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实施四年多时间以来,呈现出做强市州经济梯队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和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两大问题。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落实深化拓展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须强调坚持成都领先发展、必须依旧强调全省多点竞相跨越、必须更加强调区域融合发展。
关键词:多点多极支撑:评价:对策:四川
1研究背景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四川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是在2012年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认为“四川省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缺乏强有力的多点多极支撑”,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必须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动能”。次年,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正式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为主导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性战略。2017年底省委十一届二次会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速提升发展天府新区,形成‘双核’共兴格局,加快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等”。
从学界研究聚焦点看,理论界关于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研究,不论是站在成渝经济区与四川省等全域空间角度研究、还是站在经济板块与城市群等区域空间角度研究、或是站在城市与县域等点极角度研究,所有的研究共同点基本均是按地域板块划分经济板块,再进行区域发展问题或产业扶持政策研究,研究方法虽有不同,其落脚点基本一致,即以先空间后产业(经济)。文章对目前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评述,并以主导性产业或支柱型产业深化落实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相应对策。
2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问题评析
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做强市卅l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在提升首位城市、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指导和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四年来,“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效果可以从下面的分析窥见一斑。
2.1做强市州经济梯队的效果并不如人意
按照国家新的人口划分标准,2016年,成都首次进入超大城市序列;除成都外,其他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都没有超过200万;有12个城市处于大城市II,其中县级市简阳达到了大城市人口规模II;中等城市有14个,其中县级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阆中、西昌7个城市达到了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有5个县级市达到了小城市1人口规模,2个县级城市为小城市II。4年来,虽然在多点多极支撑上达州和眉山也实现了城市等级的跨越,但是从总体上看,四川省在人口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上极不合理,缺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I。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大城市II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水平,占比达到76.47%。因此,从人口的多点多极支撑上看,成都发展的确起到“一马当先”作用,但是次级城市却没有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2.2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
2016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占全省比重35.02%;其他城市都没有能够超过2000亿,其中,第2梯队的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1830亿,占全省仅为比重5.27%,仅为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04%;地区生产总值处于1000~2000万的城市多达14个。四年来,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逐年上升,基本实现一年跨越一个台阶;第二梯队的领头羊绵阳市、德阳市、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从经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上看,除成都市以外的四川省其他市州基本没有发挥出多点多极支撑的作用,实施了4年的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全没有实现做强市州梯队与做大经济板块的目的,特别是做强市州梯队。
总之,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以来的城市人口聚集规模变化以及经济规模变化两方面数据上看,4年来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没有能够达到四川省最初制定并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初衷。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四川省下属的每个市州、每个县域都想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分到一杯羹,都在想方设法争取国家和省上有限资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效果似乎仍然是“撒胡椒面”,没有起让除成都市以外的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因此,“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上探究四川省到底该从何种角度去落实多点多极支撑,以避免次级城市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成都市与其他市州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
3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产业落实深化拓展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路径探究
落实支持以基本经济空间上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发展形成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在资源要素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
3.1必须强调支持成都领先发展
首位城市成都市的总体定位是领先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突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成都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形成‘一轴双核六走廊’城镇空间格局”“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等11个重点发展任务。除此之外,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天府新区产业的创新发展,“十三五”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都市的高速崛起以及高水平可持续发展都将取决于天府新区发展的成败,天府新区可以说是“一轴双核六走廊”的核心。创新发展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灵魂,也就决定着这个城市的未来,在成都,天府新区就承担着这么一个角色。天府新区聚集着青春和发展活力,聚集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聚集着最先进的科技和最现代化的平台,深圳的今天就是天府新区的明天。因此,强调要特别对天府新区在自主创新、先进制造、高端服务、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创新项目及创新团队为核心,制定支持力度和支持范围,对符合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的项目以及高端人才分门别类予以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税收支持、土地支持等,以科技立城、以人才兴城,以科技人才聚集产业,以产业造城,把天府新区打造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活力与青春兼备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3.2支持全省多点竞相跨越
根据多产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内涵,四川省可分为成都平原独立产业城市群、川南独立产业城市群、川西北独立产业城市群3个可实施产业联动发展的独立产业城市群和攀枝花独立产业城市、绵阳独立产业城市、南充独立产业城市等若干个独立产业城市。全省多点竞相跨越的落腳点只能是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打造产业大联动与区域大融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川西北独立产业成群旅游产业发展为例,川西北旅游产业发展要打造国际化与品牌化。2013~2015年,川西本经济板块旅游年均增长率达到23.14%,3年问旅游总收入从259亿元增长到393亿元,远高于同期其他产业增长。因此,可将阿坝州和甘孜州全境及凉山州部分地区纳入进来,进行旅游产业联合开发,构建国际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形成旅游产业大合纵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模式,构建“四区一带九线多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3.3强调区域融合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区域产业水平分工与合作以及垂直分工与合作的动态调整过程。独立产业城市和独立产业城市群的界定表明,以产业关联,特别是以推进型产业关联形成的基本经济空间是动态可调整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上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从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看,由独立产业城市形成到向独立产业城市群的转化一样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落实深化拓展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更加强调区域融合发展:要强调基本经济空间,淡化行政空间;通过产业分工与协作促使独立产业城市向独立产业城市群发展;强调独立产业城市群内部分城市融合发展,如内江自贡城区一体化。
