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先导性和启蒙性的特点,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深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效率;质量;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遵循好教学原则,积极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注重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让他们愿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动的最主要导向,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开始行动,应用在学习上就意味着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主動地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主动希望可以从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或者能力,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小学生有着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对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对此,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结合故事、歌曲、游戏等,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个成语故事、唱一首歌、猜猜灯谜等,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课堂氛围也异常活跃,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保障。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有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尤其强烈。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小学教学不应在是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积极创设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有许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改革指导的探究式教学的特点,积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灵活的问题情境设立;积极利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利用同类比较推理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借用启蒙童话故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的引导,从多角度、多方式出发,全面结合,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处在信息、技能、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仅仅依靠教材、依靠教学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语文教学的完成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浏览性泛读、探求性速读、品味性精读、做好读书笔记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及所表明的道理,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 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使学生在阅读中渐渐的丰富知识,提要阅读的能力,进一步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有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为人处事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无论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要遵循好最基本的几个原则。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在给我指明了许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同时,也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教学要求,但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促使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教学的趣味性原则:趣味式教学是当今教学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将教学的趣味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学还应突出探究性、实践性、合作交流性原则等等。教学中,只要教师如实的遵循好这些原则,并有效的开展好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不断的得到提高。
总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探究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邓玉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
[2]罗玉蓉、杨万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效率;质量;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遵循好教学原则,积极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注重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让他们愿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动的最主要导向,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开始行动,应用在学习上就意味着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主動地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主动希望可以从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或者能力,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小学生有着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对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对此,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结合故事、歌曲、游戏等,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个成语故事、唱一首歌、猜猜灯谜等,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课堂氛围也异常活跃,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保障。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有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尤其强烈。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小学教学不应在是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积极创设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有许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改革指导的探究式教学的特点,积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灵活的问题情境设立;积极利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利用同类比较推理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借用启蒙童话故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的引导,从多角度、多方式出发,全面结合,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处在信息、技能、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仅仅依靠教材、依靠教学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语文教学的完成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浏览性泛读、探求性速读、品味性精读、做好读书笔记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及所表明的道理,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 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使学生在阅读中渐渐的丰富知识,提要阅读的能力,进一步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有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为人处事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无论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要遵循好最基本的几个原则。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在给我指明了许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同时,也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教学要求,但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促使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教学的趣味性原则:趣味式教学是当今教学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将教学的趣味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学还应突出探究性、实践性、合作交流性原则等等。教学中,只要教师如实的遵循好这些原则,并有效的开展好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不断的得到提高。
总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探究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邓玉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
[2]罗玉蓉、杨万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