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何为,并批评的睿见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出版社在2017年11月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首批推出李建军、洪治纲等十位批评家的评论集,出版社希望通过这些关注文学现场的评论家敢于讲真话的评论,能够营造“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健康批评生态,破除当代文学批评近年颇流行一味赞歌的“同质化”倾向,意在重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精神和批评维度,愿望良好。其实也是针对当下文学批评亟需解决和构建的一个维度来设想和举措的,出版社的举措既有勇气又别具慧眼。
  洪治纲的《偏见之辞》与李建军的《超越消极写作》,在整个文丛当中,格外出类拔萃。洪治纲将评论集命名为“偏见之辞”,评论家自谦和智慧的光芒俱显。“剜烂苹果”、锐批评,如若一味地追求与众不同的批评语辞,这样的“锐批评”是行之不远的,即便一时翩若惊鸿也很快会被大浪淘尽徒剩砂砾,反而会因为时过境迁更显这种样式批评的可笑和无知。洪治纲自谦的“偏见”,其实恰恰是敢于对一段时间以来当下文学批评的时弊和沉疴已久的症结发声,而且他的发声既切中肯綮又不偏激,还暗藏智慧、余音绕梁。
  在《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俗世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畸形“智慧”的迷恋与书写》等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一直关注文学现场的评论家的睿见和慧眼独具。《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一篇,宏观与微观兼具,及时并且深刻指出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本流行在商业领域的“同质化”产品现象,业已蔓延到文学创作领域:“它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作家的个人创作,不断出现内在的自我重复,一些作家对某些现实热点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群体追捧,形成模式化的经验书写;不少作家对文化消费的嗜好,进行不加甄别的迷恋式表达,导致类同化的审美表达;诸多作家对特殊生存群体的存在境遇,进行单一化的经验处理,等等。”评论家首先意识到了新世纪以来的网络小说当中这个问题格外明显,但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网文到底是不是文学?另辟一个门类,或许对于网文和文学本身都更好。虽然现在网络文学的讨论会和评奖不胜枚举,有关网络文学的评论和研究似乎也在趋热,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网络文学已经越来越被狭隘地理解为网文平台的网文,“文学”被偷换成“IP”之后,也就是网络文学之“文学”忽然被定义为类型通俗小说之网文时,其实,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网文”的“共识”已经和文学越来越没有关系了(参见何平《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文艺争鸣》2017年第6期)。将之追认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陆原创通俗文学的复苏,现代通俗文学的发现、追认,古典文学的“说部”传统,恐怕都是差强人意的。许多网文当中存在的模式化写作,具体描写的整段高频率复制和粘贴,对历史人物过于虚无的改写已经到疯狂的地步……网文往往是“三俗”现象最为容易滋生的地带,网文背后的民间资本力量是庞大和足以让人惧的、而“文学”性则是堪忧的。打赏机制和网文大神辈出、无须借助纸媒的力量,点击量、粉丝数、收视率,等等,自成评价和赢利机制。在“IP”时代到来之前,网络写手还是希望得到传统文学期刊的确认,而后他们几乎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和评价机制。好的有睿见的批评,启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洪治纲的批评有这样的作用。
  《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卡德勒·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等国外小说,在书写底层生存苦难时,能在叙事话语中始终洋溢著某种宽广而温暖的人性;反思我们的底层写作,带给读者的,常常是惊怵、绝望、凄迷和无奈,间或还有些堕落式的玩味和暴力化的戏谑。评论家提出了这种有关底层苦难的书写,是一种应该反思的叙事陷阱。我对此深以为然。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在一些知名的、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那里,其审美意味和写作伦理都是值得反思的,不止写暗娼之类的小说“缺乏真诚、真实而又深刻、有效的悲剧表现力”,而且其他题材的底层写作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类问题,甚至往往对农村道德的崩落持一种玩味的态度。