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艺术的魅力和美感效果不仅取决于声音的技巧,更取决于音乐的情感表现。一首歌曲能否激起听众心灵与情感的共鸣,取决于表演者能否将所唱歌曲赋予生命,赋予激情,而这就需要演唱者对其进行细致的情感分析和处理。所以说,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歌曲《断桥遗梦》为例,重点论述了歌曲中的情感表现及其演唱处理。
关键词:《断桥遗梦》;情感表现;声乐表演
一、歌曲《断桥遗梦》的创作背景与剧情介绍
(1)词曲作者介绍。曲作者赵季平,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断桥遗梦》是他少有的以江南风格为主的作品。同时也沿袭了他歌曲的一贯优点诉温婉而不失大气,歌豪迈却不掉柔情。作曲家将江南风情与千年感叹相须而用,在融入传统的戏曲元素杂糅在一起,才造就了这样一首荡气回肠的佳作。
词作者韩静霆,中国编剧、作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凯旋在子夜》,以及电影、电视连续剧《大出殡》、《孙武》等。他的歌词风格大气,充满激情,同时也能看出他对作品理性的控制。《断桥遗梦》歌词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句都能看出仔细斟酌的痕迹,简而精炼。
(2)创作背景。薄雾之晨,苏堤和湖心岛模糊隐约,西子湖水,断桥遗梦。词曲作家巧用断桥的形象,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歌曲《断桥遗梦》是赵季平在妻子过世后不久创作的,以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传达了对已逝妻子的思念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曲者的怀念与哀伤。全曲诉说温婉却不失大气,歌曲豪迈却不失柔情。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的爱情故事,诉说了许仙和白娘子断桥相会的凄惨景象。
二、从曲式结构角度分析《断桥遗梦》的情感表现
(1)前奏(1-6)。本曲的旋律毫无疑问是特别的,就像用一根丝线轻轻地拉起人内心的牵绊,使人不得不一遍遍想念这些精致而细腻的乐句。
(2)A乐段(7-20)。A乐段部分(7-20)开篇第一句就轻而易举的跨越了11度,给人一种不知所措的意向。A乐段第一句弱起向上的旋律,带有典型的中国民间戏曲唱腔的特点。整个引子的结构并不规整,包含三个连续对比的乐句,情绪抑扬顿挫,起伏较大,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的旋律延续发展,第二句音乐流畅而口语化,乐句的起抑与语气的气口妥帖的结合,因此节奏的处理非常细腻。第三乐句音区由低至高,从“咏唱”迅速过渡到“呼喊”,音乐的情绪也由“叙事抒情”跳转至“情感爆发”。
(3)B乐段(23-30)。短小的两小节器乐间奏将音乐引入B乐段,此段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都以反復为主。B乐段采用歌曲中主歌部分常用的“叙述性”方式展开,连绵不绝的旋律与歌词中连续贯穿的字词关系形成呼应,突出了歌词中“不断”这一核心词。此外,歌词中“桥”、“水”、“缘”、“情”四个关键词的“层层递进”与四个“不断”在音区上的“步步降低”形成了矛盾关系。因此,在演唱中,应注意对每2个小节之间由于音区上扬而带来的力度、紧张度的把握和控制,又要有意识地突出每个小节结尾处相同的核心词在情绪的收缩。
(4)尾声(31-38)。在经历了B乐段的倾诉、怨恨、追寻、埋怨之后,尾声部分运用夸张的旋律突然闯入,这一段的歌词是由同一句的连续三次重复构成,第一句中,一声声呼喊在高音上往低处滑落,造成了高度的紧张感和撕心裂肺的情绪特征;其后的再现句的歌词虽然与前句相同,但情绪上却有巨大的落差。音区力度上的改变使这一段的情绪由开始时的挣扎与呐喊突然变得赢弱无力而充满遗憾。尾声以舒缓而凄美的情绪结束了全曲,音乐的悲鸣能一直在听众周围的空气中回想,给人以长久的遐思。
三、歌曲《断桥遗梦》 演唱中的情感处理
乐曲开始的第一句,是弱起向上的旋律线条,这一句也是跨越了较大的音域,所以在演唱的时候,首先应该放松,除此之外,一定得想着歌词中的情景,这时的气息与身体必须同时配合声音,全身心的表现作品,表现出使人揪心不知所措的情绪,同时听上去有一种紧张感。虽然第一句引子部分就有全曲的最高音,但通过对感情的处理,要控制住情绪,一句句的将心底的渴望拖拽出去,为接下来的演唱打下基础。
