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元旦前夕,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以避免“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三字经》传承七百余年,被奉为儿童启蒙读物,它不仅涵盖知识面丰富,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最初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现在幼童读物似乎一夜间就有了精华糟粕之分。难怪有网友无奈感叹,“鲁迅无奈地走了,朱自清的《背影》也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地平线。现在轮到王应麟抱着他的《三字经》,一脸忧郁。”
湖北省武昌区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打印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湖北大学教授、评论家刘川鄂分析:《三字经》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反对之声:让孩子自己鉴别
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也不赞成删节《三字经》。“如果删节,就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学生诵读的是删节本,以为原书本来如此,而在别处看到原本,会因为与所学内容不同而困惑。如果因为课时原因,不能全文学习,可以在专业教师或者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节选,并且一定要说明这是节选本,而不让孩子们有误解。”
徐梓说:“《三字经》自诞生以来,已经流传了700多年,在历史上被视为‘蒙学之冠’。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包举经史子集四部;从整体来看,它又是一部劝学文献,而较少伦理道德的说教,从而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如果我们以‘知识之学’的态度来看待它,即通过它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它在现代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启蒙教材。而且,《三字经》选取了很多和儿童非常切近的例子,孩子们容易接受。”
其它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多认为对《三字经》等经典的删减乃是因噎废食,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网友史蒂芬周表示:“去粗取精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积极互动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结果。”
引发争议:启蒙读物该如何读?
《齐鲁晚报》一篇评论认为:《三字经》等进校园,是这些年“国学热”的一部分。“国学热”的出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有必要,但不少人推动“国学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眼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希望用国学来教化人心。如果不,能改良社会生活本身,而把提升社会道德水准的希望寄托在几本旧学读物上,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对于所有经典都必须深入研究、透彻分析、适当甄别,在学习《三字经》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至于魏贤佐的说法,钱文忠则表示:“除了不同意随意使用‘封建’这个概念以外,我对魏老师的意见完全赞成。对于删书,我持反对意见——历史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删书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们需要的是批评性的解释,就算这些语句有问题,不正可以给讲述者提供分析和批评的机会吗?”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邓咏秋长期从事阅读学研究,一直关注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她认为,不同的读物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的图书市场上,不可能存在一点负面内容都没有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去认识不同的内容,让他们具有判读读物内容的能力。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在阅读指导上的工作是急需加强的,不能遇到问题就一删了之。‘开卷有益’在科学的阅读指导下是能够实现的”,邓咏秋说。
《三字经》传承七百余年,被奉为儿童启蒙读物,它不仅涵盖知识面丰富,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最初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现在幼童读物似乎一夜间就有了精华糟粕之分。难怪有网友无奈感叹,“鲁迅无奈地走了,朱自清的《背影》也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地平线。现在轮到王应麟抱着他的《三字经》,一脸忧郁。”
湖北省武昌区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打印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湖北大学教授、评论家刘川鄂分析:《三字经》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反对之声:让孩子自己鉴别
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也不赞成删节《三字经》。“如果删节,就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学生诵读的是删节本,以为原书本来如此,而在别处看到原本,会因为与所学内容不同而困惑。如果因为课时原因,不能全文学习,可以在专业教师或者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节选,并且一定要说明这是节选本,而不让孩子们有误解。”
徐梓说:“《三字经》自诞生以来,已经流传了700多年,在历史上被视为‘蒙学之冠’。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包举经史子集四部;从整体来看,它又是一部劝学文献,而较少伦理道德的说教,从而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如果我们以‘知识之学’的态度来看待它,即通过它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它在现代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启蒙教材。而且,《三字经》选取了很多和儿童非常切近的例子,孩子们容易接受。”
其它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多认为对《三字经》等经典的删减乃是因噎废食,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网友史蒂芬周表示:“去粗取精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积极互动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结果。”
引发争议:启蒙读物该如何读?
《齐鲁晚报》一篇评论认为:《三字经》等进校园,是这些年“国学热”的一部分。“国学热”的出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有必要,但不少人推动“国学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眼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希望用国学来教化人心。如果不,能改良社会生活本身,而把提升社会道德水准的希望寄托在几本旧学读物上,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对于所有经典都必须深入研究、透彻分析、适当甄别,在学习《三字经》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至于魏贤佐的说法,钱文忠则表示:“除了不同意随意使用‘封建’这个概念以外,我对魏老师的意见完全赞成。对于删书,我持反对意见——历史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删书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们需要的是批评性的解释,就算这些语句有问题,不正可以给讲述者提供分析和批评的机会吗?”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邓咏秋长期从事阅读学研究,一直关注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她认为,不同的读物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的图书市场上,不可能存在一点负面内容都没有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去认识不同的内容,让他们具有判读读物内容的能力。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在阅读指导上的工作是急需加强的,不能遇到问题就一删了之。‘开卷有益’在科学的阅读指导下是能够实现的”,邓咏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