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媒体工作坊:思考摄影记者的职业困境与突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过《新京报》摄影记者和《中国新闻周刊》图片副总监的李强创办的一合媒体工作坊之国际摄影交流工作坊,于2015年1月16日首次开班,2月初举办第二期,主题都关于报道摄影。我们关注它,不是因为工作坊导师队伍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工作坊讲解的拍摄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因为这是国内业界不多见的,以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报道摄影师的职业困惑与转型为关注焦点的工作坊。
  当下,媒体变革成为很多媒体工作朋友们的焦点话题之一,传统纸媒江河日下,移动媒体迅速发展,业界环境让众多局内人不得不思考当下的困境和突破,有牢骚也有相关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合媒体工作坊也想通过彼此交流和经验分享找到一些答案。在工作坊中,李强和其他导师对当下国内报道摄影环境和职业困境形成哪些共识?与学员之间进行了哪些交流?学员们又有哪些收获?下面,我们就和李强聊聊这个工作坊,也聊聊工作坊导师眼中的报道摄影职业困境与突破。
  为什么要创办一合媒体工作坊?与现在摄影记者面临的环境有关吗?
  我开始做的时候,只是想试一试,也确实想跟别人交流一下我理解中的中国摄影记者和他们现在的工作环境。因为我了解摄影记者这个行业,而且在跟很多国外媒体人接触后,觉得国内的报道摄影师无论从业环境,还是自身职业发展,离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大家都在谈,目前纸质媒体,特别时报纸萎缩得特别厉害,似乎没有什么前景,抱怨声很多。就我最了解的都市报来说,在2003年左右发展到了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到2008年以后,问题就越来越多。具体到摄影报道这一块,很多记者感觉比较困惑,一是因为考核机制,必须在完成工作量后才能去拍自己想拍的内容,这样对于自己有想法的记者,要和报社的日常采访脱离一点,有时就完不成任务;“黄金时代”的都市报的摄影记者很忙,那时候,一天甚至需要完成七八个拍摄任务。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没有那么多活干,报纸没有那么多版面,也没有那么多人报料了。另外,报社摄影记者很多,给他们规定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版面却不够。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觉得摄影记者群体遇到问题和困惑主要有哪些?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自身懒惰和过于依赖文字记者。我们原来跑社会新闻时,文字和摄影是很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把工作做好。但是,现在不少摄影记者跟我说,他们要每天接送文字记者,请文字记者吃饭,才会有活干。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改变思维,重视图片,但有几家媒体能做到这一点?
  这种情况可能与报社的编辑方针有关,更与摄影记者自身能力有关。在很多媒体,摄影记者都是在新闻现场拍两张照片,感觉能发稿了,就走了,文字也不会写,或者写得很差,几百字的总说明都写不出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之前,我们帮大家投稿荷赛等世界性摄影比赛,能收到100多家媒体的稿件,但是绝大部分是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就是图片说明写得不行。
  在中国,摄影记者这一行一直没有确立很明晰的职业准则,从业者缺乏必要的职业训练造成很多困惑。比如,第一期工作坊有一名贵州学员,就职于当地一家报纸。入行的时候,领导就告诉他,你去拍照片时,如果环境或对象“不出效果”,只要按照想要的效果摆布一下再拍,就可以发稿了。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摆拍或者是说人为干涉现场,而且不觉违反职业操守,只要可以发稿就好。我一直觉得,虽然未来肯定是以自由摄影师为主体,但是中国摄影记者和自由报道摄影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来自环境,而是自身。
  那你觉得主要问题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会觉得每天要先对付考核,没有时间去拍想要拍的选题,但我觉得这是借口,好的摄影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完成拍摄目标。不过很多国内报道摄影师贪大,非要去西藏、新疆,认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完成好的报道,反而忽略了身边事。
  第二个问题是,摄影记者们普遍没有危机感,还处在抱怨的阶段,实际上摄影记者的专业水平还是有待提升的。这次工作坊开课前,学员会给我发一组照片,从收上来的照片中我发现,他们只是在强调照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而不是首先从影像语言判断优劣,这是文字记者的思路。如此一来,一张照片要用一千字来说明内容,这不是摄影记者该干的事。既然是摄影,应该“一图胜千言”,先看到照片,再看到标题,最后通过图片说明补充信息。
  比如第三个问题是,大部分摄影记者不会包装自己,连个人网站也没有,其实是可以把自己最优秀的照片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实力的。
  最后,摄影记者大多很难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有时候拿出照片,就直接问:“我能不能获奖?”虽然这样说很诚实,可是摄影记者不是以拿奖作为基本工作内容的。
  这两次工作坊的学员背景都是怎样的?
