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智能化时代到来,丰富多样的手机APP走进千家万户。在手机APP使用群体中,青少年学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享受着APP带来的便利,学习,娱乐,社交等;同时也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依赖,沉迷,社交能力减退等。针对校园内手机APP使用情况的研究,可以较为科学有效地了解学生使用手机APP的种类,目的,心理,找到一个更加科学的手机APP使用途径,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并针对学生使用手机APP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有利于应用开发公司更有针对性的开发,优化应用。
二、研究对象
中学生及大学生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布网络和纸质问卷进行调查
2.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资料、论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数据处理
我们共回收了360份纸质问卷和236份网络问卷。对于纸质问卷,我们通过扫描采用excel表格对选择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并阅读每一份问答题答卷,进行归类整理,讨论和分析。对于网络问卷,我们通过制作柱状图,饼状图的形式,进行更直观的数据分析。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1.选择题部分
问卷共设置了20道选择题,我们将其归为两类并进行分析:
(1)使用倾向
我们发现,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手机应用中,社交类和视频娱乐类所占比例最高,而我们预期占比应较高的游戏娱乐类反而没有占到较高的比例(如图1)。
我们知道社交类应用提供了与人交流的平台,而视频娱乐类应用也拥有其附带的社交属性(等级,硬币等),人们常在视频娱乐类应用中交流对视频的看法。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使用手机并非如许多人所说是沉迷游戏。学生不仅有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同龄人交流,分享观点的愿望。
而我们在另一道题的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在“你倾向于在什么应用中发表言论”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网络互动类,其次是视频娱乐类(如图2)。
由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社交属性,我们可以猜测:学生在手机应用中发表言论的主要动机是社交。综上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学生使用手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社交。
(2)心理倾向
许多人认为人们在网络中的人格具有虚拟性、欺骗性,且网上的言论和观点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带来影响。此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我们的实验结果来看,此观点并不全面。在“你是否觉得自己在现实中和网络上是同一个人”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是”。可见大部分同学认可自己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同一性(如图3)。
我们对选“否”的同学进一步提问:如果不是,你是否喜欢在网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感觉?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特别的感受”。可见尽管他们在网络和现实中的性格不相同,但并非是刻意扮演的,而是在网络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仍然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的。可见网络和现实只是同学们自我展现的不同维度,展现的仍然是真实的自己。这是学生们自我意识的体现。这种情况也更利于同学们从不同纬度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了解对方的爱好,有利于同学间友谊的建立。
2.主观题部分
问卷共设置19道主观题,我们将它们分为四类来分析。
(1)手机应用的利弊
我们将典型回答进行了汇总。如图4、5。
由表格,可对手机应用利弊进行总体汇总如下:
利:
①社交便利
②开拓视野
③了解多种思想,利于人生观形成
④娱乐便利
弊:
①设计问题(页面设计不足,功能不全,不够人性化等)
②安全问题(信息安全度低)
③沉迷问题(被无聊事情吸引浪费时间)
④不利的思想影响(网络暴力,谣言,极端思想)
设计,安全问题可以给手机应用开公司带来启示:作为最被关注的两个方面,开发公司必须加以重视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
沉迷问题和不利思想影响可以给同学们带来启示:提高自控能力,并在朋友,老师,家长的协助下,防止手机沉迷,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积极学习,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轻易被网络言论影响,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应用上的思想造成的影响
我们对问题:“你在哪些些软件上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感到自己的观点被左右?”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现象总结:
①倾向于相信知乎,官方新闻媒体(人民日报等)所发表的评论。
②其次是微博评论,对微信大部分公众号持否定态度,但也有部分公众号值得信服。
③绝大部分人对于QQ看点QQ空间发表的评论看法,则较为不信服,乃至看轻。
原因分析:
①用户受众不同导致舆论趋向不同(不仅是年龄层不同,性别不同,所关注方面不同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②营销号浓度不同导致言论信服度不同(營销号大量刷屏,既容易带节奏,引起舆论导向,也会因为营销过度而导致网民逆反,厌恶心理,造成舆论反噬,久而久之形成固有印象,如QQ小学生多,而知乎则是精英阶级。)
③本质是:学生更渴望多元交流,而不是单一论调。
④QQ空间有很多营销号,微博评论区也有不少广告微商,哗众取宠的“网红号”,而知乎等软件广告,营销号较少,评论看法较多样,其公信力、信服度由此产生。