歌曲整个引子部分的结构是不规整的,其中包含了三个连续的对比乐句,情绪的抑扬顿挫,起伏较大,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所以演唱时的深情并茂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作为第一句的延续与发展,第二句的音乐具有叙述性的特点,乐句旋律的起抑与我们的语气比较妥帖。表达这句的时候,就应该结合我们平时的生活,从事情的叙述到情感的呼唤,使听众能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之间刻骨铭心的感人爱情。
紧接着到了歌曲的呈示段,它的风格与前面引子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必须在演唱的时候,情绪与引子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在演唱时,注意语气的连贯性,注意力度,紧张度的把握和控制,注意语气上的收缩。
最后是歌曲的对比再现段,歌词是由同一句的连续三次重复构成,这是诉说、呼喊等情绪之后的震撼内心的感受,高如长天,深如沃土的情感将地老天荒与爱的终极主题演绎的凄美动人,造就《断桥遗梦》的一曲悲怆绝响。这时,情绪上必须激动起来,气息给予声音支持,唱的时候带着哭腔,才能体现出白素贞对许仙的这种羸弱无力而充满遗憾的情感。
总之,只有深刻的理解作品,仔细体会作品中的剧情,才能感受到其要表达的情感,才让我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去深动完美的表现歌曲。将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达到高度完美的结合,从而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以增强歌唱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赵伯梅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
[2]于丽红.论情感与技巧在演唱实践中的完美统一[J].中国音乐,2010.2
[3]邹峰.浅谈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与感情处理[J].黄河之声,2010.4.[J]
作者简介:梁蕾,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断桥遗梦》;情感表现;声乐表演
一、歌曲《断桥遗梦》的创作背景与剧情介绍
(1)词曲作者介绍。曲作者赵季平,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断桥遗梦》是他少有的以江南风格为主的作品。同时也沿袭了他歌曲的一贯优点诉温婉而不失大气,歌豪迈却不掉柔情。作曲家将江南风情与千年感叹相须而用,在融入传统的戏曲元素杂糅在一起,才造就了这样一首荡气回肠的佳作。
词作者韩静霆,中国编剧、作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凯旋在子夜》,以及电影、电视连续剧《大出殡》、《孙武》等。他的歌词风格大气,充满激情,同时也能看出他对作品理性的控制。《断桥遗梦》歌词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句都能看出仔细斟酌的痕迹,简而精炼。
(2)创作背景。薄雾之晨,苏堤和湖心岛模糊隐约,西子湖水,断桥遗梦。词曲作家巧用断桥的形象,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歌曲《断桥遗梦》是赵季平在妻子过世后不久创作的,以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传达了对已逝妻子的思念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曲者的怀念与哀伤。全曲诉说温婉却不失大气,歌曲豪迈却不失柔情。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的爱情故事,诉说了许仙和白娘子断桥相会的凄惨景象。
二、从曲式结构角度分析《断桥遗梦》的情感表现
(1)前奏(1-6)。本曲的旋律毫无疑问是特别的,就像用一根丝线轻轻地拉起人内心的牵绊,使人不得不一遍遍想念这些精致而细腻的乐句。