洪治纲的发现是及时的、准确的、非常具有针砭创作时弊的意义和价值的。我们看新时期以来的乡土文学写作,写出“乡村的失落”的多,写出乡村传统伦理价值依然存续的少;写出乡村人性畸变和各种苦难的多,写出乡村在社会转型当中依然不乏人性温暖的作品少。乡村的失落是新时期以来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土小说一直在反复申说的主题。包括像贾平凹的《高老庄》、《秦腔》、《带灯》、《极花》等小说,也是对这一主题持续而深刻的揭示,作家对中国传统乡村日渐消逝的表现,是满怀“五四”以来作家作为受苦先知、意图拯救乡村和对乡村未来抱有来自知识者的期许的文学理想。我们在乡土文学中几乎看不到乡村生命力的时候,反而是在一直扎根乡村的基层作家譬如四川作家贺享雍那里,能看到久违的内置的乡村视点和乡村传统伦理价值依然存续的可能性。在众多或者通过带有浓重社会问题性质的事件书写“中国最后的农村”,或者满怀对乡土中国面临现代性社会转型所遭遇的经济急速发展乃至无数畸形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危机感书写正在经历巨变和社会转型的乡村,再或者是书写乡村文化传统是如何在文化消费主义面前不堪一击的乡土小说当中,反而是曾务农四十载的、一个基层作家在能够兼具文学性的同时,书写了传统乡村伦理当下依然存续以及新的可能性,小说呈现“新乡土中国”的整体性审美书写向度。这不能不引发我们严肃和认真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洪治纲所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而且意义重大。
  《俗世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畸形“智慧”的迷恋与书写》等篇无不是这样针砭创作时弊和总结一段时间以来一类创作或者多数创作当中潜隐的弊病。这种针对文学现场的发声,不是空穴来风,皆有创作的文本和事实为依据,很有说服力。如果能够反作用于创作、反向投射到文学现场,不啻有着治病救人的功效。洪治纲的评论当中,对于文学现场的关注和及时发声,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但也都是有着深厚的学养、理论基础和学理性支撑的,与所谓的“酷评”天然拉开了距离。我非常欣赏他在《短篇小说,或一些问题》、《陷阱中的写作——论新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创作》、《先锋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迷障》、《论非虚构写作》等篇当中所呈现的理论素养、学养和学理性支撑的批评维度。《短篇小说,或一些问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其实对于作家短篇小说的写作很有反思和指导意义。“欧·亨利式的短篇,或一种包袱”、“辛格式的短篇,或一种游离”、“卡尔维诺式的短篇,或一种寓言”,读来让人信服。《论非虚构写作》一篇,批评的睿见和学理性兼具,我在做此文的责编时,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众说纷纭的评论非虚构写作的文章中,这篇文章不乏睿见,又以学理性显著特色为标识。洪治纲认为,“非虚构写作”作为中国文坛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创作热潮,“它以鲜明的介入性写作姿态,在直面现实或还原历史的过程中,呈现出创作主体的在场性、亲历性和反思性等叙事特征,折射了当代作家试图重建‘真实信念’的写作伦理。”与此同时,他也反思了非虚构写作容易罹患的文学性欠缺的问题。
  洪治纲的文学评论是很有批评的勇气的,而这勇气是建立在睿见和良好的批评眼光的基础上的。《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等篇,就明确显示了这一点。而李建军《超越消极写作》评论集,我们同样可见批评家的眼光,慧眼独具,勇气可嘉和批评的睿见,很好地诠释了“批评何为”及其当下的可能性。我个人尤为欣赏李建军《超越消极写作》中第一辑——有关莫言获得诺奖的整体性评论,不应只听到赞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尤为需要构建的批评精神和批评维度。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不同意缺乏文本分析支持的、缺少学理性支撑的“酷评”和一味挑刺之作,我认为这样的批评,对于自己的评论和作家的创作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据了解,的确曾经有一些成长中的作家乃至已经成名的作家几乎被“棒杀”的现象,“捧杀”不可取,“棒杀”同样可怕。让我们通过有标杆和示范意义的评论家的评论,重新呼唤良好的批评精神,重建批评的应然维度,重构健康正常的批评伦理。
  (责任编辑:丁小宁)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和魏烨吃了顿饭,距离我们上一次吃饭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内,他因为旧疾复发,从此与酒和辛辣的食物绝缘,换过一次工作后,原本进展顺利的项目突然间推翻重来,回到原点。算起来,他已经整整一年没有碰小说了。  我多少能够理解他的处境——这当然基于一些我们的共同之处:都来自南方小城;都不怎么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就算平日里更喜欢待在自己的空间里,对于自己究竟想在大城市实现什么并不那么明晰,但仍然受不了
