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摒弃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而且还要求语文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利用可以相对较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就来谈一谈关于小学科学微课程的一系列话题,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05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也逐渐走入学生们的课堂,微课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在课堂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 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们对知识理解不到位
学生们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中年级小学生自制能力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语文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学生们的注意力可能已经不在语文教师的身上了,当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可谓是寥寥无几,有些知识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但是学生们对其理解仍然不够到位。长时间以来将会导致学生们成绩下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低。第二个方面,学生们年龄尚小,所见识的事物较少,难以理解从未见过的事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陌生的专有名词,或者非常难以记忆的必须记忆的词汇,如果教师不使用微课来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解释,学生们对这一点知识将无法真正的理解。
1.2 课堂上缺少应有的氛围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自己的座位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课。以及做笔记,很难看到教师让学生们发言,或者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等一些活跃课堂氛围的场面。
2 微課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2.1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把学生们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学生们的思维比较丰富,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只有抓住了学生们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的《凉州词》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诗中所描绘出来的内容,把它制作成一段短小的动画片,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动画片来感受诗人当时所描绘的景色。学生们若不观看小视频,那么他们很难想象到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更无法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
2.2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微课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小学生们对未知的事情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中的内容之外,可以适当的对内容进行扩展,通过对课本中的知识的教学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夸父追日》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夸父追日有关的动画视频。相信学生们在课堂上会认真的观看,他们会被画片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他们更会被夸父那种执着的精神所吸引。学生们观看了视频之后,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而且会被其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学习完这节课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举出其他的与此相关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3 注意把握课堂讲课时间
虽然说微课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学生们年龄尚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若是语文教师想要让微课在语文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讲课的时间,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趁着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进行,一旦学生们注意力开始涣散,教师尽量停止讲课,把课堂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让他们围绕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出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们看或者听,把学生们在玩耍的心拉回课堂中。学生们看完视频或者听完音频之后,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的对文章进行讲解,并对课后的字词进行讲授,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自行展开讨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它不仅可以用于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而且还用于课后的复习;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卢婵梅,周佳怡.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广场(学术研究),2019(01):165-166.
[2] 夏紫云,周绍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169-170.
[3] 习惠惠,宋子怡.让“微”风吹进课堂——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150-152.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05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也逐渐走入学生们的课堂,微课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在课堂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 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们对知识理解不到位
学生们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中年级小学生自制能力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语文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学生们的注意力可能已经不在语文教师的身上了,当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可谓是寥寥无几,有些知识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但是学生们对其理解仍然不够到位。长时间以来将会导致学生们成绩下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低。第二个方面,学生们年龄尚小,所见识的事物较少,难以理解从未见过的事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陌生的专有名词,或者非常难以记忆的必须记忆的词汇,如果教师不使用微课来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解释,学生们对这一点知识将无法真正的理解。
1.2 课堂上缺少应有的氛围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自己的座位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课。以及做笔记,很难看到教师让学生们发言,或者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等一些活跃课堂氛围的场面。
2 微課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2.1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把学生们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学生们的思维比较丰富,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只有抓住了学生们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的《凉州词》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诗中所描绘出来的内容,把它制作成一段短小的动画片,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动画片来感受诗人当时所描绘的景色。学生们若不观看小视频,那么他们很难想象到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更无法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
2.2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微课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小学生们对未知的事情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中的内容之外,可以适当的对内容进行扩展,通过对课本中的知识的教学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夸父追日》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夸父追日有关的动画视频。相信学生们在课堂上会认真的观看,他们会被画片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他们更会被夸父那种执着的精神所吸引。学生们观看了视频之后,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而且会被其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学习完这节课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举出其他的与此相关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3 注意把握课堂讲课时间
虽然说微课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学生们年龄尚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若是语文教师想要让微课在语文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讲课的时间,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趁着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进行,一旦学生们注意力开始涣散,教师尽量停止讲课,把课堂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让他们围绕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出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们看或者听,把学生们在玩耍的心拉回课堂中。学生们看完视频或者听完音频之后,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的对文章进行讲解,并对课后的字词进行讲授,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自行展开讨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它不仅可以用于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而且还用于课后的复习;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卢婵梅,周佳怡.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广场(学术研究),2019(01):165-166.
[2] 夏紫云,周绍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169-170.
[3] 习惠惠,宋子怡.让“微”风吹进课堂——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150-152.