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
先说一个实例:笔者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些表现让家长既吃惊,又困惑。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对他妈妈含糊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我妻子不知道什么意思,问孩子“什么‘生活’?”孩子指着报纸,继续说:“生活!生活!”妈妈仔细一看,原来,孩子指的是报纸上有“生活”这两个字。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呀,孩子怎么就认得这两个字?而且居然从报纸的字里行间揪出了它!
过了几天,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看电视上有一个《生活》栏目,主持人经常念“生活”、“生活”的,他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发音,跟报纸上一对照,就辨认出了它。
那么,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
对于这些问题,最近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倍受关注的镜像神经元理论,能够给予科学的解答。那些多少年来让我们似懂非懂的问题,开始真相大白。
二、大脑魔镜: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什么是“镜像神经元”呢?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一种具有特别能力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使高级哺乳动物像照镜子一样在头脑里通过内部模仿而即刻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l等科学家在上个世纪末首先在猴脑上发现镜像神经元,随后,他们又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在人脑中也证实了镜像神经元的广泛存在。
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魔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神经科学家、镜像神经元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维拉扬纳尔·S·拉马钱德拉(Viayanut·s·Ramachandran)甚至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镜像神经元研究在儿童教育上有广泛的运用价值,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21世纪儿童教育重要的科学支柱,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全新理解和全面变革。儿童教育的改革创新将进入一个“镜像时代”。
三、人类智慧与教育的基础:“爱因斯坦神经元”和“孔子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把人类几万年前“文化爆炸”和几万年来文化进化的成果,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如同电脑里的内存“芯片”),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使人不须“推理”,可以一目了然,在瞬间辨认和领悟所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的潜在意义。这是大自然进化中创造出的伟大智慧。这种智慧直接形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母思维”,它不是推导式的、推理式的,而是顿悟式的、直觉式的。大自然把这种智慧直接“安放”在人的大脑细胞中,促成了人类成为万物之首,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殊眷顾吗?
由于镜像神经元具有这种内在智慧的本性,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爱因斯坦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使早期人类获得了一种高级能力——快速掌握间接经验的能力,用不着事事都去直接试误来获得经验;间接经验可以通过“看见”来传递,而不需要依赖直接经验,不需要每次都亲身体验。就像“火中取栗”一样,如果没有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而有了镜像神经元,猴子们看见同伴的经历,自己就能明白该怎样做,正如西方谚语所说:“猴子看见了,它就会做”。
我们试问,教育是做什么的?教育的本质难道不正是传授间接经验吗?而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镜像神经元其实就是镶嵌在人的大脑中的“孔子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把教育作用变成了可以自动实现的神经一生理过程,变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超验机能”,使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语),而且也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建造。这实在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得不为人类的先天禀赋而骄傲自豪!
四、“镜像革命”: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
镜像神经元对于儿童教育具有“广谱”的解读性和适用性。镜像神经元对儿童教育的启发价值,涉及到了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方面的重新理解。
1.“所见即所思”:孩子们看见的,就是他们思维的
传统上,我们都把人的眼睛看做是“感官”,即感性器官;我们并不认为眼睛是“理性器官”,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尽管我们口语里也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口”,但这一般只是比喻,我们并不真正赋予眼睛以“心灵”、“智慧”、“思维”、“理性”等高级心理属性。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而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它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它在“看见”事物的同时就产生了对事物内在特性和深层关系的领悟。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人类有一种对本质的直接直觉能力,使“我们在一个个别事中一眼便‘看’出了我们正想理解的‘道理’,与此同时又直觉到它在其他事物中也必定如此。”这种一眼看出本质的能力,不正是镜像神经元的特有能力吗?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
看来,我们对于“眼睛是灵魂的窗口”这句再熟悉不过的熟语的理解,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2.“所见即所悟”:孩子们的思维,首先是顿悟型的“母思维”
镜像神经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不是一般理解的“思维”,而是一种顿悟的思维,所以叫“所见即所悟”。
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的、直觉的、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的、推理的、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过去我们曾经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种分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显示二者之间的真正差别——原生性思维与派生性思维的差别、“母”与“子”的差别。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不论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而言,还是就个体生命活动而言,第一,“母思维”和“子思维”是同时发挥作用的;第二,“母思维”是“子思维”的基础。
“母思维”之所以是“子思维”的基础,在于它是与生俱来的直观能力与感性对象之间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及其积淀物——意象,支撑了抽象化的“子思维”。
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们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变成了“纯语法游戏”:一篇几万字、十几万字的论文,从语法上讲很“规范”,没有明显缺陷,但内容空洞、形式枯燥,没有有效的信息量,更没有思想。
进一步说,这种被康德称作“空对空”的思维(康德讲过:“没有抽象的视觉谓之盲,没有形象的抽象谓之空。”)被叔本华称作“不生产”的思维,最严重的后果,是年轻一代的思维缺乏“悟性”,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降低。为什么我们的科技研发总是缺少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迟迟得不了诺贝尔奖?恐怕都跟我们不重视“母思维”、缺乏“悟性”教育的体制有关。因为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领先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原创”的产品,而不可能是思维由此及彼“推理”的结果。
3.“所见即所教”:在孩子们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位饱经沧桑的伟大的教育家
人的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都是人对环境影响进行判断、思考、吸收和反馈的互动过程,都有主体的改变和结果形成,也就是说,都有教育意义。教育作用在孩子“看见”的瞬间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教”。
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在每个孩子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个活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我们能肯定自己的说教比这个伟大的远古圣贤更有力量吗?