期刊
紫薇花开  那么多花,燃烧在隐秘部位  水,柔软之物,如石油,如无法逃避的催化剂  你躲开了这个夏天,却躲不开它的芬芳  在深山古寺,远方的火点燃了你的眉毛  痛苦于所有比拟,痛苦于《诗经》意象  一起泅渡,其实是干果饱腹  一起采蜜,其实是一场游戏  一句装饰的话,却于葳蕤的季节误入歧途  夏天是一场宿命,在花瓣的陷阱里  迷宫样的巷道,漫长的香气  使你隐居的血液暴晒于阳光下  你制造的死亡,
期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题记  洪武二十年,明朝朝廷派汤和在沿海建立了59座卫所城,抵御东海倭寇。龙湾宁村所,是其中之一。所城原南门外数十亩的练兵场上,常常练着一套拳——“洪拳”,那是看家护院的真把式。十几公里外的永昌堡,英桥王氏在“洪拳”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王家拳”。倭寇进犯数次,英桥王氏守护家堡,永昌不倒,传为佳话。  丁酉鸡年,朽月某日黄昏,二爷站在他的小柜台里
期刊
是在张岱的《西湖梦寻》中读到这首诗的。它附在《六贤祠》一篇的后面,起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直到不知第几次重读张岱,视线突然被吸引,始觉张明弼这位明末文人真是西湖的知音,杭州的知音,山水烟霞的知音。  六贤祠  张明弼  山川亦自有声气,西湖不易与人热。  五日京兆王弇州,冷面臬司号寒铁。  原与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复留风月。  犹议当时李邺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苏白乐天,真与烟霞相接纳。  风
期刊
驶过坡道,是大片的开阔地。李挪迈下车,掀起一阵轻微的黄尘。她迷了眼,举目望过去,天是蓝的,什么都没有。房屋灰蒙蒙地朝前压,仿佛大路之上的另一条大路,盖过了她和身后的车辆,她感觉自己必须随之奔跑。  接车司机说,这边气候很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虽然天干有风,倒也没有沙尘暴的困扰。  “有风?那有大坝吗?”她刮着指甲边缘的倒刺,眼睛往外瞟着,脸上显出走神带来的不耐烦。  一圈都是果树和干枯的河滩,
期刊
陈鹏与我共同在鲁院学习四个月,之前我与他并不相识。四个月里也是后来剩下半个月时候开始说话。原因是我比他大一轮,他既是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足球踢得保持专业水准。身材自然挺拔,气质自然不凡,属于年轻有为又风华正茂一代楷模。所以退避三舍,恪守代际鸿沟不可逾越规矩,与我同代几位老兄喝酒睡觉,无所事事,醒来听说陈鹏组织起来“花儿”小组,郑重其事研讨文学,热烈争论至深夜,不在酒肆更不上茶楼
期刊
按理说,西湖就在钱塘江北岸,几脚油门过江,再小绕一下就可到达。毕竟离我住所才15公里。当然也可以换乘地铁,约莫40分钟。忙啊忙啊忙啊……时间总是不够用。可惜一年之中,去西湖边走走的愿望落空居多,偶尔在湖边有会议什么的,也是浮光掠影。但西湖在我的梦中永恒。我曾在西湖边的一幢楼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站在窗口的眺望足以让我满足。有时候,恍惚会看到湖面上的船与人,如幻灯片一样。  面对西湖,我始终有一种
期刊
甲  我们坐在首届大益国际(法国)写作营的巨松下喝酒。老何抱定他的“傲慢与偏见”数落我对海明威的感情完全是小资产阶级式的,他深信,只有福克纳才配得上“伟大”,至于老海,“我同意某些人的观点:贴胸毛的自恋狂。也就二流吧。”  我怒不可遏,恨不能将他脚上那双凯旋门下购买的驼色磨砂休闲鞋脱下来摔他微红的鼻尖上——我猜老何有点酒精过敏,年仅五十多就有了“酒糟”的兆头。可他要不喝酒还叫老何?他要不喝酒,哪来
期刊
时间:2017年12月9日14∶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  杨庆祥:今天的联合文学课堂非常有幸请到了著名的小说家、学者徐兆寿先生,来研读他的最新作品《鸠摩罗什》。徐老师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传媒学院的院长,很厉害的跨界型人才,同时一直非常着力于当代写作。徐先生上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荒原问道》影响很大,这一部《鸠摩罗什》笔触延伸到了历史深处。我们首先请徐老师做开场的发言。  徐
期刊
张环早上起来上厕所,发现马桶垫圈是热的。当然这不是明显的感觉。他刚刚从床上坐起,按掉闹钟,感到小腹翻江倒海的屎意,径直就跑到了厕所,掀开马桶盖坐下。比较神奇的是,马桶盖和垫圈这次很人性化地自动分离了,所以也省却了他平时把垫圈抠下来的麻烦。然后他坐下去,随后就是一阵酣畅淋漓。后面这种感觉占了主导,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太注意屁股下面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神经。只是过了一会,他又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起初张环怀疑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