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侧锋笔法的基本定义,然后对侧锋运笔时的笔毫状态做一简要概述。继而对侧锋用笔过程中存在优势和缺陷做一简要概述;根据侧锋笔法的特点,笔者从而指出侧锋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具体用法。
关键词:侧锋;定义;优劣;用法
一、侧锋用笔的定义
关于侧锋用笔的定义,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认为:“如落笔方向与点画走向不相重合而直接运行,毫端便始终处于点画的一侧,即为侧锋”;“位于点画侧边处的笔法称为侧锋”。也就是说:侧锋在行笔过程中,笔管倾侧于笔画行进方向。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侧锋笔法的运用可以使得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此種书写状态可用下图一表示。
二、侧锋用笔时的笔毫状态
侧锋用笔时,笔毫处于裹毫状态。裹毫是相较于铺毫而言的一种运笔技巧,即在起笔时绞锋入纸(逆入),紧接着提笔运行,在行笔过程中,有的将毫铺开,此即铺毫;有的继续旋绞运行,即为裹毫。古今大家,都是善于运用裹锋和铺毫的能手,二者实不可偏废。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裹毫是在笔毫和纸面接触之后才发生的,笔毫与纸面没有接触,就不会发生裹毫现象。裹毫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笔管的捻动。在行笔过程中,笔在手中需要自然地转动,这样写出的点画具有沉凝、浑劲的美感。具体运笔可参照下图二所示。
三、侧锋用笔的优劣
侧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写出妍美而有力的笔画。清包世臣在其著作《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中说:“河南(褚遂良)始于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颜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入,姿韵生动。又始闻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 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锋之尚,自此而盛。”实际上,侧锋状态下的毛笔的笔毫即为裹锋,裹锋正是圆笔的写法,起笔时绞锋入纸,其意在“擒”,瞬间积聚了巨大的力,方致纵笔运行时不弱不薄,因而无散缓之弊。至于包世臣主张用笔当“平铺纸上”,故以“裹锋”为救败之笔,这就是包氏的局限性了。北碑多方笔,故尚平铺,然圆笔则当以绞锋起笔,写行草尤当如此,细审古人名迹自知。
侧锋用笔的劣势操作技法较难,很难控制。
四、侧锋用笔的用法
侧锋用笔点画易成“芒角”方笔,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便形成了对“芒角”的钟情,尤其以“魏碑”最为典型。古人注重侧锋用笔的又一佐证体现在王献之尺犊《廿九帖》中“廿”“九”等字笔画丰满,明显出于卧笔侧锋。其相对于王羲之侧锋用笔更显夸张。“何如”两字间的“”形连带中,笔锋之“侧”向自然转换,实为精妙。除此之外,侧锋在唐楷笔画中也普遍存在,“芒角”所为者何在上文的《永字八法详说》中我们找到了注解。
(1)晋人书札
《鸭头丸》墨色的虚实层次丰富,在连续行笔中侧锋用笔明晰可辨。侧锋之用皆出于手笔挥运之自然形势,其方笔形态的丰富多变是侧锋用笔的自然流露。见下图五。
(2)魏碑“芒角”
北朝墨迹所表现的笔法与魏晋侧锋用笔一脉相承。若详察细微,其在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北朝墨迹笔法却多见“斜侧”重押,以夸张的侧锋用笔来突出强调“方峻”笔画特征,明显有将书写的第一性让位于笔画视觉形式的趋势。魏碑的“方笔”是“魏晋楷书”侧锋用笔的“斜侧”之法及“三过折”笔法的延伸与发展。在笔法视觉化的趋向下所带来的对侧锋用笔极大的夸张,是魏碑“方笔”主要的内在成因,而刀刻形式只是其形成的外因。
(3)唐人法楷中的“芒角”
唐楷笔画形态依然保留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基本特征,略有不同的是,这一特征到唐人笔下表现得更为含蓄而精到,几欲成为定则、程式。如横画头部以上对于“八法”的“详说”中三次用到“侧锋”,继而又用到了“旁锋”、“傍锋”、“傍笔”、“仰笔”和“卧笔”。《说文》释“侧,旁也”,《玉篇》解“旁,尤边也,侧也。” “旁”、“侧”二字互训。又“按`旁',傍'同源字,古多通借。”“说文`傍,近也。广韵傍,侧也。”,故文中“旁锋”、“傍锋”、“傍笔”,即是“侧锋”、“侧笔”。“仰”之义与“堰”相对,“仰笔”与“堰笔”正好斜侧方向相反,笔杆斜侧向上,自然形成侧锋。至于“卧笔”即笔锋侧卧于纸上,当是“侧锋”毋庸质疑。由此可知,“旁锋”、“旁笔”、“仰笔”、“卧笔”皆为“侧锋”的不同表述而已。可见,“永字八法”即是关于唐楷又种典型笔画书写时的“侧锋用笔”之法。可参见上图六(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侧锋用笔笔毫处于裹毫状态。侧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写出妍美而有力的笔画,侧锋用笔的劣势操作技法较难,很难控制。侧锋用笔可用于晋人书札、魏碑“芒角”、唐人法楷中的“芒角”等书写。总而言之,中锋、逆锋、侧锋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笔法,他们相辅相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是诸种笔法在一个字中并用。
