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节能环保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节能环保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让北京的山更青、水更绿,“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在低碳节能以及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低碳节能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中国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北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时期,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趋向服务化和高端化,
“以退促降”空间变窄,节能边际效应递减,需要更加强调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提升“内涵促降”能力。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北京与绿色北京建设更加紧密结合。2011年4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局、中关村管委会等7个部门联合搭建了“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以系统解决节能低碳技术发展问题为宗旨,加强整合技术、产业、政策等各类资源,提升节能低碳工作的顶层设计能力,合力推动节能低碳技术创新工作。
据市发改委资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起,北京市将陆续实施六项节能重点工程:
一是政府机构节能改造工程,启动第三批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基本实现全市具有节能改造潜力的市级政府机关完成节能改造,
二是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造工程,推进全市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革,启动实施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造工程,实行热计量收费。
三是LED高效照明产品试点推广工程,
“十二五”时期在全市基本淘汰白炽灯。将选取若干个商城、宾馆、地下停车场、公共机构等领域推广LED高效照明灯。
四是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落实财政奖励资金办法,重点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商场、医院、大学、公共机构等领域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
五是建筑节能工程。计划从2012年起,新建居住建筑执行修订后的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地方标准,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耗热量与采暖能耗指标达到居住建筑节能75%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完成6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六是工业企业节能。继续推进年产能2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以及石灰生产企业淘汰关闭工作;加快低效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淘汰工作;针对全市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潜力分析,实施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发电、工业锅炉节能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中英低碳技术转移合作论坛”召开
为了搭建中英低碳合作平台,引导英国低碳科技创新资源向北京的集聚,促进中英低碳技术转移项目的对接与落地,推动英国低碳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在北京的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2011年6月21日,北京市科委联合英国驻华大使馆召开了以“促进建筑技术转移,推动北京低碳发展”为主题的“中英低碳技术转移合作论坛”。
会上,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与中英科技创新计划(ICUK)为推动北京市在低碳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中英双方在该领域的深入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万科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早在2009年,万科明确制订了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2009年,深圳万科城四期成为国内首个绿色三星住宅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唯一通过独立建馆方式参展的住宅企业,万科向全世界超过百万计的游客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绿色建筑、绿色生活领域的思考与实践,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同方人环
北京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是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于2000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同方人环现已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研究测试平台、空调末端产品研究测试装置、模块式空气源热泵专用测试装置、水地源水冷机组研究测试平台、商用户式热泵机组研究检测中心和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测试装置。在超低温风冷热泵、超高温水源热泵、大型余热源热泵、热泵热水器、溴化锂中央空调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水资源利用
北京是个资源性缺水的城市,境内没有能够提供水源的大江大河,水源主要靠天然降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遇到了连续11年的干旱,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面对严峻的考验,北京一方面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另一方面将开源的目光投向了全市每年产生的近13亿立方米污水上。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污水再生利用。使污水处理从单纯削减污染物走上了循环利用的道路。如今,再生水已成为北京稳定的新水源,2000-2010年累计利用再生水近33.6亿立方米,相当于1680个昆明湖的水量,也接近于2010年全市全年的总用水量。
2011年7月8日,北京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完成中心城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心城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8%,新城建成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重点建制镇实现“镇镇建污水处理厂”,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以上。
武钢与北京碧水源联手打造环保水处理产业
2011年12月6日,武钢及所属工程技术集团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武钢碧水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将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环保水处理产业。
新的合资公司将专业从事市政自来水、污水处理膜及环保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并承接冶金废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工程及相关投资运营。预计在今后将达到冶金行业污水处理及华中区域水环境治理1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公司的成立是武钢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件盛事,也是武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武钢正在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双方的合作将为武钢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创造新的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碧水源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归国留学人员2001年创办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碧水源始终致力于解决我国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供饮水安全保障,是污水资源化和饮水安全保障领域从事核心膜材料与设备制造、工艺开发并提供整体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以及设计、施工、运营、投融资全方位服务的高科技环保公司。截至2010年,碧水源已完成超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百余项安全饮水和湿地工程,参与众多国家水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首创股份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创股份一直致力于推动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进程,将发展方向定位于中国水务市场,专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投资及运营管理。
垃圾处理
2011年9月,《“十二五”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度零增长。北京市发改委表示,截至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635万吨(不含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和可回收物),比2008年降低了5.5%。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基本可实现,市发改委表示,要继续推行“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净菜上市。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继续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和场所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在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单位开展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试点。此外,还要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
“填埋气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1年5月24日,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填埋气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及所属三个课题:填埋气特性及制清洁燃料工艺研究、填埋气制清洁燃料中试生产和填埋气制LNG(液化天然气)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该项目实施期间,开发完成填埋气制清洁燃料中试设备一套,并在安定卫生填埋场建设填埋气年处理量560万m3示范工程一座,可实现年产LNG 239.4万m3,相当于230万升汽油,市场价约1800万元,及每年减排CO2 5.21万吨。该项目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证书”,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成为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
环卫集团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首都环卫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有独资企业。该公司主要承担首都市区和部分郊区的生活废弃物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道路机械清扫、冲刷、喷雾压尘、冬季除雪、全市餐厨垃圾的清运与处理、清除非法小广告以及首都重大活动环卫保障任务。
