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乏味,更多的是充满活力与激情,这就意味着先前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逐渐不再适用,所以老师们都在致力于寻求新的适合的评价方式。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它摒弃了那些利用纸笔测试学生的观念,改为利用一项实际任务来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即表现性评价。它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它要求学生评价时要演示、制作、创造,甚至亲自动手做一些事情,达到激发学生高水准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下面我们就针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来探究分析一下表现性评价。
  一、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在利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老师给出任务要在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任务太难,不但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还会使得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太简单的任务就会感觉毫无挑战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配评价学生的任务。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外知识老师也要予以关注,保证他们在学习以后懂得应用。在课外知识方面,学生自己也要注意会学以致用,可以借助老师给出的任务来灵活运用自己的课外知识,这样既可以在同学之中脱颖而出,又能够激发学生博览群书的兴趣。表现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太灵活,区别于那种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例如,大家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但是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有的版本,老师让学生做一个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课题,学生就可以在参照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早先听过的版本,即借助于自己心中的故事来给出老师一个自己的答案,或许会有不足之处,但是那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答卷,区别于任何一个人的答案,因为它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配评价任务,同时学生要凭借自己的课内、外知识给出老师一份完美的答卷,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的表达、动手能力。
  二、端正态度,积极进取
  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意义和目的,这不是简单的要求他们给出老师一个学习结果,重点是要让学生自己知道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学到了什么、真正掌握的知识又有多少。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只不过起一个监管作用。表现性评价就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学生对老师给出任务的完成度就说明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所持的学习态度。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必将迎来一个好的学习结果。
  有了好的学习态度,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扶摇直上,在作表现性评价时谁都不想落后,因此学生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来给自己争取一个好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得不甘落后的同学都会变得积极进取。“莲”本身就象征着清高、正直,出淤泥而不染,让学生探索关于“莲”的古文化,在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下,他们会积极地收集资料、制作课题,都会想要大放光彩、独树一帜,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老师根本不用忧愁学生的学习。表现性评价区别于传统笔纸测试的地方就在于,对学生的要求不再统一,充满灵活性,存在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就需要更端正的态度、积极进取的想法。
  三、公平公正,增强实力
  对于一个灵活性很高的评价方式,老师一定要注意其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不能因为老师的个人喜好、印象去评判学生的劳动成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还要根据学生较先前是否有进步来进行评判。其实学生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有实力的学生对于任何形式的考验都会手到擒来,而一些较差的学生就会比较喜欢那种灵活度更高的评价方式,所以表现性评价正好迎合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当然这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都是一个挑战,或者换一种说法是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表现性评价,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一个适合大众的评价方式。老师可以更全面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那么就会对学生的能力有更具体的了解;学生则可以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交给老师和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增强了自己的综合实力。
  结语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个新的评价方式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它将会慢慢的取代传统纸笔测试的方式,它不但要求老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更重要的是采用人工评分、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判的方式去评价学生,这种更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灵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可见表现性评价满足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可能它的标准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信用度等还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但是,表现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它也满足了学生参与到语文综合学习实践的需求,使得每个学生都在评价中受益匪浅。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高岭土、生石灰和玻璃粉为辅助原料,采用微波发泡法制备了水处理用多孔陶粒.研究了不同配方和不同烧结温度等对陶粒气孔率、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造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儿童画教学中素材贫乏、制作技巧单一、效果平凡、思想表达空洞等形成套用形式,教学模式化的特点。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了开放型教学,要求学生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形成解题策略和思想方法。提供合作交流的时空,注重交往探究,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在交流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讨论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引领,重视思想方法、思维素质的培养,强化反思评价中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关键词】预设;生成;有效教学  数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对话、合作探究的动态过程,是学生积
【摘 要】中职美术专业学生通常是零基础入学,而美术专业需要学生通过刻苦的训练具备相对扎实的基本功,随着选择专业时的好奇心理的褪去,缺乏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导致美术学困生“学困”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困生成功的体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三种途径进行赏识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激发学困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可持续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美术;赏识教育;途径  美
在变形回归分析处理前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改善回归分析的质量.通过一元回归试验对比可以看出,经过小波消噪以后,线性关系之外因素引起的数据波动性减小,拟合的效果得
【摘 要】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设置情景,指导学生在看图时有顺序的观察,填补空白与不足,丰富画面内容,做到师生互相评价,提高认识能力。  【关键词】设置情景;有序观察;填补不足;相互评价  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途径。本文就低年级学生看图说
【摘 要】语文教学,学生永远应当是主体,要多鼓励学生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这些都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凝聚学生智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智慧凝聚;课堂高效;策略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资源均衡,实施规范化办学,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新举措迫使我们向45钟的课堂要质量。应当说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学生的智慧去解读我们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