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成果积累。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单调性、枯燥性,语文也不例外。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就要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魏书生的例子证明了,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如果不去苏杭去游览一下中国园林的标本那可是一大憾事。同学们,我们虽然没有到过苏州,今天,我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趟,欣赏欣赏她的 “庐山真面目”。这样,同学们就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实践中老师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大胆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孔乙己》时,我开头就制造了两个悬念。第一个悬念是: 我告诉学生,凡是读过鲁迅小說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也无不被这个苦人儿的形象所感动。据鲁迅先生 的朋友回忆,鲁迅在世的时候,对他创作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它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读后请大 家回答。接着,我又推出另一个悬念: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悲剧一般是使人泪下,而我们读了《孔乙己》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 是内心感到一阵阵的痛楚,这究竟是命运的悲剧、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因为这个悲剧是在人们 的笑声中进行的。这样,学生带着悬念去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完之后回答说:它既是社会(清末下层知 识分子)悲剧,也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不肯脱掉长衫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性格 悲剧。学生们对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
三、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前提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育。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头脑,多察看,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师生之间交换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学时,我总是激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离题较远的问题,我也总是耐烦地听取他们的见解。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质量也会不断增长。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单调性、枯燥性,语文也不例外。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就要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魏书生的例子证明了,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如果不去苏杭去游览一下中国园林的标本那可是一大憾事。同学们,我们虽然没有到过苏州,今天,我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趟,欣赏欣赏她的 “庐山真面目”。这样,同学们就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实践中老师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大胆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孔乙己》时,我开头就制造了两个悬念。第一个悬念是: 我告诉学生,凡是读过鲁迅小說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也无不被这个苦人儿的形象所感动。据鲁迅先生 的朋友回忆,鲁迅在世的时候,对他创作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它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读后请大 家回答。接着,我又推出另一个悬念: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悲剧一般是使人泪下,而我们读了《孔乙己》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 是内心感到一阵阵的痛楚,这究竟是命运的悲剧、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因为这个悲剧是在人们 的笑声中进行的。这样,学生带着悬念去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完之后回答说:它既是社会(清末下层知 识分子)悲剧,也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不肯脱掉长衫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性格 悲剧。学生们对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
三、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前提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育。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头脑,多察看,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师生之间交换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学时,我总是激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离题较远的问题,我也总是耐烦地听取他们的见解。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质量也会不断增长。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