(3)网络与现实
许多人认为当今年轻人喜欢沉迷网络而逃避现实,我们对此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问题“你面对现实是否会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结果如下。
现象总结: ①部分青少年确实有于网络上树立人设的趋势。
②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网络世界没有影响到现实生活,也不会因为了维护网络人设而感到空虚,迷失自我。
分析:
与大体论调相反,青少年并没有把网络世界当作逃避现实的理想境界,而是将其作为丰富自己的一项工具,在现实中,我是我,在网上,我还是我;自己还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但不排除网络影响已潜移默化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沉溺于网络而不自知。
(4)网络对性格的影响
现象总结:
①正面:外向,开朗,大胆,理智,幽默
②负面:孤僻,戾气重,浮躁,易怒
3.文献调查部分
大數据分析的发展,让手机应用更能了解我们的喜好,给我们推送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这在一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接触信息的限制,我们只能接触“被确认感兴趣”的东西,而难以接触“未接触但可能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导致一种欢乐异化现象。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提到了人与其欢乐相异化的思想,“人们没有闲暇的自由,他们消磨闲暇的方式,早就为外界所决定。他们的口味早就被外界所操纵,他们想看与想听的,全是被限定好要看与要听的东西。娱乐也像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是一门实业,消费者被驱使着去购买娱乐。娱乐的价值,视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而定。”
六、提出建议
1.对学生:享受网络提供的更广阔社交平台同时,不要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不要让手机夺走了亲人朋友间应有的温情。提高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追求独立人格。将网络作为丰富自己的工具而非逃避现实的场所。
2.对家庭、社会:放下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成见,发掘表层现象下更深层的原因(习惯,心理等),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
3.对软件开发公司:由分析结果,学生使用手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社交,所以对于应用开发企业,推出社交类应用会比较容易获得较多的使用量。重视设计问题和安全问题。同时优化大数据处理能力,不将推送局限于用户已知感兴趣内容,不限制用户的信息接触,避免人与其欢乐相异化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红苗《从健全的社会看当代娱乐至上的社会现象》,山西青年,2019年11月
[2]张小格《别让手机消磨奋进的动力》,记者摇篮,2017年2月
智能化时代到来,丰富多样的手机APP走进千家万户。在手机APP使用群体中,青少年学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享受着APP带来的便利,学习,娱乐,社交等;同时也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依赖,沉迷,社交能力减退等。针对校园内手机APP使用情况的研究,可以较为科学有效地了解学生使用手机APP的种类,目的,心理,找到一个更加科学的手机APP使用途径,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并针对学生使用手机APP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有利于应用开发公司更有针对性的开发,优化应用。
二、研究对象
中学生及大学生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布网络和纸质问卷进行调查
2.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资料、论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数据处理
我们共回收了360份纸质问卷和236份网络问卷。对于纸质问卷,我们通过扫描采用excel表格对选择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并阅读每一份问答题答卷,进行归类整理,讨论和分析。对于网络问卷,我们通过制作柱状图,饼状图的形式,进行更直观的数据分析。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1.选择题部分
问卷共设置了20道选择题,我们将其归为两类并进行分析:
(1)使用倾向
我们发现,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手机应用中,社交类和视频娱乐类所占比例最高,而我们预期占比应较高的游戏娱乐类反而没有占到较高的比例(如图1)。
我们知道社交类应用提供了与人交流的平台,而视频娱乐类应用也拥有其附带的社交属性(等级,硬币等),人们常在视频娱乐类应用中交流对视频的看法。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使用手机并非如许多人所说是沉迷游戏。学生不仅有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同龄人交流,分享观点的愿望。
而我们在另一道题的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在“你倾向于在什么应用中发表言论”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网络互动类,其次是视频娱乐类(如图2)。
由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社交属性,我们可以猜测:学生在手机应用中发表言论的主要动机是社交。综上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学生使用手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社交。
(2)心理倾向