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此时教育他们的,就是那个进化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而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上、方向上是统一、协调、互补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的,如果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必然产生混乱、冲突或虚伪。经常的情况是,我们的“小教书匠”跟伟大的“历史教育家”在较劲、在吵架,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在这里,我们顺便重新体会一下柏拉图的“教育回忆说”,也是饶有兴味的。柏拉图在《王里想国》里,曾经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一切探询和学习都只能是回忆。心灵本身作为一种不朽的东西,已经是诞生过若干次了。”他自己还说:“它(指心灵)已经看到过存在于这个世界和位于这个世界之下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它认识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毫不奇怪,它能够将它曾经认识到的有关德行的一切和其他所有东西回忆起来;由于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相通的,由于心灵已经认识了所有事物,所以对它来说,把这一切吐露出来是不难的。”这些话,过去我们读起来,确实有点不知所云。但现在,有了镜像神经元这个视角,我们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伟大猜测: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机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历史进化的文明成果,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把它“回忆”起来。
4.“所见即所学”:每一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无师自通”的学习天才
藏在孩子们眼睛里的教育家,并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他们内在的潜能。这个饱经沧桑的“大教育家”,在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新生儿身上不断进化,演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学习者”。体现为整个族类合目的性的“教育”,在个体身上则变成了合规律性的“学习”。
镜像神经元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天生的学习者”。这就是说,在他们的身体内部,天然地具备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它一旦与外部事物相接触,就自动“启动”,变成学习机制。
我们成人,包括许多教师和专家,经常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这方面,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洛克的“白板说”。洛克是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他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心灵里一无所有,好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生后印到心灵上的。洛克的“白板说”表明,他是一个极其缺乏历史感的人;他对历史进化的观念、文化积淀的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这种无知恰如他所比喻的空空荡荡的“白板”。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持有洛克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心灵本来只是一张“白纸”,需要成人“教”,从外面“输入”(灌)现成的知识,孩子才开始学习。
这些无知的偏见无法解释:为什么婴幼儿有那么惊人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出现“无师自通”的现象?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预成与生成的统一、超验与经验的统一、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两个方面都不能否定。说孩子的学习有“预成”的方面、“超验”的方面、“历史因素”的方面,即是讲每一个孩子生而为人,都有生物遗传的天赋(例如镜像神经元的天赋),使得他们先天地具备学习的潜在条件、潜在机制;说孩子的学习又有“生成”的方面、“经验”的方面、“现实因素”的方面,即是讲他们的潜在的学习机制,要通过与外部事物(学习对象)的接触、结合,才能够唤醒、启动,变成现实的学习过程。 五、行动指南:儿童教育首先应当顺应天性“替天行道”
1.教育是内在于人的:人类也按教育的规律来建造
人类为什么会贵为万物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不仅具有“一目了然”的内在智慧(爱因斯坦神经元),而且这种智慧是可以世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加速扩展的(孔子神经元)。也就是说,在人类的遗传物质里,就有教育的遗传基因;人类个体在接受了教育遗传基因之后,他的生命特质就被教育的规律所规定,其生命结构就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构造、生成和展开。
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好不容易形成的文明智慧,怎样才能不像狗熊掰棒子一样,随掰随丢呢?把它们“存放”在什么地方,才会如同“镇家宝物”一样,永远完好如初并且世代享用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自然匪夷所思的巧妙构造。
大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把文明智慧“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让它代代相传!经过编码的文明智慧模型变成了遗传密码,“内置”于人类个体大脑,使其“人人有份,代代传承”,这正是人类生命的得天独厚之处。人类个体在生命孕育之初,就开始“接受族类的教育”了。生命的孕育,与教育的“植入”,是同时的过程。而且他所接受的,是一种“教育机制”,它能够帮助个体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教育。
这就是说,教育首先作为一种生命机制是内在于人的,由内向外展开的,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外部操作、由外向内“灌输”进去的。
2.越是趋向自然的教育,孩子们的天赋越容易得到发挥
镜像神经元理论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赋、无师自通的有力证明。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了。问题只是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孩子们的学习天赋?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是容易发挥孩子们的天赋。在比较自然的教育下,家长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创造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们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们在没有大人教授的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创造力”是说孩子们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创造力”。
“自发性”、“领悟力”、“创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赋状态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镜像神经元是否发挥作用、是否活跃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都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长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显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赋倾向。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或“明”(有意)或“暗”(无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赋慢慢“牵引”出来,成就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因缘。
3.重新解读和实践“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天真地认为,说教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过分依赖言语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在他们斥责孩子、痛下杀手打孩子的时候,以为只要说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呀!”就可以取得孩子的谅解。其实,家长打孩子时的凶狠、丑恶的表情,已经向孩子说明了一切!
