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散记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an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题记
  洪武二十年,明朝朝廷派汤和在沿海建立了59座卫所城,抵御东海倭寇。龙湾宁村所,是其中之一。所城原南门外数十亩的练兵场上,常常练着一套拳——“洪拳”,那是看家护院的真把式。十几公里外的永昌堡,英桥王氏在“洪拳”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王家拳”。倭寇进犯数次,英桥王氏守护家堡,永昌不倒,传为佳话。
  丁酉鸡年,朽月某日黄昏,二爷站在他的小柜台里收了二两家烧白酒钱。买酒的,是贵州人福贵。福贵不傻,但他总是缠着二爷说“洪拳”的江湖事。五金店没有生意的时候,就遛弯到二爷这里喝一杯、听一段。据说,二爷年轻的时候徒手挖了别人俩眼珠。
  二爷不年轻了,守着一个小超市,卖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二爷爱讲故事、交朋友。收了钱,二爷随手找了一个一次性杯子,装了一杯花生,摆在俩人中间。这时,只看到二爷半个脑袋露在柜面,福贵面前浮现一整个“洪拳”的江湖:十个盟兄弟干翻一条街的江湖,把恶霸绑在旗杆上整整一个晚上的江湖。沙镇的老一辈敬“二爷”是条好汉,说起“洪拳”,半句不离“王二爷”。可星移斗转,“好汉”这个标签越来越让铁皮姐弟俩五味杂陈。
  二两家烧白酒推出去,收没收到钱那算小事。通常买酒的福贵一杯花生米的工夫享用完了,五块钱就压在了杯子底下。有时五金店来客人,匆忙剩下两口跑回街对面,酒钱下回补上。二爷也不在乎。支付宝这玩意不讲究,二爷的姑娘做了一个贴门口,回头就被撤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江湖人称“二爷”。铁皮小的时候偷小超市的火腿肠吃,被他“二爷”揍的时候,“二爷”真的很江湖爷们儿。剥光了上衣,双手反绑,跪在地上。二爷黑瘦的两颊,凸出锃亮的颧骨,阴沉着两斜黑眉,两鞭子藤条下去,留下粗粗的两条血印子,只问了一句话:还敢不敢!铁皮后来去了银行当柜员,点钞干活没有二话,同样干脆利落。
  说起他爹,铁皮就一肚子怨气。如果当年他好好地教而优则仕,如今子承父业混铁饭碗的,就不是铁皮那二愣子堂弟了。
  二爷本姓王,家中长子,有幼弟一人。据说,二爷的爷爷在1949年前被地主活生生打死,之后,二爷的爹和大伯,一武一文搭配,行走江湖。文武两支,各自沿袭,到了二爷这辈,风气流转,武家中落。二爷也是两兄弟,自幼随老父亲练拳,但诗书倒也略通。俩人高中毕业,均抵得上如今的大学本科。村小招教书先生的时候,原本是二爷的机会,被他一让,让给了弟弟。两家的光景,日渐南辕北辙。当二爷和福贵在小卖部酒话江湖的时候,铁皮叔叔那位退了休的干部在煮茶泼墨。前年,二爷肚子痛成肝癌以后,两家人的差异越发两极化。
  铁皮说他爹就是练拳练“傻”了,管东家长、西家短,就是不好好管自家。
  让出了乡村教职后,二爷倒腾了几回营生,不见起色,索性去跑货车。沿着330国道出温州城,二爷从一个村庄跑到另一个村庄,把纽扣、扑克、衡器、雨伞、袜子、领带、乒乓球之类形形色色的小物品运到全国各地。330的路况很差,夯土而成,一路经常发生事故,导致延误。二爷跑车那几年,以车为家,吃喝睡都在驾驶室里解决,为的是节省时间,按时送达。靠着练“洪拳”的身骨,二爷跑的车更快更稳,名声日渐美扬。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就跟一门有一门的秘籍一样。比如,排队卸货的时候,给管事的、帮工的意思意思,保管你的货卸得又快又妥当,绝不少件破损;再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主顾提些烟酒礼品的,活儿就比别人多一些。一来二去的,二爷的“朋友”多了好几拨。可二爷“傻”的是,他真拿人家当朋友。酒过三巡后,二爷说,咱随意,行万里路、交天下友。于是,仗义救急难的钱,便有去无回。九三年的时候,二爷手下,一个才干了三月有余的小伙儿潘晓,跟二爷说要出去闯一闯。临走前,二爷竟塞了一千,说道:“小子儿,不出息就别来见我。”潘晓这小子儿就和这一千元钱彻底消失了。
  二爷也不是没交过好运、赚过大钱,只是他想着,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没等铁皮长大,二爷的“千金”哲学就不管用了。最后回到沙镇开了一个小卖部。过了几年,加了一间店面,改头换面成了“小超市”,守着一家人。二爷嘴上不说,只拿越喝越多的酒,来消心中块垒。偶尔,他也会在家里扎一扎马步,在后生面前打一回洪拳,疏散身骨里无处安放的力量。唯一惦记二爷那些往事的,也就这贵州人福贵了。冲着沙镇的五金件来实现发财梦的福贵,也已两鬓霜白,依然两袖清风,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传奇向往不已。
  两间铺子,两位旧人。一套好拳,几段往事。在我帮爸妈去小超市打酱油的来来回回中,不经意印进了我的脑海。
  俱往矣。一个国度的拳法,几代人的江湖,现如今,徒剩几愁往事。
  (责任编辑:钱益清)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20日。北京第一场。  今天是话剧《卡拉OK猪》的首演。下午三点剧组成员在东单先锋剧场集合。进剧场前,我在门口超市买了几听啤酒,顺带买了一听咖啡饮品和一瓶类似红牛的饮料。太累了。  昨晚排练完,我和大辛、韩硕又到附近的小店喝了一气儿,喝到三点。自从排练以来的这一个多月,我们仨几乎天天如此。导演陈明昊说我们是铁三角,太敬业了,每天都自个给自个加练。这个戏就是把酒局搬进剧场。  剧场里,
