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重要性;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更多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过于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朝向双向信息交流方面发展,也就是学生在沟通、互动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拥有了创新意识才可以创造,也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要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
一、 创新意识的定义以及重要性
创新意识是指在专业基础知识不断累积下,对专业中的某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产生全新的想法,同时对本专业知识内容进行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探索出全新的内容等。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创新意识需要长期的累积和培养才能实现。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后续成才有着极大帮助。此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挖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独立思维。有了创新意识才会形成创新行为,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 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内动力,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如“圆柱的体积”教学中,笔者在上课之初就为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情景:首先,学生尝试求出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并拿出实物提出问题,此时学生虽然对情景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却无法求出水的体积。有几位学生表示可以将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进而求出体积,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次,笔者再次提问“如果是圆柱体的橡皮泥,怎样计算体积它的体积呢?”这一提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普遍认为将其捏成长方体即可求出体积;最后,笔者再次追问“如果是圆柱体木块呢?你们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此时学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为圆柱体木块不能变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新认知感觉。但是在学生思考之后表示可以将水装满,将木块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就是木块体积。之后笔者再问:“如果是电影院的水泥柱子呢?”学生此时也表示无能为力,但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他们想要得到答案。之后笔者引导“长方体面积是长乘以宽乘以高,那么长乘以宽是什么呢?”学生统一回答:“底面积”,此时学生也是恍然大悟,从而得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 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创新,一边学习、一边创新。这样在学生遇到问题、难题时,会自主激发创新思维,并沿着思维方向思考问题,不断开拓大脑思维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引导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辅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一一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以较为简单的应用题为例:“一个工厂要生产出1000个灯泡,第一工作小组需要20小时才能完成,第二工作小组需要25个小时才能完成,问两个小组共同工作需要多久才能够完成?”针对此类应用题,笔者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如:“如果没有‘1000个灯泡’已知条件,你们可以解答吗?”“大家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吗?”“在解答当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些规律?”这一系列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究,即可在问题中不断实现创新,并提出了诸多的解题方法。
(三) 知识联系生活,提升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師要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知识,并敢于质疑和猜测,并从中实现创新。
如在“按比分配”教学当中,由于在下午有一节体育课,因此笔者用体育课为情景案例:“体育课中教师想要将球分给每位学生,总共有14个球,需要分给男同学、女同学共同练习,如何分配更加科学?”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人提出平均分,男女各有7个球,但是部分男生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本班男生数量更多。随着探究的深入,有些学生提出了根据男女生数量来分配,之后笔者提出:“既然是人多的多分、人少的少分,大家怎么用数据表达呢?”此时学生提出核心观点“按照人数比例分”。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融合,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层层深入探究,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1):96-97.
[2]张美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好家长,2016(43):666-667.
作者简介:
韦艳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乔利乡兴科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重要性;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更多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过于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朝向双向信息交流方面发展,也就是学生在沟通、互动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拥有了创新意识才可以创造,也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要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
一、 创新意识的定义以及重要性
创新意识是指在专业基础知识不断累积下,对专业中的某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产生全新的想法,同时对本专业知识内容进行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探索出全新的内容等。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创新意识需要长期的累积和培养才能实现。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后续成才有着极大帮助。此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挖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独立思维。有了创新意识才会形成创新行为,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 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内动力,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如“圆柱的体积”教学中,笔者在上课之初就为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情景:首先,学生尝试求出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并拿出实物提出问题,此时学生虽然对情景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却无法求出水的体积。有几位学生表示可以将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进而求出体积,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次,笔者再次提问“如果是圆柱体的橡皮泥,怎样计算体积它的体积呢?”这一提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普遍认为将其捏成长方体即可求出体积;最后,笔者再次追问“如果是圆柱体木块呢?你们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此时学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为圆柱体木块不能变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新认知感觉。但是在学生思考之后表示可以将水装满,将木块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就是木块体积。之后笔者再问:“如果是电影院的水泥柱子呢?”学生此时也表示无能为力,但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他们想要得到答案。之后笔者引导“长方体面积是长乘以宽乘以高,那么长乘以宽是什么呢?”学生统一回答:“底面积”,此时学生也是恍然大悟,从而得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 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创新,一边学习、一边创新。这样在学生遇到问题、难题时,会自主激发创新思维,并沿着思维方向思考问题,不断开拓大脑思维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引导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辅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一一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以较为简单的应用题为例:“一个工厂要生产出1000个灯泡,第一工作小组需要20小时才能完成,第二工作小组需要25个小时才能完成,问两个小组共同工作需要多久才能够完成?”针对此类应用题,笔者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如:“如果没有‘1000个灯泡’已知条件,你们可以解答吗?”“大家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吗?”“在解答当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些规律?”这一系列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究,即可在问题中不断实现创新,并提出了诸多的解题方法。
(三) 知识联系生活,提升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師要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知识,并敢于质疑和猜测,并从中实现创新。
如在“按比分配”教学当中,由于在下午有一节体育课,因此笔者用体育课为情景案例:“体育课中教师想要将球分给每位学生,总共有14个球,需要分给男同学、女同学共同练习,如何分配更加科学?”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人提出平均分,男女各有7个球,但是部分男生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本班男生数量更多。随着探究的深入,有些学生提出了根据男女生数量来分配,之后笔者提出:“既然是人多的多分、人少的少分,大家怎么用数据表达呢?”此时学生提出核心观点“按照人数比例分”。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融合,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层层深入探究,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1):96-97.
[2]张美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好家长,2016(43):666-667.
作者简介:
韦艳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乔利乡兴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