  我们每期招收8名学员,第一期因为个人原因有两名学员临时未能成行。其中,有报社、网站的摄影记者、NGO(非政府组织)的摄影师、高校的摄影老师,也有摄影专业的在校学生。不同人具体需求有差异,但都希望通过工作坊的交流对报道摄影师职业发展有所了解。
  工作坊是收费的,但并不是报名就可以来。之前有人跟我说,我就是想参加比赛,想学习怎么才能获奖,他们就不适合来参加这个班。我要看报名者的照片,给他们打电话,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问几个关于学习目的、图片编辑和自我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每个人需要提供30张左右的照片,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单张,但一定是体现自己最强实力的照片,要让导师看出来你在做什么。
  交流中,学员反映出的问题是否和你刚才介绍的一样呢?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又有哪些?
  基本上是一致的。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图片编辑和摄影师之间交流少,大多数图片编辑不能给摄影师指导,每天只是负责审稿和上版,很少一起讨论选题。这样造成的局面是,摄影记者认为编辑不会选照片,而图片编辑又感觉很累,受夹板气。
  针对这些困惑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作坊的导师们看法是否一致?讲课内容都有哪些?
  导师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在第一天讲课,会讲图片编辑,还有如何选题、切入选题、编辑图片故事等。法新社摄影部主任Goh Chai Hin会结合案例讲什么样的照片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怎样完成一个新闻报道,外国的记者对中国的关注点都有哪些,以及外国摄影师和中国摄影师关注点有什么不同等内容。他还发现中国摄影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去管理自己的照片,有时一年前的照片因为存储的问题就找不到了。Panos图片社摄影师Adam Dean会分享他成为自由摄影师的故事,怎样去包装自己,怎样接到活,他会拿出自己的所有照片,包括刚入行时候的照片,分析哪些照片拍得好,哪些不好,以及以自己获得荷赛一等奖的作品为案例分享经验。他还会拿出300多张在缅甸拍的照片,放到桌子上,让学员们分成两组讨论。另外还会讲新闻的伦理。最后,是实际拍摄,导师会给予具体指导,也通过拍摄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
  工作坊第一期把拍摄环节安排在宜家商场,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上课地点离宜家比较近,二是因为宜家是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从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都能挖出故事,比如有很多人会带孩子去商场里睡觉。
  工作坊结束后,能感受到学员对报道摄影的理解有哪些明显变化吗?
  我来举几个例子。有个在党报的摄影记者,平时完成工作量很容易,但是他感觉每天拍摄的模式是一样的,不满足于现状,经过学习之后,他会更多考虑影像的形式和选择技巧,既让照片有意思,又能发稿。还有一个已经出了几本摄影画册的学员,拍新疆很多年,觉得新意不够了,因为他之前没有仔细考虑过要呈现什么样的新疆。到一个城市拿着相机拍两天有意思的画面就够了,还是从拍摄开始就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怎样取舍,怎样准备和策划?从全局考虑选题,而不是以单张照片集合成组照。学习后,他在这方面有很大变化。第三,学员们更了解新闻摄影的职业操守,比如说在宜家商场拍摄时不能够移动手推车、不能改变现场的任何东西,这样的观念已经确立。
  你认为,对于摄影记者来说,职业和非职业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主要区别在于明晰和遵循职业准则,对于非职业摄影师来说没有要求,但职业摄影记者,就必须按照行业标准做事,最起码要保证每一张照片是真实可靠的,是可以信赖的。
其他文献
忙忙碌碌之间,一年又过去了。回想起2013年年底拿到索尼微单TM A7时的兴奋,心里还是一阵热乎。一年之后,索尼微单TM A7II又带来了更多的惊喜,深感性能又进了一步。A7II更小、更轻的系统配置,使用中着实带来了诸多便利。如果没有极高画质需求,其性能上的劣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它的定位实在准确,5轴防抖功能为喜欢手持拍摄的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不同凡响的拍摄体验。  谈操作  如果你已经
期刊
在网上一篇被广泛传播的“腔调指南”中,一款德国手工制造、带着圆润木质手柄以及精密金属镜头的中画幅相机,被形容为“可以立即让你的腔调提升一个档次”。  摄影人对设备的需求可分为很多层次。有人将之作为商业工作的工具,有人需要记录身边的点滴,有人想要沉淀大自然的壮美,也有人单纯为了追求摄影的乐趣,感受一台精雕细琢,百年设计,独特手感,充满传奇和故事的相机。  因此,初冬北京,一场飞思数码后背携瑞士阿尔帕