嘉博文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立于中关村的中外合资企业。嘉博文利用微生物技术致力于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带动生态农业兴旺发展,创建了城市有机垃圾生物发酵资源化全产业链模式,目前已与国内大型农资及食品企业形成产业对接,初具创新型新兴产业模式,该模式已被哈佛商学院收录为MBA教学案例。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中国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北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时期,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趋向服务化和高端化,
“以退促降”空间变窄,节能边际效应递减,需要更加强调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提升“内涵促降”能力。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北京与绿色北京建设更加紧密结合。2011年4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局、中关村管委会等7个部门联合搭建了“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以系统解决节能低碳技术发展问题为宗旨,加强整合技术、产业、政策等各类资源,提升节能低碳工作的顶层设计能力,合力推动节能低碳技术创新工作。
据市发改委资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起,北京市将陆续实施六项节能重点工程:
一是政府机构节能改造工程,启动第三批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基本实现全市具有节能改造潜力的市级政府机关完成节能改造,
二是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造工程,推进全市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革,启动实施公共机构供热计量改造工程,实行热计量收费。
三是LED高效照明产品试点推广工程,
“十二五”时期在全市基本淘汰白炽灯。将选取若干个商城、宾馆、地下停车场、公共机构等领域推广LED高效照明灯。
四是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落实财政奖励资金办法,重点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商场、医院、大学、公共机构等领域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
五是建筑节能工程。计划从2012年起,新建居住建筑执行修订后的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地方标准,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耗热量与采暖能耗指标达到居住建筑节能75%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完成6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六是工业企业节能。继续推进年产能2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以及石灰生产企业淘汰关闭工作;加快低效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淘汰工作;针对全市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潜力分析,实施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发电、工业锅炉节能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中英低碳技术转移合作论坛”召开
为了搭建中英低碳合作平台,引导英国低碳科技创新资源向北京的集聚,促进中英低碳技术转移项目的对接与落地,推动英国低碳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在北京的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2011年6月21日,北京市科委联合英国驻华大使馆召开了以“促进建筑技术转移,推动北京低碳发展”为主题的“中英低碳技术转移合作论坛”。
会上,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与中英科技创新计划(ICUK)为推动北京市在低碳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中英双方在该领域的深入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万科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早在2009年,万科明确制订了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2009年,深圳万科城四期成为国内首个绿色三星住宅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唯一通过独立建馆方式参展的住宅企业,万科向全世界超过百万计的游客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绿色建筑、绿色生活领域的思考与实践,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同方人环
北京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是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于2000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同方人环现已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研究测试平台、空调末端产品研究测试装置、模块式空气源热泵专用测试装置、水地源水冷机组研究测试平台、商用户式热泵机组研究检测中心和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测试装置。在超低温风冷热泵、超高温水源热泵、大型余热源热泵、热泵热水器、溴化锂中央空调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水资源利用
北京是个资源性缺水的城市,境内没有能够提供水源的大江大河,水源主要靠天然降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遇到了连续11年的干旱,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面对严峻的考验,北京一方面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另一方面将开源的目光投向了全市每年产生的近13亿立方米污水上。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污水再生利用。使污水处理从单纯削减污染物走上了循环利用的道路。如今,再生水已成为北京稳定的新水源,2000-2010年累计利用再生水近33.6亿立方米,相当于1680个昆明湖的水量,也接近于2010年全市全年的总用水量。
2011年7月8日,北京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完成中心城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心城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8%,新城建成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重点建制镇实现“镇镇建污水处理厂”,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以上。
武钢与北京碧水源联手打造环保水处理产业
2011年12月6日,武钢及所属工程技术集团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武钢碧水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将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环保水处理产业。
新的合资公司将专业从事市政自来水、污水处理膜及环保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并承接冶金废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工程及相关投资运营。预计在今后将达到冶金行业污水处理及华中区域水环境治理1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公司的成立是武钢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件盛事,也是武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武钢正在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双方的合作将为武钢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创造新的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碧水源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归国留学人员2001年创办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碧水源始终致力于解决我国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供饮水安全保障,是污水资源化和饮水安全保障领域从事核心膜材料与设备制造、工艺开发并提供整体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以及设计、施工、运营、投融资全方位服务的高科技环保公司。截至2010年,碧水源已完成超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百余项安全饮水和湿地工程,参与众多国家水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首创股份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创股份一直致力于推动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进程,将发展方向定位于中国水务市场,专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投资及运营管理。
垃圾处理
2011年9月,《“十二五”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度零增长。北京市发改委表示,截至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635万吨(不含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和可回收物),比2008年降低了5.5%。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基本可实现,市发改委表示,要继续推行“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净菜上市。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继续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和场所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在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单位开展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试点。此外,还要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
“填埋气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1年5月24日,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填埋气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及所属三个课题:填埋气特性及制清洁燃料工艺研究、填埋气制清洁燃料中试生产和填埋气制LNG(液化天然气)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该项目实施期间,开发完成填埋气制清洁燃料中试设备一套,并在安定卫生填埋场建设填埋气年处理量560万m3示范工程一座,可实现年产LNG 239.4万m3,相当于230万升汽油,市场价约1800万元,及每年减排CO2 5.21万吨。该项目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证书”,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成为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
环卫集团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首都环卫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有独资企业。该公司主要承担首都市区和部分郊区的生活废弃物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道路机械清扫、冲刷、喷雾压尘、冬季除雪、全市餐厨垃圾的清运与处理、清除非法小广告以及首都重大活动环卫保障任务。
嘉博文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立于中关村的中外合资企业。嘉博文利用微生物技术致力于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带动生态农业兴旺发展,创建了城市有机垃圾生物发酵资源化全产业链模式,目前已与国内大型农资及食品企业形成产业对接,初具创新型新兴产业模式,该模式已被哈佛商学院收录为MBA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