现在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了!因为孩子们不是在大人的说教中成长的,而是在他看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自己看见了什么,比成人教他什么更重要!老师和家长平时的面部表情、是否微笑、动作姿态,以致他们的敬业精神、待人接物、人格修养,都是不说话的教育。
4.视觉的启蒙训练,比知识的早期教育更重要
有过一份研究,表明历届美国总统中大部分有过童年迁徙的经历。童年迁徙的经历究竟给他们后来的成功带来了什么神奇的影响?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童年迁徙的经历,有助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充分发挥,使得人们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有更高的直觉智慧。
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重视感觉训练,缺少审美教育,恰如前面所述,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母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就过早地进入了以抽象的语词、符号、公式为内容的知识训练,片面发展了“子思维”,结果思维的意象材料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5.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
“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与孩子有随时的“交流”。要注意儿童居室的基本色调、墙面、贴画、装饰物、书架、灯光等所表达的教育涵义。
当今的环境教育,已经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而且包括了电视环境、网络环境和手机环境。它们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电子化、虚拟化空间,在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的养成诸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需要真诚和信任,需要友善和尊重,需要良好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养眼”(让孩子看到美好的、新鲜的事物),应该是“养孩子”的主要功课之一。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先说一个实例:笔者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些表现让家长既吃惊,又困惑。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对他妈妈含糊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我妻子不知道什么意思,问孩子“什么‘生活’?”孩子指着报纸,继续说:“生活!生活!”妈妈仔细一看,原来,孩子指的是报纸上有“生活”这两个字。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呀,孩子怎么就认得这两个字?而且居然从报纸的字里行间揪出了它!
过了几天,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看电视上有一个《生活》栏目,主持人经常念“生活”、“生活”的,他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发音,跟报纸上一对照,就辨认出了它。
那么,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
对于这些问题,最近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倍受关注的镜像神经元理论,能够给予科学的解答。那些多少年来让我们似懂非懂的问题,开始真相大白。
二、大脑魔镜: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什么是“镜像神经元”呢?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一种具有特别能力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使高级哺乳动物像照镜子一样在头脑里通过内部模仿而即刻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l等科学家在上个世纪末首先在猴脑上发现镜像神经元,随后,他们又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在人脑中也证实了镜像神经元的广泛存在。
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魔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神经科学家、镜像神经元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维拉扬纳尔·S·拉马钱德拉(Viayanut·s·Ramachandran)甚至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镜像神经元研究在儿童教育上有广泛的运用价值,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21世纪儿童教育重要的科学支柱,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全新理解和全面变革。儿童教育的改革创新将进入一个“镜像时代”。
三、人类智慧与教育的基础:“爱因斯坦神经元”和“孔子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把人类几万年前“文化爆炸”和几万年来文化进化的成果,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如同电脑里的内存“芯片”),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使人不须“推理”,可以一目了然,在瞬间辨认和领悟所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的潜在意义。这是大自然进化中创造出的伟大智慧。这种智慧直接形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母思维”,它不是推导式的、推理式的,而是顿悟式的、直觉式的。大自然把这种智慧直接“安放”在人的大脑细胞中,促成了人类成为万物之首,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殊眷顾吗?
