往今来的首要目标。无论提出什么新的范式,这一目标是取消不了的。尤其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来说,更应是这样。可见,教育不僅涉及素质培养更要涉及促进发展。
二、素质教育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1、 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
在大学教育中,传授知识是必要的,但只靠书本是做不成大事的,只有教会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习惯,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历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毕业论文培养计划。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规格定位,构建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例如,针对大学期间的3个不同阶段(大一阶段、大二和大三阶段、大四阶段)的心里特征,进行有目标、有步骤地培养。[5]通过产学研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施培养计划,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 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存在较多弊端,与正常考试相比,缺乏有效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向学分制过渡,在“教改试点班”的试点和已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文化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院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毕业论文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
3、 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提供机会,拓宽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开设辅修专业,有利于推动学分制的实施进程,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创新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毕业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独立训练机会。同时,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三、结语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大学不只是要培养擅于学习知识的人才,更要着重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如果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那么它被具化为教育行为和活动,它也一定是一种教育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不可分的。模式由其实施的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或变种,因而同一教育思想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可以产生出具有差异和变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力.素质教育.21 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中国教育学刊(J)2006(2):P1-2
[2]宋 阳、刘秀凤.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煤炭高等教育(J)1998(1):P51-52
[3]雍自成.论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江苏高教(J)1999(4):P57-60
[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与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5(8):P29-31
[5]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J)2007(6):P1-7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管理
一、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的提高人的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已经醒了多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大学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素质教育自80年代中在基础教育被广泛倡导,并被逐步引入进大学教育中来。这其中除了一些课题性研究外,大部分的探索是散户型的。这种探索大体而言,存在如下基本问题:
1、对于素质培养价值的泛化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提出时,其针对面是“应试教育”。那么“应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是否存在,这一点与基础教育没有大区别,大学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应试教育,典型的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考试和“考研”。所以大学也要搞素质教育。从针对的其它问题来看,如学生的自理能力差,道德责任心差,文明礼貌差。大学教育中问题不只是这一些,涉及到专业结构,观念导向等,因此大学素质教育还针对专业划分过窄,文化淘冶过弱,功利导向过重和共性约束过多的问题,而这中心被认为是文化陶冶过弱的问题。[4]毫无疑问,就目前的研究状态来看,人们还很难看出大学生素质培养或大学素质教育在目标设定上与基础教育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此,这种泛化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2、素质培养模式的范式
从素质概念的初始含义,我们知道缺乏某种素质,那么向某方面发展就不可能。这在特殊能力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有些素质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前提,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是发展,而不是造就或形成素质。素质作为个体自身的主体条件,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或成就时,有些素质,如坚韧的毅力和意志、自信、乐观精神等等,是可以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这些素质可以归结为教育培养目标,是因为由于教育的作用而使之从无到有,或者使之改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成立的。但对有些素质而言,教育不能从无到有产生出来,它所能做的事只是提供已存在的素质发展和展现的条件、机遇而已。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涉及素质培养,也要涉及促进发展。人天然具有从本能向理智再向理性发展的天赋,促进这一发展或展现这种天赋,是高等教育古往今来的首要目标。无论提出什么新的范式,这一目标是取消不了的。尤其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来说,更应是这样。可见,教育不僅涉及素质培养更要涉及促进发展。
二、素质教育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1、 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
在大学教育中,传授知识是必要的,但只靠书本是做不成大事的,只有教会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习惯,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历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毕业论文培养计划。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规格定位,构建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例如,针对大学期间的3个不同阶段(大一阶段、大二和大三阶段、大四阶段)的心里特征,进行有目标、有步骤地培养。[5]通过产学研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施培养计划,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 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存在较多弊端,与正常考试相比,缺乏有效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向学分制过渡,在“教改试点班”的试点和已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文化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院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毕业论文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
3、 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提供机会,拓宽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开设辅修专业,有利于推动学分制的实施进程,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创新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毕业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独立训练机会。同时,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三、结语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大学不只是要培养擅于学习知识的人才,更要着重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如果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那么它被具化为教育行为和活动,它也一定是一种教育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不可分的。模式由其实施的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或变种,因而同一教育思想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可以产生出具有差异和变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力.素质教育.21 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中国教育学刊(J)2006(2):P1-2
[2]宋 阳、刘秀凤.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煤炭高等教育(J)1998(1):P51-52
[3]雍自成.论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江苏高教(J)1999(4):P57-60
[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与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5(8):P29-31
[5]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J)2007(6):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