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小学德育工作则是教育阶段的起步阶段,对之后德育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的德育教育就成为当前我国开展教育的重点,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获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字:小学德育 实效性 提升 策略
小学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该时期的学生正是知识和人格塑造的关键,也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现当代的小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要想更好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学校就必须要对其的德育进行教育,并不断地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做好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塑造。
一、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育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弊端,例如教育方式的单一和落后,这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就是进行学校教育。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小学生培养的需要。小学生对于社会的好奇心比较重,如果只是进行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和讲座,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学生也无法对德育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无法真正实现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二)党和政府忽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现状
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要想更好的实现对小学的德育教育,学校及相关教师乃至社会和政府部门都必须重视这一阶段学生的个性,抓住小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性格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心理发展轨迹。
(三)缺乏对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
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对于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指引。因为当前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种相对个人主义的心理状态,对于其他人的关心程度也比较欠缺。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包括宏观的内容,更应该从细致的角度对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引,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对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和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更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德育教育。有些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停留在一些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方面,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于一些深奥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理解和认识上还不足,所以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
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德育教育方式不断创新
要想更好的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对德育教育的方式进行創新,改变传统意义上落后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多的学习平台,将德育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而非单纯的课堂之上。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有效的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真正的实现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
(二)政府以及国家加强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
政府和国家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国家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而要想推动德育教育的创新,对于小学德育的支持力度也是很重要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为小学的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而不是把德育工作全部都放在学校内进行。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间,去养老院进行爱老敬老的活动,感受到中华民族孝道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一些流浪猫狗的收容地,让学生形成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形成一种同情心,这样亲自参与并且实践丰富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德育学习的,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三)加强对小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当前我国要想实现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小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保障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出现偏差,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而造成自己走上了弯路。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形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德育教育工作当中都应该有所改变,德育教育的重点也应该是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有所约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加强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德育教育必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一般来说,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国情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指导思想和治国理念与从前相比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作为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现实生活当中找事例,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德育素养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好人好事的实践当中,一方面自己的价值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他人的努力和他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因此加强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结束语:
注重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包括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等等,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有效的实现对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学生的成才之路作出重要的铺垫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邓春梅.切实提高新世纪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李璐璐.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方法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关键字:小学德育 实效性 提升 策略
小学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该时期的学生正是知识和人格塑造的关键,也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现当代的小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要想更好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学校就必须要对其的德育进行教育,并不断地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做好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塑造。
一、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育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弊端,例如教育方式的单一和落后,这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就是进行学校教育。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小学生培养的需要。小学生对于社会的好奇心比较重,如果只是进行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和讲座,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学生也无法对德育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无法真正实现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二)党和政府忽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现状
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要想更好的实现对小学的德育教育,学校及相关教师乃至社会和政府部门都必须重视这一阶段学生的个性,抓住小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性格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心理发展轨迹。
(三)缺乏对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
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对于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指引。因为当前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种相对个人主义的心理状态,对于其他人的关心程度也比较欠缺。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包括宏观的内容,更应该从细致的角度对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引,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对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和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更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德育教育。有些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停留在一些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方面,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于一些深奥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理解和认识上还不足,所以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
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德育教育方式不断创新
要想更好的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对德育教育的方式进行創新,改变传统意义上落后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多的学习平台,将德育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而非单纯的课堂之上。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有效的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真正的实现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
(二)政府以及国家加强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
政府和国家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国家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而要想推动德育教育的创新,对于小学德育的支持力度也是很重要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为小学的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而不是把德育工作全部都放在学校内进行。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间,去养老院进行爱老敬老的活动,感受到中华民族孝道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一些流浪猫狗的收容地,让学生形成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形成一种同情心,这样亲自参与并且实践丰富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德育学习的,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三)加强对小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当前我国要想实现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小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保障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出现偏差,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而造成自己走上了弯路。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形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德育教育工作当中都应该有所改变,德育教育的重点也应该是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有所约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加强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德育教育必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一般来说,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国情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指导思想和治国理念与从前相比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作为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现实生活当中找事例,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德育素养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好人好事的实践当中,一方面自己的价值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他人的努力和他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因此加强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结束语:
注重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包括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等等,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有效的实现对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学生的成才之路作出重要的铺垫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邓春梅.切实提高新世纪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李璐璐.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方法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