由于镜像神经元具有这种内在智慧的本性,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爱因斯坦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使早期人类获得了一种高级能力——快速掌握间接经验的能力,用不着事事都去直接试误来获得经验;间接经验可以通过“看见”来传递,而不需要依赖直接经验,不需要每次都亲身体验。就像“火中取栗”一样,如果没有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而有了镜像神经元,猴子们看见同伴的经历,自己就能明白该怎样做,正如西方谚语所说:“猴子看见了,它就会做”。
我们试问,教育是做什么的?教育的本质难道不正是传授间接经验吗?而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镜像神经元其实就是镶嵌在人的大脑中的“孔子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把教育作用变成了可以自动实现的神经一生理过程,变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超验机能”,使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语),而且也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建造。这实在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得不为人类的先天禀赋而骄傲自豪!
四、“镜像革命”: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
镜像神经元对于儿童教育具有“广谱”的解读性和适用性。镜像神经元对儿童教育的启发价值,涉及到了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方面的重新理解。
1.“所见即所思”:孩子们看见的,就是他们思维的
传统上,我们都把人的眼睛看做是“感官”,即感性器官;我们并不认为眼睛是“理性器官”,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尽管我们口语里也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口”,但这一般只是比喻,我们并不真正赋予眼睛以“心灵”、“智慧”、“思维”、“理性”等高级心理属性。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而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它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它在“看见”事物的同时就产生了对事物内在特性和深层关系的领悟。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人类有一种对本质的直接直觉能力,使“我们在一个个别事中一眼便‘看’出了我们正想理解的‘道理’,与此同时又直觉到它在其他事物中也必定如此。”这种一眼看出本质的能力,不正是镜像神经元的特有能力吗?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
看来,我们对于“眼睛是灵魂的窗口”这句再熟悉不过的熟语的理解,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2.“所见即所悟”:孩子们的思维,首先是顿悟型的“母思维”
镜像神经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不是一般理解的“思维”,而是一种顿悟的思维,所以叫“所见即所悟”。
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的、直觉的、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的、推理的、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过去我们曾经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种分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显示二者之间的真正差别——原生性思维与派生性思维的差别、“母”与“子”的差别。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不论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而言,还是就个体生命活动而言,第一,“母思维”和“子思维”是同时发挥作用的;第二,“母思维”是“子思维”的基础。
“母思维”之所以是“子思维”的基础,在于它是与生俱来的直观能力与感性对象之间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及其积淀物——意象,支撑了抽象化的“子思维”。
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们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变成了“纯语法游戏”:一篇几万字、十几万字的论文,从语法上讲很“规范”,没有明显缺陷,但内容空洞、形式枯燥,没有有效的信息量,更没有思想。
进一步说,这种被康德称作“空对空”的思维(康德讲过:“没有抽象的视觉谓之盲,没有形象的抽象谓之空。”)被叔本华称作“不生产”的思维,最严重的后果,是年轻一代的思维缺乏“悟性”,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降低。为什么我们的科技研发总是缺少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迟迟得不了诺贝尔奖?恐怕都跟我们不重视“母思维”、缺乏“悟性”教育的体制有关。因为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领先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原创”的产品,而不可能是思维由此及彼“推理”的结果。
3.“所见即所教”:在孩子们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位饱经沧桑的伟大的教育家
人的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都是人对环境影响进行判断、思考、吸收和反馈的互动过程,都有主体的改变和结果形成,也就是说,都有教育意义。教育作用在孩子“看见”的瞬间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教”。
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在每个孩子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个活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我们能肯定自己的说教比这个伟大的远古圣贤更有力量吗?
