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是宋代著名教育家,他讲学五十年,门生遍天下。称赞他的人说:“讲论经典,高贯古今”,教学上很有经验。他为了对儿童进行封建思想教育,编了一部进行读写训练的教材——《小学》。在《小学》里,他辑录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言,要儿童学习背诵,作为学习《四书》《五经》之前的预备教材。书成之后,备受推崇。但是由于内容繁杂,深浅不一,教学效果并不好。理学家们啧啧称赞这本书,而学塾、蒙馆里却很少采用。这件事说明,有经验的教育家也有教训。这个教训,明末尊崇程朱理学的陆世仪进行了总结,他说:文公所集,多穷理之事,近于大学。又所集之语多出《四书》《五经》,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引多古礼,不皆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
就教学原则说,朱熹这本预备教材违背了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朱熹曾经提出“循序渐进”的口号。这个口号,正确地反映了教学取得成功的客观规律。但是,朱熹的理论和实践并不统一。
教学所以需要循序渐进,一方面是知识、技能、技巧的本身具有系统性,不知道什么叫中世纪的人难于深入钻研拜占庭的文化,不会用锯斧的人是没有办法用木材架梁造屋的。另一方面,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系统性,需要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人帮”指桑骂槐,曾经不加分析地批判朱熹。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许多做法却重复了朱熹的错误。以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他们搞的教材中“多穷理之事,近于大学”,“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之类的弊病到处可见。比如,规定年纪很小的学生要写“批判”文章,至于他们识字多少,知识基础如何,对文章结构有无理解,等等,则一概不管。就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来说,学生还不懂得“月缺月圆”应当对“花开花落”,却偏偏要写律诗。这种教学对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语文教学如此,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应当避免在教学中迫使学生反复咀嚼已知的材料,力求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但是这并不等于教学可以跳跃式前进。
现在,中小学各科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本。大纲和课本本身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但是,有些教师出于“快出人才”的良好愿望,总希望在大纲和课本里“挖潜力”。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教学经验:某某教师在小学二年级就教完了小学三年级的课程,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仿佛一个工人,由于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今年已在做明年的工作一样。曾经有很多教育家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教学上超额完成任务的,由于教师经验确实丰富而缩短学时的是少数,多数人教学上不是浮光掠影地匆匆带过就是跳跃式前进,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牢固,技能不熟练。这样,某些聪明的学生固然可以通过自学弥补不足,但是为数甚多的学生则是吃了夹生饭,消化不良,在以后,很可能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中学里语文、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在小学时“识字关”、“写话关”、“小数四则关”、“分数四则关”就没有过好。前面的东西没有弄清楚,学习高一级的内容就吃力,常常事半功倍,适得其反。
出色的教学不在于使学生能够依葫芦画瓢,一学就懂,一做就对;而在于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在可能产生错误或者是已经产生错误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課文,叫《乌鸦喝水》,故事所阐明的道理,颇为耐人寻味。乌鸦所以聪明,不是表现在它喝到了水而在于它“想出办法来了”,填了石子。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学生好比乌鸦,知识好比是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端出一盆知识之水让“乌鸦”喝,而是要引导“乌鸦”想方设法喝到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不能把知识之水送进“乌鸦”的嘴里去,而在于会不会引导“乌鸦”在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它喝不着瓶子里的“知识之水”的情况下开动脑筋。
在传统的教学经验中,有一个强调“悟”的过程。领导学生实现这个“悟”的过程。这个“悟”的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对于教者来说,就是“点化”,在节骨眼上点一点,就像针刺治病,在该点的穴位上行针,促使受针者获得相应的积极反应。人们称善针者为神针,称善于启发者为善教。这个“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启发乌鸦向水里投石子,就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善于启发,是一种艺术。掌握这种艺术,首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相信乌鸦总是希望喝到水的,要相信只要启而得法,乌鸦总是能够喝到水的。
巴甫洛夫在他逝世前曾经给青年写过一封信。信里这样说:“我对于我们献身科学的青年们的希望是:首先要循序渐进。我一谈起有成果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时,总不能不感到心情激动。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聚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知识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这是成绩卓著的科学家的经验之谈。科学家的经验已经为许多教育家的实践所证明。朱熹和巴甫洛夫,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就教学原则说,朱熹这本预备教材违背了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朱熹曾经提出“循序渐进”的口号。这个口号,正确地反映了教学取得成功的客观规律。但是,朱熹的理论和实践并不统一。
教学所以需要循序渐进,一方面是知识、技能、技巧的本身具有系统性,不知道什么叫中世纪的人难于深入钻研拜占庭的文化,不会用锯斧的人是没有办法用木材架梁造屋的。另一方面,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系统性,需要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人帮”指桑骂槐,曾经不加分析地批判朱熹。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许多做法却重复了朱熹的错误。以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他们搞的教材中“多穷理之事,近于大学”,“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之类的弊病到处可见。比如,规定年纪很小的学生要写“批判”文章,至于他们识字多少,知识基础如何,对文章结构有无理解,等等,则一概不管。就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来说,学生还不懂得“月缺月圆”应当对“花开花落”,却偏偏要写律诗。这种教学对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语文教学如此,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应当避免在教学中迫使学生反复咀嚼已知的材料,力求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但是这并不等于教学可以跳跃式前进。
现在,中小学各科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本。大纲和课本本身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但是,有些教师出于“快出人才”的良好愿望,总希望在大纲和课本里“挖潜力”。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教学经验:某某教师在小学二年级就教完了小学三年级的课程,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仿佛一个工人,由于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今年已在做明年的工作一样。曾经有很多教育家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教学上超额完成任务的,由于教师经验确实丰富而缩短学时的是少数,多数人教学上不是浮光掠影地匆匆带过就是跳跃式前进,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牢固,技能不熟练。这样,某些聪明的学生固然可以通过自学弥补不足,但是为数甚多的学生则是吃了夹生饭,消化不良,在以后,很可能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中学里语文、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在小学时“识字关”、“写话关”、“小数四则关”、“分数四则关”就没有过好。前面的东西没有弄清楚,学习高一级的内容就吃力,常常事半功倍,适得其反。
出色的教学不在于使学生能够依葫芦画瓢,一学就懂,一做就对;而在于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在可能产生错误或者是已经产生错误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課文,叫《乌鸦喝水》,故事所阐明的道理,颇为耐人寻味。乌鸦所以聪明,不是表现在它喝到了水而在于它“想出办法来了”,填了石子。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学生好比乌鸦,知识好比是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端出一盆知识之水让“乌鸦”喝,而是要引导“乌鸦”想方设法喝到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不能把知识之水送进“乌鸦”的嘴里去,而在于会不会引导“乌鸦”在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它喝不着瓶子里的“知识之水”的情况下开动脑筋。
在传统的教学经验中,有一个强调“悟”的过程。领导学生实现这个“悟”的过程。这个“悟”的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对于教者来说,就是“点化”,在节骨眼上点一点,就像针刺治病,在该点的穴位上行针,促使受针者获得相应的积极反应。人们称善针者为神针,称善于启发者为善教。这个“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启发乌鸦向水里投石子,就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善于启发,是一种艺术。掌握这种艺术,首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相信乌鸦总是希望喝到水的,要相信只要启而得法,乌鸦总是能够喝到水的。
巴甫洛夫在他逝世前曾经给青年写过一封信。信里这样说:“我对于我们献身科学的青年们的希望是:首先要循序渐进。我一谈起有成果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时,总不能不感到心情激动。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聚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知识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这是成绩卓著的科学家的经验之谈。科学家的经验已经为许多教育家的实践所证明。朱熹和巴甫洛夫,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