作者简介:韩琛,男,中国古代文學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侧锋;定义;优劣;用法
一、侧锋用笔的定义
关于侧锋用笔的定义,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认为:“如落笔方向与点画走向不相重合而直接运行,毫端便始终处于点画的一侧,即为侧锋”;“位于点画侧边处的笔法称为侧锋”。也就是说:侧锋在行笔过程中,笔管倾侧于笔画行进方向。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侧锋笔法的运用可以使得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此種书写状态可用下图一表示。
二、侧锋用笔时的笔毫状态
侧锋用笔时,笔毫处于裹毫状态。裹毫是相较于铺毫而言的一种运笔技巧,即在起笔时绞锋入纸(逆入),紧接着提笔运行,在行笔过程中,有的将毫铺开,此即铺毫;有的继续旋绞运行,即为裹毫。古今大家,都是善于运用裹锋和铺毫的能手,二者实不可偏废。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裹毫是在笔毫和纸面接触之后才发生的,笔毫与纸面没有接触,就不会发生裹毫现象。裹毫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笔管的捻动。在行笔过程中,笔在手中需要自然地转动,这样写出的点画具有沉凝、浑劲的美感。具体运笔可参照下图二所示。
三、侧锋用笔的优劣
侧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写出妍美而有力的笔画。清包世臣在其著作《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中说:“河南(褚遂良)始于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颜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入,姿韵生动。又始闻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 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锋之尚,自此而盛。”实际上,侧锋状态下的毛笔的笔毫即为裹锋,裹锋正是圆笔的写法,起笔时绞锋入纸,其意在“擒”,瞬间积聚了巨大的力,方致纵笔运行时不弱不薄,因而无散缓之弊。至于包世臣主张用笔当“平铺纸上”,故以“裹锋”为救败之笔,这就是包氏的局限性了。北碑多方笔,故尚平铺,然圆笔则当以绞锋起笔,写行草尤当如此,细审古人名迹自知。
侧锋用笔的劣势操作技法较难,很难控制。
四、侧锋用笔的用法
侧锋用笔点画易成“芒角”方笔,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便形成了对“芒角”的钟情,尤其以“魏碑”最为典型。古人注重侧锋用笔的又一佐证体现在王献之尺犊《廿九帖》中“廿”“九”等字笔画丰满,明显出于卧笔侧锋。其相对于王羲之侧锋用笔更显夸张。“何如”两字间的“”形连带中,笔锋之“侧”向自然转换,实为精妙。除此之外,侧锋在唐楷笔画中也普遍存在,“芒角”所为者何在上文的《永字八法详说》中我们找到了注解。
(1)晋人书札
《鸭头丸》墨色的虚实层次丰富,在连续行笔中侧锋用笔明晰可辨。侧锋之用皆出于手笔挥运之自然形势,其方笔形态的丰富多变是侧锋用笔的自然流露。见下图五。
(2)魏碑“芒角”
北朝墨迹所表现的笔法与魏晋侧锋用笔一脉相承。若详察细微,其在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北朝墨迹笔法却多见“斜侧”重押,以夸张的侧锋用笔来突出强调“方峻”笔画特征,明显有将书写的第一性让位于笔画视觉形式的趋势。魏碑的“方笔”是“魏晋楷书”侧锋用笔的“斜侧”之法及“三过折”笔法的延伸与发展。在笔法视觉化的趋向下所带来的对侧锋用笔极大的夸张,是魏碑“方笔”主要的内在成因,而刀刻形式只是其形成的外因。
(3)唐人法楷中的“芒角”
唐楷笔画形态依然保留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基本特征,略有不同的是,这一特征到唐人笔下表现得更为含蓄而精到,几欲成为定则、程式。如横画头部以上对于“八法”的“详说”中三次用到“侧锋”,继而又用到了“旁锋”、“傍锋”、“傍笔”、“仰笔”和“卧笔”。《说文》释“侧,旁也”,《玉篇》解“旁,尤边也,侧也。” “旁”、“侧”二字互训。又“按`旁',傍'同源字,古多通借。”“说文`傍,近也。广韵傍,侧也。”,故文中“旁锋”、“傍锋”、“傍笔”,即是“侧锋”、“侧笔”。“仰”之义与“堰”相对,“仰笔”与“堰笔”正好斜侧方向相反,笔杆斜侧向上,自然形成侧锋。至于“卧笔”即笔锋侧卧于纸上,当是“侧锋”毋庸质疑。由此可知,“旁锋”、“旁笔”、“仰笔”、“卧笔”皆为“侧锋”的不同表述而已。可见,“永字八法”即是关于唐楷又种典型笔画书写时的“侧锋用笔”之法。可参见上图六(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侧锋用笔笔毫处于裹毫状态。侧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写出妍美而有力的笔画,侧锋用笔的劣势操作技法较难,很难控制。侧锋用笔可用于晋人书札、魏碑“芒角”、唐人法楷中的“芒角”等书写。总而言之,中锋、逆锋、侧锋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笔法,他们相辅相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是诸种笔法在一个字中并用。
作者简介:韩琛,男,中国古代文學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