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工改制企业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三大作用,是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构建创新型企业,切实加强企业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随着军工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资本的介入,员工身份的置换,使军工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本文就军工改制企业如何加强党建工作作如下探讨。
强化“核心”,把握“三个环节”
企业党组织在破产改制过程中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决策。这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到位,要充分认识改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军工企业改制后虽然产权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没有变,党组织在企业的地位作用没有变。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是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组织保证;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有力保证;党员在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引导和带动广大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榜样示范;党通过国家法律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督导和服务,是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合法的有效监督。
其次,在决策参与上要到位,把握三个环节。一是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要相对具体,主要应包括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及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涉及出资者、经营者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二是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要规范,坚持依法参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上对重大问题决策前,董事长、总经理和党组织负责人要事先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然后在党委班子会上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再进行决策。董事会、经理班子成员中的党委成员应当体现和反映党委的意见及建议,涉及方针政策的问题,必须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同时也要避免党委书记以个人参与的形式来代替党组织集体的参与。三是要处理好党管干部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的关系。改制后的企业党组织仍然负有建设“四好班子”的责任,应集中抓好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复合型素质的领导班子;党组织要保证和支持董事会、经理班子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协助经理层正确实施生产经营指挥权,组织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以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服务“中心”,实现“三个转变”
改制企业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其职责融合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工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更多地参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当前,军工改制企业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服务观念上的转变,淡化管理考核,强化指导服务,树立“一岗双责”和“一岗双赢”的观念。二是要实现服务内容上的转变,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能力。三是要实现服务方式上的转变,就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工作领域,提高服务效果。如:我们在公司计算机内网上开辟“党建先锋”网站,拓宽了企业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平台,有利于内部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好形式。
凝聚“人心”,注重“三个引导”
企业在改制中,员工的思想异常活跃,各种矛盾也会突现,容易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给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围绕员工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处理,真正做到“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利为员工所谋,福为员工所造”。
一是积极落实员工社会保障待遇,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为在职员工办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同时为特困员工办理“低保”手续,做到“应保尽保”,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和特殊困难。二是积极改善和美化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我为企业文化添光彩”的意识,大力开展征集企业文化内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总结和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企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记“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关心和改善员工的生活,在提高企业经济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收入;探索和完善帮困救助机制,落实帮困救助的各项措施,帮助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作者系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郝幸田)
强化“核心”,把握“三个环节”
企业党组织在破产改制过程中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决策。这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到位,要充分认识改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军工企业改制后虽然产权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没有变,党组织在企业的地位作用没有变。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是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组织保证;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有力保证;党员在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引导和带动广大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榜样示范;党通过国家法律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督导和服务,是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合法的有效监督。
其次,在决策参与上要到位,把握三个环节。一是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要相对具体,主要应包括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及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涉及出资者、经营者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二是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要规范,坚持依法参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上对重大问题决策前,董事长、总经理和党组织负责人要事先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然后在党委班子会上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再进行决策。董事会、经理班子成员中的党委成员应当体现和反映党委的意见及建议,涉及方针政策的问题,必须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同时也要避免党委书记以个人参与的形式来代替党组织集体的参与。三是要处理好党管干部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的关系。改制后的企业党组织仍然负有建设“四好班子”的责任,应集中抓好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复合型素质的领导班子;党组织要保证和支持董事会、经理班子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协助经理层正确实施生产经营指挥权,组织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以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服务“中心”,实现“三个转变”
改制企业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其职责融合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工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更多地参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当前,军工改制企业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服务观念上的转变,淡化管理考核,强化指导服务,树立“一岗双责”和“一岗双赢”的观念。二是要实现服务内容上的转变,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能力。三是要实现服务方式上的转变,就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工作领域,提高服务效果。如:我们在公司计算机内网上开辟“党建先锋”网站,拓宽了企业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平台,有利于内部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好形式。
凝聚“人心”,注重“三个引导”
企业在改制中,员工的思想异常活跃,各种矛盾也会突现,容易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给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围绕员工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处理,真正做到“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利为员工所谋,福为员工所造”。
一是积极落实员工社会保障待遇,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为在职员工办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同时为特困员工办理“低保”手续,做到“应保尽保”,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和特殊困难。二是积极改善和美化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我为企业文化添光彩”的意识,大力开展征集企业文化内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总结和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企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记“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关心和改善员工的生活,在提高企业经济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收入;探索和完善帮困救助机制,落实帮困救助的各项措施,帮助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作者系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