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刘珪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名特殊的党代表:上3000米高空定点跳伞,下30米海里爬鱼雷管,顶风破浪孤身泅渡大海找荒岛……
  今年32岁的刘珪,无疑是十八大党代表中的“武林高手”。作为一名弃笔从戎的大学生,刘珪从基层连队普通战士一路摸爬滚打,苦练海陆空特战绝技,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成为刀尖上的勇士。刘珪先后荣立—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今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10月30日,广州军区授予他“矢志打赢模范连长”荣誉称号。
  精瘦特种兵连破纪录
  广州军区某旅,是一支精锐的战场突击力量,作为战场的一股突击力量——空中突击如雄鹰,陆地鏖战赛猛虎,海上对抗似蛟龙,被誉为“南国利剑”,先后涌现出“陆军伞王”、“空中翼王”、“水下蛙王”、“岭南狙王”等一大批享誉全军的训练尖子。
  “破纪录”是该部为促进军事训练开展的一项重要军事活动,纪录年年被刷新,成绩常常被超越,可有3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10公里武装越野、8公里逆水划舟、3000米高空定点跳伞。
  这三项纪录的保持者就是屡创纪录的刘珪。刘珪的连队被誉为“尖刀”,而他被誉为“尖刀上的刀尖”。作为特种兵,刘珪自身条件并不算太好,身高不足1米7,体重不足60公斤,与印象中的膀大腰圆的、满身腱子肉的特种兵相比,刘珪太精瘦。
  他有何过人之处?拼命!
  刘硅出生于革命老区湖南安化县。生活在这片英才辈出的红色沃土上,他从小就向往军营。2000年10月,已是湖南大学大二学生的刘硅,毅然携笔从戎,来到海南省军区某步兵旅。2002年,刘珪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2005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分配到广州军区某旅。然而,以全优成绩毕业的刘珪,刚到连队却接连遭受尴尬,第一次10公里负重越野,被老兵们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一次跳伞,在机舱口发抖,站了半天才敢跳下去……
  从不服输的刘硅没有气馁,他抓紧点滴时间训练。10公里负重26公斤越野,别人每天跑一趟,他跑两趟,还加绑2.5公斤的沙绑腿。实在难以支撑时,刘珪便拿出清凉油用舌尖猛舔一下,让辛辣味刺激自己顶下去;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在攀登墙上一爬就是一个小时;手指力量不足,每天吃饭、走路、跑步时,手中一直捏着两块砖头……
  训练量过大,刘珪晕倒过,呕吐过,甚至尿血。每次身心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就提醒自己:“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上了战场怎么办?怎么完成任务?”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通过千锤百炼,刘珪熟练掌握了20多项特战技能和56种装备操作方法,6个科目成绩刷新部队纪录,被官兵誉为天上能飞、地上能打、水下能潜的“三栖”尖兵、全能连长。
  土耳其训练获得“勇士勋章”
  2009年9月,土耳其安卡拉特种作战学校,一场野外六天七夜作战训练在一声哨响后开始。刘珪作为中国军人参加了这次训练。
  土耳其教官告诉参训士兵,山野里埋伏了大量持枪士兵,若被发现,他们将被捆住倒挂在树上。背着25公斤重的装备,刘珪与来自各国的参训队员趁着夜色潜入到了森林里。为了隐蔽,刘珪放弃使用手电,借助月光和指南针行进。对刘珪来说,这样的夜晚“最适合赶路”。