期刊
阿乙言谈的锋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他说,读王小波有利于读者建立起对社会的蔑视,把自己“弄到一个精神上的高位”,读吴思《潜规则》则会使读者“误以为自己通了学术”;他还说契诃夫的《万卡》是奇烂无比的作品,博尔赫斯得之于精妙亦失之于精妙,而余华在《现实一种》的结尾舍不得离开,因“恋战”陷入油滑。听多了温吞水的言论,听这些话真是痛快。文坛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有锋芒的人了,语言的积垢像大肚腩里的脂肪一样使人昏
期刊
哪个浙江老板,能给都江堰孩子  寄送一座抗震“活动棚”?  (2008.5.20)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悲戚之余,又写了四首诗,发在我今天的博客日记上。但是在叙说诗歌之前,我想先作个呼吁,呼吁哪一位,能给都江堰“爱心亲子园”的孩子们献一座抗震的“战地活动棚”?  没别的,只因为我觉得这个幼儿园的园长相当伟大,她手下的二十几位幼儿园老师也相当伟大。土地咆哮窜起的那一刻,她和她的老师们没有一个
期刊
当初买房子时,并不懂得周边水土的好。住进去后,才知道跟大运河做了邻居。  从小区院子的前门出去,是一条大道,路上时刻活跃着人和车,喧哗并且骚动。若从后门步出,则得了安静,因为旁边卧着余杭塘河,再往前一二百米,便是运河。晚饭后的懒散时光,我会沿着河边绿荫小道漫步一会儿,走到一个唤作“航泊三水”的休闲码头,站在那儿看运河。运河在此处挺阔宽,水上不时驶过胖大的货船和轻巧的游船。有时两只货船相遇而过,便响
期刊
一  你想必熟悉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有一处地下洞穴,住着一群被缚的囚徒,他们把映射在墙上的影子当成真实,而其中一个囚徒终于挣脱枷锁,上升到外面,虽然一开始觉得痛苦,但终于见到太阳以及阳光下一切美好的事物。枷锁对应的是传统、惯例、教条等,“打破这些束缚需要罕见的激情和勇敢”,“这个获得了自由的人对洞穴及其阴影和居民,都持一种强烈的轻蔑态度”,“难以忍受生活在他们中间”[1]。上升意味着第一次解放,不过
期刊
从广州迁居杭州,已经整整五年,这期间,总是会遇到人问:“杭州好还是广州好?”事实上这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就好比一个诗人去问一只猫咪:“我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得到的答案总是一声“妙”。毫无意义。对于我而言,在杭州是生活在一幅国画里,广州则是生活在一部电影里。电影里好热闹,声与影,光与电,故事的跌宕起伏宛如广州城高高低低的密集楼房;国画里好安静,纸与墨,线与形,点滴泼墨宛如散落在杭州城这里那里的美丽
期刊
时间才是自由的反义词。  ——《存在与时间与虚无》  杀死时间  第一个提倡虚度时间的是一个叫保罗·奥斯特的外国人。奥斯特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哈佛攻读博士时,奥斯特就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与虚无》。这本看似哲学的著作其实更像一本宗教宣言。在里面他首次提出了一种观点:时间是人类的负担。在他看来,人生并不像一条射线,更像是安装电脑软件时的进度条。  “不是我们在利用时
期刊
在创作这篇创作谈之前,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写过小说了。一年多前,我正在写一个和暴露狂有关的故事,大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已经清晰了,但中间我却停了下来,原因是在一个关键情节点上面卡住了。这不是什么特殊状况,因为我偏好情节性强的东西,所以经常需要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反复推演甚至推倒重来。但这次我却没有坚持下去,因为我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都困扰于一个问题:我到底要写什么。这个问题就像
期刊
前不久,我和魏烨吃了顿饭,距离我们上一次吃饭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内,他因为旧疾复发,从此与酒和辛辣的食物绝缘,换过一次工作后,原本进展顺利的项目突然间推翻重来,回到原点。算起来,他已经整整一年没有碰小说了。  我多少能够理解他的处境——这当然基于一些我们的共同之处:都来自南方小城;都不怎么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就算平日里更喜欢待在自己的空间里,对于自己究竟想在大城市实现什么并不那么明晰,但仍然受不了
期刊
紫薇花开  那么多花,燃烧在隐秘部位  水,柔软之物,如石油,如无法逃避的催化剂  你躲开了这个夏天,却躲不开它的芬芳  在深山古寺,远方的火点燃了你的眉毛  痛苦于所有比拟,痛苦于《诗经》意象  一起泅渡,其实是干果饱腹  一起采蜜,其实是一场游戏  一句装饰的话,却于葳蕤的季节误入歧途  夏天是一场宿命,在花瓣的陷阱里  迷宫样的巷道,漫长的香气  使你隐居的血液暴晒于阳光下  你制造的死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