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平实中见绚烂的课堂语言艺术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只要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实现了良好的转化,就实现了“课堂语言”质的飞跃。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具体体现出来。在一节《雪》的公开课中,我领会到了一位语文教师简洁平实中见绚烂的语言风格。
  以下是这位陈姓老师的课堂语言摘录:
  师:《雪》是一篇具有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的经典散文诗,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诵读,在诵读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品的艺术美,领略大师心灵的无限风光。我们学习的步骤是:初读——感知语言、了解思路;细读——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美读——个性欣赏、激情再现。
  师:请同学们模仿艺术家的朗诵,自由地跟读第1段。要求声音响亮、饱满、清晰;忠于原文,读得准确,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要带着感情读,读得连贯流利,尽情地表现作品的美。
  师:朱自清先生写了《春》,赞美了充满希望的春天。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雪景也充满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机。1925年初,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南方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鲁迅先生在这幅充满生机希望的雪景图里,寄寓了追求理想的美好心境。该怎样用声音来表现这幅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寄寓着美好情感的美丽图画呢?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示范一下?
  师:壮美!这是一幅旋转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的朔雪奋飞图,是一幅不屈不挠的斗志昂扬的朔雪奋飞图,是一幅个性张扬气势磅礴的豪迈壮阔的朔雪奋飞图。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展示朔方雪张扬的个性、磅礴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奋飞的精神呢?
  师:读得壮阔美丽,有不可遏制的阳刚之气。“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无边的旷野上凛冽的天宇下蓬勃奋飞的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它的独立顽强,它的拼搏抗争,正是鲁迅先生不屈服于黑暗现实,为追求美好理想顽强奋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奋斗和抗击黑暗的革命精神的写照。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把最后一段再朗读一次。
  分析陈老师的课堂语言,我觉得她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课堂语言简洁、有实效。所谓简洁,就是简单明了,指教学语言“少而精”,教师对教学内容一语道破,如:“《雪》是一篇具有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的经典散文诗,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的实效性是指教学语言指向实用的内容,不虚不滥,如:“请同学们模仿艺术家的朗诵,自由地跟读第1段。要求声音响亮、饱满、清晰;忠于原文,读得准确,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要带着感情读,读得连贯流利,尽情地表现作品的美。”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时上起课来,不管教学任务是否需要,海阔天空,一个劲儿地讲。但每节课是有严格的教学任务的,并且它又是有很强的时间性限制的,决不能任凭三寸不烂之舌随意驰骋,而且那类王婆卖瓜、哗众取宠的语言更是叫人倒胃口。因此说,课堂语言的实效性就是要达到给学生感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艺术效果。
  二是课堂语言明快、流畅,讲究语言的节奏和频率,合理地利用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具有藝术之美。陈老师的课堂语言具有“神余言外”的效果,是一条涓涓溪流,随着学生情绪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湍湍东去,时而小桥流水,时而当头棒喝,时而燕语莺声。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往往能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改变节奏和音调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心理定向反应,使其始终处于兴奋、活跃和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朱自清先生写了《春》,赞美了充满希望的春天。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雪景也充满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机。1925年初,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南方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鲁迅先生在这幅充满生机希望的雪景图里,寄寓了追求理想的美好心境。该怎样用声音来表现这幅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寄寓着美好情感的美丽图画呢?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示范一下?”既介绍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又创设了朗读的情感意境,富有感染力度。又如“壮美!这是一幅旋转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的朔雪奋飞图,是一幅不屈不挠的斗志昂扬的朔雪奋飞图,是一幅个性张扬气势磅礴的豪迈壮阔的朔雪奋飞图。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展示朔方雪张扬的个性、磅礴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奋飞的精神呢?”用排比句把教师对课文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传递给学生,不但清楚地传授知识,而且富于情趣、富于理性,通过高雅的、理性化的语言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种人性的光辉、人格的力量。再如“读得壮阔美丽,有不可遏制的阳刚之气。‘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无边的旷野上凛冽的天宇下蓬勃奋飞的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它的独立顽强,它的拼搏抗争,正是鲁迅先生不屈服于黑暗现实,为追求美好理想顽强奋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奋斗和抗击黑暗的革命精神的写照。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把最后一段再朗读一次。”从容的讲课风度、娓娓动听的陈述、析理明了的讲演,往往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充实。