  在熬过一个夜晚后,阳光穿透树林。刘珪用望远镜发现前面有“敌情”。他招呼“战友”一起找掩体。有洞找洞,没洞就用匕首去刨一个洞。刨出来的洞小,欧美国家参训人员普遍体格大,钻不进去的就只能冒险赶路。
  因为训练强度大,身高170厘米的刘珪体重仅52公斤。他靠着洞壁刚好能进入。这样,在潜伏了五六个小时后,刘珪才伺机出发。刘珪回忆说,被发现的将被淘汰,而训练淘汰率高达90%,他必须做那个10%以内的人。
  在负重25公斤7.2公里武装越野训练时,土耳其体能教官塔克轻蔑的言论激起了刘珪的斗志。塔克说:“以前、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有人在我之前到达终点,你们中国军人也不行。”而训练结果是,刘硅比塔克提前30分钟到达终点。这一成绩在这所特种作战学校校史上从来没有过。受训结束后,该校校长给刘珪戴上了“勇士勋章”。
  水下30米钻过8米长鱼雷管
  即便拿光了所有的第一,刘珪还要和自己叫板,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
  2009年5月,全军侦察骨干齐聚海南岛某训练基地,参加总部远程渗透侦察骨干集训,学习“蛙人”潜艇爬管训练。
  “这项训练是模拟‘蛙人’秘密渗透,对敌潜艇、鱼雷发射器等进行破坏,要求参训人员在水下30米,从8米长、直径53厘米的鱼雷管中爬出。”教员先介绍了该项训练的作战应用。听到这里,空气似乎凝固了。人体在水下30米,将承受比在海面时大4倍的压力,一旦出现意外,轻则耳嗅穿孔,重则七窍流血、窒息而亡。
  讲解完训练要点后,教练神情凝重地说:“前年曾有人在此项训练中牺牲,去年我们中止了这个课目的训练。今年我们只把这个项目作为选训课目,大家自愿报名参加。”
  刘硅第一个举手了。背着25公斤的潜水装备,刘珪下水了。
  仿佛瞬间掉进了冰窟窿,巨大的水压谴让他头晕耳鸣,刘珪看准方向,慢慢爬进了直径只有53厘米的鱼雷发射管,管内漆黑、阴冷,巨大的压力压得他耳膜钻心地疼,头像要炸裂,眼珠直往外鼓。
  刘硅紧紧咬住呼吸嘴拼命吸气,抠着管槽一点点往前挪,短短8米的鱼雷管足足爬了27分钟!当刘珪口鼻渗着鲜血浮出海面时,教官忙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刘硅,你真是钢铸铁打的硬汉子!”在场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400米高空。割伞绳舍命救战友
  连队组织游泳训练,刘珪都会提前准备一根竹竿。这根竹竿不是用来救人的,而是驱赶那些在游泳池里扶墙或踩底的战士。一些新战士不理解:“咱连长太不近人情。”可刘珪反问:“真到了大海里,你扶什么、踩什么?”
  先后去土耳其、泰国接受特种训练的刘珪认为,个人素质固然重要,但与战友的信任协同最重要。“我们愿意跟着他上战场!”连队战士几乎是异口同声。“战场上我会为你挡子弹!”这是刘珪的口头禅,也是所有连队战士的口头禅。但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2010年6月21日,某伞降训练场,800米高空,强烈的气流呼呼地从打开的后舱门灌进来。刘硅带领20名新兵,整装待跳。最后出发的新战士陈波有些害怕,出发前,刘珪拍了拍他的肩膀,“嗖”的一声,紧随其后跳下飞机。没想到,主伞刚打开,一阵强气流突然袭来,把陈波连人带伞卷进刘珪的伞中。
  “坏了!”强气流中,伞衣已不受控制,反而随着气流的涌动出现了最可怕的交叉缠绕,伞衣越收越小!
  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割断一个人的伞绳抛掉主伞。可在400米这个高度,掉落到地面之前能否打开副伞,很悬!割断自己的伞绳,就等于割掉自己的命脉!来不及多想,刘硅和陈波几乎同时抽出了匕首。“不要动!我来!”刘珪大吼一声,刷刷刷……他果断地以最快的速度割断了自己主伞的7根伞绳。
  还有300米!然而,两具主伞仍然缠在一起。这时,刘珪想都没想,一把拉开飞伞柄,抛掉自己的主伞,像一块石头一样往下掉。
  耳畔的风急速加剧,刘珪发现自己像块石头一样往地上砸去,明显看到地面的物体越来越近,他甚至可以看到地面上他的兵正向着他的下坠地点奔来,听到了他们一边跑一边拼命喊着:“连长!连长!”