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此时教育他们的,就是那个进化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而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上、方向上是统一、协调、互补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的,如果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必然产生混乱、冲突或虚伪。经常的情况是,我们的“小教书匠”跟伟大的“历史教育家”在较劲、在吵架,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在这里,我们顺便重新体会一下柏拉图的“教育回忆说”,也是饶有兴味的。柏拉图在《王里想国》里,曾经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一切探询和学习都只能是回忆。心灵本身作为一种不朽的东西,已经是诞生过若干次了。”他自己还说:“它(指心灵)已经看到过存在于这个世界和位于这个世界之下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它认识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毫不奇怪,它能够将它曾经认识到的有关德行的一切和其他所有东西回忆起来;由于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相通的,由于心灵已经认识了所有事物,所以对它来说,把这一切吐露出来是不难的。”这些话,过去我们读起来,确实有点不知所云。但现在,有了镜像神经元这个视角,我们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伟大猜测: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机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历史进化的文明成果,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把它“回忆”起来。
4.“所见即所学”:每一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无师自通”的学习天才
藏在孩子们眼睛里的教育家,并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他们内在的潜能。这个饱经沧桑的“大教育家”,在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新生儿身上不断进化,演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学习者”。体现为整个族类合目的性的“教育”,在个体身上则变成了合规律性的“学习”。
镜像神经元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天生的学习者”。这就是说,在他们的身体内部,天然地具备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它一旦与外部事物相接触,就自动“启动”,变成学习机制。
我们成人,包括许多教师和专家,经常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这方面,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洛克的“白板说”。洛克是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他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心灵里一无所有,好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生后印到心灵上的。洛克的“白板说”表明,他是一个极其缺乏历史感的人;他对历史进化的观念、文化积淀的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这种无知恰如他所比喻的空空荡荡的“白板”。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持有洛克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心灵本来只是一张“白纸”,需要成人“教”,从外面“输入”(灌)现成的知识,孩子才开始学习。
这些无知的偏见无法解释:为什么婴幼儿有那么惊人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出现“无师自通”的现象?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预成与生成的统一、超验与经验的统一、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两个方面都不能否定。说孩子的学习有“预成”的方面、“超验”的方面、“历史因素”的方面,即是讲每一个孩子生而为人,都有生物遗传的天赋(例如镜像神经元的天赋),使得他们先天地具备学习的潜在条件、潜在机制;说孩子的学习又有“生成”的方面、“经验”的方面、“现实因素”的方面,即是讲他们的潜在的学习机制,要通过与外部事物(学习对象)的接触、结合,才能够唤醒、启动,变成现实的学习过程。 五、行动指南:儿童教育首先应当顺应天性“替天行道”
1.教育是内在于人的:人类也按教育的规律来建造
人类为什么会贵为万物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不仅具有“一目了然”的内在智慧(爱因斯坦神经元),而且这种智慧是可以世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加速扩展的(孔子神经元)。也就是说,在人类的遗传物质里,就有教育的遗传基因;人类个体在接受了教育遗传基因之后,他的生命特质就被教育的规律所规定,其生命结构就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构造、生成和展开。
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好不容易形成的文明智慧,怎样才能不像狗熊掰棒子一样,随掰随丢呢?把它们“存放”在什么地方,才会如同“镇家宝物”一样,永远完好如初并且世代享用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自然匪夷所思的巧妙构造。
大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把文明智慧“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让它代代相传!经过编码的文明智慧模型变成了遗传密码,“内置”于人类个体大脑,使其“人人有份,代代传承”,这正是人类生命的得天独厚之处。人类个体在生命孕育之初,就开始“接受族类的教育”了。生命的孕育,与教育的“植入”,是同时的过程。而且他所接受的,是一种“教育机制”,它能够帮助个体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教育。
这就是说,教育首先作为一种生命机制是内在于人的,由内向外展开的,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外部操作、由外向内“灌输”进去的。
2.越是趋向自然的教育,孩子们的天赋越容易得到发挥
镜像神经元理论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赋、无师自通的有力证明。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了。问题只是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孩子们的学习天赋?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是容易发挥孩子们的天赋。在比较自然的教育下,家长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创造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们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们在没有大人教授的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创造力”是说孩子们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创造力”。
“自发性”、“领悟力”、“创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赋状态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镜像神经元是否发挥作用、是否活跃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都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长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显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赋倾向。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或“明”(有意)或“暗”(无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赋慢慢“牵引”出来,成就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因缘。
3.重新解读和实践“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天真地认为,说教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过分依赖言语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在他们斥责孩子、痛下杀手打孩子的时候,以为只要说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呀!”就可以取得孩子的谅解。其实,家长打孩子时的凶狠、丑恶的表情,已经向孩子说明了一切!
现在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了!因为孩子们不是在大人的说教中成长的,而是在他看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自己看见了什么,比成人教他什么更重要!老师和家长平时的面部表情、是否微笑、动作姿态,以致他们的敬业精神、待人接物、人格修养,都是不说话的教育。
4.视觉的启蒙训练,比知识的早期教育更重要
有过一份研究,表明历届美国总统中大部分有过童年迁徙的经历。童年迁徙的经历究竟给他们后来的成功带来了什么神奇的影响?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童年迁徙的经历,有助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充分发挥,使得人们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有更高的直觉智慧。
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重视感觉训练,缺少审美教育,恰如前面所述,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母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就过早地进入了以抽象的语词、符号、公式为内容的知识训练,片面发展了“子思维”,结果思维的意象材料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5.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
“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与孩子有随时的“交流”。要注意儿童居室的基本色调、墙面、贴画、装饰物、书架、灯光等所表达的教育涵义。
当今的环境教育,已经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而且包括了电视环境、网络环境和手机环境。它们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电子化、虚拟化空间,在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的养成诸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需要真诚和信任,需要友善和尊重,需要良好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养眼”(让孩子看到美好的、新鲜的事物),应该是“养孩子”的主要功课之一。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