  陈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平实中见绚烂,具有艺术感染力,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启迪、感染学生的心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语言艺术的感染力,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才能转变为影响学生力量的重要条件。我认为作为教师要锤炼出这样的语言艺术,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以自己的语言渲染出文章的真实情境,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接受教学内容。这也是我将要努力去做的。
其他文献
广东发展的科学难题需要走出简单直观看世界的局限,过去照搬国际经验有用,但现在不灵了;过去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抛掉旧框框,但今天却不能靠摸了,广东需要对未来发展有长远的认识,就是说,对教育要有全新的认识。什么是现代教育,怎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的前提下,这里提几点意见。  1. 加速普及教育。广东教育要有一个新提高,首先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视普及教育。普及教育在
引子:班主任导入  大家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现代好公民,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人际亲情心理训练系列活动。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几位家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家长们的到来。现在我把活动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走进初一(7)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训练活动——爱,从点滴开始。    一、明镜台·爱的序言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并用多媒体播放合照。)  在家中,我们与亲人一起
应当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而且在教育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问题。  1.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与高校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如广东的制造业比较发达,而且处在一个产业转型时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也越来越精细化了。但我们的一些理工科高校及专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是2006年实行“公办民助”新体制的学校,新体制下办学经费有保障,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学校转制后,民主管理与和谐发展出现了新情况。一是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复杂化,认为自己是为老板“打工”,主人翁意识一度淡薄,管理工作很容易使学校与教师对立起来;二是家长、社会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怀疑学校的优良校风是否能继续保持,担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滑坡,尤其是对学校的收费特别敏感,总认
开学一个星期了,我刚接手初三8班,就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厌恶学习,根本谈不上主动学习,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不少同学在上课时还打瞌睡,课堂气氛沉闷,布置了几次作业,缺交的倒是
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由一个‘虫’字旁加上一个‘工’字。”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虹’字是虫字旁呢?”老师听到学生的疑问,笑着说:“问得好,下课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好吗?”老师就这样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处理了。  这是一个教学契机,课堂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熊老师这样处理也蛮有道理:一来她积极鼓励了学生的质疑,肯定了学生探究
这次的家长会,我称它为“家长活动课”。我首先说:“今晚,我们来找找童年时光的乐趣,请跟我读主题——说说孩子。”一时间,许多家长反应不过来,只有少部分的家长小声地说出了这四个字,我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引导他们进入角色。  第二环节:随机分组,相互认识。我先让家长们按从1到6的顺序报数,让相同数字的家长组成小组围坐在一起;再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介绍自己,介绍的形式是:“我是怎样的孩子xxx的家长xxx,
2007年的高考早已落幕,曾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我,考生作文对我心灵的冲击却至今未息。眼前一篇篇作文闪过,  手中一次次评分点击,心里一阵阵揪紧,总有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考卷反馈:两种作文教学法的弊端    高中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对于学生高考的重要地位,同时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关切又觉得最棘手的事。在众多的教法中,我从一线教学和高考阅卷场上,深切感到其中最普遍的两种教学方式
话题: 课堂观察(上)  导语: 有教学就有观察,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观察只是一种自发性行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很有必要掌握课堂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学会驾驭课堂的艺术。这里所指的课堂观察,既可以是观自己的课堂,也可以是观他人的课堂。  一个成熟的教师,总是能够触类旁通。这种灵性,就来源于对课堂的冷静观察。观察,及其引发的思考,将使教师与课堂、学生融合得更为紧密和自然。
这堂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背影》。  上课之后,本来一切都照着我安排的步骤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朗读课文,探究问题……课正在按部就班地上着。大约过了20分钟的时候,终于讲到了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让学生朗读后讨论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等。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我以前的教学中遇到的大同小异,无须赘述。但接下来的课堂进程似乎渐渐地偏离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  讨论告一段落后,学生发言,但我发现学生好像还是不愿意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