  刘珪闭上眼睛,拉开备份伞的开关,嘭的一声,备份伞打开了,下坠急剧减速,伞绳勒得刘硅一阵剧痛。—分钟后,刘硅安全着陆在一处水草地上,部队领导和连队官兵紧紧地把他抱住,笑着,哭着,拥抱着…
  沙场练兵,勇猛如狼心细如发
  “离战场越近一些,将来赢得胜利的把握就更多一分。”刘珪经常要求,要近,再近,更近。如何离得近?关注细节。
  穿作战靴时,刘珪要求,必须将鞋带藏于鞋舌里,并用黑胶布贴紧,以防行动中不小心被绊倒。
  一次偷袭演练,他发现与他同组的战士田玺鞋带外露。在一处楼道拐角蹲下隐蔽时,刘硅故意用脚踩住了田玺的鞋带,当小田一个起身准备冲出去时,没想失去重心重重摔了一跤。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恐怖分子”的子弹就打在了他身上。刘硅因为组织行动失败挨了批评,但大家都得到了教训。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狙击手击发后不可急于下一次射击,最好间隔10秒,这样在实战中既便于隐藏自己,又可让枪管冷却下来,增强射击精度;子弹袋、背囊上外露的背带用胶布缠住,避免刚到树枝留下行动痕迹;手枪、指北针全部用保险带系在身上,避免在山岳丛林中无意丢失……
  “他们就像一群心细如发的小姑娘!”了解到刘珪和他的连队训练中近乎极致的精细,一位军区首长禁不住感叹。
  放眼全球。用世界眼光打造专业精兵
  刘珪说,“军人生来为战胜。我的职责就是让每名官兵都成为令敌胆寒的尖刀!”2008年,刘珪与外军进行交流演练,发现外方每名队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一夜没合眼。”回到连队,刘硅即着手实施“专家计划”:官兵除了完成必训的特战课目外,人人都结合自身岗位,朝一个目标专攻精练。
  “放眼世界,才能融入世界。”基于这样的理念,刘珪大胆革新连队训练科目。以战斗射击为例,战士们出枪前从不知道靶子在哪。等官兵们渐渐熟悉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刘珪又发明“一次两靶”、“一次三靶”,让战士们判定杀伤顺序。如今,在广州军区某旅作战二营一连,连队人人能在2秒内精确命中正面50米内各方位出现的闪现目标,5秒钟内命中200米开外火柴盒大小的目标;70%的官兵能在翻越各类障碍物的同时,对100米范围内出现的任何目标2秒之内做到首发命中。
  对话刘珪:从军十多年,最高兴是成为党代表
  从军这么多年,几乎每次训练都是生与死的较量,听说有十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你不害怕吗?
  刘珪:我也有家人,也有爱人,也有我的牵挂。但我是一名特种兵,我只能义无反顾,我们退的话就没有人能上了。什么都有危险都有困难,但不能让它们成为借口,方法总比困难多。
  割断伞绳也就意味着直面死亡,当时你完全没有犹豫吗?
  刘珪:我说过,战场上我会为你挡子弹,我们都是可以托付生死的兄弟。作为连长,我有义务要保护好我的每一个兵,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优先。而且我是老兵,这种情况我处理起来比他更有经验。
  你对手下的兵那么狠,为什么大家还争着来你这里?
