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与同文异名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辞、书是让人查证字词、明白事理、予人方便的最可靠的工具,但也有大谬不然者。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翻看了几部学生常用的古汉语工具书,在“椎”、“椎鲁”条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汉语字典》(2005)“椎”字条义项③为“朴实,鲁钝”,引苏洵《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2004)“椎”字条义项④为“迟钝”,引苏洵《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古代汉语词典》(2003)“椎鲁”条引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者,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辞海》(1936,以下简称旧《辞海》)“椎鲁”条引苏轼《战国任侠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畔,而莫为之先。”又《辞海》(1980,以下简称新《辞海》)“椎鲁”条下引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从上面几部辞书可以看出,引文中的作者与篇名多有出入而内容字句大体相同。这给需查阅参考的读者带来诸多不便。就以上几部辞书来看,最新的《古汉语字典》和《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引文有误。苏洵的确有《六国论》一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文言读本》(2000)就收入了该文(他书或为《六国》)。于是人们多知苏洵《六国论》,这也误导了两部字典的编纂者。其实,苏轼、苏辙也皆有名为《六国论》的文章,但内容不同。苏洵《六国论》讲六国割地赂秦而终遭亡国之祸,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苏辙《六国论》则论六国不知助紧接秦地的韩、魏联合抗秦,反而背盟败约,各贪眼前小利,使秦伺其隙,各个击破;苏轼《六国论》则论六国养士之风的好处,言天下“能人”被养了起来,会给社会带来安宁。六国之君“虐用其民”并不下于秦王,但“百姓无一人叛者”,其原因是“能干人”被养了起来,故“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可见正确的引文应是苏轼《六国论》中文字。
  另外几部辞书引文篇名的不同,则牵涉到版本的问题,这也是辞书编纂者应该了解而读者也需要注意的。苏轼的诗文集在其生前就广为流传,即陈振孙等称的杭本、蜀本及麻沙本。明清亦有刊刻,同中有异。从其刻本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分集编辑本,如明成化四年(1468)程刻本及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重印刻本的《东坡七集》。另一类为分类合编本,如南宋郎晔编《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六十卷,明万历年间茅维编《苏文忠公全集》七十五卷,清初蔡世英刊刻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四库全书》即据蔡本著录,此外还有《东坡志林》;苏轼与他人的合集则有《三苏文粹》,明唐顺之撰《文编》、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清代沈德潜编《唐宋八大家文》,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等。因为版本不同,篇目名称亦略有出入,而多数辞书未注意到这点,没有标明出处,这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以苏轼《六国论》为例,《东坡七集》、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篇名为《论养士》;郎晔《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篇名作《六国论》,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及《王力古汉语字典》引用了该版本,但均未注明出处,只有《辞源》注明来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十四;《三苏文粹》(内府藏本)、明唐顺之《文编》篇名为《战国任侠》;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篇名作《战国任侠论》,旧《辞海》采用该版本,但未注明出处;明代赵开美刊本《东坡志林》篇名又为《游士失职之祸》。辞书编纂者除了需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有对读者负责的精神,认真核对原著。如《古代汉语字典》“伺”字条下义项②引苏洵《六国论》:“秦人得伺其隙。”苏洵《六国论》中实无此句,应是苏辙《六国论》中的句子。原文是:“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此处以模糊方式处理,笔者认为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如《学生古汉语常用词词典》(2004)“椎鲁”条下引文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六国论》)”连作者都没有了,读者要查找都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辞书引文应详细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证。
  我国文献典籍汉牛充栋,加上地广人众,各地刊刻风行,故同书异名者亦在所难免。如上文提到的《东坡志林》,宋时又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东坡手泽》三卷”下注说:“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者也。”明成化七年(1471)江西布政司刊本《东坡七集》亦称《东坡全集》。又如东汉班固《白虎通》又称《白虎议奏》、《白虎通义》;虞世南撰《北堂书钞》亦称《大唐类要》;叶梦得《石林诗话》又名《叶先生诗话》;娄机撰《班马字类》亦名《史汉字类》;谢榛撰《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白蛇传》又名《义妖全传》;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又名《历代君臣事迹》;王实甫《西厢记》又名《六才子》;郭象《庄子注》又名《南华真经》;关汉卿《拜月亭记》又名《幽闺怨》;冯梦龙《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又名《纪晓岚先生笔记》等等。有的甚至一书多名,如周宅仁编《西域记》又名《西域总志》、《西域闻见录》、《西域琐谈》、《异域琐谈》、《暇域琐谈》等。