(2)A乐段(7-20)。A乐段部分(7-20)开篇第一句就轻而易举的跨越了11度,给人一种不知所措的意向。A乐段第一句弱起向上的旋律,带有典型的中国民间戏曲唱腔的特点。整个引子的结构并不规整,包含三个连续对比的乐句,情绪抑扬顿挫,起伏较大,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的旋律延续发展,第二句音乐流畅而口语化,乐句的起抑与语气的气口妥帖的结合,因此节奏的处理非常细腻。第三乐句音区由低至高,从“咏唱”迅速过渡到“呼喊”,音乐的情绪也由“叙事抒情”跳转至“情感爆发”。
(3)B乐段(23-30)。短小的两小节器乐间奏将音乐引入B乐段,此段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都以反復为主。B乐段采用歌曲中主歌部分常用的“叙述性”方式展开,连绵不绝的旋律与歌词中连续贯穿的字词关系形成呼应,突出了歌词中“不断”这一核心词。此外,歌词中“桥”、“水”、“缘”、“情”四个关键词的“层层递进”与四个“不断”在音区上的“步步降低”形成了矛盾关系。因此,在演唱中,应注意对每2个小节之间由于音区上扬而带来的力度、紧张度的把握和控制,又要有意识地突出每个小节结尾处相同的核心词在情绪的收缩。
(4)尾声(31-38)。在经历了B乐段的倾诉、怨恨、追寻、埋怨之后,尾声部分运用夸张的旋律突然闯入,这一段的歌词是由同一句的连续三次重复构成,第一句中,一声声呼喊在高音上往低处滑落,造成了高度的紧张感和撕心裂肺的情绪特征;其后的再现句的歌词虽然与前句相同,但情绪上却有巨大的落差。音区力度上的改变使这一段的情绪由开始时的挣扎与呐喊突然变得赢弱无力而充满遗憾。尾声以舒缓而凄美的情绪结束了全曲,音乐的悲鸣能一直在听众周围的空气中回想,给人以长久的遐思。
三、歌曲《断桥遗梦》 演唱中的情感处理
乐曲开始的第一句,是弱起向上的旋律线条,这一句也是跨越了较大的音域,所以在演唱的时候,首先应该放松,除此之外,一定得想着歌词中的情景,这时的气息与身体必须同时配合声音,全身心的表现作品,表现出使人揪心不知所措的情绪,同时听上去有一种紧张感。虽然第一句引子部分就有全曲的最高音,但通过对感情的处理,要控制住情绪,一句句的将心底的渴望拖拽出去,为接下来的演唱打下基础。
歌曲整个引子部分的结构是不规整的,其中包含了三个连续的对比乐句,情绪的抑扬顿挫,起伏较大,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所以演唱时的深情并茂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作为第一句的延续与发展,第二句的音乐具有叙述性的特点,乐句旋律的起抑与我们的语气比较妥帖。表达这句的时候,就应该结合我们平时的生活,从事情的叙述到情感的呼唤,使听众能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之间刻骨铭心的感人爱情。
紧接着到了歌曲的呈示段,它的风格与前面引子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必须在演唱的时候,情绪与引子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在演唱时,注意语气的连贯性,注意力度,紧张度的把握和控制,注意语气上的收缩。
最后是歌曲的对比再现段,歌词是由同一句的连续三次重复构成,这是诉说、呼喊等情绪之后的震撼内心的感受,高如长天,深如沃土的情感将地老天荒与爱的终极主题演绎的凄美动人,造就《断桥遗梦》的一曲悲怆绝响。这时,情绪上必须激动起来,气息给予声音支持,唱的时候带着哭腔,才能体现出白素贞对许仙的这种羸弱无力而充满遗憾的情感。
总之,只有深刻的理解作品,仔细体会作品中的剧情,才能感受到其要表达的情感,才让我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去深动完美的表现歌曲。将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达到高度完美的结合,从而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以增强歌唱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赵伯梅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
[2]于丽红.论情感与技巧在演唱实践中的完美统一[J].中国音乐,2010.2
[3]邹峰.浅谈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与感情处理[J].黄河之声,2010.4.[J]
作者简介:梁蕾,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