  刘珪:平时不玩命,打仗会丢命。训练要求严,把他们摔打成钢筋铁骨,让他们在战场上少流血,就是最大的爱、最好的爱。将来我把他们一个个带上战场,就要一个个完完整整带回来。
  从军十多年,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刘珪:这次能成为十八大党代表,上北京参加大会,向许多前辈们学习,非常难得,我非常高兴。
其他文献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日前以较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成功连任,改写过去70年失业率高于7.4%时白宫必定易主的历史,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二名赢得连任的民主党籍总统。获连任后的奥巴马第一时间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出了“又是四年”的推文,并配以和夫人米歇尔拥抱在一起的照片。这条推文在一个半小时内便获得18万转发量,142万人按“赞”。奥巴马同时发文感谢选民,写道:“如今这一切是因为你
期刊
平时上阵杀敌,无论许世友是什么职务,他总是左手提着一把沉重的大刀,常吓得敌人屁滚尿流。上将秦基伟,躯体伟硕,浓眉赭面。战争岁月中,秦基伟因善使大刀,并屡立奇功,人送绰号“秦大刀”。红军时期,贺炳炎常挥舞大刀率部冲入敌阵,杀得敌人人仰马翻,心惊胆颤,人送外号“红军赵子龙”。  在我军的发展史上,曾有几位令人瞩目的“刀客”将领,其中,“大刀敢死队长”许世友、“秦大刀”秦基伟、“独臂刀王”贺炳炎的故事广
期刊
家住8楼,每天爬上爬下好几趟,估计年轻人都会吃不消,但家住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上的任江浦老人,却表示毫无压力。就说今天中午吧,家里盐吃完了,儿媳说要下楼去买,老人家立马自告奋勇,踱着方步悠哉游哉地下楼买盐去  任江浦老人可不是普通的老人,已经103岁了,身体却比78岁的儿子任茂树显得还硬朗些。老人说,自己是一不小心就活成了百岁老人。重阳节快到了,记者来到任爹爹家中,请他为长沙的老人们传授长寿的“秘诀
期刊
在诱惑太多的今天,仍有一种崇高的情感,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褪色,却会因为年轮的增长,愈显深刻和珍贵。  95岁的刘华馨,以比中国共产党建党时间还老的年龄,终于加入了这个伟大的组织。为了这一天,她等待了63年……  为养家糊口,曾经卖油条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字一顿,嗓音哽咽,布满皱纹的拳头,在誓言中微微颤抖。  2012年8月22日,渝中区石油路一栋普通民宅里,95岁高龄的刘华馨,在所
期刊
在作为被毛泽东钦点过的“小人物”登上时代舞台之前,李希凡的故事是从需要为生存而挣扎的一个贫苦少年开始的。  20岁时,李希凡寄居在山东姐姐家,每天的工作是早晚接送外甥上下学,晚上给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的姐夫赵纪彬做笔录。一年以后,他由山东大学文史系的旁听生,转为了正式生,后来,他又考取了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这期间,我们的祖国,也经历着改大换地的变化……  “小人物”打响了“可贵的第一枪”  转
期刊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于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将整个诺奖周活动推向最高潮。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上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随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晚宴上,与大约1300名客人一起共同庆祝这一荣耀并发表5分钟左右的获奖感言。  11点25分,颁奖仪式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交响乐团演奏了莫扎特的D大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的香港,每逢寒暑假,总有个剪着寸头的、高高瘦瘦的东方女孩儿开着她的11路(走着)穿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她一天拍3个MTV,一个月拍十几个广告,还参加各种走秀……  柯蓝原名叫“钟好好”。她家世显赫,爷爷是开国元勋,奶奶也是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共和国开国上将钟期光的孙女,从小在大院里成长的她,顶着全家人反对的目光,踏入了娱乐圈。从此,她不再是钟好好,“柯蓝”这个名字,按她妈妈的解读就是
期刊
一个离婚后享受单身  一个结婚两年再当“剩女”  与山西首富李兆会结婚两年即离婚,从巨额分手费到家庭纷争,种种质疑将车晓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大男当婚》中饰演“白富美”徐若云,车晓再次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在车晓的背后,有一位明星妈妈——“恶婆婆”王丽云。虽然在戏路上,王丽云、车晓母女二人风格迥异,但在感情路上,两个女人却有着相似的经历。  谈离婚——  王丽云:我在新疆库尔勒看报纸才知道女儿离
期刊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眺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这是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生前留下的一句箴言,至今仍被许多媒体人奉为经典。  21岁踏入新闻界,当上记者  1864年,在美国北方东海岸的渡士顿港,一名17岁的少年趁着夜色,偷偷跃入了冰凉的海水中,向岸边游去。不久他几乎筋疲力尽,想喊“救命”却又怕被抓,被遣返回船
期刊
走过叛逆期,撮合离婚父母做朋友  1978年,李晨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他9岁时,妈妈得了支气管囊肿,经常咳血。小李晨看在眼里,既心疼又害怕。有一次,妈妈旧病复发住进医院,因对药物过敏,一度出现了生命危险。小李晨无助地看着病痛中的母亲,尽管有满腹话语,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思来想去,李晨决定给妈妈做一份特殊的礼物。他找到几块小砖头,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它们耐心地打磨成了3颗心,两颗大的代表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