笔者认为,如遇一书两名或多名者,可适当说明。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4.卢君安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5.舒新城主编,辞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责任编辑 郎晶晶)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是学习型词典研究领域近年出版的一部力作,它以全面的视野、前沿的理念、细致的精神、致用的态度呈现了三位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围绕词典中的释义展开,考察了学习词典中的例证、搭配、语义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插图、用户视角、语料库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做一简介和评述。  关键词《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 评介英语学习型词典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以下简称《词
期刊
摘要《全球华语词典》是一部特点突出的新型工具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从收词与立目、字母词的处理以及词语的解释与说明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条思考建议:一是编纂此类词典时语言观(主要是规范观与发展观)的调整与更新;二是关于此类词典的定位问题,认为应该是规范词典与新词语词典的糅合;三是加强沟通协调以及语料库的建设和利用;四是对“全球华语大词典”以及相关工具书的期许,即“
期刊
摘 要 《韵府群玉》是成书于元代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韵书,也是一部类书。此书体例较为严谨,特色鲜明,是清代官修大型工具书《佩文韵府》的蓝本。然而,《佩文韵府》刊行后,《韵府群玉》逐渐湮没,以致后人很少提到它。文章从性质、内容、编纂体例、价值等方面简述了该书在辞书史上的重要影响及地位。  关键词 《韵府群玉》 性质 编纂体例 价值  一、《韵府群玉》的成书及版本  《韵府群玉》二十卷,是宋末阴
期刊
摘要:词典的数字化给词典使用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也反映了读者内在的词典意识。词典意识是读者对于词典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词典优劣的甄别能力。读者只有具备词典意识才能尽享词典之便利,使好词典物尽其用。文章在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手机词典使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词典意识,并提出了增强词典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手机词典 使用调查 词典意识  数字化给当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
期刊
摘要 文章评介《白话小说语言词典》的特点、价值,认为该词典收词齐全,征引丰富,释义精当,义项完备,是一部后出转精的高质量白话小说语言词典,该词典大大推进了白话小说乃至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文章同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白话小说语言词典》 特色 成就 不足  白话小说语言研究起步较晚,1964年陆澹安出版《小说词语汇释》,此后二十年,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领域忽然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通过考察秦汉字书的内容、编写旨趣及流传情况等,反驳了颇有影响的将《急就篇》等秦汉字书视为学吏者专用启蒙教材的新说,肯定了它们为社会各阶层通用的启蒙教材的观点。  关键词:秦汉字书 《急就篇》 启蒙教材  秦汉两朝是字书迭出的时代,秦代的旧“三苍”(《仓颉》、《博学》、《爰历》),汉代的新“三苍”(《苍颉》、《训纂》、《滂喜》)以及《凡将》、《急就》、《元尚》等层出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2010年出版的《麦克米伦搭配词典》的评述,分析了该词典在宏观和微观结构上的特点,指出和同类搭配词典相比,该词典在宏观结构上存在词目词收录具有目标受众鲜明、高频动词处理独特等特点,在微观结构中除了凸显介词构建的搭配关系和并列搭配关系外,其独有的语义群组分类、标注语义韵信息和凸显语体信息为搭配词典乃至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词典在词目收录的系统性和词典信
期刊
2011年9月15日,中国辞书学会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家出版社、科研单位的近50名代表参加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年会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中国辞书学会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主任龚莉对专业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贤中将到会并讲话。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韩敬体也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研讨成果,主要
期刊
摘要文章从“胡”的训释结构出发考察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了义项的确立和排序问题。通过考察得知,“胡”的训释结构为主训词“牛顄”+义值差“垂”,词义发展为双轨制: 轨道内,以实义主体“顄”为主引申链条,发展出“鸟兽顄下坠垂的皮肉或囊”“物体下垂的部分”“喉、颈、须”等义,受背景信息“垂”统摄;轨道外以“大年”义为节点引申出“久远、大小之大”义,脱离“垂”的统摄。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汉语大词典》和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为例,探讨文学鉴赏辞典的编写原则和方法。认为在眼下大众日益被新媒体阅读所吸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目标受众更趋细化的情况下,只有从撰写方式和营销方式上做出改变,才能让辞典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关键词 大众阅读 文学鉴赏辞典 工具书 多元出版 可读性  王明华先生在《辞书研究》2009年第6期发表了《理想的文学鉴赏辞典之初探》一文,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