许多人认为人们在网络中的人格具有虚拟性、欺骗性,且网上的言论和观点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带来影响。此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我们的实验结果来看,此观点并不全面。在“你是否觉得自己在现实中和网络上是同一个人”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是”。可见大部分同学认可自己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同一性(如图3)。
我们对选“否”的同学进一步提问:如果不是,你是否喜欢在网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感觉?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特别的感受”。可见尽管他们在网络和现实中的性格不相同,但并非是刻意扮演的,而是在网络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仍然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的。可见网络和现实只是同学们自我展现的不同维度,展现的仍然是真实的自己。这是学生们自我意识的体现。这种情况也更利于同学们从不同纬度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了解对方的爱好,有利于同学间友谊的建立。
2.主观题部分
问卷共设置19道主观题,我们将它们分为四类来分析。
(1)手机应用的利弊
我们将典型回答进行了汇总。如图4、5。
由表格,可对手机应用利弊进行总体汇总如下:
利:
①社交便利
②开拓视野
③了解多种思想,利于人生观形成
④娱乐便利
弊:
①设计问题(页面设计不足,功能不全,不够人性化等)
②安全问题(信息安全度低)
③沉迷问题(被无聊事情吸引浪费时间)
④不利的思想影响(网络暴力,谣言,极端思想)
设计,安全问题可以给手机应用开公司带来启示:作为最被关注的两个方面,开发公司必须加以重视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
沉迷问题和不利思想影响可以给同学们带来启示:提高自控能力,并在朋友,老师,家长的协助下,防止手机沉迷,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积极学习,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轻易被网络言论影响,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应用上的思想造成的影响
我们对问题:“你在哪些些软件上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感到自己的观点被左右?”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现象总结:
①倾向于相信知乎,官方新闻媒体(人民日报等)所发表的评论。
②其次是微博评论,对微信大部分公众号持否定态度,但也有部分公众号值得信服。
③绝大部分人对于QQ看点QQ空间发表的评论看法,则较为不信服,乃至看轻。
原因分析:
①用户受众不同导致舆论趋向不同(不仅是年龄层不同,性别不同,所关注方面不同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②营销号浓度不同导致言论信服度不同(營销号大量刷屏,既容易带节奏,引起舆论导向,也会因为营销过度而导致网民逆反,厌恶心理,造成舆论反噬,久而久之形成固有印象,如QQ小学生多,而知乎则是精英阶级。)
③本质是:学生更渴望多元交流,而不是单一论调。
④QQ空间有很多营销号,微博评论区也有不少广告微商,哗众取宠的“网红号”,而知乎等软件广告,营销号较少,评论看法较多样,其公信力、信服度由此产生。
(3)网络与现实
许多人认为当今年轻人喜欢沉迷网络而逃避现实,我们对此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问题“你面对现实是否会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结果如下。
现象总结: ①部分青少年确实有于网络上树立人设的趋势。
②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网络世界没有影响到现实生活,也不会因为了维护网络人设而感到空虚,迷失自我。
分析:
与大体论调相反,青少年并没有把网络世界当作逃避现实的理想境界,而是将其作为丰富自己的一项工具,在现实中,我是我,在网上,我还是我;自己还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但不排除网络影响已潜移默化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沉溺于网络而不自知。
(4)网络对性格的影响
现象总结:
①正面:外向,开朗,大胆,理智,幽默
②负面:孤僻,戾气重,浮躁,易怒
3.文献调查部分
大數据分析的发展,让手机应用更能了解我们的喜好,给我们推送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这在一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接触信息的限制,我们只能接触“被确认感兴趣”的东西,而难以接触“未接触但可能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导致一种欢乐异化现象。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提到了人与其欢乐相异化的思想,“人们没有闲暇的自由,他们消磨闲暇的方式,早就为外界所决定。他们的口味早就被外界所操纵,他们想看与想听的,全是被限定好要看与要听的东西。娱乐也像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是一门实业,消费者被驱使着去购买娱乐。娱乐的价值,视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而定。”
六、提出建议
1.对学生:享受网络提供的更广阔社交平台同时,不要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不要让手机夺走了亲人朋友间应有的温情。提高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追求独立人格。将网络作为丰富自己的工具而非逃避现实的场所。
2.对家庭、社会:放下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成见,发掘表层现象下更深层的原因(习惯,心理等),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
3.对软件开发公司:由分析结果,学生使用手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社交,所以对于应用开发企业,推出社交类应用会比较容易获得较多的使用量。重视设计问题和安全问题。同时优化大数据处理能力,不将推送局限于用户已知感兴趣内容,不限制用户的信息接触,避免人与其欢乐相异化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红苗《从健全的社会看当代娱乐至上的社会现象》,山西青年,2019年11月
[2]张小格《别让手机消磨奋进的动力》,记者摇篮,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