关键词:多点多极支撑:评价:对策:四川
1研究背景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四川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是在2012年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认为“四川省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缺乏强有力的多点多极支撑”,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必须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动能”。次年,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正式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为主导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性战略。2017年底省委十一届二次会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速提升发展天府新区,形成‘双核’共兴格局,加快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等”。
从学界研究聚焦点看,理论界关于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研究,不论是站在成渝经济区与四川省等全域空间角度研究、还是站在经济板块与城市群等区域空间角度研究、或是站在城市与县域等点极角度研究,所有的研究共同点基本均是按地域板块划分经济板块,再进行区域发展问题或产业扶持政策研究,研究方法虽有不同,其落脚点基本一致,即以先空间后产业(经济)。文章对目前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评述,并以主导性产业或支柱型产业深化落实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相应对策。
2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问题评析
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做强市卅l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在提升首位城市、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指导和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四年来,“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效果可以从下面的分析窥见一斑。
2.1做强市州经济梯队的效果并不如人意
按照国家新的人口划分标准,2016年,成都首次进入超大城市序列;除成都外,其他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都没有超过200万;有12个城市处于大城市II,其中县级市简阳达到了大城市人口规模II;中等城市有14个,其中县级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阆中、西昌7个城市达到了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有5个县级市达到了小城市1人口规模,2个县级城市为小城市II。4年来,虽然在多点多极支撑上达州和眉山也实现了城市等级的跨越,但是从总体上看,四川省在人口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上极不合理,缺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I。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大城市II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水平,占比达到76.47%。因此,从人口的多点多极支撑上看,成都发展的确起到“一马当先”作用,但是次级城市却没有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2.2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
2016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占全省比重35.02%;其他城市都没有能够超过2000亿,其中,第2梯队的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1830亿,占全省仅为比重5.27%,仅为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04%;地区生产总值处于1000~2000万的城市多达14个。四年来,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逐年上升,基本实现一年跨越一个台阶;第二梯队的领头羊绵阳市、德阳市、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从经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上看,除成都市以外的四川省其他市州基本没有发挥出多点多极支撑的作用,实施了4年的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全没有实现做强市州梯队与做大经济板块的目的,特别是做强市州梯队。
总之,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以来的城市人口聚集规模变化以及经济规模变化两方面数据上看,4年来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没有能够达到四川省最初制定并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初衷。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四川省下属的每个市州、每个县域都想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分到一杯羹,都在想方设法争取国家和省上有限资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效果似乎仍然是“撒胡椒面”,没有起让除成都市以外的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因此,“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上探究四川省到底该从何种角度去落实多点多极支撑,以避免次级城市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成都市与其他市州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
3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产业落实深化拓展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路径探究
落实支持以基本经济空间上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发展形成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在资源要素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
3.1必须强调支持成都领先发展
首位城市成都市的总体定位是领先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突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成都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形成‘一轴双核六走廊’城镇空间格局”“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等11个重点发展任务。除此之外,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天府新区产业的创新发展,“十三五”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都市的高速崛起以及高水平可持续发展都将取决于天府新区发展的成败,天府新区可以说是“一轴双核六走廊”的核心。创新发展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灵魂,也就决定着这个城市的未来,在成都,天府新区就承担着这么一个角色。天府新区聚集着青春和发展活力,聚集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聚集着最先进的科技和最现代化的平台,深圳的今天就是天府新区的明天。因此,强调要特别对天府新区在自主创新、先进制造、高端服务、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创新项目及创新团队为核心,制定支持力度和支持范围,对符合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的项目以及高端人才分门别类予以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税收支持、土地支持等,以科技立城、以人才兴城,以科技人才聚集产业,以产业造城,把天府新区打造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活力与青春兼备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3.2支持全省多点竞相跨越
根据多产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内涵,四川省可分为成都平原独立产业城市群、川南独立产业城市群、川西北独立产业城市群3个可实施产业联动发展的独立产业城市群和攀枝花独立产业城市、绵阳独立产业城市、南充独立产业城市等若干个独立产业城市。全省多点竞相跨越的落腳点只能是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打造产业大联动与区域大融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川西北独立产业成群旅游产业发展为例,川西北旅游产业发展要打造国际化与品牌化。2013~2015年,川西本经济板块旅游年均增长率达到23.14%,3年问旅游总收入从259亿元增长到393亿元,远高于同期其他产业增长。因此,可将阿坝州和甘孜州全境及凉山州部分地区纳入进来,进行旅游产业联合开发,构建国际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形成旅游产业大合纵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模式,构建“四区一带九线多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3.3强调区域融合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区域产业水平分工与合作以及垂直分工与合作的动态调整过程。独立产业城市和独立产业城市群的界定表明,以产业关联,特别是以推进型产业关联形成的基本经济空间是动态可调整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上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从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看,由独立产业城市形成到向独立产业城市群的转化一样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以主导型产业或支柱型产业落实深化拓展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更加强调区域融合发展:要强调基本经济空间,淡化行政空间;通过产业分工与协作促使独立产业城市向独立产业城市群发展;强调独立产业城市群内部分城市融合发展,如内江自贡城区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