期刊
自1977年11月世界上第一台35mm自动对焦相机柯尼卡C35 AF诞生,自动对焦系统便成为各相机厂商研发的重中之重。30多年来,自动对焦系统的每一次更新升级都会在拍摄题材、拍摄技巧、拍摄内容等方面给摄影人带来全新体验。精准快速的对焦系统也成为区分专业机型与民用机型的重要标准之一,以至于舞台摄影、自然摄影、体育摄影等题材成为专业单反机型“一统天下”的领域,使用民用单反的影友只能“望而兴叹”。  2
期刊
每次出国旅游都要为带什么摄影器材费尽心思,既要轻便又要保证质量,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去年九十月份,我先后去了俄罗斯、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几个国家,带了索尼全画幅  微单TM A7S、富士的X-T1和尼康的D800E三台相机。  选择这几台相机,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比如选择索尼A7S,是因为它在高感光度画质、弱光对焦性能和视频拍摄方面有独特优势。它虽然有效像素只有1220万,
期刊
《茶马古道》组图编排分析图  图片内容和视觉表现的多样性是让读者看下去的关键。这是从《茶马古道》全书166个跨页中选出的若干个跨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组照片的内在韵律和节奏。左边栏从上到下标记了几个关键的变量,分别是:色彩的变化,中间穿插一些黑白照片;照片的节奏,即将何种照片组合在一起;人脸,脸部总是很容易吸引注意力;景别,从远景到特写。  叙事即是对一系列相关联事件的陈述,按照某种顺序编排,这是大
期刊
尽管今天的北京与从前相比大不一样 ,昔日的北京人也大多搬到了三环甚至四环外。但北京还是北京,它的基本城市布局没变,魅力不减,迷人之处仍然很多呢。  15年,就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看,对于一个像意大利罗马或德国纽伦堡这样的城市,实在是小意思,这些城市可能100年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但对于北京或其他许多中国城市来讲,最近15年的变化足以让你出门转向找不着北。不过即使变化再大,旧房子拆得再多,北京的“传
期刊
“我对自己的所有照片都如数家珍。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脉络。而某些时候,照片本身也成为超越时间限制的存在,它们之间能相互交流,前后感应,互相诉说着秘密。”  —维利·罗尼  法国摄影师维利·罗尼(Willy Ronis)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见证人”。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看到重大的历史事件,大多只是日常生活:店铺里两位俏皮的卖炸薯条的女商人,开心地怀抱“法棍”跑过街头的儿童,雨后跨过巴黎街头积水的
期刊
如果一个人用很多年的时间,专注于拍摄同一处风景,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又会呈现给人们怎样的照片?  看卫坚拍摄于北京国贸地区(国贸地区指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周边地区,位于建国门外大街,这片区域也被称为CBD,即北京的中央商务区——编者注)的系列作品,很受触动。这些精美的照片并非出自职业摄影师之手,却蕴涵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当人们都在感慨十年间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卫坚却在十年里坚持拍摄北京国贸地区
期刊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和月亮作为天空的统治者,是天文景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星野摄影的思路和手法,我们能为它们赋予不同的意味。  悬日悬月的拍摄  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和月亮犹如悬挂在视线远方,最能显现天地交融的美,其中以纽约的“曼哈顿悬日”最为著名。国内最经典的“悬日”场景应在长安街。作为北京城的水平轴线,长安街呈正东西向横贯全城,道路平直、视角畅通,因此,每当春分和秋分太阳从正东升起正
期刊
“不要去制造‘美的’物体,是颜色和光影让它自然而美。我喜欢的是日常。”  伦敦从来不缺乏摄影师来展现它的魅力。泰晤士河沿岸的现代建筑在破土而出,市中心街道还是如几百年前一样狭窄曲折,现代风景中交织着古典的怀旧风情,记录了工业的蓬勃兴衰。如果站在不同寻常的有利位置,比如超高起重机或摩天大楼顶端,应该能拍出比明信片更美更“正确”的作品吧?  摄影师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站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