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教育局 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它所呈现的是多向的信息传输和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一、团结协作、以人为本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孤僻等心理现象,如何培养学生开朗、大方的气质,增加集体荣誉感,阳光、快乐的学习、生活是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分组联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解决了这些问题,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范围。
1.突出主体,提高活动参与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教学活动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过去被动的听老师讲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有行动,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2.互助互补,组内成员共同进步
著名教育家肖川说:“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就是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相互提升的过程,合理的分工,明确的任务使每一个动起来,优秀生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投入的学习行动,带动和感染中等生、学困生,使一些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不懂之处,通过组内同伴的指点、帮助,弄懂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讲解人和倾听者都有收益,得到提高。
3.环境宽松,促进情感交流,发展多方面能力
在合作探究学习板块中,学习环境相对轻松,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不用担心犯错误,学习同伴之间的感情加深,增进了友谊,主要从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中体现。在这一板块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广阔。这一板块的有效操作,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调节、反思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围绕课堂、不断探索
合作、探究學习的好处很多,不用赘述。但当我们真正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时,不难发现,这一方式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驾驭,有时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却缺乏实效。以下种种现象还值得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反思、改进。
1.合作探究内容无选择
部分老师过分地依赖教学建议案,没有针对学情和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建议案没有再加工,呆板地使用学习案,照本宣科。对学习案中的问题探究没有进行筛选,遇到问题,无论难易与否一律安排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浪费了不少有效的学习时间,限制了学生个体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一节课下来,抱怨教学时间不够,当堂学习任务完不成。
2.合作探究方法不清楚
部分老师作课秀迎合时尚,搞“伪合作”。有人听课、检查就搞小组合作学习,为“合”而合,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自主学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我们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探究,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一说“这个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学生就像小蝌蚪一样簇拥在一起,头靠着头,叽叽喳喳,看是热热闹闹,侧耳细听,个别学生所说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实质上只是形式,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收效甚微
3.合作探究展开无秩序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前缺乏必要的任务交代和安排,匆忙展开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主持人,谁与谁合作,要解决什么问题都不清楚。导致多数学生各行其事,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秩序混乱,效果可想而知。
三、探索实效、努力践行
以上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避免,有何对策呢?我认为:
1.搞好小组培训
“磨刀不误砍柴工”,搞好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培训很有必要,首先培训组长学会组织、分工,组员学会怎样倾听、怎样交流。在合作学习时确保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特别是学困生,组长要有意安排他们在组内先试着说。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接受任务前,一定要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知道自己干什么,带着任务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合作技能,养成善于合作、探究的习惯。
2.精心加工学案
在运用学习案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学情,认真加工学习案。在布置预习时,就要安排学生根据自己自学情况画出疑难之处,多思考,初步整理自己的思路。对教学建议案或教材中的问题,在备课预设时,进行筛选,选择重点、难点问题,一般来说,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的碰撞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等,适宜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找出不同解法、不同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揭示思路、方法、阐述的道理。
3.指导学习方法
个体学习探究—反馈疑难—再展开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因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主要依靠个体学习形成,学生个体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不宜“兴师动众”搞合作探究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巡视,把握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能否通过自己读书、查阅资料、思考解决呈现出来的问题。若能解决,就没有必要机械地还去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了。
4.发挥评价功效
有效评价是激励小组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和提高合作水平的助推器,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小组共同目标。在合作探究这一板块中,评价的语言要富有有启发性、激励性;评价要多元,形式要多样,老师不做唯一的裁判;评价既要对整个小组的进行评价,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应;评价不能只重视结果,对对答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关注大多数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他人的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分组联动教学”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共同学习,团结协作。能够在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在学习中直接交流,可以加大信息交流量,拓展每个成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长此以往,集体凝聚力就会得到巩固,潜在的创造力就能发挥出来。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它所呈现的是多向的信息传输和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一、团结协作、以人为本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孤僻等心理现象,如何培养学生开朗、大方的气质,增加集体荣誉感,阳光、快乐的学习、生活是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分组联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解决了这些问题,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范围。
1.突出主体,提高活动参与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教学活动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过去被动的听老师讲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有行动,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2.互助互补,组内成员共同进步
著名教育家肖川说:“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就是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相互提升的过程,合理的分工,明确的任务使每一个动起来,优秀生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投入的学习行动,带动和感染中等生、学困生,使一些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不懂之处,通过组内同伴的指点、帮助,弄懂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讲解人和倾听者都有收益,得到提高。
3.环境宽松,促进情感交流,发展多方面能力
在合作探究学习板块中,学习环境相对轻松,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不用担心犯错误,学习同伴之间的感情加深,增进了友谊,主要从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中体现。在这一板块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广阔。这一板块的有效操作,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调节、反思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围绕课堂、不断探索
合作、探究學习的好处很多,不用赘述。但当我们真正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时,不难发现,这一方式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驾驭,有时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却缺乏实效。以下种种现象还值得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反思、改进。
1.合作探究内容无选择
部分老师过分地依赖教学建议案,没有针对学情和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建议案没有再加工,呆板地使用学习案,照本宣科。对学习案中的问题探究没有进行筛选,遇到问题,无论难易与否一律安排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浪费了不少有效的学习时间,限制了学生个体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一节课下来,抱怨教学时间不够,当堂学习任务完不成。
2.合作探究方法不清楚
部分老师作课秀迎合时尚,搞“伪合作”。有人听课、检查就搞小组合作学习,为“合”而合,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自主学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我们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探究,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一说“这个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学生就像小蝌蚪一样簇拥在一起,头靠着头,叽叽喳喳,看是热热闹闹,侧耳细听,个别学生所说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实质上只是形式,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收效甚微
3.合作探究展开无秩序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前缺乏必要的任务交代和安排,匆忙展开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主持人,谁与谁合作,要解决什么问题都不清楚。导致多数学生各行其事,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秩序混乱,效果可想而知。
三、探索实效、努力践行
以上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避免,有何对策呢?我认为:
1.搞好小组培训
“磨刀不误砍柴工”,搞好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培训很有必要,首先培训组长学会组织、分工,组员学会怎样倾听、怎样交流。在合作学习时确保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特别是学困生,组长要有意安排他们在组内先试着说。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接受任务前,一定要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知道自己干什么,带着任务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合作技能,养成善于合作、探究的习惯。
2.精心加工学案
在运用学习案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学情,认真加工学习案。在布置预习时,就要安排学生根据自己自学情况画出疑难之处,多思考,初步整理自己的思路。对教学建议案或教材中的问题,在备课预设时,进行筛选,选择重点、难点问题,一般来说,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的碰撞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等,适宜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找出不同解法、不同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揭示思路、方法、阐述的道理。
3.指导学习方法
个体学习探究—反馈疑难—再展开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因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主要依靠个体学习形成,学生个体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不宜“兴师动众”搞合作探究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巡视,把握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能否通过自己读书、查阅资料、思考解决呈现出来的问题。若能解决,就没有必要机械地还去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了。
4.发挥评价功效
有效评价是激励小组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和提高合作水平的助推器,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小组共同目标。在合作探究这一板块中,评价的语言要富有有启发性、激励性;评价要多元,形式要多样,老师不做唯一的裁判;评价既要对整个小组的进行评价,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应;评价不能只重视结果,对对答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关注大多数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他人的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分组联动教学”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共同学习,团结协作。能够在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在学习中直接交流,可以加大信息交流量,拓展每个成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长此以往,集体凝聚力就会得到巩固,潜在的创造力就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